谢家皇后-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宁问:“是田太傅吗?”谢宁只知道这一位。
“不是,是孟太傅。”皇上说:“他去世快十年了。”
那就怪不得谢宁不知道了,十年前她才多大啊,而且离京城也实在太遥远了。
“那会儿他说过一句话,人生在世就象这走绳的人一样,战战兢兢,左摇右摆,掉下去就是万劫不复。朕当时想,等朕登基做了皇帝,就不会再这样步步维艰,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了。可是登基之后朕才发现……”
即使做了皇上,很多时候还是跟走绳一样,左右都是危涧,必须维持平衡。
谢宁没有说话,默默陪着他。
皇上也用不着她安慰,船快靠岸的时候见她有些不舍,还向她许诺,明年上元节再来赏灯。
“到时候带着孩子一块儿。”
谢宁摸了一下肚子,笑着应了一句:“好,到时候带着他一起来。”
从同乐园回宫只有短短一段路程,上元节不宵禁,一年里头唯独这三天百姓可以通宵达旦欢庆,隔着一条街,还能听到鞭炮炸响的声音。
青荷远远见着人来了,走在前面的太监们手里提着灯,远远望去成行的灯笼就象夜里一条蜿蜒前行的长蛇。
永安宫宫门打开,暖轿在门前停下,皇上先下轿,把不知什么时候睡着的谢宁抱了下来。
青荷心里一紧,生怕出什么事。等看清主子只是睡着之后才暗暗松了一口气,转而有些佩服起主子来了。
这心得多宽哪,这么着都能睡着,被抱下轿子抱进屋子里也没有醒。
都说有身子的女人贪吃嗜睡,平时看主子跟没事人一样,不过到底还是跟平常人不一样。
皇上把谢宁放在榻上,青荷赶紧上前伺候,把头发拆开,取下簪环首饰,解开外头的衣裳,让她睡的舒服一点。至于洗漱,要是她睡一会儿能醒过来就再洗漱,青荷猜着说不定这一觉就睡到早上了。
她还真没有猜错。
谢宁这一觉睡的特别舒坦,特别沉。
她还做了一个很长,很好的梦。
她梦见了进宫前的事,梦见她回到了隔着千山万水的之外的西南边陲,他们住在官衙后面的宅院里,房子已经有好些年了,那里的楼比北方多得多。她和表姐住的就是靠东墙的小楼。天气好的日子她们会趴在窗口往外看,如果有卖零嘴的小贩在墙下叫卖,就可以叫住他,然后打发仆妇去买了回来。舅母总不喜欢她们这样随便吃外面的东西,觉得不干净。
其实外面的东西不一定比家里的好吃,但是她们那时候就是一对不折不扣的馋丫头,总觉得外面的东西比家里的诱人。
梦里她就在窗子边坐着,墙外头很热闹,卖艺的人,唱戏的人,叫卖的小贩,她觉得其实她和小舅舅挺象的,如果她不是女儿身,可能也会象小舅舅一样,用自己的脚去丈量这片山水,看遍天底下的好风景。
但是恍惚中,她又知道自己身边的人并不是表姐。
这个人宽厚,沉稳,威严而又细心。
就差一点,她就是想不起来他是谁。
梦里他们还一起吃汤圆,吃馄饨,吃好吃的桂花松子糖。
她想起来,她有孩子了。
她也想起来身边这个人是谁了。
真好,在梦里头只有他们两个人,没有贤妃淑妃没有那些婕妤昭容美人。
她醒来的时候心还留在刚才的梦里头,唇边带着笑意。
可是天已经亮了,梦也该醒了。
节过完了人,昨天夜里的彩灯都被摘掉了,院子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沿着一溜墙根生着迎春花。别看花朵又细又小,可是在瑟瑟寒风中依然绽开,用零星的娇艳的黄色预示春天即将到来。
难得的好天气,阳光照在窗子上映得屋里也亮堂堂的,青荷她们趁着天好把被褥拿了去晾晒,窗子开了一扇,风吹进屋里来一点儿也都不觉得冷。
谢宁在廊下盖着一张锦毡晒了会儿太阳,晒的背上都要出汗了。方尚宫坐在一旁,晒晒太阳她也觉得舒服,好象骨头缝里盘距了一冬天的寒气刺痛被都太阳晒化,晒没了一样。就是阳光太灼眼,她的眼睛又不是很好,晒的很了,一低头眼泪都要流出来了。
谢美人那副慵懒的样子象只窝冬的猫儿一样,脸被晒的红扑扑的,眼睛水汪汪的,她把锦帕顶在头上,打着呵欠招呼青荷扶她起身。胡荣从外头回来,又装了一肚子的新鲜消息。
陈婕妤的禁足被解了,但她不知道是不是害怕丢人,还是不想在这个时候再惹祸上身,云和宫里仍然没有人出来走动。倒是李昭容去探望过她一次。
“还有件事儿,奴才刚回来的时候,见着延宁宫的尚宫带着人去西阳门迎人,听说是淑妃娘家人进宫来请安。”
谢宁没问,方尚宫问道:“是侯夫人?还是旁的什么人?”
“奴才没过去细问,不过如果来的不是侯夫人,就不必延宁宫的尚宫去迎了吧?”来的人身份不高的话,去个宫女迎一迎也就可以了。
还一件事就是谢宁婶子的事情。她安生了没几天,不肯安安份份学规矩,又吵着要见自家侄女儿。
~~~~~~~~~~~~
写完这章突然发现今天就是元宵节。大家喜欢吃什么馅儿的元宵?我喜欢花生芝麻的。虽然最近元宵花样越来越多,还是觉得小时候一直在吃的最好吃。
关注官方QQ公众号“17K小说网”(ID:v17k),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八十四 进宫
谢夫人从进宫门到现在,一直还没有回过神来。
身上的一袭新衣是到京城以后刚做的。来时她也带了好几身儿衣裳,到了京城见了世面之后,发现在老家做的好衣裳,到了京城那简直什么都不是,连她守寡的表姐穿的都比她们母女要体面。
这样进宫怎么能行?
母女三人放开了手脚买衣料做衣裳打首饰。谢夫人从新做的两套衣裳里头挑了这一身儿穿上。新衣裳是比那些旧的好看,就是有点儿紧,勒的脖子难受。
从进了宫门到现在,谢夫人的心怦怦直跳。
这就进宫了?
这就是皇宫啊!
她这一辈子,哪里会想得到自己还有进得皇宫的一天?青石铺就瓣宫道,高的把太阳光全遮挡住的宫墙,往来的人可都不是一般的人。
谢夫人气都喘不上来了,两手紧紧攥成拳头,只觉得这个身子好象都不是自己的了,只会一步一步的随着引路的宫女往前走。
她越走越觉得衣裳太紧鞋子也太不跟脚,越走越觉得皇宫的威势压得她直不起腰抬不起头来。
越走越是后悔。
当年说是采选美女进宫,可是听人说是挑了去做宫女的,一去就回不来了, 一辈子见不着家人面儿,可能没个三年五载的就死在宫里,她这才想把老大家的那个丫头给送来的,为这个她还花了些钱打点。
除了她那个早死的爹定的那门亲事,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大房的那一份儿家业。虽然说大房没有男丁,就谢宁这么一个丫头片子,可她总得要出嫁吧?那嫁妆再少也得分走一份儿。送进宫最好,一了百了,白省下了那一副嫁妆钱,还给自家女儿腾出了位置。
要是早知道进宫是来享福的,能伺候皇上做妃子娘娘,她哪会把那丫头送来?这种好事肯定得留着给自家女儿啊。
原来筹划的好亲事也没能成,以为短命早死的那个丫头片子却成了娘娘了。听到这消息,谢夫人是一百个不信。可反复打听,这话不但不是谎,反而越来越真了。
一家人的心顿时都热了!
往上数一数,老谢家什么时候出过这样的贵人哪!听说现在皇上只有一个病歪歪的儿子,要是老谢家真出了个皇子,说不定将来还能……那可是贵不可言啊!
谢家人可再也坐不住了。
这都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他们这些可都是正经的亲人啊!谢家的姑娘在宫里出息了,其他人怎么不得捞个现成的大官儿做做?
谢夫人心里就象老鼠爪子在不停的抓挠。一时热,一时凉。早知道有这样的好事真该把自己亲闺女送进宫来的,现在却让大房的丫头片子得了便宜。她可不是个什么好胚子,爹娘都短命,而且打从她出世,好象谢家就没怎么遇着过好事。
谢夫人进京前没想到要进宫一趟那么不容易,塞钱打点了还得折腾这么些天学什么宫规。尤其是跪拜大礼,跪的谢夫人头晕眼花,膝盖肿的都差点走不了路。
她忍不住问教规矩的尚宫:“难不成见我自家侄女儿还得三跪九叩的行大礼?”
跪她?那丫头片子也不怕折了寿!没时运克死爹娘的东西。
教规矩的尚宫板着一张棺材脸:“见谢美人是不用行三跪九叩大礼,可你也得学会了,万一路上遇见皇上呢?你要学不会,到时候乱了规矩礼数,那可是要砍头的。”
见到皇上?
谢夫人一下子就被震住了,老老实实接着练磕头。
她事先想了一肚子的话,见了谢宁要怎么说。一定得先声夺人,不能让她摆什么妃子娘娘的架子,先给她个下马威,自己可是她的亲婶子,长辈焉能不敬?
得提点她可别忘本,没有娘家倚靠她的荣华富贵也不会长久。世上哪有一枝独秀的道理?宫外头也得有人帮衬着才行啊。趁着她现在有身孕,赶紧着给皇上吹吹枕头风,讨点真金白银的好处才对。
自家男人没有那死鬼老大的本事,大半辈子都窝在衙门里做个小吏,谢家早就风光不在了,一天一天的在走下坡路。可现在有个侄女儿出息了,提携一下自家叔叔,谋个有油水有权势的官儿当当才对啊。
可这些念头这些想法,进了宫门谢夫人就都想不起来了,脑子里一团乱轰轰的,耳边也是嗡嗡的好象有什么声音一直在响。
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