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谢家皇后 >

第301章

谢家皇后-第301章

小说: 谢家皇后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宁忙说:“不是觉得这样不妥……是方尚宫自己的意思,她不想皇上为这事大张旗鼓……”

    皇上有些讶异,微欠起身:“这是母亲自己的意思?”

    不仅皇上意外,谢宁也觉得很意外。

    在谢宁看来,既然母子相认了,那么皇上向天下公开承认生母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方尚宫含辛茹苦多年,这也算是一朝苦尽甘来,这是老天给她的补偿,以后的日子正应该好好享一享清福,得到她该有的报偿才是。

    可方尚宫就是那样同她说的。

    “我是为了今天能够得享什么荣华富贵,才拼死挣命的活到今天吗?能同皇上相认,这辈子我已经别无所求了,何必再为此事节外生枝?我生性不喜张扬,皇上现在前朝十分稳当,后宫也没有那么多烦心的事情,这时候再突然多出一个太后来,不仅外头民间会多出无数闲言碎语,就是宫中只怕也会生出不必要的麻烦。”

    除了这些,还有别的话,但是意思都是一样。

    听方尚宫的意思,竟然是一切维持现状最好。

    谢宁能看得出来,这些是方尚宫的真心话,绝不是为了向皇上邀功,更不是耍什么以退为进的手段。

    她是真心不在乎什么太后的尊荣,不在乎那些她应得的荣华富贵。对这些,她甚至流露出了一种避之唯恐不及的厌弃。

    皇上被这番话闹得睡意全无。

    “母亲真是这样说?”

    不是他不相信谢宁的话,而是这话……实在让人难以置信。

    “方尚宫确实是这样说的。”谢宁觉得自己这件在中间传话的差事实在不好办。

    因为方尚宫的话让她都纳闷,又怎么能去说服皇上呢?

    “母亲不在乎名利那些身外之物,这个朕明白,也可以理解。可是……”

    可是难道方尚宫就不想光明正大同皇上母子相认吗?不想听他大声唤一声母亲,不想与自己的孙子、孙女们儿祖孙和乐融融的欢聚一堂?

    如果继续隐瞒身份生活下去,不管她心中有多少关切和亲情,她永远都只能以一个外人,一个奴婢的身份待在宫中。

    这……这究竟为什么?放着好好的家人不要,太后不做,非要将自己当成外人,当成奴婢?

    皇上疑惑的问:“是不是母亲心中还是对于曾经的事情难以释怀?”

    如果真是因为过去经历太过惨痛,一时间心中扭不过来也是有的。

    可谢宁说:“看方尚宫的样子十分冷静从容,这主意她大概早就已经拿定了,绝不是一时冲动。”

    但这事就是说不通啊。

    皇上又想到了一个可能,在黑暗中眉头紧紧皱了起来:“母亲是不是受了什么人要胁?”

    方尚宫这么些年来过的不顺当,也计就有什么把柄落在旁人手中。如果一旦她的真实身份张扬开来,反而会带来更大的麻烦,所以她才拒绝公开身份?

    谢宁觉得不象。

    她不觉得有谁能要胁得了方尚宫。方尚宫人品是绝无问题的,不可能有什么要命的短处被别人掌握。纵然有,以她今时今日的地位权势,还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麻烦?

    过了好一会儿皇上才说:“朕知道了……这事儿朕会同母亲当面问个清楚,也免得你夹在中间为难。”

    谢宁忙说:“臣妾并不是觉得为难。”

    只是这件事情她也希望能够有个皆大欢喜的结果,毕竟是皇上与方尚宫母子间的事,她在中间传话又隔了一层。如果他们母子能够坐下来当面将话说清楚,解开误会,相互体谅,这是最好不过的。

    为这事儿谢宁晚上也没怎么睡好,夜里做了好几个梦,醒了两次,每次都是发现天还没亮又只好闭上眼睛昏昏沉沉的再度睡去。其中一个梦似乎就是她想去一个地方,但是在无数回廊宫道间打转绕圈,却怎么也到不了自己要去的地方,既惶急,又焦躁,在梦中疲于奔命,醒来后还觉得身上又酸又重很不舒坦。

    刚生过孩子那几天她出汗极多,这些日子本来已经渐渐少了,但因为这一晚多梦忧虑,早起发现又出了不少汗,青荷连忙取了新的里衣来服侍她换上。

    皇上今日有大朝会,早早就起身走了。谢宁醒来没有见着他,只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这一天她做什么都有些心不在焉,总在琢磨着方尚宫究竟有什么苦衷,连对她、对皇上都不能明说。

    谢宁知道皇上对生母有多么重视,要不是时机不对,真是恨不得立刻就昭告天下,给方尚宫恢复身份。

    方尚宫是蒙先帝宠幸之人,是皇上的亲生母亲,可是多年来一直过着忍气吞声坎坷艰难的日子。

    谢宁端着碗的手顿住了。

    她本来心思也不在用膳上头,一碗粥喝了几口就晾在那里,现在都已经变凉不能再入口了,可她一点儿也没有注意到。

    方尚宫对皇上的一片慈母之心是毫不掺假的。

    可是,如果方尚宫真成了太后,那么也就成了先帝名义上的妻子,将来有朝一日要安葬入陵之时,虽然先帝陵寝不便再开启,方尚宫也应该会葬在先帝陵墓之旁,生是天家的人,死是天家的鬼。

    这对旁人来说应该是莫大的荣幸。

    可方尚宫恐怕一点儿也不稀罕这些。

    不但不稀罕,方尚宫几乎从来不提起先帝,不提起自己是如何意外被宠幸的,她也从来没有说过对先帝有什么牵挂思念之意。

    之前谢宁都没有留意到这一点,可是现在她忽然想到。

    方尚宫的拒绝,是不是也与此有关?

    她不想余生做为先帝的女人而活,也不想死后还被绑住,甚至永生永世不能解脱?

    这只是谢宁的一个猜测,甚至是一个不怎么靠谱的猜测。可是说来也奇怪,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就好象在她的脑海里生根发芽了一样,怎么也拔不掉,赶不走。

    说真的,先帝确实不是什么良人。方尚宫当年是贺妃的宫女,她是怎么被先帝意外宠幸的?而且在此之后,先帝也没有给她名份,就象是把这个人完全忘记了,全然不闻不问,就如她在他的生命中从来不曾存在一样。

    对这样的人,要想生出情意来也确实很难。可以说先帝就是方尚宫灾难的根源,如果不是他,她不会陷入生死两难的境地,后来一系列的事情就都不会发生。

    以方尚宫后来的遭遇来看,她对先帝何止没有情意,只怕曾经咬牙切齿的憎恨他诅咒他也说不定。

    谢宁一面觉得自己的猜测离谱,一面又忍不住顺着这个方向给自己的猜想添枝加叶。

    如果是因为先帝的缘故,可先帝早已经驾崩,有再多憎怨也该了解了。方尚宫不是那种偏执的人,不会死死揪住这样的事情不放吧?

    那,还会有什么别的原因呢?

 三百六十三 才女

    虽然玉瑶公主对外头的事情所知不多,也知道庵堂不是个好地方。

    要知道当年先帝爷爷没了,太后就将后宫美人都送进庵堂里了。在玉瑶公主心中,这大概就相当于给人判了充军做苦役的重刑了。

    她嘴角微弯,露出一抹叽诮的笑意:“自作自受。”

    甘熙云也并不同情杨娘子。

    进庵堂之后大概不可能过她以前那种养尊处优的好日子了,可毕竟还保住了性命嘛。再说,她不一直都自命清高吗?那就让她进庵堂里去清高吧,再没有比那里更适合她的地方了。

    从前杨家有个立志守节的女儿那是光彩,家里人愿意容让她,捧着她,就象捧着一块金字招牌,捧着一面活的贞节牌坊。可是眼下这块招牌抹了黑,这牌坊看着是要塌了,杨家老爷子就算再疼小女儿,总不能为了她一个误了全家吧?进宫没有一年就被退了回去,如果只是脾气不好惹公主不快,宫里是断然不会这样处置的。只可能是她做了什么事情惹怒了宫里的主子。

    杨家人一见到她被不明不白送了回去,赶紧托人打听详情。他家自有门路,那人收了好处之后,半遮半掩将杨娘子不安分的事情说了,这对杨家人来说简直是晴天霹雳。

    送了女儿进宫后,但凡来往的人家说起来,无不羡慕杨家有个这样品性端正才学过人的女儿,连带杨家其他人也都被高看一眼。能为公主师嘛,这当然是件光彩的事。

    可眼下光彩变成了耻辱,幸事变了祸事。再把她留在家里,亲戚朋友问起来怎么说呢?其他人又如可出门见人?更不要说她的侄女儿们也有将及笄议亲,这不全让她毁了吗?

    更不要说,杨娘子被送回家之事,还寻了一次短见。

    这下杨家人更慌了神。

    她要真是前脚出宫后脚寻死,那才是祸及满门。

    无论如何不能让她死在家里,可也不能让她活着这么丢人现眼。

    这回是杨家老爷子发了话,将她送离了京城,送到一个她一辈子也出不来,也不能见人的地方去。

    只盼望宫里头宽宏大度,别为这事儿再惦记追究杨家的责任就好了。不能沾上光也就罢了,这么一闹反而坏了名声,于杨家前程也有妨碍。

    玉瑶公主对杨娘子没有多少兴趣。她毕竟年纪还小,对于男女之事不甚了了。宫里人偷偷说杨娘子一脸三贞九烈,骨子里其实一股骚劲,也不看看自己那块货色,也想往皇上跟前卖弄,玉瑶公主听听也就算了。

    玉瑶公主上了步辇回永安宫来,虽然辇上有盖伞,雨太紧,身上也被淋湿了些。随行的宫人十分不安,劝着她说:“公主,雨越来越大了,咱们要不要先避一避?等雨小些再走?”

    玉瑶公主转头看看:“这是到哪儿了?”

    “回公主,这已经到了夷安阁了。”

    玉瑶公主点点头:“那就进去避一避再走。”

    夷安阁空置许久,守门的太监一见公主来了,忙得找不着北,连滚带爬的过来开了正门,玉瑶公主跟前的宫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