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毓秀-第3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硬凑在一起。
看得程金枝一时间愣在原地惊讶不已,甚至都险些忘记了自己水深火热的处境。
“这里的禁军解决了,府里那些怕是马上就要追出来了,我轻功好,健步如飞,这位王妃娘娘由我护送最为妥帖。”
“哼,你少在这里抢功劳,你飞天虎在江湖上那是出了名的狡猾善变,诡计多端,谁知道你会不会半道上心生歹意,把燕王妃送回来,好换你一场荣华富贵。”
“我呸,王瞎子,都这个时候了你还装什么正人君子?我们这些人都是因为利益所驱才集结于此,谁敢说自己是真心想要救人的?”
“。。。。。。”
才刚刚打退门外的禁军,这些江湖人便一改之前的镇定自若之色,当着程金枝的面争论起来,直到一个似曾熟悉的声音在众人间响起。
“够了,燕王妃是我侄子要救的人,他答应给你们的东西一样都不会少,人,我就带走了。”
只见此人头戴斗笠,埋头低首,似乎有意隐藏自己的身份,加之夜色之下灯火阑珊,更是看不清他的样貌。
但奇怪的是,面前这些原本还在争论的江湖人一听此人之言便也不再争论,似乎默认同意。
由于当下处境岌岌可危,虽然完全不知这帮人到底是何来历,但想到他们刚才替自己解围,情急之下,程金枝也顾不得再去多加思索,只能同意跟着他们先从禁军的眼皮底下逃离。
离开燕王府之后,她被此人带着一路向城北而去,藏身于一处已经废弃的宅邸中。
在确定暂时脱险后,随着那人摘下斗笠,程金枝这才豁然间认出,面前之人是曾经深陷官银旧案,亦是和她在漱玉阁那间密室中有过一面之缘的顾晨。
虽然知道高珩当初为了能引出萧远得知自己被太子所困的藏身之处,从屠灵司中将其放走,可是这个人的出现,还是完全出乎了她的意料。
而这处宅院,也正是当时引萧远现身时,曾经盛极一时的清河帮旧址所在。
“刚才那些人你也看到了,都是些武功高强,却有放荡不羁的江湖游士。今日之所以会集结在一起出面救你,是因为有人答应给他们各自想要的东西。”
“有人?那个人是谁?”
“你既然看到我出现,难道还猜不出,那个人是谁吗?”
望着顾晨在夜色中闪烁着厉芒的眸子,程金枝心中一紧,虽然没有回答,可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一张,寄托了她太多复杂感情的容颜。
顾晨素来是恩仇必报之人,又混迹江湖,识人甚广,虽然他和顾寒清这对叔侄之间本有着多年宿怨,但此次听闻他需要江湖势力相助,想到当日落难之时他不仅没有为难自己,最后还放任自己离去,便答应出手相帮。
今晚的营救,他们原本决定几人一组分头行动,借着夜色的掩护,神不知鬼不觉地将人带离王府。
却没想到程金枝会先行一步出逃,这才有了刚才那场大张旗鼓,却又速战速决的“混战”。
“我是不知道你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他本来不想让我出面,也不想让你知道今晚的一切皆是他所安排,可是我想就算我不说,你也一定会问。”
顾晨意味深长地说着,走到门边借着门缝朝外张望了一眼,沉吟片刻之后,这才语气深重地道出一句。
“而且我看得出,他还是很在意你。”
虽然只是短短几个字,却在程金枝心头掀起了一阵惊涛骇浪,让她一时忘记了刚才所历经的种种惊险,只觉心底深处有什么地方在发光发热,隐隐作痛。
原来刚才顾晨口中的“侄子”,指的正是顾寒清。
明明并没有过去很长的时日,可在程金枝的记忆中,却仿佛不知已有多久没从他人口中听到这个名字,也已记不清有多久没有见过他。
自从那日自己当着他的面没能给出答案,而是夺门而出之后,她就意识到,自己和顾寒清之间,将会永远横着一道无法跨越的隔阂。
程金枝知道顾寒清离开京城的事,在被禁锢于王府中时也不是没有想过,当他知道自己和高珩遭此大劫之后,会有怎样的反应和心情?
可是没有想到,在自己最需要帮助的关键时刻,最后出面解围的人,竟会是他。
纵使当年的情谊不再,纵使自己一遍遍地伤害他,辜负他,可到头来……
想到此处,程金枝只觉有什么无比酸涩的东西堵在喉咙口,每呼吸一口,这种酸涩就能倒灌进心肺里,让她久久沉浸于一种内疚和自责的感伤之中。
“现在不是伤心难过的时候了,那些禁军很快就会全城搜捕你,我只负责把你送到安全的地方,你想好下一步要怎么做了吗?”
而听到顾晨认真且严肃的提醒,她不禁浑身一振,这才收敛起有些难以控制的情绪,重新恢复了理智。
如今已是黎明时分,快近天亮,再过几个时辰,太子也会如期到达京城。
既然今夜她有幸死里逃生,可见是上天见怜,想给她一次能够扭转乾坤的机会。
可放眼当下,眼前,就只剩下一条路可走。
“我要进宫。”
第五百一十八章 陈年旧恨
如果说京城之中如今最让人忌讳和近而远之的地方是燕王府,那放眼整个皇宫,自然就是慧妃所居住的广陵宫了。
自从高珩出事后,周帝便下令封锁整个宫殿,不允许任何人进出。而之所以迟迟没有对慧妃加以处置的目的,同样也是为了放长线钓大鱼,引高珩自投罗网。
然而,倘若高珩没有犯下勾结南楚,意图谋反这样的重罪,自从那日周帝偶然驾临广陵宫之后,可能是因为慧妃的淡泊沉稳和善解人意让日渐年老,喜欢安静的周帝感到安心舒畅,素来不太受宠的她在后宫中的地位便开始日渐占据上风。
随着周帝前往广陵宫的次数愈发频繁,无论是各宫妃嫔还是宫娥宦官,也都陆续转变嘴脸,开始向慧妃巧献殷勤。
而此时,皇宫上下除了高勋的生母宜妃之外,全都对广陵宫和这座宫殿的主人避之不及,所有风向也都齐齐转向了赵皇后所居的正和宫。
毕竟如果不出意外,这位皇后娘娘,就会成为这大周朝将来的太后。
可慧妃又何曾在乎过这些?自从那日收到高珩谋反的消息,她心中痛苦担忧之余,立刻就意识到,这是太子和皇后在背后所为。
但是,无论她如何苦苦哀求,周帝始终都不愿意见她一面。
就像当年年幼的高珩被送往西晋为质时,她在冰天雪地里泪流满面,长跪不起,却依旧没能让那个男人心生半分动摇之意一样。
“慧妃,本宫还真是佩服你的从容淡定啊,这都死到临头了,却还有心情在这里吃斋念佛。只不过,就算你再怎么虔诚祈祷,你和你那个自以为是的儿子,这次怕是万劫不复了。”
窗外天光乍明,缭绕的青烟之中,慧妃闭目跪坐在南海观音像前双手合十,神情依旧平静淡然,视若无睹,并没有因为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而有任何反应。
被禁锢在广陵宫的这几日,任凭她是个性情如何坚韧之人,一想到自己心怀天下,对父亲从来都忠诚不二的儿子,如今却要蒙受冤屈被当作乱臣贼子诛杀,还是忍不住暗自垂泪。
可无论她心中有怎样难以承受的痛楚,此刻在这个趾高气昂的女人面前,都绝不能显出半分的软弱和痛苦。
“哼,看来你还是不死心,天真地以为这场已经注定的败局,还有可以回旋的余地吧?”
见慧妃对自己不予理会,赵皇后有些自讨没趣地撇了撇嘴,眼中却依旧带着胜利在望的笑意。
“可惜啊,陛下已经派林将军前去围追堵截高珩,前有陈复的赤羽军,后有林康的率领的禁军,你儿子就算有三头六臂,也是插翅难逃。哦,还有你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儿媳妇,这个时候也和你一样,被关在燕王府里等死呢。”
其实就在前不久,赵皇后便收到了程金枝连夜从燕王府逃脱的消息。
虽然目前的局势几乎都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可在高珩尚未回京,被周帝正式落罪处置之前,既然程金枝已经难以掌控,她唯一还能拿来对其加以威胁的对象,就只有面前的慧妃了。
“皇后娘娘今日屈尊降贵地前来,难道只是为了说这些话吗?”
听着皇后这些刁钻刺耳的话语,慧妃徐徐睁开双眸,却始终没有去看她一眼。
在外人眼中,高珩是重情重义之人,只要母亲和妻子身陷险境,他就一定会回来相救。
可是慧妃更加了解,高珩绝非贪生怕死之辈,就算没有她和程金枝的牵绊,为了还自己一个清白,他也会重返京城严惩奸佞,而不是为了保一时之命而忍辱偷生地活着。
而听闻慧妃此言,只见赵皇后眼睫一动,唇边那抹得意的笑容,更添了几分阴狠之意。
“本宫和你说这些话,只是想让你上路之前,走得明白一些。”
她说话间,身后的宫娥已经一脸冷漠地将端着一丈白绫和一杯毒酒,不紧不慢地走了上来。
面对赵皇后想要擅用私刑置自己于死地的阴谋,慧妃心中骤然一紧,暗暗咬紧了牙关。
“皇后娘娘这是何意?”
她说着从坐垫上站起身来,原本波澜不惊的眸子里,此刻却满是凌厉之色。
“陛下如今都还没有任何处置广陵宫的意思,你没有资格动我。”
“呵,没有资格?”
赵皇后闻言冷哼一声轻扯唇角,向着慧妃走近两步,眼角流下了一丝很是不屑的神采。
“你现在不过是一个死不足惜,无人问津的罪妃,陛下之所以不动你,你以为是因为念及旧情吗?他不过是为了引你儿子回来,再将你们一网打尽。外面那些人都是本宫的人,根本就没有人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