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金枝毓秀 >

第317章

金枝毓秀-第317章

小说: 金枝毓秀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顾寒清自问他所能做到的成全和隐忍,也只能尽于此了。

    “对了,京城的各类事务都已经安排得当,不需要我留在此处日日紧盯。说起来,我也许久没回泉州探望族中长辈了,再过两日我想回去一趟,你让人好好准备一下。”

    听闻顾寒清突然要回泉州,常胜眸光一闪,不由感到了些许意外和惊讶。

    但还是很快就应下声来:“是,属下这就吩咐人去准备。”

    这是顾寒清自从在程金枝与高珩大婚那日来到京城之后,第一次提到要回去。

    常胜虽没有多说什么,可心里又何尝不知道,他不过是想暂时离开这片伤心之地,借以逃避。只是才刚想离开,却闻顾寒清突然喊住他,又添了一句。

    “对了,让夫人也一同跟着前去吧。”

    “夫人?”

    常胜眉间一跳,猝然从顾寒清处听到这个称呼,乍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顾寒清口中所指的夫人,自然是程素锦无二。

    然而在常胜的记忆中,顾寒清以“夫人”对程素锦相称的次数,几乎不曾有过。

    更多时候,甚至都不愿意提及这个女人。

    只是他不知道,顾寒清这一次不是出于怜悯,亦不是出于顾家的名声,而是真心想要带程素锦一同离开。

    虽然这中间并非掺杂着痴男怨女间的情情爱爱,却亦是一种特殊的感情。

    因为顾寒清永远记得,那日迟暮的残霞之下,当自己怀着被心爱之人所背弃的痛苦,像具行尸走肉般步履沉重回到顾府时。

    一脸关切迎上前来的,正是他一直都不愿意去付出半分真心,却在嫁入顾家之后,始终待他如一的程素锦。

    他也突然意识到,如果这一生真的无法与挚爱之人白头偕老,或许有一个真心爱你的人陪在身边,亦是一种人生之幸吧?

    只不过,在这样想的时候,顾寒清唇边的笑容,却是无比的苦涩。

 第四百九十四章 离别在即

    对于此次由元熹公主随军出征,而不是程金枝,高珩却并没有表现出太过强烈的不满。

    也没有像程金枝所期望的那样,跑到周帝面前恳求撤销此令,或是提议让她替代元熹公主。

    当然,他之所以如此,并非是因为对这位南楚公主突然间产生了什么特殊的感情。

    而是此去西北战事纷乱,安危难测,程金枝大病初愈,身子和精神才刚刚恢复。

    他不想再让她冒任何险,处于任何一种危险之境。

    更何况,慧妃如今还身在宫中,自己在外征战的这段日子里,只有程金枝陪伴在母亲左右,他才能完全放心。

    而广陵宫中,慧妃双手合十,独自一人立在内室的观音像前,闭上了眼眶泛红的双眸。

    这些年来,随着高珩一战成名,从西晋完胜归来一路逆转命运。

    她原本以为,就算要投入到与太子一党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的硝烟之中,可至少不用再像从前那样,经历母子远隔千里而不得见,只能为其担惊受怕的离别之苦。

    高珩儿时,她也曾大义凛然地告诉他,如果国家有难,身为男子汉必然该挺身而出,一马当先,为整个大周的江山社稷和百姓安危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可是自从高珩被强行送去西晋为质,她整日提心吊胆,茶不反思,那无数个彻夜难眠日日夜夜,早已在她记忆中映下了一道道难以磨灭的阴影。

    而更重要的一点是,如果只是边境那些常有的纷争和肆扰,她当然相信以高珩的能力,很快就能杀敌制胜,班师还朝,并不会过分怜惜自己的孩子。

    然而西北战事来势凶猛,连“常胜将军”陈复都栽了跟头,足可见其境况之凶险。

    此时的慧妃宁愿自私一些,也不想再眼睁睁看着他唯一的儿子就这样与一群豺狼虎豹周旋拼杀,再度陷入不可预料的危局之中。

    她已经撕心裂肺地痛过一次,再也经受不起任何与高珩安危有关的打击了。

    且慧妃素来是个神思敏锐之人,如今太子在骊山看似按兵不动,悄无声息,背地里却不知有何动作,一定也和赵皇后一样,都盼着高珩此次西北战死沙场,一去不还。

    加之此次还是程衍向周帝提议,她无法做到不胡思乱想,联系到某些潜在且不为人知的阴谋。在向神明诚心祈祷多遍心中的期许之后,她这才微微张开双眸,被走进内室的贴身婢女碧落

    给扶了起来。

    “娘娘,是殿下和王妃来了,另外晋王殿下也来了。”

    碧落轻声细语地说着,慧妃眸色微转,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

    待走出内室步入内殿之后,她很快就收起了眼眸中那原本浓重的担忧与惆怅之色。

    而看到慧妃容色平和地出现在眼前,高珩的神情在一瞬间恍惚了片刻,动了动嘴唇欲言又止,最终还是目光柔和地舒展了眉宇。

    程金枝立在高珩身旁,看着面前这对苦难深重,却坚韧顽强的母子,心中自然心领神会,也没有开口提及关于西北战事的一切话题。

    比起慧妃这个母亲,她又何尝不是满怀愁绪,万般不舍,总是不由自主地陷入一阵没来由的恐惧与心慌之中,不可避免地胡思乱想。

    自从那日高珩连夜进宫面圣之后,这种不安的感觉就一直在她的心头来回缭绕,让她坐立难安,食之无味,总有一种说不出的古怪之感。

    最后只能劝慰自己,既然不能得偿所愿陪伴夫君一同出征,那就要尽所有的心力守护好燕王府,照顾好慧妃,至少得让在外征战的高珩没有后顾之忧。

    然而此时,大家就像在无形之中产生了一种默契,不约而同地想要避免这个令人伤心的话题。虽然他们深知这件事,终究要面对,也根本就难以避免。

    可很多时候,彼此之间一个眼神就能互相慰籍的心意相通,比起那些苍白的语言,却更加来得深刻有力。

    只是这种原本还算平静融洽,没有被悲伤所渲染的气氛,很快就被素来不会看场合,且心直口快的高勋给毫无意识地破坏了。

    “三哥,你后天马上就要启程去西北那个蛮荒之地了。你这一去少则数月,多则半年,趁着现在还算得空,赶紧和慧妃娘娘好好说说话吧。

    他一脸诚挚地说着,继而抿起唇角,眼中却透着离别的伤感。

    只是这种伤感还未透出眼眶,很快就被程金枝开玩笑似的语气给打断了。

    “晋王殿下,你怎么也跟着来了?家里那只母老虎安抚好了吗?你这样擅自跑出来,不怕她发飙扒了你的皮啊。”

    而一听程金枝提及程秀凝,原本还气息奄奄的高勋一下就来了劲,立时调转脸色面露不屑道。“哼,这个女人就是欺软怕硬,色厉内荏,我堂堂一个王爷,难道出门还得跟她汇报不成?她就一个人在府里闹腾吧,难不成还能上天啊?”

    高勋情绪激动地说着,语气听来虽然很是嫌弃,可从他灵动眼眸之中,程金枝却看出了一丝若有似无的,带着几丝无奈和宠溺的笑意。

    再联想到那日在晋王府中所看到的一切,唇角不自觉地勾起了一个欣慰的弧度。

    然而高勋并没有注意到程金枝脸上的表情变化,而是继续喋喋不休道。

    “说起来,我本来还想着和三哥做个伴一起西北呢。既然金枝你去不了,那让我这个兄弟去,相互之间也还能有个照应。可是父皇却我去了只会添乱,根本就不让我跟着,这叫什么事儿啊?”

    高勋说完嘟嘴不悦地叹了口气,一番话把一旁的高珩和慧妃也都逗笑了。

    因为在众人看来,他虽然心地善良,心思单纯,又讲义气。可若真跟着高珩出征,必然是添乱要被照顾的那一个。

    “六弟,你有这份心我自然明白,你就好好留在京城,替我照顾好金枝和母妃。”

    高珩笑容温和地走上前去抬手覆上高勋的肩膀,眸光闪烁,眼底深处浮动着一抹真切的感激之意。

    “那还用说,有我在,三哥你就放心吧!”

    高勋闻言欣然一笑,很是豪爽干脆地拍了拍自己胸脯,一副定然不负所托的凛然之气。

    却全然没有料到,他即将要面对的,是怎样一场天翻地覆的无妄之灾?

 第四百九十五章 此去经年

    碧空如洗,艳阳高照。

    太极殿外的广场上,高珩一身霸气威武的玄色铠甲,手执凌霄宝剑立于军队之首,剑眉星目,气势凛然。

    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就足以震慑四方。

    若是换作平时,势必会让程金枝摆出一副垂涎三尺的花痴表情。

    然而现在,她眼中却尽是一片离愁别绪之下的,那浓重的不舍与哀伤。

    而元熹公主今日也是一身英姿飒爽的戎装,周身都透着一股女子特殊的英武之气。

    只见她精神振奋地站在高珩身后,脸上却并无任何离别的伤感,反倒透着几许明朗开阔的畅快之意,与不远处的低眉垂眼的程金枝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此次能替代程金枝随同高珩一起出征,对于素来屈居于情敌之下的元熹公主而言,俨然是一种难能可贵的胜利,一次来之不易的大好时机。

    她甚至天真地想象,要借着这次战争的经历与高珩同心协力,患难与共。

    或许等到凯旋而归的时候,自己在高珩心目中的地位,再也不会程金枝分毫。

    这突如其来的,带着几丝幻想色侧的幸福感,让她一时间忘记了自己即将要踏上的,是千军万马,兵戎相见的战场。

    同样也没有预料到,这场恶战的凶险,和那些躲在暗处之人张机设陷的别有用心。

    放眼望去,身后是迎风摇曳的军旗,和清一色绵延不断,整装待发的禁卫军。

    周帝一身黑金团龙冠服,和赵皇后携皇室宗亲和大臣们站在高台之上迎送,可落入程金枝眼中,却是一副指点江山的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