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金枝毓秀 >

第188章

金枝毓秀-第188章

小说: 金枝毓秀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元熹公主一心想要得到之人是其他皇子,而不是自己的夫君,程金枝此刻就只会站在原地不动声色,权当只是看了一场热闹罢了。

    可如今这样的威胁已经迫在眉睫,又与自己和高珩息息相关,她就无法再做到袖手旁观。

    即使要以身犯险,也总比这样站在这里无计可施,只能任人宰割要强。

    她稳定心神,在脑海中飞快地思考着各种对策,当视线在接触到周帝扔在几案上的那道圣旨时,突然间眸光一闪。

    紧接着,便快速地向后退了一步,趁着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周帝的身上,很快就转身隐进暗处,朝后殿快步走去。

    待再次出现时,手中已经多了一个鎏金托盘,上头放四杯金丝琉璃盏所制成的酒器。

    “元熹公主,你对朕的这位三皇子当真如此情深意重,一定要倾心相许才可如愿以偿吗?”

    见元鹏咄咄逼人不肯退让,周帝只能暂且不提圣旨上的内容,刻意调转了话题。

    而在察觉到程金枝突然从身边消失之后,高珩碍于身份不能擅自离开,只能站在原地急切地四处搜寻着她的影子,只以为她是因为受不住此事的打击,所以才先行离去。

    后听到周帝这番问话,他刚回过神来想要出言表明自己的立场,却看到程金枝不知从什么地方走了出来,不紧不慢地执着手中的托盘,朝着周帝伏首而跪。

    “陛下,陛下方才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我们大周地大物博,广迎八方来客,这待客迎宾从来都有以酒会友的习俗,方彰显主人的热情好客。所以臣女斗胆擅作主张,特意让人备了这上等的宫廷御酒,好让楚国的贵宾也能深感陛下的皇恩浩荡,也愿周楚两国情义永固,百姓安乐,天下太平。”

    见程金枝突然没头没脑地端着酒出现在大殿之上,周帝显然很是诧异地皱起了眉头。

    如果按照平时,他可能会责备程金枝这番自作主张的的无礼之举,可如今情势急迫,难以回旋,程金枝的出现无疑替他暂时解了这燃眉之急。

    况且她的这番话听来既合事宜,又合礼数,大有楚弱周强的依附之意,于是便欣然点头,朗声一笑。

    “哈哈,好一个百姓安乐,天下太平。嗯,难得燕王妃如此有心,朕又岂能拒绝你一片好意?就由你亲自端上来吧。”

    程金枝欠身应是,接着便缓步踏上台阶,朝着周帝所在的龙座走了上去。

    按照礼节来说,这四杯酒须得先让周帝取过,其次是贵为一国之母的皇后,最后才轮到元鹏和元熹公主。

    虽然外人不知道程金枝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但是心思敏锐的高珩见她此行此举,心里已经猜到了几分端倪,脸上的表情也开始变得愈发凝重。

    背后无数道凝视的目光灼热了脊背,杯中的酒水细微地颤动着,如同程金枝此时同样加快的心跳。

    就在她迈上第三阶台阶时,不知怎么的突然脚下一滑,若不是有面前的几案可以让她可以伸手扶住,她恐怕要当着所有人的面摔个满地找牙了。

    但与此同时,四只酒杯中的酒水也在同一时间尽数翻倒,全都洒在了周帝之前置于案几的那道圣旨之上,很快就浸透进了锦帛的绢丝之中。

    随着此起彼伏的惊讶声响起,程金枝有些艰难地从几案上抬起头来,在看到周帝那张想要杀人的“黑白无常”脸之后,慌忙忍住脚上的疼痛,扑通一声伏倒在地。

 第二百九十章 以牙还牙

    “都怪臣女笨手笨脚,连杯酒都端不住,惊扰冒犯了龙驾,实在罪该万死,还请陛下恕罪!”

    程金枝将头深埋在臂弯之中,连连自责,表面上虽是一副惊慌失措的惧怕之态,可心里却不免暗暗松了口气。

    她之所以特地费心地去准备这几杯酒,不就是为了让酒水打湿这几案上的圣旨吗?

    而元鹏和元熹公主虽然对程金枝的举动有所防备,却也没有料到她会出此一招,二人在脸色严峻地对视了一眼之后,不约而同地眸色一深,拧起了眉角。

    此时的高珩已经全然知道了程金枝棋行险招的意图,于是便假意紧张地站出身来替她求情。

    “父皇,金枝也是出于一片成好意,才特地准备酒水以固两国情谊,还请父皇看在她是无心之失的份上,从轻宽恕。”

    这时,就连一向视高珩为眼中钉的太子,竟然也破天荒地出面替程金枝向周帝开口。

    只不过他这么做,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为了配合演戏,好让周帝觉得他明白事理。

    毕竟他很清楚,程金枝方才所为,在外人看来可能是自找麻烦惹祸上身,可在周帝心中,却是大功一件的好事。

    “你好歹也是个堂堂的王妃,如此重要的场合,岂能这么不懂规矩,不注意分寸!”

    周帝拍着几案怒声一喝,语气虽重,眼中却并无明显的怒意,倒有些像是在虚张声势。

    他看着几案已经湿了大半的锦帛,眉宇间极快地闪过了一丝欣慰之色,就听身旁的赵皇后故作不悦地对着周帝跟前的宦官训斥道:“糊涂东西,这圣旨湿成这样了还不赶紧擦擦,若是弄脏了上头字迹该如何是好?”

    那宦官跟在周帝身边多年,自然也是深知圣意,心思活络,当下便心领神会,匆忙跑上前来展开卷轴,刚想抬起袖子奋力擦拭一番,却是眉间一颤,也跟着跪倒在地。

    “陛下,这圣旨…这圣旨上的字,已经全然分辨不清了!”

    大周历代君王在拟写圣旨时,所用材质本都是锦帛绸缎的上等丝绢制品,一旦吸入大片水渍,上头的字迹又是墨水所写,二者相互作用之下,最后这些字就会像现在这般,变成一团团脏污的墨团。

    虽然有一半的字迹尚且能够分明,但值得“庆幸”的是,曾经写有“皇三子高珩”这五个字的地方,已经完全看不清楚到底写着什么了。

    而见此情形,周帝心中自然龙颜大悦,带着赞赏的目光看了程金枝一眼。

    心里除了庆幸自己当时没有直接承认这道圣旨上的“错误”之外,也不禁暗暗感叹,这个平日里看起来有些不着边际,奇奇怪怪的丫头,关键时刻却总是能够一鸣惊人。

    “陛下,这圣旨上的字迹虽然已经分辨不清,可到底写了什么,相信陛下应当心如明镜吧?”

    眼见这关键的证物突然遭到了毁坏,元鹏心中已然知道程金枝是故意为之,心中气愤之余,看着这位燕王妃的侧颜,心中竟然还生出了一阵似曾相识的感觉。

    但他此刻早已无暇顾及这些虚无的感受,而是耐着性子朝周帝温言正色,心里原本那沉甸甸的底气,却已然少了几分。

    “四皇子,你知道朕方才看了圣旨之后,为何龙颜大怒吗?”

    周帝先不去理会跪在地上的程金枝,而是面色肃然地看向了元鹏,语气很是镇定。

    “恕臣下斗胆,难道陛下不是因为这道圣旨上所写的是与臣妹和亲之人,是燕王殿下而非晋王殿下,与陛下所想有所出入,所以才大动肝火吗?”

    “四皇子多虑了,朕之前就说过,和贵国公主和亲的皇子人选,从头至尾就只有勋儿一人。况且,朕又岂会在拟写圣旨时犯下这等无稽之谈的疏漏?刚刚这道圣旨上,分明就白字黑字写着勋儿的名字,朕之所以动怒,只是因为看到这道圣旨的边角处竟然沾有污渍。想来是因为我大周离贵国路途遥远,应当是当时传旨的使者一时疏忽所造成,实在是有失礼数,让贵国见笑。待此典礼结束,朕一定追究此人之责,绝不轻饶。”

    周帝这番话,大有以彼之道还至彼身的意思。

    既然这两个楚人敢在这大殿之上质疑自己,不知用何手段篡改圣旨指黑为白,险些害他颜面扫地。

    如今趁此机会,他自然也要施以手段,好好地灭一灭他们的威风,也算是一番告诫。

    “陛下的意思是,臣下和妹妹刚才所言,全都是无中生有的假话吗?”

    元鹏僵着脸色深深地注视着周帝,沉吟片刻,又将目光落在前方的程金枝身上,嘴角泛起了一丝冷笑。

    “也是,燕王妃这几杯酒确实送得恰如其时,当真是用心良苦。如今圣旨已毁,我们兄妹二人又在别人的地盘上,形单影只,自然是只能认栽的。不过恐怕父王他。。。。。。”

    “衡王殿下,你这就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见元鹏又想趁势拿楚王相压,程金枝本来心里就记恨他和元熹公主联合起来骗婚,又知道周帝不会真的就此事怪责于她,于是便侧过身来毫不客气地开了口。

    而听到程金枝的声音,再清楚地看到她的容颜之后,迟疑片刻,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你…你不是之前在城门口的那个。。。。。。”

    “衡王殿下不远千里来到大周,想必也是一心奔着两国能够永结秦晋之好而来的。陛下当初之所以选择晋王殿下和公主成婚,也完全是出于对公主的考虑,知道公主身份尊贵,须得为人正妃才可。虽然圣旨此刻已经模糊难辨,但所谓君无戏言,楚王为贵国的一国之君,想必也是一言九鼎。所以陛下从头至尾所说的每一个字,自然不会有掺杂任何虚假之词。殿下若是揪着此时不放,为了这么一点无中生有的小事从而破坏了两国之间的情谊,那可就是大大的不值了。”

    “燕王妃这么说,是在威胁我们吗?”

    元鹏闻言收紧瞳孔,似笑非笑注视着程金枝,神情很是意味深长,语气也并不友善。

    “况且你是燕王的王妃,自然最不希望他另娶新欢,从而影响你在他心目中的地位,王妃的这点心思,想必在场的诸位都一清二楚。”

    “衡王殿下此言差矣。”

    待元鹏话音刚落,只闻高珩冰冷且极具震慑力的声音在大殿之上响起。

    虽然没有回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