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界-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在县委、区委的支持下,就这样一年一年的发展起来了。”
他以这句话为结束语,就此打住静候反应。他说的也是事实,他说后来得到县区的支持,确是如此,至于前面的事何必再去提它呢?县委书记见他就此打住,心里便一块石头落了地,终于安然无恙哪!于是便连忙提醒道:
“哎,怎样带动全村共同致富的,你也给赵书记汇报汇报呀。”
金明哦了一声,说:
“果树挂果后,周围的人家看见这条路子走得通便来找我,凡是找上门来的我都帮助。后来见报上公布了赵书记的讲话,我就主动找上门去帮助他们订计划、买果苗一步一步扩大开来。现在全村有八成人家都种了碰柑、橘子、西瓜,成为水果村哪!”
他说到这里又停住了,于是开始了赵一浩和他的一问一答和县委书记的帮腔。赵一浩主要是问了他一些数字,他现在栽了多少果树,每年平均可收多少果子,市场价格如何,销路如何,一年平均可收入多少等等,然后又问了肥料厂的情况和全村的农民的经济情况,这其间周围的人不时插进来插科打浑,特别是县委书记插话最多。这使他想起了有一种地方戏,大约是川戏吧?演员在台上演唱,一伙人在后台帮腔以增强效果和气氛。
赵一浩感到很不自在,自己和金明似乎成了唱戏的。周围是一样好奇的观众在不停地助兴喝彩。他蓦地站了起来想带头往外走,到果林去看看透透新鲜空气,但他忽然想到了周剑非打来的电话:考察组正在跟踪查问的关于‘四个轮子一齐转’的电话,自己今天专程来此的目的不正是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乘市、县、区、乡、村的领导干部都在这里趁机来它个借题发挥,于是他改变了马上往外走的打算,向周围的人,那些“看戏”的人发表了一篇情绪激昂的讲话。他说:
“刚才县委书记说我到这里来是全县人民的光荣,我要更正一下。你们这里出了一对走出农村致富之路的金明夫妇才是全县人民的光荣。如果全县、全省的农民都能像金明夫妇这样通过不同的方式逐步富裕起来,我们建设富裕文明的新农村的任务不是就有希望了吗?刚才金明说得很实在,他种果树的动机就是为了能够很快富裕起来。这说明他有眼光,看清了目前的形势,敢于带头致富,这和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嘛。前几年我在省委召开的会上作过一篇‘四个轮子一齐转’的讲话,所说的也就是这个意思。在那次讲话中对农村我们提出要巩固和发展家庭承包责任制,要允许和鼓励一些农民先富起来,并通过他们去带动全体农民逐步富裕起来。后来省里发了相应的文件,这个讲话和所发的文件都没有错。金明夫妇不就是很好的例子吗?像金明夫妇这样的农民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县、区、乡的责任就是采取有力措施扶持这样的农民,更切实地为他们服好务,给他们创造致富的大环境和小环境,而决不是成天说空话、漂亮话”。更不是成天观风象看气候,风从哪边吹就从那边倒,十足的墙头草!
讲到这里,他发现跟随前来的省委副秘书长薛以明和自己的秘书正坐在门边埋头记录,便又说道:
“今天我们没有请新闻单位到场,以明同志就麻烦你一下,把我今天的讲话整理成一条消息,晚上电传回去请省报明天在第一版发表,表明我们坚持已经确定的方针、政策没有错,绝不改变。有什么风险我赵一浩承担。一个人特别是一个领导干部,看准了的就要坚持下去,坚持到底!”
他讲得很激动,甚至可以说慷慨激昂。在座者中恐怕只有省委书记的秘书知道他讲话的针对性。其余的人包括省委副秘书长,正在埋头做记录的薛以明也不知底细,因为他并没有听到周剑非打来了什么电话,赵一浩也没告诉他。但敏感的薛以明隐隐约约猜到了讲话有所指,因而他一字不差地将书记的每一句话都记录下来了。在场的县区乡干部们则更不清楚书记的用意何在,所批评的又是何人?有人猜想大概是针对他们曾经将金明作为走错道路的典型而发吧,故尔感到尴尬并暗中流了一身冷汗。
对赵一浩的这次即席讲话,事后有两种评论,一种认为他不应该这样讲,太直太露,容易带来不良后果;另一种则认为讲得痛快,就应当是这样是非分明,态度坦荡,看准了的事坚持到底不回头。这才是一个政治家应有的素质和风格,才是政治家和政客的区别。至于正在调查“四个轮子”一齐转的考察组,省委内部通报发出后,考察组理所当然也收到一份,收到讲话的当天上午,他们曾关起门来讨论过这份通报。但是门关得很紧,考察组内部对省委书记的这篇讲话的看法是否一致,是否存在分歧等等,却是一点点风声也没有透露出来。
这是后话。
且说当时赵一浩发表了这篇慷慨激昂的简短演说之后,逐渐冷静下来,便对金明说:
“到你的果园去看看,我们边看边谈吧。”
他回头对在座的县、区、乡干部们说:
“你们看过的就不必再去了,该办事的去办事,该回市里开会的回去开会。”
说着他便拉起金明肩并肩地穿过人群出了大门,在金明的指引下直奔“花果山”而去。走了几百步他回头一看,只见所有的人都跟着来了,在那乡间的小路上牵成了长长的一条人龙。其中只有县人大主任告辞先走,赶回市人代会去主持小组会,他是小组召集人。其余没有一人离开,他们是否都没有看过金明的“花果山”,想跟着省委书记开开眼界,聆听指示,还是其他什么心态,就不得而知了。
正当赵一浩在金明引导下参观果林的同时,约莫下午五点钟,冯唐身揣一份谢绝提名的声明和一份辞职申请到市人大去。本来他可以将两份报告叫秘书或市政府办公厅送去就行了,但经过考虑他决定自己走一趟而且着意地打扮了一番:一身剪裁合体的藏青色西眼,脚登老人头黄皮鞋,系一条玫瑰色丝质领带,还打了发胶,使那本来就很厚密的黑发高高地堆在头顶上。
他风度翩翩地来到人大,工作人员告诉他主任们都到会场去了。他又来到了大礼堂,在小会议室里找到了人大主任。他正召集四五个人在那里研究事情,见冯唐进来便喜形于色地笑道:
“你总算来了,我们知道你要来的,你看我们正在研究这件事哩。”
他边说边紧紧地握住冯唐的手,一种感激和兴奋之情通过手上的脉络传给了冯唐,使他觉得自己来得不早不迟恰到好处,便得意地笑笑:
“嘿嘿,哪有不来的道理,讲党性顾大局是我冯唐此时此刻应站稳的立场呀!我知道五点半钟开主席团会最后确定正式候选人,对不对?我来得正是时候!”
说着他不慌不忙地从皮包中取出两份报告递给了人大主任。主任赶忙接过去,由于过度兴奋,他的双手在微微地发抖。
他用微微发抖的双手撕开第一个信封,是冯唐的谢绝提名信:
……感谢位代表的厚爱,我因组织上已明确,调省上担
任职务,不能接受各位的提名,十分抱歉。务必请各位体谅唐
的处境实际情况,成全唐一贯以服从组织为原则的衷心,撤回
推荐提名案,则唐不胜感激矣。当在今后新的岗位上用出色的
工作成绩来报答各位一片厚爱之情。时间匆促,言不及意,请
多多见谅。
冯唐顿首×月×日
文字平平而且有用辞不当的地方,但意思却是表达出来了。市人大主任一边看一边连连地说:“好、好、好。”接着又撕开了第二个信封,那是辞职申请,只有两行字,大意是因调省级机关任职,特请辞去三江市副市长职务。
人大主任依然一边看一边叫好,看完后他抬头望着冯唐似还有话说。冯唐知道他要说什么,不等他开口便说道:
“还有一件动员提名人撤回提名的事,包在我身上了,他们和我的关系都很好,我这就到他们代表团去,保证在你的主席团会议之前,准能收到撤回提案的书面通知。”
冯唐一副十分庄严的表情,像一个打了胜仗的将军。人大主任则是既感激又感动,他紧紧地握着冯唐的手并非常严肃地说道:
“如果每个领导干部都像你一样识大体顾大局,我们的事情就好办多了。我一定将冯唐同志你的表现告诉省委书记赵一浩同志和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吴泽康同志,还要请他转告周剑非同志。”
冯唐客气地说:
“哪里哪里,这是我们应当做的。”
然后他去代表团做撤回提名的“动员”工作。他和牵头提名人张明三之间早有默契,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几分钟时间便有四个人一致表示撤回,提案也就不成立了。果然,在主席团会议之前,撤回提名的四面通知便送到了人大主任的手上。提名十人中的其余三人,发觉自己上了当,被糊糊涂涂拉进一出闹剧中扮演了龙套的角色时,后悔也来不及了。另外的五人则始终没有觉悟,抱怨张明三出尔反尔,不守信用。还准备另外拼凑十人重新提名,可惜十人联名提名的时间已经过了。
冯唐在市人大办完要办的一切,便心情舒畅地驱车前往白兰酒家赴宴会了。
这白兰酒家的老板白兰下海前,原是省上一个剧团的编剧兼导演,外表漂亮着装入时而且足智多谋,是三江市商界的一颗明珠。白兰酒家的装修陈设都显得雅致不俗,再加上那刚刚跨入中年的女老板楚楚动人,因此三江市的许多高档酒宴都在这里举行。作为市政府和市委的领导,冯唐是这里的常客,也是白兰的老熟人。道理很简单,市领导来了,作为一店之主的她,总是要出来打一声招呼,敬一杯酒,周旋一番,不过也仅此而已。冯唐却对白兰十分倾慕,每次来都想同女老板亲近亲近,可惜众目睽睽,难以如愿。今天是她请客,总不会打个照面就缩回去了吧。
心念及此,冯唐更加兴奋起来,好在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