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笑之间破大案-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一定要求清化厂保密。千万不可轻举妄动,把抓捕凶手的事交给警方去处理。”
“如果我们在清化厂仍然没有找到凶手怎么办?”邝路明问了个令人堵心的问题。这实际上也是在座的三零一俱乐部的每一个人心中想着的问题。自从何达安授权杨、邝二人行动以来,除了贺章林外,其他人几乎每晚都齐聚在三零一室。
“如果是那种情况,我们只好另辟蹊径。有道是车到山前必有路嘛。”我爸故作轻松道。
其实他跟大家一样,被即将到来的终结调查弄得心烦意乱。
首先,他的那套建立在凶手是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基础上的吴氏理论----当然这个理论如今已经被三零一俱乐部的弟兄们所广为接受----将在即将到来的这次调查中经受最严峻的考验。如果在清化厂仍然没有找到凶手,很可能说明那里也不是凶手的老巢,那么吴氏理论将遭到强烈质疑,他那套看似光冕堂皇的推理,势必将遭人耻笑。
其次,如果那套理论被否定了,接下来将何去何从,他的心里一点儿也没谱。
还有比他颜面更要紧的事,也就是那令人心焦的结局----谢长生将含冤九泉----可能会出现!虽说令谢长生蒙冤的并非自己,但明知有疑点却无所作为,终归无法使人感到心安理得吧。
第二天,三零一俱乐部的所有知情人不约而同地都把上班时间调到了白班。上班过程中他们个个心浮气躁,连连出错。就连一向自诩为“泰山崩于前、沧海啸于后也岿然不动”的我老爸,也是一副心绪不宁的样子,频频望向车间一角主任室里那部满是灰尘的电话,有几次险些被飞驰而来的钢板割伤,遭到了工段长的大声呵斥。临行时他嘱咐过邝路明,一有消息便要电话通知他。所以他全副心思都在那电话上,只要电话铃声一响,他便浑身一颤,焦急地等待着车间的喇叭对他发出扬声呼唤,可是一直到下班铃声响起,也没有等来那声呼唤。
他一反慢条斯理踱方步的常态,很没有风度地拱着大脑袋急冲冲向宿舍奔去,对于跟屁虫似的紧跟在身后的小魏的大呼小叫,置若罔闻。
那两个家伙在外面呆了一整天,居然连个电话都没有!这时候他们也该回来了,是好是歹定要问个明白,总比一颗心这样七上八下地悬在那里来得强!真是一些让人不放心的家伙!他心中恨恨道。
宿舍的门紧锁着,到处都不见那期盼着的身影!我爸焦躁地在房中踱来踱去,鼻孔像火车头似的凶猛地向外喷吐浓烟,时不时踱到窗边极目远眺,对着脚下的大地胡乱弹着烟灰。望着夕阳渐渐西沉,心中益发焦躁。
“这两个家伙太不像话了,怎么电话也不来一个?你明明吩咐过的……”小魏跟在我爸身后乱转,嘀嘀咕咕发着牢骚。
我爸恶狠狠地瞪了他一眼。殊不知此刻任何的话语,哪怕是善意的,听起来都是噪音,只能使人徒增烦恼。那家伙立刻噤声了,但仍然象贴身侍卫似的亦步亦趋紧跟在我爸身后。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两人立刻驻足死盯住房门。张晓书、唐华和章树理三个人鱼贯而入,脸上写满了焦虑。
“还没回来?”张晓书问道。
“是啊,不知道在搞什么啊!”小魏愤愤然道。
天色渐暗,唐华抬起手腕匆匆掠了一眼表面。“五点多了,先去吃饭吧……也许他俩直接去了食堂。”
一行人来到食堂,边排队边四处张望。
“吴兄,来的这么早?”正是那个遍寻不获的可恶家伙,杨建平杨大侦探的声音。他仰着脸,没事人似的望着我爸。
“你这一整天都上哪儿去了?”我爸压下心中的怒意,以尽可能平和的口气问道。
“就在厂里上班,哪儿也没去啊。”杨建平一脸无辜地望着我爸。
“就在厂里上班?”我爸提高了嗓音一字一顿道,被压抑的怒气在胸中上下翻腾。
“是呀,怎么啦……哦,我明白了!嗨,清化厂今天厂休,害我们白跑一趟,我俩只好返回厂里上班了。”
“你应该打个电话告知一下。要知道此行非比寻常,大家迫切地等待你们的消息呢。”
“可你不是说有事才打电话吗?哼,还说呢!吃中饭的时候我到处都没见着你们的影子。饭后我又一个宿舍一个宿舍地去找人,结果还是一个人影儿也没见着,大家伙儿好像都人间蒸发了。我心里直纳闷,难道今天弟兄们都上的是白班?邝也感到奇怪,他明明记得今天你跟小魏都是大夜班,可为什么两个人都不见了踪影?”
原来如此!我爸忍不住咧了咧嘴,一整天的焦虑顷刻化为乌有。“为了能够在第一时间聆听到你们的佳音,大家都不约而同调到了白班。”
“难怪我找不到人呢!”
匆匆打了饭,众人围着大圆桌坐下,对于任何想要挤进饭桌的“外人”一概以白眼待之。尽管四周布满了耳目,大家还是忍不住要围绕他们眼下唯一关心的问题----清化厂是否就是凶手的老巢,以及如果不是,下一步将如何打算----争论不休。
“如果是否定的结果,其实也很简单,只需把我们掌握的信息交给专政机器便可,如何处理便是他们的事了。”面对着众人的瞩目,我爸气定神闲道,就连原先觉得因为无所作为而对谢长生的那份愧疚之情,似乎也因为事情交由警方处理而化解了。
他缓缓扫视着众人,最后把目光停留在杨建平跟邝路明身上,神情严肃,压低嗓音道:“眼下要操心的是如何打好最后这一仗。这一仗非常重要,询问时一定要察颜观色。注意技巧。有时别人可能会因为某种原因不想跟你们说实话,你们千万不要就此以为事情果真如他们所言。要大胆应用洪某(指的是洪建阳)的策略,直接杀向问题的核心,给对方一个措手不及,令其产生你们已经掌握了某种证据的错觉。比如说,直接向对方提出想了解他们厂的那几桩悬案的情况,不给对方留有推诿的余地。”
察觉到四周的人正竖着耳朵试图倾听他们的谈话,我爸故意把主语、宾语说的含糊其辞,希望那些人即使听到了也未必能明了其中的含意。
自从警方侦破了曹福祥遇袭案之后,我爸对洪建阳的询问技巧念念不忘。他认为,洪建阳正是应用了心理战,巧妙地击溃了谢长生的心理防线,最终不仅令警方找到了物证,而且还令谢长生坦白了自己的所谓“犯罪”行为。他总是要在谢长生的罪行前加上“所谓”二字,因为他认为,犯罪行为必须跟犯罪动机联系起来,既然动机不清,行为也就很难解释的清楚了。他始终认为谢长生的行为另有隐情。
“此外,要尽可能详细了解那些事件的细节,以便跟我们所掌握的其他事件进行比较,我主要想了解是否存在学习或者升级现象。你们一定要自信,要坚信自己的判断。这些天你们所了解到的情况,不是基本上与我们的分析相吻合吗?
“此外,按照恶魔的一般行为规律推测。那家伙很可能首先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肆虐,直到犯事的风险大大增加,比如说专政机关介入,他才转移到其他地方继续为恶,估计那时他已经做下三、四桩恶行了。如果每件间隔按三到四个月考虑,那么他在自家地盘中犯事的时间至少持续达一年。清电的那起发生在去年六月,那么,他在清化最早的犯事时间至少是在七三年上半年之前。不管他是知青还是转业军人。他的招工时间至少应该在七二年。”
“清化有那么早招工吗?”唐华问道。
“清化实际上是改扩建项目,是在原有的小化肥厂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扩建,所以它是所有的‘三线建设’项目中最早投产的,因此招工也最早。记得好像是七零年初开始招工的。要不是当时本人恰好发高烧体检没过关,如今我就是清化厂的职工了。”一提起差点儿成为清化人,张晓书便暗自庆幸正是那场疾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才使得自己成为清钢人,从而有幸结识了这帮弟兄。
第115章 再现魔踪?擒魔(二)
更新时间2013…4…27 8:01:07 字数:2952
与清川市的大多数“三线建设”项目上马的情形不同,清川化工厂不是新建项目,而是在清川化肥厂基础上的改扩建项目。
清川化肥厂是一九五八年“大*跃*进”期间上马的小化肥厂,主要利用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生产石灰氮和普通过磷酸钙,以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由于设备简陋,生产工艺落后,上马后一直未能获利。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国民经济遭遇困难,清川化肥厂只好停产。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在“三线建设”战略精神的指引下,F省领导决定在清川化肥厂的基础上,通过改造和扩建,投资建设以生产化肥和化工原料为主的大型一类化工企业----清川化工厂,不仅石灰氮的生产规模由原先的几百吨扩大到五万吨,而且产品种类大大增加,除了石灰氮外,还生产合成氨、碳铵、尿素、电石、双氰胺等。该厂占地面积一百四十万平方米,职工总数六千二百三十人,是清川市规模仅次于清钢的第二大企业。
与清钢项目不同,清化不是国家投资项目,而是F省的地方投资项目,无法一次投入大量资金,因此建设期拖得很比较长,虽然一九七零年便开始生产,但是直到两位“侦探”踏入清化厂大门之际的,该厂仍在遍地开花搞基建。
当时项目建设有一条颠扑不破的原则,就是先生产、后生活和行政,即一切必须让位于生产项目的建设和运营,在建设资金不充足的情况下,生活和办公设施必须押后考虑。清化的职工总数比当时清川市区人口总数还要多出一千多来,根本不可能依靠当地的公共设施解决。在度过了漫长的帐篷和工棚生涯后,厂领导上蹿下跳使出了浑身解数、勉强解决了职工的食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