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巨子-第3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正如Pony所说,风行和腾讯的业务相似度太高了,哪怕我们实行双平台战略,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是造成了用户体验不佳,以及资源浪费的。”
“举个例子,腾讯一直希望在游戏研发上增加投入,可是实际上,风行目前已经有了十个游戏工作室,游戏研发人员近千人,同时在运营包括《魔兽世界》这样的国际顶级游戏在内的数十个不同类型的游戏,真的是游戏产品不够吗?”
“不是!但是作为腾讯而言,只能拿平台分成,对于拥有数亿用户的腾讯而言,总是有些不甘心……”
“在其他业务上其实也存在类似问题,只是没有游戏这么明显罢了。”
林风看马化腾欲言又止,笑了笑,继续道:“Pony说,他这一年来经常在思考这个问题。其实,我从三年前准备收购腾讯的时候,就已经思考过这个问题了。”
“在座的大家都是自己人,我也不瞒大家,当时收购腾讯股份时,我之所以没有考虑全盘收购,主要是因为想让Pone和在座的几位创始人们能够继续留在腾讯,一起把腾讯做好。我非常看好Pony为首的腾讯团队。不希望你们流失了。”
“你们也不要怪我当时出手太狠,风行当时如果不收购腾讯,接下来两家公司肯定是一场大战,彼此消耗的过程中,会耽误宝贵的时间和发展的时机。”
“但是,从合理性上,两家公司合并其实才是最理想的策略。”
他坦然的将话说在明面上,在座的这些腾讯的创始人、高管和董事反而沉默了。
事实如此,扪心自问,换做他们处在林风的位置,收购腾讯也必然是全部拿下,不会留下一个尾巴,还拖了三年这么长时间。
“三年过去了,风行和腾讯都发展的很好,风行也在纽交所上市了,我认为,现在应该是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将两家公司进行业务上的全面整合。”
“我的建议是这样,从资本层面呢,风行会增发一部分新股,用来收购各位手中的腾讯股份,也就是说,大家以后从腾讯股东变成风行股东,腾讯本身不会退市,继续在香港上市,只是成为风行彻底控股的子公司。”
“组织架构层面呢,我会提名Pony出任风行集团联席总裁,并且进入风行董事会,担任执行董事,和Joe一起全面负责风行集团的管理工作,y担任风行集团的联席CTO,Daniel和Charles,我也想听听你们自己的意见,去集团,或者继续留在腾讯,都可以。”
“腾讯方面呢,Martin可以接任CEO,Mark担任COO,其他管理人员由Martin来提报,董事会任命。”
这一番貌似随意说说,但实际谁也不会忽视的话,他毫不停顿的说出来,在座诸人心中都是波涛汹涌,心思如潮。
这可是大事啊!
老大你怎么说的这么轻松,自如?
林风语气显得非常认真:“说实话,我非常欣赏,甚至钦佩Pony在产品上的雕琢精神,也认为Pony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企业家,我是真的希望能够将风行的重任托付给你!”
“可能大家也有所耳闻,我正在筹备一家智能手机公司,而风行这边,我认为只有Pony才有能力接手我的工作,将风行和腾讯的业务整合真正做好。所以,Pony,我希望你能认真考虑我的建议。包括各位也是。”
马化腾有点楞。
他本质上并不是一个商业性很强的人,程序员出身的他对产品的精益求精和对互联网的敏感度,是他成功的基石。
但他的战略眼光却不输于任何人。
林风的话,让他从另一个角度去看风行和腾讯这两家公司,他不得不承认,在这个局势下,两家合并才是最佳的选择。而林风刚刚的话,实际上就是他给出的条件。
1、风行股份与他们几个创始人手中的腾讯股份置换,这样腾讯就成为一家风行占股超过60%,绝对控股的子公司。
2、马化腾任风行董事、联席总裁,张志东任联席CTO。
马化腾也知道,林风现在要筹备智能手机项目,李东作为总裁全面负责风行,王浩的CTO也已经卸任,进入那家叫酷风科技的智能手机公司做CTO了。
也就是说,马化腾和张志东进入风行集团,也是实权人物。
而可以施展的空间和天地也更加广阔……
那么,是否接受林风的提议呢?
腾讯毕竟是他一手创立的公司,就这样放手,马化腾实在舍不得——虽然名义上他成为风行联席总裁后,依然对腾讯有管理权。
但毕竟没有股份了……
会议室里一阵沉默,所有人都各怀心思,默默思索。
林风却笑了,他拍了拍手,笑道:“没关系,我这个提议呢,大家慢慢想,不用急,我最近基本上都在香港和深圳,我们可以随时沟通,毕竟关系到腾讯的未来,大家考虑充分一些,有什么想法,都可以提。”
他抬手看看表:“差不多中午了,Pony,你作为地主,是不是中午请我吃顿饭啊?下午我还要去一趟市府,中午就叨扰你一顿了!”
马化腾缓过神来,点头勉强笑道:“当然。我应该尽一尽地主之谊。”
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起改变世界!
下午,林风与深圳两位主要领导的会见非常顺利。
一般这种会见,在领导见面之前,下面的人已经就相关的问题进行了细致的沟通,双方已经有了共同的意向,等到了林风这样的大老板出面的时候,主要就是和领导进行礼节性的拜访,大家交流一下感情而已。
酷风科技虽然是一家新公司,但近期因谷歌和风行的投资而名声大噪,又是“首富”林风亲自来访,深圳方面也是充分的重视,给与了最大诚意的优惠政策。
经过友好交流后,双方基本上达成以下协议:
1、酷风科技初期投资10亿人民币,在深圳南山高科技园区获批6万平米土地(近百亩),建立酷风科技园区,园区内,将建设酷风科技总部,以及研发基地。
酷风科技承诺后续在园区的投资额不低于5亿美元(40亿人民币)。
2、深圳将对酷风科技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进行扶持:在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包括低税率优惠政策、特区二免三减半优惠政策、职工教育经费扣除优惠政策等)、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备案程序、与高新技术企业相关的其他税收优惠政策(包括鼓励企业研究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新的加速折旧优惠政策、鼓励投资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等方面给与大力扶持。
并承诺,政府会根据酷风发展,在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与相应的补贴及奖励。
深圳这个时期正在全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像酷风科技这样的拥有自主研发知识产权的新兴通信科技企业落户,无疑是对深圳推动的通信产业集群发展的一大亮点。
所以深圳方面对于酷风的落户是非常欢迎的!
他们拿出了深圳高新区规划的几个区域供林风挑选。
林风是把深圳作为酷风的总部基地和大本营来定位的,所以他并没有选择更适合建立生产基地的龙岗坂田、观澜等园区,而是选择了南山科技园。
其实再过几年,总部基地最好还是放在前海或者深圳湾,不过现在那里还比较荒凉,先在南山吧,以后再说。
晚一些,林风还想着去东莞考察,看看是不是将生产基地放在东莞的松山湖高科技园区。
毕竟东莞才是粤东手机制造业的核心聚集地。
不同于前世时小米完全脱离生产环节(代工厂模式),只负责手机设计和销售。林风认为酷风要保持长久发展,必须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就像华为终端,这样才不至于受制于人。
虽然酷风是从零开始涉足手机制造业,但林风想的却比较长远。
既然要做,就一定要打好坚实的基础,或许几年内看不出来,但十年后,这可能就是酷风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当然,受限于初期的经验和产能,代工厂生产的模式还是酷风前期的主要方式。
…………
在深圳投资,建立园区的事并没有什么难度,酷风这样手里握着40亿美元现金的公司,到哪儿投资都会受到当地政府的欢迎的,而且通信产业也是国家扶持的重点科技产业之一。
资金和政府扶持都不是问题,林风现在最迫切的需要解决的就是搭班子,找人!
不同于当初刚刚开始创业时,一穷二白的林风只能靠忽悠嘴炮,找王浩来帮忙。
现在的他有着足够的名气,可以吸引到真正的顶尖人才。
就比如,晚上准备约见的李一男。
李一男绝对是中国通信产业诸多的技术研发大牛中,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个。
看一下他的履历就能感受到他有多牛逼:
1970年出生,湖南人,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毕业。15岁考入当时的华中理工大学少年班;26岁成为华为常务副总裁,2000年以“内部创业”的形式离职,创办港湾网络,港湾一度甚至成为华为的主要对手,后被华为收购。
他在华为内部的晋升也堪称“奇迹”,1996年加入华为之后,他两天时间升任华为工程师、半个月升任主任工程师、半年升任中央研究部副总经理、两年被提拔为华为公司总工程师/中央研究部总裁,27岁就成为华为副总裁。
30岁时,李一男已协助把华为带过了200亿的大关,他一举一动都会影响华为的发展方向:程控交换机、几十个G的波分传输、代表未来的数据通信、通信技术的皇冠GSM、CDMA、数千人的招聘计划、盛大的市场策划、全球性的市场扩张战略的拍板,李都是核心决策层中的一员,甚至很多时候就是直接来自于他的决策。
与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