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时代巨子 >

第22章

时代巨子-第22章

小说: 时代巨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天,刚到公司,林风就接到一个不算好的消息。

    沙宏在GD以梦龙科技广州分公司的名义向移动申报的短信业务,没有通过评估,理由是没有看到梦龙公司在资源方面的独特性。

    这倒是事实,沙宏在广州和媒体的合作谈判并不顺利。一方面是GD当地的SP业务发展较快,公司众多,有限的媒体资源早已被瓜分。另一方面沙宏又没有林风在帝都这么巧有肖蔷的关系。

    林风琢磨了一下,觉得就算现在自己去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为今之计,只有等到吾爱音乐网上线,大量独有的数字音乐版权,才有希望在铃声业务上有资源优势,到时再去GD移动博弈也就有底气了。

    再考虑到吾爱音乐网上线后,面对的是全国的互联网用户,后续一个个省份的谈接入,效率太低,林风便让沙宏干脆先回京,着手负责申办全网SP业务许可证。

    放下电话,林风的心情有些低落。

    看来前一段时间还是太顺利了,他低估了GD移动这个国内第一大市场的接入的难度,只是派沙宏这个刚刚大四的学生过去,梦龙公司既没有资源也没有背景,仅仅靠在BJ移动做出的成绩,还不足以打动GD移动。

    沙宏暂时还不能独当一面……。

    公司还是缺人才啊!

    林风觉得,随着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人才问题开始凸显出来了。

    梦龙科技人员已经增加到了50多人,其中一半是技术团队,这方面CTO王浩的能力没问题,问题较大的是市场部。

    市场部主要有两方面工作,一是各省移动接入,这块由沙宏牵头,现在8个人,除了GD移动之外,还在同时进行JSZJHN等省份接入。二是对接媒体和做营销活动,主管是招聘来的一个女孩,名叫张燕,北大毕业,做过三年广告公关,能力很强。

    现在林风在主抓市场部,但他的精力最近不太放在梦龙科技了,一直在忙风行公司的事。

    梦龙科技现在急需要找一个懂市场营销同时又了解移动增值业务的副总。

    思绪扩展,林风又想到了风行科技。

    现在风行科技的主要业务就是吾爱音乐网,前期筹办都是他一手主抓,网站开发方面,王浩基本就是团队管理和把总,具体都是费洋来负责,经过这段时间的观察,费洋是可以重用的,可以提起来做技术总监。

    风行科技市场部的总监张志帧,对林风来说是个惊喜。

    张志帧也是招聘来的,之前曾做过BJ晚报的记者、新浪网市场部的主管。在这次吾爱音乐网收购数字版权的过程中,他的执行力和灵活的谈判技巧,给林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大局观,有执行力,头脑灵活,做事稳妥,这个人继续观察下去,如果忠诚度方面没有问题,将来是个能担任CEO的人才。

    当然,最近几年,梦龙和风行都是现金奶牛,这两个公司的CEO林风都会亲自担任。到05以后,SP行业走下坡路的时候,林风会逐渐放手这两家公司,挂个董事长的名义,不再参与公司具体事务。

    而2005年,将是国内互联网第二次浪潮集中爆发的一年,那些“2005级”的现象级公司,林风自然不会错过。

    只是林风现在毕竟精力有限,分身乏术,随着业务方向越来越多,他需要有多个副总能分担各个公司的具体事务。现在无论是沙宏、张燕、张志帧都还略显稚嫩。

    人才的获得,要么是内部培养挖掘,要么就是外部去寻找。

    林风想了想,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内部培养太慢了。将人事总监任洁叫到办公室,让她和猎头公司联系,看能不能推荐两个合适的COO、或主抓市场营销的副总人选。

    …………

    现在的头等大事是吾爱音乐网上线,而吾爱音乐网要打开知名度,还得靠刘开来的歌火起来……。

    网站开发已经差不多了,不知道刘开来的歌筹备的怎么样了。

    想到这里,林风给刘开来打电话。

    “流氓,你们的专辑怎么样了?”

    “疯子,我正想跟你打电话呢,专辑里十首歌都录制好了!你有空么?要不要过来听听样片?”

    “废话,我马上过去!”


第二十六章 专辑完成

    林风赶到鸟人艺术录音棚时,除了刘开来和刀郎之外,周亚平也在。

    一看到林风,周亚平就赞不绝口:“老弟,这张专辑真不错,我有感觉要大卖了!”

    林风笑着点头:“周董,您是老前辈,眼光准,借您吉言!”

    刘开来的这张专辑除了传统的灌制唱片之外,还制作了数字专辑,用于互联网和无线传播,可以说在这个年代,是开了唱片界的先河,周亚平对此也非常重视,亲自过来了解详情,希望看看这张专辑试水后,是否以后自己公司的艺人也可以走数字发行这条路。

    林风对专辑内歌曲的质量毫不担心,他只是不知道刘开来的演绎,是否能达到当年刀郎的水准,所以才要听听样片的效果。

    这张《2002年第一场雪》专辑,收录了十首林风所想到比较适合刘开来的后世网络红歌,包括《2002年的第一场雪》、《冲动的惩罚》、《情人》、《老鼠爱大米》、《你到底爱谁》、《回心转意》、《那一夜》、《等一分钟》、《秋天不回来》、《求佛》。

    其实,老鼠爱大米的整个风格和专辑里其他歌曲不太相符,但林风对杨臣刚不太放心,担心之后再出版权纠纷,就算打官司也是恶心人的事,干脆早早斩断这种可能性。

    总体而言,从歌曲选择上,都是男人歌、悲伤情歌,略带沧桑的风格。

    这是刘开来能够驾驭的风格,毕竟他在兰州的酒吧中已经唱了多年的迪克牛仔和动力火车。

    刀郎作为制作人,坦言非常满意,让林风放下了一大半的心。

    带上录音棚里专业的监听耳机,林风示意他们放样片自己听听。

    前奏一段民乐器弹拨尔悠扬动人的旋律过去,耳机中传来刘开来的第一个沙哑高音“2002年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更晚一些……”,仿佛浑身的毛孔瞬间炸开般,林风知道妥了!

    虽然与刀郎版本不同,刘开来的音域更广,少了些刀郎的颓废,却在高音时更加沧桑,撕裂人心。

    又听了后面几首后,林风摘下耳机,看着刘开来。

    刘开来胖胖的脸上满是期待,等着他的反馈。

    林风露出一个真诚的笑容,翘起大拇指:“太棒了,开开,我就知道你行的!”

    听到林风的这句话,不知道怎么,刘开来眼泪控制不住的流了下来!

    他知道,这是怎样的机会。

    从兰州的酒吧中,走到帝都顶级的录音棚,准备好这么多的好歌……,林风为他做了很多事。

    虽然林风总是笑着说是在压榨他,是为了发展音乐网站,顺便捧他起来,但刘开来心里知道,林风是把他当兄弟,全心全意帮自己。

    所以这段时间刘开来压力很大,深怕辜负了林风的信任,也怕自己不行,耽误了林风的事业,更怕自己浪费这样宝贵的机会。

    他不是专业的歌手,之前在酒吧唱歌,完全是靠着好嗓子,和学其他歌手玩些技巧,在被音乐学院老师培训时,几乎被批的一无是处,差点丧失信心。

    进录音棚后,听到收音后自己的声音,更是完全没有自信,压力最大的时候,他把刀郎赶出去,自己在录音棚中大声嚎哭……。多亏刀郎经验丰富,一点点的指点、调试,才让他慢慢的适应。

    2个多月来,巨大的压力、努力,在这一刻忽然爆发宣泄出来,刘开来泪如泉涌。

    林风一下愣住了。

    转念一想,明白过来,原来刘开来一直笑呵呵的仿佛弥勒佛般的胖脸后面,藏着这么大的压力,不禁有些懊悔这些日子和他交流太少。走过去给他一个用力的拥抱,笑道:“好了,兄弟,老爷们就不掉眼泪了,相信我那天说过的话,一年之内,你就是红遍全国的天王歌手了!”

    刘开来不好意思的抹了把脸,眼睛红通通的看着林风认真道:“红不红的无所谓了,这一次我是圆梦了!……兄弟,谢谢你!”

    林风打了个冷战,嫌弃的道:“别搞的这么肉麻好么?”

    …………

    四人来到周亚平的办公室,一边喝茶,一边商议专辑宣传推广和上市的事情。

    周亚平笑呵呵的说:“版号已经拿到了,北影录音录像公司的刊号,专辑的策划、压制、包装这些我都安排好了,现在大家商量一下,一个是压多少盘?还有就是咱们两家商量一下宣传推广这一块。”

    他看向林风,好奇道:“林老弟之前说过,宣传推广方面你有些想法,要配合你的吾爱音乐网一起宣传,具体怎么个方式,也跟老哥说说。”

    林风回想了一下,印象里刀郎当年的这张专辑可以说风靡全国,几乎垄断了整个内地流行唱片的视听,让其他歌手望尘莫及,中国的大街小巷、音像店、商铺、车站、饭店全都是他的歌声。央视报道中,说这张专辑的正版销量超过270万张,盗版则超过千万张。

    林风问周亚平:“唱片制作这块,一张唱片制作成本在多少?”

    “唱盘压制1块/张吧,唱片的印刷和装封大概1。5左右,数量大价格会更低。……我觉得我们可以先压个二十万张,你觉得呢?”

    周亚平已经估算的比较高了,要知道目前鸟人公司最火的彝人制造,专辑销量也不过30万,这还是他们已经红遍全国的情况下。如今唱片市场不景气,二十万这个数量,还是周亚平非常看好刘开来这张专辑的情况下。一般港台一线歌手这两年的正版销量也就二十来万。

    普通的歌坛新人,专辑能第一次印刷压十万的盘,能销售出去,就算是大火了。

    林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