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韩警官 >

第98章

韩警官-第98章

小说: 韩警官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负责基建的桑副校长和负责工程的建筑站田工正好在,韩博介绍了一下归家豪,诚恳地说:“田工,乡里让我分管安全,交通安全没问题,丝织总厂那种安全生产也懂一点。隔行如隔山,建筑安全真不懂。你经验丰富,多费点心,让安全员发挥出作用。人命关天,千万不能出事故。”

  “韩乡长,说句实在话,你担心我们更担心,伤亡事故不能出更出不起。今年春天东海出过一起,其实算不上安全事故,工人身体有问题,蹲在地上扎钢筋的,一站就倒下了,脑溢血,没救过来,赔二十多万。东海那边还罚款,站里被搞得焦头烂额。”

  “一个大活人死在工地,亲属肯定要给一个交代,所以我们要吸取教训,要有危机意识。卫生院就在前面,体检花不了几个钱,来上工的人全去查查。再去问问保险公司,有没有这方面的险种,如果投保不贵,站里出一部分,个人出部分,把保险上上。”

  “田工,小心驶得万年船,这方面应该听韩特派的。”不出事最好,一出事学校都会跟着倒霉,桑副校长深以为然。

  “行,我跟汪经理说说。”

  不是什么高层建筑,能出什么问题,田工多少感觉他有些小题大做。

  分管安全不等于大事小事能说了算,该提醒的提醒过,重不重视是你们的事,就算将来闹出事故也问心无愧。

  韩博从包里翻出让高亚丽打印的“安全生产责任书”,从口袋里拔出钢笔,让二人及安全员签字,搞得很严肃很正式。田工见过大世面,岂能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突然感觉有那么点压力。

  一式四份,收回准备交到乡里存档的一份,

  桑副校长突然一脸遗憾地说:“韩特派,其实我想帮你们送送人,出去见见世面。这边要盖教学楼,实在走不开,只能眼睁睁看着杜主任和钟老师他们去。这次没机会,下次再有机会千万别忘了我。”

  农村教师,长期呆在农村。

  思岗和新庵是他们平时去得最远的地方,再远就是学校一年组织的一次春游,去经济较发达的江南转一圈,天不亮出发,大半夜里回来,走马观花,根本玩不到多大会儿。

  以打拐志愿者身份送被拐卖过来的妇女回大西南,坐几天几夜火车,当地公安部门和妇联已经联系过,人家那边会热情接待,既能做善事又能领略大西南省份的风土人情,想想就让人激动。

  不是没人送,是抢着送。

  大部分被拐卖过来的妇女有了孩子,习惯这边生活,舍不得走。一刻不想久留,想回到老家亲人身边的只有九个,其中六人还是一起的,算来算去只需要十个人送。

  “公费旅游”名额太少,周正发不好分配,只能让想出远门的人抓阄。

  韩博感觉很是好笑,一口答应道:“没问题,以后有机会先紧你。”

  桑副校长点点头,又问道:“韩特派,听说遣返经费警务室出,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不让那些买她们的、强奸她们的人出。毁人姑娘一生,他们应该赔偿。”

  田工懂点法,抬头说:“不是有那个什么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吗,帮她们请个律师,去法院起诉,让他们赔偿经济损失。”

  韩博收起纸笔,苦笑道:“按现有法律法规和司法实践,这种情况一般是赔偿实际损失,比如打胎的医疗费和营养费。如果被告想减轻或从轻量刑,会想办法取得受害人谅解,在赔偿时可能会满足一下受害人的赔偿要求,但多不哪儿去。

  请律师要花多少钱,打官司需要多长时间,最终又能获得多少赔偿?

  维权成本太高,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所以打拐一般以解救为主,尤其拐出地公安机关,他们到拐入地救出人就回去,别说帮受害人争取赔偿,由于经费关系,连追究买媳妇的人刑事责任都顾不上。”

  ……………

  PS:感谢“红泪摇曳”(舵主)、“小楼听雨声不尽”、“天边云1974”、“clteng”、“好心补血人”、“宝宝你好兮”等书友打赏,今天达到40位,太给力了,感谢不尽,感激不尽!

  

第一百二十四章 “平安良庄”(四)

  抓收茧的,抓买媳妇的,重罚帮着看外地媳妇的……法制宣传不到位,老百姓法制意识淡薄,不理解新任公安特派员,对公安有看法。

  干部大多接受过系统教育,多多少少懂一点法,不但能够理解而且佩服,尤其良中良小教师(当时教师一样是国家干部),认为新任公安特派员比老特派员负责任,至少他上任之后学生比之前好管了,电子游戏厅取缔,想打都没得打,去玩桌球的也少了。

  村干部不是很理解,但对警务室工作比较支持。

  双方在许多事情上的利益一致,新任公安特派员重拳出击,不是“打击”他就是“打击”你,老百姓个个谈虎色变,各村在老卢授意下把组织“学习班”的消息搞得尽人皆知,谁也不愿意落到“吃人不吐骨头”的韩特派手里,秋统筹征收比往年容易多了。

  良中良小、敬老院和几个有工程的村转下来,归家豪发现他在良庄真站稳了脚跟,拥有其他派出所长在其辖区内所无可比拟的威信。

  更难得的是,与兄弟公安部门关系搞得非常好。

  转完工地去柳下,柳下派出所宁所长热情接待,谈到柳下河大桥十字路口的截客、宰客问题,人一口答应联合交警和运管搞一次联合执法。

  他们负责大桥西边,良庄警务室在大桥东边堵,堵住之后移交给柳下查处,一劳永逸解决这个不光良庄民愤很大,柳下人一样深恶痛绝的问题。

  一回到警务室,小任示意接电话。

  韩博走进接警台,接过电话捂住话筒问:“谁?”

  “李特派爱人。”

  “哦。”

  韩博清清嗓子,关切地说:“嫂子,我韩博,不好意思,刚才出去了。没事没事,打手机一样的。这么急,为什么不多住几天,好的,不麻烦不麻烦,我安排小陈去接,你上次见过的。

  发票啊,我问问局里,你放心,只要能争取一定争取,哎呀,别说这些,你也要保重身体,别哭,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坚强……”

  “怎么了?”王燕和高亚丽从户籍服务台跑过来问。

  “李特派不行了,医院让办出院手续,让亲属准备后事。你通知陈猛,让他和老王一起过去接,东西不少,越野车装不下,开7号车去。”

  “好的,我上楼叫。”

  高亚丽刚转过身,王燕又问道:“发票怎么回事,是不是医药费局里不给报。”

  韩博挠挠头,苦笑着解释道:“治疗这一块没省钱,医药费一共花3万多。吉主任跟我提过,说局里报销有标准,一些进口药和一些费用报不掉。卢书记不是不帮忙,只是认为李特派是公安局的人,这些费用应该由局里承担,如果开这个先例,乡里那些老干部的工作不好做。”

  良庄没外债,良庄在医药费报销管理上也是全县最严的。

  良小有一个教师,让一亲戚看病报他的名字,然后拿单据去报销,有人举报,老卢大发雷霆,教师差点因为几十块钱医药费丢工作。

  卫生院去年学丁湖,竟让医生给干部教师开洗发水之类的东西。

  老卢发现了,院长撤职,卫生局只能重新派来一个,因为这件事,跟卫生局关系闹得很僵。

  许多老干部和企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担心并入丁湖会拿不到工资,一样担心别人瞎搞会影响他们的医药费报销,没事就跑卫生院去“量血压”,一个盯着一个,超标准报销医药费这种事很敏感。

  王燕忍不住问:“局里报不掉,乡里不给报,难道我们给他报?”

  “规定就是规定,退一步说他多少能报一半,遇到这种病老百姓去找谁报,合作医疗又能报多少?”

  韩博摸了摸鼻子,接着道:“我们安排车去接一下,他回来之后去探望探望。真不行了,办丧事时按良庄风俗出点人情。亲属理解最好,不理解没办法,我们只能做到这一步。”

  “可是,可是李特派干那么多年公安特派员,辛辛苦苦……”

  “说幸苦,谁不幸苦。我们没日没夜,看上去很幸苦,扪心自问,有工地上那些民工幸苦么?生活本就不容易,尤其上点年纪、上有老下有小的都不容易。他不容易,别人更不容易,不能搞特殊化。”

  难怪吉主任说他原则性强,其他所队是没钱没办法,要是有办法,要是关系够好,一定会想方设法帮着解决。

  这个话题太沉重,归家豪正准备说吃完晚饭去老党校看看那些被拐卖过来的妇女,建筑站的奥迪从新庵回来了,依然非常霸气的停在大厅门口。

  老卢钻出轿车,红光满面,一身酒气。

  韩博迎上去招呼道:“卢书记,回来了,事情办得怎么样,小任,去泡杯茶,多放点茶叶。”

  “总算办成了。”

  老卢不无好奇地打量了归家豪一眼,哈哈笑道:“柳下离新庵太近,中巴全过路车,车主为多赚钱,从新庵出来时经常不带柳下的客,柳下离新庵近反而交通不便。听说我们要搞公交公司,听说我良庄要以他柳下、以他新庵为中心,积极向他们靠拢,一个比一个答应得痛快。

  到交通局出了点小麻烦,那个什么局长说一辆车不够,非要两辆对开。

  让我良庄赔钱改善他新庵的交通,当我卢惠生是傻子。我跟他们谈合资,一家买一辆车,公交站牌建设我们可以吃点亏,他们多我们少,可以平摊。分管交通的副县长感觉行,指示柳下同我们良庄一起搞,说是作为一个试点。”

  柳下与良庄历史渊源悠久,两个乡镇百姓之间的关系太亲密。

  要是搞个什么“公投”,估计99%的人会投票脱离思岗,回到柳下的怀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