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韩警官 >

第693章

韩警官-第693章

小说: 韩警官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假的,您别忽悠我。”

  “打电话问问你们领**,算了,问方峰没用,直接问程文明。”

  老宁得意洋洋,老范笑而不语。

  这俩老狐狸的表情不似有假,王燕将信将疑,竟掏出手机给程文明打电话求证。结果令人不可思议,程文明居然若无其事说:“王燕,宁局没开玩笑,既然是并案侦查那就并到底,强…奸杀害蒋小红的嫌犯是新庵公安局移诉的,杀害夏庆民的嫌犯邹伟也要交给新庵移诉,我们和东山方面协助。”

  “为什么?”

  “抓获嫌犯,拿到口供只是开始,想把嫌犯绳之以法,还要经过检察院和法院。东山方面对案情不熟悉,思岗检察院和法院同样如此,由新庵负责到底是眼前最好的选择,并且这是我主动提出的。”

  王燕勐然反应过来,程文明之所以向上级提议把嫌犯移交给新庵,可以说是一个无奈之举。

  邹伟就算承认杀人事实,就算指认过现场,但始终改变不了时间过去这么多年,直接证据全已消失的事实。他要是反悔,当庭翻供,不熟悉案情的法官敢判吗?

  新庵公安局可能不如程文明了解案情,但新庵市人民检察院和新庵市人民法院绝对比思岗县人民检察院和思岗县人民法院了解,从这个角度出发,把嫌犯移交给新庵公安局真是眼前最好的选择。

  与其说摘桃子,不如说凑热闹。

  宁益安不再是当年的柳下派出所长,早过了屁大点功劳都抢的初级阶段,抬起胳膊看看手表,感叹道:“这么多年了,总算能有个了结,韩博不会再惦记,程疯子也能睡个好觉,我们呢也能借这个机会跟老朋友聚聚,铁定的营盘流水的兵,有的高升,有的调走,老面孔是越来越少了。”

  能听出,这番话是发自肺腑的。

  想到有传言范局这一任干完也要退居二线,王燕轻叹道:“可惜韩局去香港了,不然真可能回来看看。”

  “他飞得最高也飞得最远,当年我就知道他前途不可限量!”

  范千山回头看看良庄工业园区,再看看被思岗“抢”过来的高速出口,喃喃地说:“良庄出人才,这话一点不假。从老卢开始,镇里走出两个副处级和一个正处级。派出所走出的人更多,韩博、陈维光、归家豪、程文明、小单,小高,光我知道的就六七个,再看看这些厂,真是后来居上。”

  新庵升格为县级市,但新庵第一大镇柳下却真没落了。

  工业发展没一个规划,招商引资搞不过在一张白纸上画画的良庄,连柳下的一些老板都跑良庄来开厂。作为远近闻名的古镇,曾打算发展过旅游,结果人走政息,想发展旅游的那位镇党委书记调走之后就没了动静,直至今日旅游都没发展起来。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两家挨这么近,一对比就对比出来了,差距也是越拉越大了。

  作为良庄镇党委委员、良庄派出所教导员,王燕真有那么点小骄傲,正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两辆警车缓缓驶出收费站,坐在前辆车副驾驶上的赫然是市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

  支队领**亲自出马的,昨晚抓到人按惯例先让当地公安局审,直到今天上午突破嫌犯心理防线,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才把嫌犯往回押解,来回奔波四百多公里,估计一夜都没睡。

  王解放等人急忙上前打招唿,打完招唿介绍新庵市局领**。

  “各位,人在车上,我的任务算完成了。”

  “杨支队,嫌犯交给我,刘旭陪您和同志们去吃饭,都安排好了,吃完饭休息,好好睡一觉,明天一早再回去。”

  “也好,我就不跟你们客气了。”杨副支队长是真累了,也不矫情,把嫌犯移交给王解放便跟着刘旭前往良庄镇区。

  嫌犯今年29岁,可能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大一些,头发乱糟糟的,身上还沾着许多细小的棉絮,目光呆滞,精神萎靡,但似乎不是很害怕。

  王解放和小任把他架上车,冷冷地问:“邹伟,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邹伟缓过神,下意识抬头看看窗外,这些年良庄变化太大,他真不认识,微微摇摇头,依然一声不吭。

  “现在不认识,等会儿你就认识了。”

  王解放刻意让司机走变化相对不大的柳下河大桥,当警车缓缓驶过桥头,进入变化几乎一成不变的柳下镇区时,邹伟终于认出这是哪里,竟用戴着手铐的双手抱头痛哭起来。

  他是不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从现在掌握的情况看,除了杀害夏庆民和带着蒋小红私奔外,似乎没干过其它违法犯罪的事。并且据他在接受江城公安机关审讯时交代,当年杀夏庆民也是事出有因。

  王解放一直把他带到他和蒋小红当年租住过的小商店附近,把他带下车,淡淡地说:“现在认识了吧,说说,那天晚上到底发生过什么事,第二天为什么匆匆退租逃离。”

  “我没杀小红,小红不是我杀的!”

  “蒋小红不是你杀,那是谁杀的?”宁益安走过来狠瞪了他一眼,明知故问。

  邹伟过去这些年简直生活在噩梦中,经常半夜惊醒,回到这个常常梦到的地方,想起蒋小红的音容笑貌,他浑身颤抖,靠在警车上哽咽地说:“耿国庆杀的,肯定是她男人耿国庆杀的,我找到她时已经死了,死在那儿,好像是那儿,在渠里,浑身全是血……”

  他现在所说的一切将来全能作为证据。

  王解放确认良庄派出所刑警队的同志正在摄像,趁热打铁地问:“她被人杀害,死那么惨,一日夫妻百日恩,别说你们共同生活那么长时间,就算一个不相干的普通人也会报警,你为什么不报警?”

  “我……我……我不敢。”

  “为什么不敢?”

  已经交代过一次,邹伟已心如死灰,老老实实说:“我……我杀过人,我也是杀人犯,害怕,不敢报案。”

  “杀过谁?”

  “夏庆民。”

  “为什么杀夏庆民?”

  “我不是故意的,跟他一起出来弹棉花,从早弹到晚,累死累活,好不容易赚点钱,他拿去跟村里人赌,晚上还去县里找女人。刚开始我忍了,毕竟是他带出来的,后来他越来越过分。”

  符合程文明在东山调查到的情况,果然事出有因,但这不能成为杀人的理由。

  王解放紧盯着他双眼,追问道:“再后来呢?”

  “有一天晚上,他喝多了,醉醺醺从镇上回来管我要钱。我没给,因为那是路费,是吃饭的钱,他不依不饶,骂我,打我,我一推,他摔了个跟头,头磕在门槛上,门槛是石头的……”

  这个也对上了,程文明去年和新庵公安局的同志去过东山,检验过骸骨,发现只有颅骨有破裂,其它骨骼完好。

  邹伟老老实实,有问有答。

  如果没撒谎,真相就这么简单,他运气不好拜了一个好吃懒做的师傅,一起出来弹棉花不仅存不下钱还天天受气,然后在一次冲突中失手推到夏庆民,夏庆民当成摔死。

  两个人一起出来的,一个人回去夏家人肯定问,一个人逃之夭夭去其它地方当地人同样会起疑心。

  他吓坏了,既不敢回老家也不敢就这么一走了之。

  于是趁天黑用房东家的铁锹找到一个偏僻的地方挖坑把尸体埋了,第二天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跟房东和当地村民说夏庆民有事先回去了。一个人可以弹棉花,但网不了纱线,村里人推荐当时闲在家里的蒋小红帮忙。长期遭受家暴的蒋小红发现他既肯吃苦为人又好,而且模样也不错,就这么渐渐萌生爱意。

  按照他的交代,跟蒋小红搞到一起是蒋小红主动的,连私奔都是蒋小红先提出来的。

第七百三十四章 边控!


  没任何证据显示蒋小红的丈夫耿国庆与蒋小红及夏庆民之死有关,六七年杳无音信,或许只是因老婆跟人跑了觉得没面子,一直在呆在外面不愿意回家。

  邹伟落网且对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惦记这么多年的4。19案终于划上一个句号。

  这既是相互之间存在因果关系的两起命案,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两个悲剧。

  如果邹伟当年认真权衡利弊,不跟在老家名声就很坏的夏庆民一起出去弹棉花,就发生之后的意外伤害致死;如果耿国庆对妻子好一些,不要因为婆媳矛盾总是对妻子实施家暴,蒋小红也不会跟邹伟私奔,更不会惨死在两个色胆包天的混蛋手里。

  然而,这个世界上没那么多如果。

  听丈夫说完这两起命案,联想到追查这么多年的“孤胆英雄”程文明,李晓蕾为之扼腕,抱着枕头感叹道:“真是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其实许多命案都是可以避免的。”

  韩博收拾好书桌,回头道:“比如杀害旬丽的嫌犯,如果他心仪的女孩当年能够冷静一些,不用跟她母亲说那些没有根据的话。如果她母亲要是能通情达理一些,同邻里能够和睦相处,就不会给嫌犯种下仇恨的种子,跟他们的事根本没任何关系的旬丽也就不会被误杀。”

  “也是,你破过的那么多案子中的受害人,李市长的前妻最可怜最无辜。”

  人的生命如此脆弱,如此短暂,当警嫂李晓蕾真当出许多感悟,想到下午逛街时姐姐无意中提到的事,不禁坐起身:“老公,你们市局去年差点搞出的冤案被曝光了,许多媒体竞相报道,据说省高检已经派员去东萍调查。”

  “有这事!你怎么知道的?”

  “我姐说的,她来时看过新闻。”

  “媒体消息太不灵通,这个消息太陈年,居然如获至宝当成大新闻。”

  “没事吧?”

  “能有什么事?”韩博轻叹口气,苦笑着解释道:“误判的早改判无罪,误抓的早放了,国家赔偿已经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