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警官-第6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警察是人,不是神。
她一个人管四个村,不可能对每一家的情况都了如指掌。
至于户籍资料,同样很难看出什么。
一个人失踪其户籍依然在,不会自动注销,而且宣告失踪没那么容易,是自然人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并且宣告也要走法定程序,人民法院接到失踪申请后要向社会公告3个月寻找失踪人,没找到之后才会以判决方式宣告失踪。
这套程序走完,利害关系人再凭失踪判决书,到失踪人户籍所在地派出所,找到户籍室,申请注销失踪人户籍信息。
当务之急是搞清东山那具骸骨的身份,王解放不想浪费时间,干脆说:“方所,我想请汪琼陪我们去一趟夏庆忠家,不知道方不方便?”
“方便,合溪村离集市不远,开车最多十分钟。”
“麻烦了,今天我们不走,就住街上,等会儿下班谁都别回去,一起吃顿饭。”
“王大,天下公安是一家,用不着这么客气。”
“应该的,应该的,就这么说定了。”
请人家协助,怎么能不意思意思,今天请一下所里的人,等搞清楚情况要去县城请一下县局领导,王解放经常带队出去办案,这样的情况经历得不用太多,安排得面面俱到。
江省同行讲究,所里也很配合。
方所长嘿嘿一笑,决定亲自陪王解放一行去。
赶到夏庆海家已是下午3点多,夏庆海在县城打工,葛兰花一个人在家带孩子,看见路口来两辆警车,下来六七个公安,而且是冲自己家来的,急忙擦擦双眼,想看看他们有没有抱孩子,结果人一直走到面前都没看见孩子,顿时心如刀绞,泪流满面。
没有希望就没有失望!
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妈妈,汪琼能理解她此时此刻的心情。
作为一个警察,汪琼真有些怕看见她,每次遇上、每次被问起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尤其看到她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的时候,心里真不是滋味儿。
“兰花,这几位领导想找你了解点情况。”
“斌斌有消息了?”
“正在找,正在查,还有些情况不太清楚,所以再找你问问。”
正在找,正在查,每次都这么说。
葛兰花擦了一把眼泪,紧咬着嘴唇把众人迎进堂屋。
这是一栋新建的二层小楼,从远处看挺漂亮,里面却很一般。墙刷的大白,水泥地面,没贴地砖,也没几件家具,大凳小凳全拿出来,小任还没地方坐,还要站着。
女同志问比较好,王解放跟王燕点点头。
王燕正准备开口,西屋传来孩子的啼哭声,应该是刚才搬凳子把孩子吵醒了。
“没事没事,先看看孩子。”
汪琼和王燕不约而同站起身,陪她一起进去抱孩子,把尿,换尿布,再次回到堂屋,小家伙正眯着眼睛趴在她妈妈怀里喝奶,农村妇女没那么多顾忌,对一个母亲而言哺乳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葛兰花就这么抱出来了,把王解放、方所长和小任搞得有那么点尴尬。
“叫什么名字,白白胖胖,真可爱!”
“哎哟,偷看我呢,老老实实吃你的奶,我有什么好看的。”
……
汪琼和王燕先你一句我一句夸孩子,完了安慰失踪孩子的事,最后慢条斯理地拉起家常。人家不是嫌疑人,被害人身份没掌握更不用说嫌疑人邹某,现在决不能打草惊蛇,只能这么套近乎,这么旁敲侧击的问。
王解放干脆掏出香烟招呼方所长和小任出去过瘾,把这里交给王燕。
王燕探头看看东屋,发现一个极具历史感的工具,顿时眼前一亮:“兰花,这是什么?”
“弹棉花的东西。”
葛兰花能听懂普通话,但说不好,汪琼笑眯眯的翻译了一下。
“你会弹棉花?”
“我男人会,村里好多人会。”她们来了解情况的,葛兰花不再抱有希望,紧搂着女儿心不在焉。
“你们这儿好像不种棉花呀。”
“出去弹,不是给自己弹。王教导员,这是一门手艺,也是一个生意,以前工作多难找,想出去打工都不容易。后来有人出去弹棉花发了财,一个学一个都跟着弹,合溪村最多,许多人年头出去年尾回来,最远的弹到大西北。”汪琼不明所以,竟抢在葛兰花前面解释起来。
扯上这个话题就行,谁解释并不重要。
王燕摸摸小家伙的头,又好奇地问:“兰花,你爱人也出去弹过?”
“弹过,他光会弹不会做生意,人家能说会道会拉生意,能从早弹到晚,他拉不到生意几天弹一床棉絮,赚不到钱就回来了。”
“你家有亲戚在外面弹过?”
“有,多了,庆海会做生意,出去一年就弹了一个楼房,庆山也赚到钱,我哥还是跟庆忠学的,赚得钱都比他多。直到这两年生意不好做,才回来去县城开饭店的。”
葛兰花打开话匣子,接下来甚至不用刻意引导,她拍拍怀里的女儿,又叹道:“有人发大财,有人赚不到钱没脸回来,庆民出去多少年,到现在没给家打个电话,老头老太死都没回来,办丧事的钱全我们这几家花的。”
“庆民?”
“我小叔子,庆忠的弟弟。”
“他一个人出去的?”
“两个人,一个人不好网线,他收了个徒弟,跟徒弟一起出去的。不回来也好,老房子都塌了,回来也没地方住。”
第七百三十一章 走访询问(二)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向科技也能要到警力!
要不是dna技术,中国这么大,人口那么多,踏破铁鞋你也无法确定被害人身份。
天底下没那么多巧合,王燕相信错不了,强忍着激动问:“你小叔子没回来,他徒弟不可能也不回来。老人去世这么大事,你们当时怎么不去找他徒弟问问,问他去哪儿了。”
“去问过,老头死的时候什么不知道,老太死的时候很清醒,就念叨他,吊着一口气,吊好几天,就想看他最后一眼,真是死不瞑目。老大开摩托车去找的,当时他徒弟也没回来,直到前年才听说他回过家。”
“叫什么名字,他家在哪儿?”
“姓邹,家在田庄,什么名字记不得。我家庆忠倒有心去找他打听,被我拦住了,这么多年一分钱不给家寄,一封信都不给家写,以前就不学好,找他干嘛,把他找回来不是找麻烦吗?”
“庆民以前不学好?”
“他最小,老头子老太太惯着他,好吃懒做,在家时什么活儿都不干,我们都分家了他还跑过来跟庆忠要钱。不是我葛兰花无情无义,是他太过分。我以前对他算不错,大嫂子二嫂子怎么对他的,村里人都知道。”
跟夏庆民一起出去弹棉花的人姓邹,一切都对上了。
王燕欣喜若狂,趁热打铁地问:“你有没有见过他徒弟,知不知道他徒弟长什么样?”
“见过一次,庆民出去弹棉花前一天晚上,老头子喊我们过去吃饭,他徒弟也去了,二十出头,瘦瘦的,长得挺白净,这儿有颗痣,不怎么说话,比庆民老实。”
……
王解放并没有走多远,一直在门口听,激动无以加复,掏出手机用老家话跟同样刚抵达东山的程文明通报。
“太好了,我就知道这次错不了!”
程文明果然很好像,兴奋地说:“我也通报一个好消息,当地县局领导听我介绍完案情,当即决定立案侦查,同我们并案侦查。从刑警队抽调七八个同志,等会儿跟我一起去走访询问。”
命案在人家辖区发生的,人家对案件拥有无可争议的管辖权。
南港公安最了解案情,人家决定与4。19案并案侦查,与南港市局一起侦破,这绝对是一个激动人心的好消息,不仅东山方面的取证工作要好开展很多,并且在案件管辖权上也不存在任何争议。
王解放抬起胳膊看看手表,急切地说:“老程,兵贵神速,我打算立即去田庄村,先落实嫌疑人身份,搞清楚嫌疑人在不在家,有消息会第一时间给你电话。”
“好,就这么办,我等你们消息。”
这边沟通完,王燕和汪琼也安慰好了葛兰花。
回到车上跟方所长说明情况,一个本地人极可能在外地杀了一起出去弹棉花的另一个本地人,这可是命案!
方所长大吃一惊,急忙给所里打电话,让户籍警小崔立即调合溪村邹姓人员名单,并一直陪众人赶到田庄村委会办公室,先找村支书了解情况。
“姓邹,今年应该不到三十岁,八年前跟合溪村的夏庆民学弹棉花,跟夏庆民一起出去弹棉花,之后好几年没回过家,顾支书,这个人你有没有印象?”
抓杀人犯,不是开玩笑的,方所长一脸严肃。
老支书肤色黝黑,脸庞削瘦,眼角皱纹很深,但眼放精光,炯炯有神,从王解放手中接过烟,不假思索地说:“方所长,我们田庄姓田的多,姓邹的少,只有二队和三队有几户,你要找的人应该是邹伟,出去好几年没回来,他家人急死了。后来回来过,还摆酒请我们村干部去吃过饭,他怎么了?”
“没什么事,就在了解下情况。”
方所长也曾当过刑警,知道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帮他点上烟,追问道:“他回来又出去了?”
“嗯,今年春节没回来,去年春节好像回来过,听说在外地成了家。不回来也好,窝在山里有什么出息,你说是不是。”
“他人走了,户口没迁走,你们村里无所谓,我派出所麻烦,现在什么都上网,要加强人口管理。他是我辖区的人,却不受我管理。到底去哪儿了,到底在做什么,那些台账不好做啊。”
“我以为多大事呢,去问问不就行了,我陪你们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