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警官-第5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是个大学生,搞什么生物工程的,不是良庄人,也不是思岗人,是焦汉东调走前引进的人才。
他真有的一个专利,关于农药的。
说得天花乱坠,他研的农药既能杀虫治病,粮食里的农药残留还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园区的几个大老板开始挺感兴趣,后来农基会变成了南港城市商业银行,大老板们觉得开银行比搞这个有前途,把资金全投银行了。
焦汉东一走,他成了一个没人管没人问的人。
有专利又怎么样,专利局的专利多着呢,理论上可行不见得实践同样行,并且农药这东西虽然没人用的药审核那么严,想拿到批文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就算过五关斩六将拿到批文,还要想方设法推广,把新型农药卖出去。
总之,他现在是病急乱投医。
天天在外面跑,只要是有钱人全是他推销项目的对象。
“陈工,隔行如隔山,我们是搞电器的,化学农药这些我们不懂,搞不起来,你再去问问别人。”这么大事李固做不了主,就算做的了主也不会冒这个风险,再一次敷衍道。
化学!
这个关键词让杨志眼前一亮。
眼镜是大学生,研究化学的大学生,冰…毒那些不就是化学么,搞不到粉可以搞点其它的,给他机会,让他试试,悄悄搞一点,又不拿出去卖,累着自己慢慢爽!
杨志越想越有道理,突然道:“大哥,我觉得陈工这个项目不错,比搞电器有意思。反正没进设备,干脆改行算了!”
哥哥挤眉弄眼,甚至刻意嗅了嗅,弟弟反应过来,立马附和道:“改行,投资陈工的项目,我给老头子打电话,要是不同意,电器也不搞了,我就在这儿混吃等死。”
大杨总和小杨总今天怎么这么好说话,而且态度非常之坚决!
眼镜欣喜若狂,正准备大拍特拍一番马屁,一辆警车缓缓停在大堤上,派出所的女教导员又神不知鬼不觉的冒了出来。
“王警官,我们正在谈项目,您有什么事?”
“王警官,我们什么没干,没出去,没瞎跑。”
做贼心虚说得就是他们这种人,在别人面前是“老总”,一看就警察腿就软了,面对这两个老领导送来戒毒的瘾君子,王燕觉得很是好笑,走下大堤问:“两位杨总,听说你们身体不太舒服?”
“没有啊,挺好的。”
“真没有,您看,我好着呢。”
“没感冒,没咳嗽?”
“没有。”
杨志连连摇头,杨坚似乎想证明他没问题,腰杆挺得笔直。
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李固虽然很敬业,但还是让这俩臭小子钻了空子,王燕笑了笑,一脸不解地问:“既然二位身体都挺好,没感冒不咳嗽,怎么总让人去药店买止咳糖浆?听说止咳糖浆和可乐一起猛喝味道不错,要不要我再帮你们买一点尝尝?”
良庄这鬼地方也太没人权了,托人去药店买止咳糖浆都会被警察盯上。
杨志耷拉着脑袋不敢吭声,杨坚下意识往杨志背后躲,生怕又被老大教训,李固确实很生气,暗想怎么会搞出这么大纰漏,狠瞪了二人一眼,三步两步跑上大堤,朝堤下的工地吼道:“小伍,大明,过来!”
“大哥,什么事?”
“你有没有帮小杨总去药店买过止咳糖浆?”
“买过,怎么了?”小伍被问的一头雾水。
“可乐呢,可乐有没有买过?”
“也买过。”
“谁让你们去买的,我是怎么跟你们说的,想不想在这儿干了,不想干滚蛋!”
“大哥,止咳糖浆又不是其它东西,可乐我也喝。”
“你可以喝,我可以喝,他们不能喝!”
回到堤下,李固怒气未消,顺手抓起鱼包往杨志头上一扣,淋了他一头水一身水,指着他咆哮道:“长本事了,自己兑,喝啊,喝死你们!”
“李固,算了,下次注意。”
当着外人,王燕觉得要给杨家两兄弟留点面子,拉开李固,低声道:“大杨总,小杨总,李固是为你们好,我们也是为你们好,其实你们自己也知道那么做不对。已经坚持到今天,为什么不能再坚持坚持?我相信你们绝对能行的,别再让我们失望,更别让你们的父亲失望。”
…………
ps:推荐一本书,文风流畅,文笔也不错,剧情紧凑,曲折离奇,想象力丰富。作者是个萌妹子,明明可以靠脸吃饭的,非要码字,对这类题材感兴趣的书友可以去试试毒。
同时推荐一本不得不推荐的书,,我家领导的作品!光推别人不推她的书有意见了,责令从今天开始天天推,不光要推还要找大神要章推,各位帮帮忙,去点击收藏一下,拜托,谢谢。
第五百五十章 尸体很重要!
连续几天的大雨总算停了,全县有且仅有的那点耕地全部受灾。
多处城乡公路和国道边的山体发生滑坡,造成交通堵塞。一些有了年头的电线杆也倒了,造成许多地方停电。经过交通、电力等部门抢修,总算恢复交通和供电。
经济损失在其它地方不算大,在雨山尤其具体到每一个受灾家庭却不小,唯一庆幸的是没发生大泥石流,没造成人员伤亡。
雨一停,关书记和王县长就拿着连夜统计出来的损失数据去地委和地区行署。受灾了,上级当然要拨点救灾款。
总之,求援求助是雨山的“主旋律”,县领导有一半时间要用在哭穷化缘上。
韩博只负责应急不分管民政,忙里偷闲回家团聚一下,再次穿上警服回公安局继续打击犯罪。
“韩局,技术中队急需紧缺的人才昨天到位。袁春媛,今年24岁,是一个女同志,去年参加过公考,各方面条件不错,笔试面试成绩也很好,关键当时不需要这方面人才,最终没招录,联系上她时已经参加工作,在地区第二人民医院化验室。”
“她对公安这个职业非常感兴趣,听完介绍立马办辞职,正在试用期,医院方面也没说什么,我让她先以实习生身份在技术中队熟悉环境,过几天跟顾新民等老同志一起参加内部招考,这是简历,您看看。”
局党委成员全在忙,今天开不成党委会。
一到局里,这些天主持日常工作的政委蒋正午便汇报起工作。
韩博拿起简历看了看,沉吟道:“五年制本科,她这样的人才去当化验师太可惜,来我们公安局是来对了,只有在这儿才能发挥所长。”
“韩局,医院好像也能搞亲子鉴定,在那儿当化验室,来我们这儿一样当化验师。”
先招人,后招考入警,这不符合用人程序 。
能够想象到破格召录一个人才,外面会有多少闲话,或许会有居心叵测的人借题发挥,向上级举报。
韩博能理解政委的担忧,毕竟外面已经有很多流言蜚语,但现在是真缺人,并且等不起,只能放下简历解释道:“政委,亲子鉴定跟医院检验科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开展的工作完全不一样。除了资质不一样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一个检验师只需出具一个检验结果,然后丢给医生去判断。
而亲子鉴定的实验结果还需要将近占整个工作量三分之一的数据分析,才能形成鉴定意见。可以说一个检验师成为不了dna亲子鉴定医生,因为需要遗传学背景。而dna亲子鉴定医生则可以当一名检验师。”
人是蒋正午招的,蒋正午比他更怕外面人说闲话,苦笑着说:“她学过,但没干过,您觉得她行不行?”
“绝对能行,从专业上看,她跟我是同行。”
韩博笑了笑,问起更重要的事:“政委,几个涉黑案件侦办得怎么样,进展大不大?”
“主要成员无一漏网,之前又掌握那么多证据,百川同志说现在主要追查核实他们的其它犯罪事实,进展不小,昨晚我去看过,光吴金宝团伙的案件材料就有这么高。”
蒋正午比划了一下,不无兴奋地继续道:“小贺是您的高徒,在公大学过经侦,我让他把审核工作移交给老李,再把装备财务科小吴和刑警大队内勤小路抽调过去,专门协助他追查赃款。”
“这是搭经侦大队的架子?”
“专业人才不多,只能这么安排。”
让贺小杰从省厅到县局工作,当然要给人家提行政级别,给一个正儿八经的职务。刚上任时就提拔“自己人”不太合适,现在不存在那些顾虑,何况是工作需要。
搭档考虑到了,配合得很默契。
韩博微微点点头,问起最关心的一个问题:“赃款追查得怎么样?”
“几个涉黑团伙头目转移的非法资金追回一部分,冻结公私账户47个,缴获和冻结赃款758。6万元,查封涉黑团伙的产业及房产21处,缴获作案使用的交通工具,主要是汽车12辆。”
涉及到钱,韩博关心,穷怕了的蒋正午更关心。
喝了一小口水,又笑道:“禁毒大队战果也不小,缴获各类毒品12。7公交,毒资80多万元。包括大行动当夜现场缴获的赌资在内,治安大队的缴获已达到70多万元,算上其他涉赌涉黄的治安罚款,治安这一块150万问题应该不大。”
既能打击犯罪,又能依法创收,真想不通姜文利当局长时为什么姑息养奸。
缴获和冻结涉黑团伙的赃款七百多万,看样子确实只是追回了一部分。
光一个吴金宝也不止这么多,他在雨山为非作歹五六年,利用威胁、暴力等手段非法开矿、开地下赌场、组织妇女****非法所得早超过千万,必须深挖细查,绝不能让其亲属把赃款转移走。
韩博给陈百川、贺小杰分别打了个电话,刑警二中队副中队长顾新民到了,同技术中队法医老徐一起来的。
“坐,坐下说,政委,别走,一起听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