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警官-第4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
从镇上到检查站大约16公里,换乘悬挂地方牌照的第二辆车,赶到检查站三十几名全副武装的边防武警正检查往东明方向去的车辆。
在南云省,尤其边境地区,边防武警是重要缉毒力量,每年缴获的毒品数以吨计。
禁毒总队民警小魏刚停好车,正准备跟另一位总队过来战友打招呼,一辆面包车遵照指挥缓缓滑进检查站,一大群荷枪实弹的武警立即围了上去。
“您好。”武警少尉先敬了一礼:“麻烦您出示一下身份证。”发现面包车内乘客全是年轻男性,马上又追加了一句:“麻烦你们都下车。”
旅客听从命令下车,其他武警都上前询问查验。
韩博发现这些武警训练有素,配合得相当默契,没有人下令指挥,他们就直接上前将一行数人分别围开询问,大约每三、四个武警一组,一人负责询问,另外的负责警戒,站在旁边以防意外;
另有一组武警打开面包车行李箱查看。
“你们从哪里来?”
“西川。”
“来做什么?”
“边贸。”
“你们几个什么关系?”
武警问询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几个旅客神情自若,对答如流,韩博注意到这些武警态度虽然客客气气,但眼睛一直死死盯住被问人,如果被询问的人神情紧张或口齿含糊,那这一关就没那么容易过了。
训练有素,查得很严。
类似这样的大小检查站在南云全境数不胜数,不管走哪条线路沿途都会有不少检查站。从中缅边境能到达东明的可选线路并不太多,正因为运输困难,一克原货在境外大约70元,一运到东明市就能卖到140元甚至更高。
事实上不仅运输困难,购买本身风险也很大。
老街有线人,新伞镇上有线人,这里几乎全民都是线人。一个陌生面孔,一个外地人,在镇上瞎转,不管你有没有买毒品,也不管你是不是毒贩,你前脚刚走,后脚就有线人举报。
宣传到位,缴获一克奖励一元。
摆摊的,开摩托车拉客的,开饭店的,开旅馆的,对他们而言举手之劳,能查获毒品最好,有钱谁不赚,查获不到也没什么损失,但依然有毒贩通过人体藏毒等方式,绕过检查站把毒品运往内地。
这一车旅客看样子是真来考察边贸前景的,表面上看没什么可疑,随身物品检查过,面包车有可能夹带毒品的地方也检查过,连备胎都拿出来敲击听声音,最后让警犬嗅了一遍,确认没问题,武警少尉示意放行。
“韩支队,上楼吧,楼上视线好。”
“走,去楼上看看。”
韩博随同市局禁毒支队姜副支队长来到楼顶,接过望远镜观察了一会儿可以步行绕过检查站的几个地方,回头问道:“姜支队,他们有没有可能从更远的地方绕?”
“可能性不大。”
姜支队对这一带太熟悉不过,胸有成竹地说:“在我们这儿,禁毒工作打得是人民战争,越偏僻的地方他们越容易暴露,武警巡逻的频率也越高。而且这只是第一个检查站,他们能绕过一个绕不过第二个、第三个,所以他们会铤而走险,从我们眼皮底下把毒品运进内地。”
今天要抓捕的毒枭,采取双管齐下的办法。
试图将一半毒品通过人体藏毒混过去,将另一半毒品藏在一个车队的其中一辆大货车上,车改装过,藏得非常隐蔽,且这个车队经常跑这一线,很容易被他们蒙混过关。
利润高得惊人,只要有一半能顺利运到东广,他们目的就达到了。替他们运毒的人和司机就算被抓,也很难查到他们身上。
“幸亏有线索有情报,不然又会让他们得逞。”毒贩太狡猾,韩博轻叹了一句,又举起望远镜观察起来。
从现在掌握的情况看,今天要抓捕的毒贩,过去两年一直用这种办法蒙混过关的,姜支队苦笑道:“每天过往那么多人和车,我们不可能全带医院去做X光,更不可能把所有车拆七零八碎。”
“动用车队运毒,真真假假,假假真真,难为你们了。”
“这个门确实不好守,理解万岁。”
正聊着,一辆大客缓缓开进检查站,韩博通过望远镜看车号,确认无误,沉吟道:“看样子只能放她们走。”
毒枭不入境,车上那些为一点钱甘愿运毒的妇女不能抓。
姜支队再次看看手机,确认没未接,立即举起对讲机:“洞叁洞叁,我洞幺,时机没成熟,仔细检查完放行。”
“洞叁收到,洞叁收到。”
人可以放,检查必须进行,如果太顺利,在后面跟踪监视的毒贩会起疑心的。
边防武警跟刚才一样,把旅客全叫下车,由于要检查的人多,营区又出来二十多人,一起检查,一起询问。
下来九个妇女,有的挺着大肚子,有的抱着或用兜子被着小孩,有的背一个手里还牵着一个,她们显然不是头一次运毒,面对武警叽叽喳喳说着话,一点不紧张。
“九个,大手笔!”一想到接下来会多少麻烦,姜支队就头疼。
“走路姿势不对,应该是下体藏毒。”韩博想了想,又说道:“不过从这次走私入境的原货总量上看,光下体藏毒是运不了那么多的。”
“左边第二、第三和右边第一个男的也有问题。”
姜支队放下望远镜,接着道:“如果不出意外,女的不光下体藏毒可能还吞过包装好的,那几个男的估计也是。真是要钱不要命,一旦包装破了怎么办。”
归根结底还是经济没能发展起来,要是经济条件好,她们又接受过系统教育,应该不会铤而走险干这种事。
韩博暗叹一口气,没再说什么。
这批涉嫌运毒的嫌疑人走了,没带毒的毒贩接受完检查继续跟踪监视,等候已久的便衣民警悄悄跟了上去。
等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情报中的车队终于出现了。
六辆大货车,满载甘蔗一溜烟开来,第一辆和第二辆进入检查站,另外两辆停在外面等候检查。
毒品不是藏在甘蔗里,是藏在刻意改装过的车里,焊死死的,敲击听不出异响,警犬嗅不出气味。只有一辆藏毒,司机甚至不知道自己所驾驶的车里藏有毒品。
……………………
PS:这两天在上…海参加活动,存稿用完了,第二章稍晚点更新,请各位兄弟姐妹见谅。
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水冲了龙王庙
广场上,武警牵着警犬开始检查大货车。
韩博回想起半小时内检查过的行人和车辆,突然道:“不对,刚过去的两辆车有问题!”
“韩支队,哪里不对劲,哪辆车有问题?”姜副支队长一楞。
“我刚到时的那辆面包车和大客后面的桑塔纳。”
从春节前就盯这个案子,期间从未回过家,半年没抱过儿子,付出那么多,韩博不想在最后时刻功亏一篑,拉着姜支队快步走进监控室,请执勤武警调出刚才的监控视频。
“这几个西川人说是来考察,行李中却没有土特产,从那么远跑过来,不可能不买点玉器。”
韩博指着显示器,接着道:“第二辆车上是两男一女,男的短发,女的也短发,很精干。接受检查时他们总是有意无意往北看,像是在追谁,生怕追不上或跟丢。姜支队,他们一前一后,把那些藏毒的妇女所坐的大客夹在中间,你不觉得奇怪么。”
南云省尤其边境地区,缉毒“山头”有很多,情报来源也很杂。
比如小小的新伞镇,靠近中缅边境的几个村归边防派出所管辖,另外几个村归地方派出所管辖。边防派出所既打击走私、偷渡、贩毒,也负责辖区内的一般刑事案件和治安案件,地方派出所有线索一样缉毒。
新伞镇是县政府所在地,县公安局设在镇上。只要有线索,别说缉毒队、刑警队,连治安大队都不会错过机会。
边防派出所虽然挂得是某某县公安局边防派出所牌子,但其上属单位是县、区边防大队,大队上面是边防支队,支队上面是边防总队或公安边防局,事实上与县、区公安分局是业务关系,并不是隶属关系。
职权与地方公安有许多重叠,不仅仅负责和边防业务有关的工作,也负责户籍管理和外来人员管理,有着与地方公安同等权威,一些地方的边防派出所甚至有权像交警一样抓摩托车。
一点点大的地方,有那么多办案单位。
出于保密考虑,今天的行动只有市局禁毒支队和边防支队知道,基层办案单位和边防派出所对此一无所知。
撞车的事不止发生过一次,经常“大水冲进龙王庙”,抓毒贩无意中把自己人给抓了,有时候是武警抓公安,有时是公安抓武警,还发生过当地公安抓异地同行的笑话。
毒枭还没入境,关键时刻绝不能打草惊蛇!
姜支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掏出手机:“韩支队,我追上去看看,不管他们是何方神圣,先想办法把他们拦下来。”
“小心驶得万年船,只能这样了。”韩博同样觉得刚才那几个人是同行,从他手上接过对讲机,跟守候在一边的武警少校微微点点头,暂时接过检查站这边的指挥权。
姜支队率领几个便衣走了,检查仍在继续。
好几辆大货车,至少要把其中一辆上的甘蔗卸下来看看,没一两个小时检查不完。拖时间,把他们拖住,省得开出检查站之后夜长梦多。
广场上几十名荷枪实弹的武警,韩博并不担心这边,坐在监视器前等电话,等埋伏在边境的第一抓捕小组消息。
与此同时,姜支队终于追上疑似同行的桑塔纳。
确认尾随跟踪大客车的毒贩所驾驶的丰田轿车,距他们约有三百多米,果断命令道:“小胡,超过去,在前面转弯口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