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韩警官 >

第392章

韩警官-第392章

小说: 韩警官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去见马克思。如果我将来得癌症,如果医生说没救,二话不说立马回来,用不着受了那个罪,用不着花那个冤枉钱。”

  “卢书记,对不起 。”

  “不要说对不起,坚持原则是对的。再说又是去医院探望,又安排车去接,作为一个之前从来没打过交道的新同志,你对老李仁至义尽了。”

  他走了,没回粮站,直接去榨油厂斜对过的李顺承家,打算在李家等老同事从医院回来。

  一个人步行,不要送,不许送。

  人情社会,不管干什么事总绕不过一个人情。

  明明没做错却感觉对不起谁似的,老卢如此,韩博同样如此,五味杂陈,很不是滋味儿。

  为改善民警工作生活条件,前几天安装了一个太阳能热水器。

  上楼洗澡,洗个热水澡心情应该能好点。事实证明这个办法不错,洗完澡就想睡觉,回到宿舍一觉睡到天亮。

  手机响了,滑开一看居然好几个未接。

  首都区号,全是李晓蕾打的,双向收费,这个同样不能接,手忙脚乱穿上衣服跑楼下办公室回。

  电话费是警务室一大支出,自打拐以来长途全用200卡,在自己办公室不需要敲击挂断键,直接摁数字键,卡号、密码、区号、电话号码,刚嘟一声,电话就接通了。

  “吓死我了,昨晚怎么不回,打好几个!”

  有人关心,被人埋怨的感觉真好,韩博心中一暖:“老婆,不好意思,昨晚睡太死。”

  “睡了一个好觉?”

  “嗯,睡得很香。”

  确认他没事,李晓蕾终于松下口气,窃笑着问:“有没有梦见我?”

  “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当然真话。”

  “没有,”韩博透过窗户遥望着大门口骑自行车来上班的老王,苦笑道:“日子天天过得跟打仗一样,睡觉是一件很奢侈的事,不做梦,没时间做梦。”

  “很幸苦?”

  “也很有成就感。”

  有事业心的男人最有魅力,李晓蕾好奇地问:“一共解救出几个被拐卖的妇女?”

  “解救出不少,想回去的不多。有孩子,舍不得,有些跟买她们的人真有感情,我们既要主持正义,也要考虑方方面面因素,不能棒打鸳鸯,不能让人妻离子散。”

  李晓蕾很同情那些妇女,沉默了片刻幽幽地问:“你光顾着解救别人,什么时候来解救我。”

  韩博乐了,故作夸张地说:“你被拐了,哎呀,这件事很麻烦!按相关规定只有拐出地和拐入地公安机关拥有案件管辖权,我这边既不是拐入地也不是拐出地,我只能算被拐卖人家属,报案吧,打110。”

  李晓蕾扑哧一笑:“报你个头!”

  “不开玩笑了,说正事,昨晚打电话给我做什么。”

  “你不来解救我,我打算去拯救你。元旦长假,实习又没人管,有半个月时间可挥霍。火车票订好了,后天下午到东海,然后去思岗,再陪你一起去江城喝老马的喜酒。”

  韩博愣住了,李晓蕾追问道:“怎么不说话,不欢迎,不想我?”

  “不是,怎么可能,我高兴来不及呢,只是,只是你爸妈知道么 。”

  “韩博,我知道你是为我考虑,可是我们不应该就这么结束,我们应该为我们自己考虑,应该对我们的感情负责,当牛郎织女就当牛郎织女,我无怨无悔。”

  韩博欣喜若狂,想了想之后欲言又止地说:“晓蕾,我,我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是感觉这样对你不公平。”

  过去一个多月,平均每两天相一次亲。

  每相一次亲,对男友的眷恋就多一分,李晓蕾再也控制不住了,哽咽地说:“韩博,让我任性一次,陪我疯狂一次,求你了,不然我会后悔一辈子的,永远不会幸福。”

  感情这种事在电话里根本说不清,事实上面对面一样说不清。

  跟着感觉走,为什么非要搞那么清楚,韩博深吸了一口气,笑道:“来吧,路上小心点。手边有没有纸笔,记一下我爸的呼机和电话,我让他们去火车站接你。丑媳妇总要见公婆,别不好意思。”

  要见他父母,李晓蕾有些紧张,噘着小嘴问:“能不能下次,嘴在路上,我能找到长途汽车站。”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他们下了最后通牒,要我带个姑娘回家过年。你来正好,你要是不来,这一关不知道该怎么过,别让我当陈世美,就这样了,听话。”

  “他们会不会……”

  “放心,他们很好相处,看到你会很高兴。如果你能乖巧的叫声爸妈,叫声姐姐姐夫,我不敢想象他们会高兴成什么样。”

  能被一个家庭认可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李晓蕾心里美滋滋的,鼓起勇气答应了这个不算请求的请求。

  女友要来,韩博心情从未这么好过。

  挂断电话,赶紧上楼洗漱,去食堂吃完早饭,回到办公室正好上班时间。

  查处练气功的工作主要由小单、老王和老米负责,同往常一样,小单先过来问问尺度如何把握。

  从他们的工作日志上看,在辖区招摇撞骗的总共就三个人,其他全上当受骗的老百姓。

  韩博收拾包准备去探望夜里从医院回来的前任公安特派员,抬头笑道:“按第二十四条第四款,利用会道门、封建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利益、损害他人身体健康、骗取财物的,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二百元以下罚款。

  如果态度较好,能够积极退赃,愿意戴罪立功,愿意现身说法帮我们做那些上当受骗群众的工作,可以不拘留;要是执迷不悟、态度恶劣,先拘十五天。同时收集其犯罪证据,视涉案金额多少、造成的后果有多严重,追究其刑事责任。”

  领导就是领导,法规条款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小单不知道他事先做过多少功课,很直接地认为他记忆力超好,对一些法律法规是倒背如流,一脸敬佩地问:“那些深受蛊惑的村干部和群众呢?”

  “以规劝为主,你们先传讯三个嫌疑人,把他们带到警务室之后跟周主任汇报一下,乡里会组织党员干部做群众工作,崔书记亲自挂帅,不会有问题的。”

  ………………

  ps:有书友感觉节奏慢,感觉全是些琐事。

  解释一下,其实基层民警就干这些,整天面对的就是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第一百二十七章 迂回战术

  快出门时,想想还是给吉主任打了个电话。

  尽管局里一直把李顺承当一个乡干部而不是公安民警,但人家担任良庄公安特派员维护十几年治安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住院时没去探望,现在快不行了,局领导再不过来看看实在说不过去。

  张局不能来,万一被亲属缠着,当那么多人面,一些发票你是报还是不给他报。

  为体现局里对这件事的重视,袁政委和吉主任一起过来的,带一大袋中华鳖精、麦乳精、水果罐头之类的营养品。

  良庄风俗,弥留的人不能睡床,要在客厅打地铺。

  李顺承真不行了,躺在地铺上,骨瘦如柴,精神萎靡,气若游丝。不能吃饭,只能喝一点米汤,还要靠家里人灌。

  当十几年公安特派员,得罪人无数。

  弥留之际,只有乡领导、左邻右舍和亲戚朋友来探望。

  有气无力,说不出话,从眼神中能感觉出神智比较清醒,应该能认出谁是谁。看两眼,用眼神交流,累了,眼睛闭上。他爱人怕他再也睁不开眼,忍不住喊两声,再次睁开,再闭上。

  他儿子、女婿和几个亲戚在外面准备后事。

  党员干部,必须火葬,不能做棺材,不知从哪儿借来一块棺材盖板。

  如果……如果不行了,就把人移到棺材盖板上,按本地风俗举行一套仪式,然后再叫灵车送火葬场。

  成立治丧委员会,开隆重的追悼会,是领导和烈士才有的身后待遇。

  乡党委委员兼公安特派员算不上领导,在工作岗位上患癌症顶多算积劳成疾,烈士一样评不上,所以后事只能这么准备,将来只能这么办。

  来探望探望,安慰安慰家属,表示下关心,两位局领导能做的就这么多。

  好不容易来一次良庄,袁政委自然要来警务室看看,车开进院子,归家豪、安小勇和两个联防队员已收拾好行装准备出发。

  这一趟出去不知道要解救几个妇女,不知道要抓几个嫌犯,开一辆车不够,干脆不开车,从省道坐过路的长途车去反而更方便。

  听完韩博介绍,袁政委挨个握完手,关切地问:“同志们,幸苦了,出市执行任务,手续准备好没有。”

  “报告政委,报告吉主任,案件材料,介绍信,拘留证,全已准备妥当。经费预支八千,手铐带六副,食堂还煮了八斤茶叶蛋。”

  好几年没出市执行任务,归家豪有些兴奋。在县里没少跟领导参加饭局,汇报到最后竟嬉皮笑脸举起秦师傅给他们准备的茶叶蛋。

  以取证为主,两个中间人到底能不能抓到要看运气,毕竟时间已过去近两年。

  他是老同志,在刑警队干那么多年,送好几个嫌犯上了刑场,再说他配了枪,又不是一个人去,袁政委实在没什么不放心的,热情洋溢说:“准备工作做得不错,特别是经费,能够有保证,祝你们一路顺风,马到功成。”

  “是!”

  “出发吧,现在动身,下午三点前应该能到。”

  谁都没想到局领导会来送行,同志们士气高昂,再次立正敬礼,钻进陈猛开的7号车,开出大院,拐上思良公路。

  送走他们,袁政委和吉主任在韩博陪同下开始参观。

  外面是公安宣传的大广告牌,围墙上是“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大标语,玻璃幕墙上挂着一大警徽,房顶上是“人民公安”四个大金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