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韩警官 >

第359章

韩警官-第359章

小说: 韩警官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值得一提的是,在其他科室民警的强烈建议下,局领导同意砸开院墙为法医中心单独建一个侧门,等建好之后运尸车只能从侧门进出,一直开到停尸房门口,不许搞得到处都能闻到尸臭。

  有停尸房,有“屠…宰…场”似的大解剖室,食堂搞不成了,搞也没人愿意在支队吃饭。

  交警二大队就在马路斜对过,以后跟交警队搭伙。

  ……

  里里外外,上上下下,转了一圈。

  韩博带着众人走进设在主楼一层的大会议室,坐下笑问道:“政委,感觉怎么样?”

  周素英白白净净,个子不高,一头精神的短发,可能与之前所从事的职业有关,总是笑眯眯的,给人一种很强的亲和力。

  三十八岁副处,在市局属于很年轻的支队领导。

  她之所以能够提副处,能够出任支队政委,总结起来有好几个原因,一是她学历高,八几年的本科生,参加工作之后不断学习,在职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是南…港公安系统有名的犯罪心理学专家;

  二是确实有能力,从安康医院的普通精神病医生干起,一步一个脚印一直干到副院长,医院民警和职工对她非常尊敬;

  三是妇女能顶半边天,国家越来越重视女干部选拔、培养及任用,公安局跟其他单位不一样,女同志本来就少,能走上管理岗位的更少。好不容易出一个有学历、有能力、懂业务、会管理的女干部当然要重用;

  再就是外面议论纷纷的背景,她是在军分区大院长大的,她父亲曾担任过军分区司令员,她爱人一样是军人,刚转业到市人防办,同样副处。

  不过跟韩博这个搭档一比,她实在算不上年轻,学历也不算有多高。

  感觉怎么样,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

  本来挺好的一个单位,居然搞停尸房,搞大解剖室,让城区三个分局法医过来集中解剖,周素英跟大多民警一样对“法医中心”有意见,但这是陈局的决定,有意见只能放在心里。

  “挺好,条件好,设备先进,在以前简直不敢想象。”她微微一笑,大大方方坐到搭档身边。

  “同志们,坐。”

  韩博招呼众人坐下,不无感慨说:“正如政委所说,现在的条件以前想都不敢想。上级如此重视,在刑事技术和技术侦察上投入这么多,作为支队长,我觉得压力很大,担心干不好,辜负上级对我们的期望。

  在许多人看来,设立技侦支队就是把技术大队独立出来,再设立一个技术侦察大队,只是比之前多了几个人,多了几个职数,做得还是以前那些工作。这个看法是错误的,事实上没这么简单。”

  支队总共29个在编民警,包括支队长在内的科室主任以上干部就高达17个,可以说支队民警来了一大半。

  从开发区分局调来的副支队长刘铁,从警务保障处调来的办公室主任宋晓珊,政治部调来的政工室主任姚兴宽,刑警支队调来的技术侦察大队长沙海健,科技处调来的技术管理室主任腾文放、电子物证室主任彭贵新等人跟“少帅”打交道不多,一个个面面相窥,不知道他所指的是什么。

  韩博回头看看周素英,侃侃而谈:“在BJ进修期间,我有幸随教研室老师、二所乃至部刑侦局领导出国考察,参观过好几个国家和地区同行的实验室,对差距多大有切身感受。硬件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软件,比如我们的业务水平能不能跟上,质量控制是否严谨,我们的管理规不规范……”

  有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先进的仪器设备,当然要体现出技侦支队的战斗力,不然几千万岂不是白花了!

  众人反应过来,同样能感受到肩负的压力。

  “在座的不只是专家,而且是杂家,物理、化学、医学都懂一点,干这一行不懂不行。但相对于国外同行,我们技侦支队更杂。”

  韩博环视着众人,笑道:“不跟太远的比,就跟大家较为熟悉的香港同行比,香港刑侦题材的影视剧很多,想不熟悉都不行。他们的法医部门不隶属于警务处,属于卫生署法医科管理,是独立于司法和执法层面的技术鉴定机构。

  法医不是警察,法证同样不是警察,他们的法证事务部隶属于特区政府化验所,组织结构跟我们差不多,设有生化组、化学组、DNA资料库组、亲子鉴定组、物理组、现场勘查及品质控制组等等。

  如果跟他们套,我们支队好像就技术侦察大队是警察机构,相当于他们的刑事情报科,也就说我们支队相当于他们的法医科、法证事务部和刑事情报科的总和。”

  “哎呀,韩支队,你这么一说我发现我们真是!”

  “法医先锋,法证先锋,再加上刑事情报科,他们分别隶属于三个部门,我们一家独大,细想起来我们比他们强。”

  “大家有没有想过,他们为什么要把法医和法证部门独立出来?”

  韩博话锋一转,一脸严肃地说:“首先是法条不一样,他们实行的是英国的‘验尸官制度’。社会制度不同,法律渊源不同,这些是不好比的,但把法医和法证独立出来有一个明显的好处,具有公信力,当事人及当事人亲属不会因为这些怀疑警察是否偏袒谁,有没有秉公执法。

  他们的警察只负责侦查,不担当法医解剖,涉及到法医检验无论刑事案件或民事案件必须在警察机关以外的机构进行,具有完善的法律制度与严格的监督机制,对各种法医解剖种类均以法律制度加以确定,并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鉴定。

  反观我们,近年来由于伤情鉴定、尸体鉴定争议引起的上诉、上…访乃至群…体…性…事件呈现出有增无减态势,导致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现行法医解剖制度在保障公平、正义的法律价值的实现上所存在的疏漏是一个重要因素。

  换句话说,你既负责侦查,负责现场勘查,又负责法医检验,还负责其它物证检验。是好是坏,是轻是重,是真是假,全你一家说了算,没问题都感觉你有问题。”

  这个问题绝对值得深思,法医室主任曲传喜最有感触,不禁重重点了下头。

  “独不独立于公安之外是上级考虑的事,实际情况也决定了独立出去不一定会比现在更好。社会上那么多鉴定机构,同一个伤能检验出不同结果。论管理,我们比他们严格;论责任感,我们绝对比他们强,所以独立于公安机关之外不是一个好主意。”

  韩博深吸一口气,接着道:“上级把技术大队升格为支队,在支队下面设立技术侦察大队,可以说是我们公安内部的一个改革。所以我们接下来既要提供业务水平,支撑全警办案,同样要坚持原则,树立起我们技侦部门的公信力……”

  请输入正文

第三百九十四章 政委也是知情人

  统一完思想,进行分工。

  支队长负责支队全面工作,同时分管技术管理室;

  政委协助支队长负责支队工作,负责支队思想工作,分管政工室、影像室,负责筹建电子物证室、心理测试室;

  副支队长陈文其分管法医中心、理化室、DNA实验室、痕迹文检室;副支队长刘铁分管技术侦察大队、警犬技术室;副政委韦绍文协助政委负责支队思想工作,分管支队办公室,负责后勤财务……

  “老同志”负责原来的工作,刚调过来的“新同志”负责新业务,在技术性这么强的技侦支队很正常,事先也沟通过,同志们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确定完分工搬家,仪器设备太金贵,整整搬了两天。

  把各科室基本上安顿好,韩博同周素英驱车回到空荡荡的技术大队,召开12。26案专案组重建以来的第一次案情分析会。

  走进以前的痕检室,周素英惊呆了。

  四张办公桌上堆满案卷材料,东西两面墙上密密麻麻贴满照片,墙角里有三个大皮箱,其中一个开着,里面全是十几年前的书刊杂志,许多纸质已经泛黄。

  白黑板上的几张照片似曾相识,她看看下面的“涂鸦”,猛然回头问:“韩支队,这是旬丽,你们在查旬丽的案子?”

  韩博反问道:“有印象?”

  周素英摸了一把脸,轻叹道:“案发当晚我们见过,那么漂亮一个人,怎可能没印象。只是当时不知道她叫什么,不知道她哪个单位的,直到案发后好几天才知道她是毕副书记秘书李海强的爱人。”

  南…港不小,高干的圈子不大。

  搭档当年参加工作不久,只是安康医院的一个普通民警,职位不是不高是没有。但作为前市委常委、军分区司令员家的千金,社会地位却不低,完全有资格受邀参加婚礼。

  那天晚上打开电子邮件,发现她名字出现在李海强提供的当晚宾客人员名单上时,韩博真有那么点意外。

  “政委,之所以请你过来,请你跟我一样参与侦破,一是案发当晚你参加过宴会,或许能回忆起婚宴上发生的事;二是你跟李海强夫妇属同龄人,对当时情况比较了解。”

  专案组设在眼皮底下好几天竟一无所知,周素英意识到局里对这个案子应该很重视,再次看看旬丽照片,转身道:“印象深刻,想了解什么情况尽管问,可以做笔录。”

  “从现在开始你一样是专案组成员,要做什么笔录。”

  韩博招呼她坐下,抬头道:“苏大,国钢同志,小徐,开始吧,一个一个来,说说各自的看法。”

  “老田先来吧,老田最了解案情。”

  “行。”

  重查十一年前的旧案,田国钢感慨繁多,深知坐在这里不光代表自己,也代表当年参与侦办的许多战友同事。

  他抬头看看风头正劲的“少帅”,打开笔记本,不无遗憾地说:“韩支队,周政委,实不相瞒,我虽然前几天进的专案组,但过去这些年总时不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