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韩警官 >

第232章

韩警官-第232章

小说: 韩警官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怕各位领导笑话,我一样打过小算盘,分局有事业编、地方编和职工,从去年10月份开始我就组织他们学习。托公开招考试点地区的朋友收集好多资料,甚至跟准备高考一样猜过不少题。”

  韩博不无尴尬的笑了笑,接着道:“结果计划不如变化,单晓俊和高亚丽调走,王燕、陈猛和安小勇的编制问题局里帮着解决了,只剩下今年刚调过去的吴永亮和小颜两个同志。我感觉那些传言不是空穴来风,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局里完全可以把这个机会利用上 。”

  人员编制只减不增,越卡越紧。

  其他政府组成部门人少事一样少,能争取到最好,争取不到拉倒。

  公安局不行,改革开放,流动人口越来越多,治安形势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不再是一个公安特派员能管一个乡镇的时代。

  警力不足,只能招人,把人招过来却解决不了编制,甚至同工不同酬。

  张局不想错过这个机会,沉吟道:“政委,老吉,小韩说得对,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虽然组织编制没解决的年轻同志参加培训,他们将来有可能会考到其它单位去,但我们至少能给人家一个交代。

  他们考走之后留下的人员缺口想办法再招,招进来的人编制问题将来怎么解决将来再说。总之,能解决一个是一个,能解决一批是一批。对我们就是麻烦一点,对人家来说却是一辈子,我们至少能问心无愧。”

  公安局“临时工”最多,想提振队伍士气必须给人家一个盼头。

  袁政委点点头,敲着桌子说:“只要够报名条件的就让他们脱产培训。不够报名条件的我们实在无能为力,只能退而求其次,想方设法帮他们解决事业编制。”

  吉主任不愧为管人的,脱口而出道:“35周岁以下,中专以上学历,城镇户口,身体健康……符合这些条件的不算多,不到30个。”

  “下通知,趁小韩在,让他们学点东西。”

  正说着,良庄分局教导员陈兴国、副局长刘旭二人到了,站在局长办公室门口喊报告。

  “进来。”

  “是!”

  命令来1点前来开会,火急火燎赶到局里,会议室空空荡荡的一个人没有。值班民警让直接来局长办公室,领导全在,韩博也在,陈兴国更糊涂了。

  “老陈,刘旭,有件事向你们通报一下……”

  袁政委简单介绍完韩博要去进修的事,张局接过话茬,一脸严肃说:“韩博同志的职务暂时不作调整,但具体工作需要你们去干。鉴于时间比较急,韩博同志去报到前局里还有一些其它事,专门让你们来一趟,对分局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下安排。”

  说走就走,这个消息太突然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那么多人参加打击虚开增值税发票犯罪的行动,几乎全被兄弟市县公安局挖走了。负责具体侦办的人,又怎么可能留在良庄继续担任有名无实的局长。

  陈兴国打心眼里为韩博高兴,下意识看了一眼,笑道:“张局,政委,我们坚决服从命令,服从局党委安排。”

  “韩博同志,你最了解情况,你安排。”

  领导这是生怕自己不放心,想以这种方式给一颗定心丸。

  韩博很是感激,咬了咬嘴唇,故作镇定地说:“教导员、老刘,你们全是老同志,要么担任多年所长,要么担任多年派出所指导员,经验丰富。良庄庙会,接下来的丁湖李庄永阳庙会,今年的高考中考,包括春茧收购,有你们在我不担心。

  主要是几件大事,一是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与镇里、学校医院及各企事业单位协调差不多了,只剩下掏钱。投资上百万,又涉及到包括镇政府在内的那么多单位,局里不太好插手,你们一定要把好关,决不能搞成样子工程。”

  资金来自东拼西凑,局里组织招标镇里会有意见 。

  陈兴国知道他担心什么,保证道:“我们会跟镇党委政府汇报,请镇里派人与分局一起组织招标,请吴副书记监督招标及工程的落实情况。”

  有“铁面判官”在,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韩博点点头,继续说道:“二是警务室建设,考虑到今年有这么多经费,明年不一定有。等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搞好之后,可以适当撤掉老良庄辖区的几个警务室,或把警务室移交给各村治安主任,把联防队员抽调到治安防控力量相对薄弱的丁湖李庄永阳,尤其永阳。

  三是两起尚未破获的大案,11。26案交给陈猛、王燕和高长兴同志,打拐经费要专款专用,再困难也不能挪用。只要有条件,不光要把11。26案主犯郝力抓捕归案,去年专项行动中移交过去的其它拐卖案件嫌犯一样要抓捕。

  02。28案交给程文明,我答应给他两万经费,继续追查邹某及被害人小红从什么地方来的,看能不能把这条线接上。原来打算让小颜跟他一起去,考虑到小颜明天要来局参加一个培训,你们看着重新安排一名会开车的联防队员或民警。”

  两起大案没破,就知道他不甘心。

  张局和袁政委对视了一眼,继续洗耳恭听。

  “四是柳下河航道治安如何维护,我跟宁益安分局长商量过,一致认为没必要也没足够警力设立柳下河水上派出所。水上的事交给水上管理部门负责,与唐所协调一下,请他们派一条执法汽艇与新庵水上派出所的汽艇轮流维护航道治安。

  一家一个月还是一家一个季度,坐下来慢慢谈。有一点必须明确,新庵县局水上派出所执勤,期间发生的案件就由新庵县局城东分局和新庵水上派出所共同管辖,不管靠东岸还是靠西岸,反之亦然。”

  韩博添添发干的嘴唇,接着道:“再就是良庄工业园的治安及消防,投资那么多大,透支了老良庄未来五至十年的财力,工业园区决不能出事。治安要维护好,要经常巡逻,要把园区警务室也就是治安检查站作为分局最重要的一个派出机构。

  消防问题我一直很头疼,我们县局消防中队距园区40多公里,远水解不了近渴。设立一支小消防队需要人员和装备,同样不太现实。

  只能想两个办法,一是严格即将建成投产的园区企业消防管理,要经常组织企业职工进行消防演练,要检查各企业的消防设施是否完好;二是与新庵县局合作,万一发生火灾,请新庵县局消防中队帮忙。我跟张局汇报过,张局会亲自出面协调。”

  闭路电视监控,大案侦破,治安消防,特业管理,阵地控制,如何搞好与镇党委政府的关系,怎么与新庵同行合作……

  一件件一桩桩,陈兴国、刘旭在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录二十几页。

  说是分局,其实就是一个中心派出所,难以想象会有这么多事。

  他想做却来不及做的事比想象中更多,整整说了40多分钟仍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张局起身走出办公室,上完厕所政委也出来了,二人站在走廊里唏嘘不已。

  “没想到我们眼皮底下竟然有那么多坑农害农的骗子,利用特种养殖、工艺品加工等手段疯狂敛财,看来不愁经侦中队今后没事干了。”

  “何止经侦中队,刑侦警力紧张、经费有限,特业又归治安部门管理,阵地控制有名无实。小韩说得有道理,各警种需要配合,要共享资源,不能各自为战。”

  这么一个能干的部下要调走,张局越想越憋屈,把烟头往地上一扔,咬牙切齿说:“进修,培训。小韩需要进修么,需要接受培训么,我看去培训他们差不多。”

第二百六十八章 经侦教研室教师

金盾宾馆效益不好,没人承包,一个多月前关门大吉。

  在公安局斜对过,什么生意都不好做,想把一大楼租出去给人开店,结果牌子挂在门口半个多月,始终没人有意租。

  没人租算了,如今的思岗县公安局不差钱。

  一楼大厅暂时不动,二楼包厢改造成三楼一样的客房,两层楼加起来二十几个房间。家属楼要到7月份交钥匙,暂时没地方住的民警可以搬过来。以后分配过来的新同志,也可以把这里作为临时宿舍。

  现在,这里成为思岗县公安局的“培训中心”。

  来自局机关、各派出所、看守所、刑警大队、交警大队的36个事业编和地方编民警,晚上住楼上宿舍,吃饭去马路对面的机关食堂,白天在一楼大厅上课,参加为期15天的强化培训。

  很严肃很正规,比干部们去党校培训管得严。

  张局、袁政委、石局、姜局、吉主任等在家的局领导全出席过“开班仪式”,强调培训的意义,宣布培训纪律,成立学员队,任命前巡警中队长、现打拐中队副中队高长兴为学员队长,良庄分局地方编民警吴永亮为学员队副队长……

  在公安局辛辛苦苦干那么多年不就是为转正吗?

  局领导如此重视,局里最有水平、最有本事的党委委员“韩打击”亲自授课,大家伙激动不已、热情高涨,培训纪律根本无需担心。

  行政编制多紧张!

  一个萝卜一个坑,你考上别人就没机会。事关个人前途,事关切身利益,不该说的谁也不会瞎说,跟“闷声大发财”似的一门心…思学习,抓紧每一分钟学习,抓住每一个机会提问。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14天过去了。

  今天最后一天,确切地说应该是半天,下午1点半,年轻的老领导就要乘丝绸集团的车去东海,同他的未婚妻及丝绸集团的人一起坐飞机去首都。想到共事的经历,高长兴真舍不得,心里真不是滋味儿。

  他跟其他人不一样,他参加培训是上“双保险”。万一省厅承诺协调解决的打拐中队人员编制下不来,将来可以跟大家伙一起参加招考。

  老领导已经进来了,吴永亮低声提醒道:“高队,高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