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韩警官 >

第18章

韩警官-第18章

小说: 韩警官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呦喂,大博士,您终于想起给我打电话了。”

  博士是上大学时的绰号,因名字中有个“博”而得名,电话那头是大学同学兼室友马志功,韩博半靠在椅子上笑道:“老马同志,我在边远农村,不像您在大城市,不像您家有电话。想打个电话要走半天山路,再坐半天牛车,条件艰苦,没办法。”

  “南港是山区么,思岗县有山么?诉苦就诉苦,竟信口开河,真当我地理是英语老师教得。”马志功笑骂了一句,好奇地问:“工作怎么样,有没有落听。”

  “落听了,国营企业保卫科副科长兼经济民警分队长,单位效益马马虎虎,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加起来五百出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保卫科副科长兼经警分队长,不错。前些年大裁军,一个团政委分到我妈单位,保卫处副处长都没混上,跟你同行,经警大队教导员,一直干到现在。”

  “你妈那是国字头国营企业,我这是县里的国营企业。”

  “兄弟,这年头,能混个工作不错了。大学生马上不分配,上学要交几千学费,毕业要自谋出路。再说工不工作对你重要吗?老大穷老二富,不三不四万元户,大不了跟你爸一起去搞工程。”

  “你怎么样?”

  “一家几代石化人,献了青春献终生,献完终生献子孙。我倒想跟老冯他们一起去特区闯闯,我爷爷跟我爸坚决不同意,差点跟我拼命。只能子承父业,老老实实进石化。”

  “什么岗位。”

  “江城石油化工二厂技术科,不说这些了,说说博士后,一到毕业就生离死别,散了一对儿又一对儿。她虽然没毕业,你们跟散也差不多。有没有联系,到底怎么想的。”

  “前几天联系过,她接电话不太方便,没说几句,不过实习前她会来一趟。”

  博士后是大学女友李晓蕾的绰号,博士的皇后简称“博士后”,同校同学,晚一届,不一个专业。朝夕相处两年多,一下子分开,心里挺不是滋味儿,韩博带着几分黯然。

  那丫头是挺水灵,可人家在首都,将来是要回首都工作的。

  马志功不看好这对鸳鸯,直言不讳说:“大一娇,大二俏,大三拉警报,大四没人要。最后一年你可以放心,再往后自求多福吧。”

  现在结个婚要考虑的因素太多,比如对方工作,户籍,家庭条件,有没有经济负担。尤其工作和户籍,不知道多少对有情人因为这个没能终成眷属。

  不是人们太现实,是现实迫使人不得不现实。

  自己不光要为自己活,也要为家人活。如果为追求爱情不当这个干部,父母和姐姐姐夫会失望死。她同样是家人的骄傲和希望,一样要顾及家人的感受,毕业之后只能回首都,只能在首都成家立业。

  梦想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钱不是万能的。就算不当这个干部,就算有点钱,也很难获得首都户口,很难成为一个首都人民。

  从开始谈那一天起,二人就有这个思想准备,只是心照不宣没说出来罢了。

  韩博暗叹了一口气,故作轻松地问:“我们的事你别管,说你的事,什么时候结婚,好提前请假去喝你们喜酒。”

  今年是同学结婚嫁人的高峰期,高中复读过的已经二十五六,大龄青年,就等着毕业。马志功高中复读过两年,今年25虚岁,对象等了他好几年,不能再拖,今天就是因为这个打电话的。

  “元旦,放在节假日,不用专门请假。实在抽不开身没关系,把红包捎来就行。一辈子就结这么一次婚,打土豪的机会不能错过。两个月工资吧,凑个整。”

  “一千,你怎么不去抢?按老周结婚标准,不能搞特殊化。”

  马志功乐了,在电话那头振振有词:“他跟你什么关系,我跟你又是什么关系?这不是搞特殊化,这是要区别对待的。再说我离学校近,能帮你看住博士后。你哪天来江城,还能给你们提供幽会场所。严打期间,去旅馆开房间不安全。”

  “滚,我们很纯洁,没你想得那么下作……”

  跟他扯,只会越扯越没边。

  韩博留了两个电话,一个是传达室的这部程控电话号码,一个是厂里的总机和保卫科的分机号。然后继续敲击起挂断键,联系起远在东海市搞装修的父母。

  

第二十三章 装修公司

  【播报】关注「起点读书」,获得515红包第一手消息,过年之后没抢过红包的同学们,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梦境再一次得到证实,父亲确认是在谈一个两百多万的工程。

  儿子出息了,国家干部,在丝织总厂当保卫科副科长兼民警分队长。从儿子正式参加工作那一天起,韩保国就同绝大多农村父母一样,把儿子当作全家的未来,当成全家的“主心骨”,哪怕自己赚的钱或许他一辈子都赚不到。

  儿子从来不问装修的事,现在问说明他不仅出息了,而且真正懂事真正长大了。韩保国老怀甚慰,从善若流。

  “小博,你说得对,我们可以少赚点,但不能赔。好日子才开始,我再干几年就跟你妈回去享福,给你和你姐带孩子。”

  他在东海市打拼七八年,刚开始蹲在马路边等活儿,主要给家庭装修。

  手艺好,人实在,爱琢磨,电视上看见什么花样,就能装出什么花样,水电木瓦油,样样在行。收费合理,装修完剩下点材料,总想方设法给主家做个鞋柜或几张小凳子什么的。

  带着一帮徒弟和丝河镇的十几个木匠漆匠,一年做二三十家,口碑越来越好,自从几年前狠心买了一个BP机,再也没蹲过马路,活儿全熟人介绍的。

  现在钱好赚,他舍不得回来。

  包装修工程风险大,这次没上当,不等于下次不会上当受骗。

  支离破碎的梦境中,不久的将来经济会繁荣得令人难以置信。农村会出现大片钢结构厂房,小县城会出现大城市才有的高楼大厦。小县城尚且如此,更不用说全国最大城市东海了。

  人们有钱会住进新房子,住进新房子会想到装修。

  市场很大,这个行业有前途。

  自己不能去不等于不能出主意,自己不会做生意不等于没见过别人怎么做的。

  韩博透过窗口看着马路对面的劳动服务公司,握着电话笑道:“爸,其实你可以开个公司,从游击队变成正规军。在装饰材料市场附近租几间办公室,装气派点。再去你装过的那些人家拍几张照片,搞个相册,或者干脆挂在墙上。

  其它不做,专做家庭装修,跟人家签三包合同,几年之内保修。哪里掉漆,哪里漏水,随叫随到。看见哪个地方建住宅楼,就去同开发商谈,把我们的宣传资料摆到住宅区里,守在小区里面揽活儿。第一家当样板房,给人家点优惠,只要能做一家就能做十家二十家……”

  几年大学没白上,居然能想到这么多。照他说的干,活儿一定会比现在多。

  韩保国有些心动,想了想还是唉声叹气地说:“小博,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不想开公司当大老板,谁不想多赚点钱?你是国家干部,你知道的,开公司没那么容易。游击队干完活拿钱,正规军不一样,正规军要跟工商税务打交道。

  我小学毕业,你姐夫小学没上完,写个字歪歪扭扭,普通话说不好。你姐倒是初中毕业,可她是个女的,马上又要生孩子。开装修公司要报账,要交税,这些谁会,没人,干不成!”

  韩博半开玩笑地说:“我去。”

  “瞎说,想都不能想!我为什么省吃俭用供你上大学,你为什么辛辛苦苦考大学,不就是为了当个国家干部。好不容易考上当上,就应该踏踏实实干。”

  生怕儿子耐不住寂寞,韩保国语重心长:“小博,我当木匠还要先学徒,给师傅白干几年才能出师,出师干几年干出口碑才能收徒。当干部跟做木匠一个道理,要沉得住气,要定得下心。

  小兵舅舅你见过的,人家从生产队记工员干起,生产队副队长,队长,大队治保主任,大队支书,在大队干七八年才提干。然后是木楼乡宣传委员,再调到玉湖镇当副镇长,一步一个脚印,现在不就当上镇党委书记了。”

  在他心目中,镇党委书记是很大很大的领导。

  一个村的,对人家履历了若指掌。每年春节要请人吃饭,没什么事需要人家帮忙,只是为了面子,为彰显家里有一个当镇党委书记的远房亲戚。

  韩博感觉很是好笑,韩保国的思想工作仍在继续:“你条件比他好,大学生,学历高,一参加工作就副科长,直接分配在县里。我们家不缺钱,你用不着贪污受贿,好好表现,踏踏实实干几年,自然而然就升了。

  还有件事,差点忘了跟你说。你姐马上生孩子,不管男孩女孩,洗三酒要摆。借这个机会请一下你们单位领导,去镇上不方便,在县里请。不收人情,就是认识一下,我跟小兵他舅舅打过电话,他说到时候来帮着陪人……”

  “我姐生孩子,请我们单位领导,这合适吗?”

  “都说了,认识一下。如果你当兵,我去部队探亲,不一样要认识部队领导,拜托人家照顾照顾。”

  可怜天下父母心,韩博实在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干脆回到原来话题:“请领导的事我尽量,爸,开装修公司没人可以请人,请个会计。再买台电脑,请个会用电脑画效果图的人。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只有大投资才会有大收益。”

  又来了,心思全在这上面,看来不开个公司他不会老老实实在家当干部。

  两个人一年工资万把块钱,买台电脑万把块钱,租房子装修万把块钱,投资四五万块钱,赔就赔了,当半年白干。韩保国咬咬牙,一锤定音地说:“开公司的事我听你的,当干部的事你听我的,行了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