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重生之山花烂漫 >

第20章

重生之山花烂漫-第20章

小说: 重生之山花烂漫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爸……”谢言坐过来,和谢成业对面坐在一起,喝了一口搪瓷杯里的热茶,拿起折叠好的报纸扫了一眼,发现都是一些无用的消息,要不然就是什么哪里又失业下岗了,现在国企都在裁员,万年不变的铁饭碗都变了,哪里还会招人,再说他老子谢成业也不是职工干部,也没有抱铁饭碗的资格。
  谢成业看了一眼儿子,笑道:“儿子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谢言想了想,斟词酌句的说:“老爸不如你辞职吧,干脆经商算了,反正你那教师的职业也快到头了,一中的财政出境很是令人担忧,我估摸着很快就会迎来一批辞退职教工大潮,您与其在那个教师岗位上要死不活的喘息,还不如自己打拼一翻事业。老爸,你还年轻不到四十,完全有精力去自主创业!”
  自主创业这个词很是新颖,在这个年代并没有出现,还是后世政府为了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而提出的政策纲领,所以谢言一说出口,谢成业就敏锐的抓捕这个新颖的词汇,皱眉思考。
  他也是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态度,谁知道谢言语不惊人死不休,一下子就戳中了要害。
  谢成业脸色大变,腾的站了起来,来回走动,目光也变的敏锐起来,转头对谢言说:“这话谁对你说的?”
  谢言眼睛直视着苏成业,澄净沉稳的眼瞳中波澜不惊,平静的说:“没有谁,这是我在课余时间找同学的家长问的,他家里就在一中的财政部门就职,所以很清楚。”
  在这里谢言小小了撒了个谎,反正也没谁知道,也不可能戳破。再加上前世的职场上尔虞我诈锻炼出来的一身本事,所以谢言撒起谎来也是脸不红心不跳。
  要是连这点沉稳忽悠的本事都没有,谢言在前世哪里还能爬上项目大经理的位置?
  谢成业沉吟道:“儿子你继续说。”
  谢言也不推诿,直言不讳道:“现在国家处在改革高速发展的阶段,我们不能一成不变,一味的固守老本,而是要向前看,中国这条沉睡的巨龙终将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国内物质水平虽然还很平困,经济发展程度还很低,但前景不错,市场雏形也才形成,没有被完全刮分,所以有利可图!”
  谢言说的没错,这个时代遍地是黄金,满地都在捡钱,只要下海经商,胆子够大,就能赚到钱!
  谢言将前世记忆与过去的大事件结合起来,过于与未来两条线被紧攥在手里,勾勒在胸壑之中。
  谢言的野心使得他,绝不止于安安稳稳的做一个普通的平头小百姓,既然重回到这个灿烂的年代,就要轰轰烈烈的活一回!
  他的脑海中浮现许多信息,一条条被整理出来,有条不紊的的交叉在一起,然后组成有用的信息。
  谢言知道这个国家正在行进的改革,一九九八年是一次新生!处于千禧年的新世纪和旧时代世纪末的交叉点,这是一场辉煌的盛世,注定会碰撞出更大的火花,又有无数弄潮儿指点江山,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在前进中寻找星光。
  后来的人们认为1998年对于中国而言,是名副其实的改革年和关键年不是没有道理的。1992年伟人南方谈话奠定改革的基调,1994年《公司法》颁布实施,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国企改制帷幕。君不见朱总理开始主导分税制改革,力排众议让人民币大幅贬值,改革措施之多,涉及面之广,为十五年来所罕见。在接下来的十几年里,中国政府成功实现了宏观调控,逐渐一扫之前落后贫困的状态。
  一九九二年伟人的那句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不知道刺激了多少官员留职带薪下海。
  谢言顿了顿,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全部说给谢成业听,将心里憋着不吐不快的话全部发泄出来,而他老子谢成业则像个认真听课的小孩,仔细专注的听着。
  谢言继续说道:“我考察了两三天,发现可以投资的项目不少,但其实真正挣钱的项目也没多少,都是需要很多的钱才能运转起来。”
  

第二十九章 创业伊始
更新时间2015…6…26 8:07:08  字数:2157

 谢成业坐下来,手指头扣着沙发的边沿轻轻的敲着,说道:“可是我们家里的积蓄不多,咬咬牙可以动用的钱只有两三万,剩下的的钱,都是给你奶奶的养老钱,那个是不能乱动用的。这样算下来,可挪用的钱不多,我们能做什么生意项目?”
  谢言目光明亮如炬,棕色的瞳孔中闪烁自信的神采,在谢成业的眼中他儿子像是换了一个人似得,变得自信张扬,成熟而稳重!
  谢言道:“资金不多我们可以先做个少投入的小本项目,实在没钱,咱们可以去银行贷款去借嘛。当然,前提是根据市场的需求而进行创业,因为任何行业,竞争都是避免不了的。竞争最小也可能意味着市场小抑或者还没有被发现。”
  “政府信用社贷款?不行不行,我们谢家一直以来就没有向政府借钱的传统。”谢成业疑惑的摇头。
  “不是农村信用社,而是向各大工农商行贷款,只要数量不多,我们又有经济收入,迟早可以还回来的。再说他们业务员正需要业绩来提升自己,我相信他们是不会拒接的。”谢言胸有成竹的说道。而事实也却是这样的,随着国务院的一纸政令,通行全国,各大工农商行,纷纷发布贷款指标,银行业务员急于赚取业绩不可能拒绝谢言父子贷款的,哪怕贷款的数额再小。
  谢成业叹道:“时代变了,你继续说吧!”
  好在谢成业的脑子并没有僵化,只是教书多年被生活的艰难、社会的坎坷磨光了志气而已。
  他都生于一九六零年,小时候经历过特殊时期十年,也曾响应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既来自于体制,又要他打破体制,如果成功,对于谢成业的人生而言,这是一次重生!
  面对着的,这是一个有无限可能也有无限想象力的世界,只要有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可能,谢成业愿意从内心深处打破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为此全心倾注自己的信念、信仰和牺牲。
  对于已经三十八岁的谢成业来说,他教书已经整整十岁了,已经渡过了青春的躁动期,跌跌撞撞的三十多年过来了,现在却突然矗立着一座巨大的冰山在眼前,要他放弃教书育人这门职业,改而经商,改变航道,扭转乾坤,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决断的腕力。
  谢成业面临着人生的抉择。
  成,则辉煌一世,败,则一塌涂地!
  谢成业揉揉太阳穴,显然心里做着人生的抉择,头仰躺在柔软的沙发上,说道:“儿子,贷款的事情先放下再说,你先说说你的计划,让我参谋参谋。”
  “嗯,好的。我在青石街看了一下,发现青石小吃街中虽然有许多小吃,但里面的小吃物种还不够新颖,吃法花样过于陈旧,食客们都吃腻了,所以我们可以从小吃下手,大打文章!”
  “小吃?”谢成业作为一名教师,也算是书香家庭,讲究的君子远庖厨,他从来不去关注小吃这类东西,乍然听到,微微皱眉。
  谢言讲的口干舌燥,抢过他老爸的搪瓷大杯咕噜咕噜的喝水。
  在谢成业翻白眼之下,谢言讪讪的放下了杯子,正经咳咳嗓子,道:“对,就是小吃!老爸你先别皱眉,小吃代表着人类文化生活的精致化。随着改革发展的加快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这是毋庸置疑的,吃在日常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解决了生存的问题,就要朝着精细迈步,但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开始厌弃正餐青睐小吃。因为小吃不必讲究礼仪,随时方便地解决饥饿问题。”
  “说说怎么个赚钱法子?”谢成业眼睛亮起来,侧着身子兴致勃勃的问道。
  “麻辣烫小吃车!”
  谢言神秘一笑,竖起一根手指在他老爸的面前晃来晃去:“把麻辣烫做正规、服务一体化!”
  谢成业仔细琢磨咀嚼这句话,麻辣烫是沿街到处都有,但都是不卫生的野狐禅,容易滋生病菌,不卫生也不干净,说起这个正规、服务一体化似乎是个不错的注意,有新意!
  “怎么个搞起来?”谢成业向谢言问策。
  谢言说道:“我们要创业的麻辣烫不同于别家的,我们的小吃车要做到汇集风味小吃、特色美食、老少皆宜、营养全面、好吃不贵、消费随意等优势于一身,将中式快餐和特色小吃强强联合起来,这样的做法创意新颖,将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最大程度地扩大了消费群体。”
  谢言说完,等谢成业消化一下内容,起身,从书包里翻出一堆手稿纸张,交给谢成业看,道:“这是计划项目表。”
  “你小子扯了你的课本对吧,你看这一角撕纸痕还残存显示着数学页码。”谢成业黑着脸嘴角估计都在抽搐。
  谢言讪讪的干笑,赶紧解释道:“当时书包里只剩下课本了,老爸,你放心,我撕得绝对不是重要的内容,只是后面的多余纸张……”
  谢成业无奈的铺展这一叠皱巴巴的纸张,津津有味的看着谢言的计划表。
  “投资小、利润高、风险低、优势明显,食客众多,利润惊人……”谢言的行楷龙飞凤舞展开,谢成业暗道这小子什么时候写的一手好行楷字了?我记得他暑假好像一直在玩吧,难道是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偷偷的上了书法班?
  看来这小子隐藏蛮深啊,连你老子我都瞒着,这性格有点像我,不愧是我的种啊,谢成业心中暗自鸣鸣得意。
  “我暗中调查过那些小吃店的麻辣烫的小摊贩,和他们交流过。他们前期投入不到五千块钱,很多设备自己自己制作的。他们生意好的时候每天能有四五千,差的时候也有一千多元,而且还不需要缴税,二三个月也就能回本,简直就是小本生意中的一本万利的事情。”
  谢言拿过计划项目的纸张,翻到最后面,涂涂改改的写着好多零碎的东西。

第三十章 前夜
更新时间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