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入梁祝-第4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墨无行反驳归反驳,就连他自己也觉得不够有底气。
就在这时,祠堂外一阵啪啪的脚步声,然后就听到有人高声呼道:“雷震天求见墨门钜子、武家族长!”
“凌奋勇求见!”
“慕容潇潇求见!”
“黄河帮帮主求见!”
墨究理面色一寒,冷声道:“开门!”说完,墨究理深深地看了梁山一眼。
今夜之事,若没有这位突然杀出,恐怕难以善了。当然,以老三执拗的性格,未必能听得进去,但至少那些跟随老三的人会仔细琢磨,到底值不值得。
说到底,墨门入世还是怀着远大崇高理想的,没有这个,墨门弟子的豪情与热血就不存在。但是眼下农家子弟培育出新稻种,要建天下粮仓,这理想一样崇高伟大,而且还更加现实。
梁山看了墨无行一眼,淡淡地说道:“新稻种还只是其一,梁某在正清派发现一物,后移植梁家庄,这东西地再怎么贫瘠也能产出,亩产四五千斤是没有问题,是再好不过的代粮。”
“哦,此物叫什么?”墨究理连忙问道。
“番薯。”
墨无行面色一变,新稻种,还有这叫“番薯”的代粮一出,百姓无粮食之忧了。
哗啦,大门打开,雷震天与凌奋勇龙行虎步走了进来,紧跟着他们后面的是慕容潇潇,以及黄河帮等帮主。
这一帮人给高座的钜子与武家族长施礼完毕,然后推金倒玉一般齐齐跪倒在墨无行面前,轰然喊道:“见过主公!”
这些人都是按原剧本的节奏来,以期给祠堂众人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但不知怎的,他们发现他们的主公墨无行,此刻却有些面色讪讪。
第859章 天时地利人和有
祠堂中的墨门子弟,特别是保守派的人系,看到下殿黑压压跪倒了一片人,顿时感觉有些紧张。
这些人显然不是普通人,随便拎出一个来都是一地方豪强,聚在一起给人如山岳一般的压力。
“起来吧。”墨无行淡淡地说道。
墨无行的这个样子,让熟悉他的人顿时侧目。
墨灵一双大眼睛更是瞪大。
三叔虽然激进,但平时为人低调,然而刚才一开口,语调与气势俨然就是一方霸主。
而梁山心中却有四个字霸气侧漏。
“这位是梁长老。”
墨无行向他的手下介绍梁山,接着又把方才他们争论的新稻种简要说了一遍。
这些人一时面面相觑,不知如何回答。
“在下崔永,见过梁兄。”黑压压的人群中却是走出一个中年文士。
梁山先前并没有注意到崔永,但他一站出来就认出来了。
崔永是崔莺莺的哥哥,当日梁山与拓跋秋蓉到统万城的时候也是与之见过一面,是一个外表看起来朴实的青年。
“梁兄,别来无恙。”崔永颌下三绺胡须,面白而双目有神,从其装扮来看,就是一个个幕僚。
“哦,原来是崔兄啊。”梁山打着哈哈。
崔永目光烁烁。
他是新近投靠由墨无行暗中发起的墨龙会组织,因为过去的身份,特别是他的才智,迅速在墨龙会占了一席之位。
他与小妹,再与其他被魏国鲜卑族戮杀的中原世家的子弟组成了一个联盟,想着伺机而动,最终,他觉这些都是小打小闹。
墨龙会是隐秘组织,崔永机缘巧合加入,也是为家族复仇找到了组织。
“崔莺莺可好?”梁山又问道。
“小妹一切都好。”崔永认真地答道。
当时见梁山的时候,虽知道是修士,却也没有“高山仰止”之感,现在却不一样。
感觉到梁山的压力,崔永暗暗吸一口气,心下惴惴的同时有些兴奋,知道是自己让墨龙会组织刮目相看的时候到了。
“听说崔家遭了难。”梁山说道。
崔永肯定有话要说,梁山先是扯开话题。
果然,崔永面露痛苦之色,道:“我崔家一千三百多口都被杀,唯有我和小妹幸免。”
“唉。”梁山叹了一口气,道,“此等祸事,大抵是定数使然,听说一年后魏国都城大乱,也算是因果循环。”
“梁长老说的极是。”崔永认真地作揖,脸色肃然,浑身上下开始散发出一股凛然的气息。
这是要“口若悬河”的征兆,梁山嘴皮子功夫了得,这里面的门道自然清楚,当下微笑不语,倒是要看崔永如何反驳他。
“西秦残暴,朝不保夕;北魏大乱初勘,又有柔然举国来袭;南宋君臣昏庸,才招惹天怒人怨,引得荆襄等地纷纷割据自立。当今时代,天下昏昏,百姓极苦,正待明君出,登高一呼百应。三年可拒一地而逞雄四方;五年可灭三国其一奠定霸业;十年即可一统天下,届时梁长老之新稻种流传天下,可谓正当时。”
梁山目光微凛,这家伙说到点子上啊。
新稻种的推广的确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抛弃原来种植的稻种,一来农民未必敢冒这个险,心存疑虑;二来是新稻种毕竟有新的生长习性,农民过去的种植经验统统清零,迅速推而广之并不现实。
梁山原本的计划也就是各地找一些示范户,花个两三年时间再把名头传出去,而真正要在华夏各地推广,恐怕真要积十年之功。
崔永的意思是说,我们这边夺江山成功,你们这边新稻种传遍天下,正是应了新君一统天下的好气象。
新稻种出来,天下老百姓都不再挨饿,这可比黄河水里冒出一块石头的吉兆要强上百倍千倍。
说白了,崔永就是打一个时间差。
“凡欲成大事者,天时地利人和有其一,就可以起事。现时三国由盛转衰,内忧外患,此乃天时。自古以来,关中来龙兴之地,却经百年战乱人稀地荒,也正因为此,关中平原地带并没有强大势力,主公正可以以此为属地,这正是天赐之地利。至于人和,更不用说,墨龙会上下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初具,何愁大业不成?”
墨无行暗自点头,此子所言有理有据,气势磅礴,天生纵横家的本领。
崔永察言观色,见墨无行面露喜色,心中暗喜,说道:“墨龙会军事力量瞬息就可拥有十万带甲精锐,有墨工坊在后做军备支撑,兵峰之锐,天下没有能够阻挡的。又有大江南北的商队,货畅而财丰,更是立业之基。至于墨家子弟,更是人才济济,前赴后继,不用担忧。”
崔永说到这,不再说下去,只是望着梁山。
梁山不得不佩服崔永的口才,一开始山雨欲来,接着乌云密布,最后大雨倾盆,大势已成。
纵横家的好手段。
祠堂内许多人的脸色都变了。
一直安稳坐着墨究理也眉头微蹙,心中顿时生出无力感。
在墨究理的这些儿子中,墨无行最为出色,但是墨究理最后还是选择老大墨无敌为钜子。
何为无敌?仁者无敌也。
墨家并不排斥儒家的“仁”,相反也纳入自己的核心理念。
但是,现在看来,他这个三儿也是无敌姿态啊。
崔永把众人细微表情变化都收入眼底,心下有些得意。
天时、地利、人和皆在,只要善加经营,只会越来越好,十年后,墨龙会就会以压倒之势横扫天下。
梁山望着墨究理与武御风,说道:“钜子,族长,你们怎么看?”轻飘飘地就把皮球踢了回去。
事实上,梁山给墨门当挡箭牌这么久,再说下去,还真可能结下因果了,再说,这也是墨门中的家事。
“墨无行,你想怎样?”武御风声音略沉,双目放出两道寒光。
“我要把墨门中的年轻一代带走。”墨无行说道。
“然后呢?”墨究理双目喷火,“带回来多少?”
那些个被崔永一席话煽动得热情澎湃的墨门青年才俊们听到这话,就像是兜头倒了一盆凉水一般。
是啊,当年楚霸王带着八千子弟兵东征西讨,垓下一战之后,回来多少?
“草木一秋,人活一世。”墨无行淡淡地说道。
这一刻,墨无行心中的信念坚定无比。
梁山无话可说。
这样的场景,已经到这般地步,即便是此时墨无行反悔也是不行。
第860章 闲入非定非非定
梁山与祝轻云两个在长老席位落座。
祠堂内激进派与保守派对争论随之开始,你一言我一语,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钜子、族长的话还要不要听,你们还是不是墨门中人吗?”一个中年汉子怒斥道。
这是保守派的反击。墨门内部组织严密,钜子与族长具有无上权威,激进派今夜的举动,实在有“欺师灭祖”之嫌,是大罪。
“我墨门中人,以非攻、兼爱而行天下,然自墨门成立以来,那些得了墨门帮助却背信弃义之事却是比比皆是,世事如此,我等岂能坐视?”
“对,我们就要打怕这不平的世界。”
激进派的人更是声掀屋顶。
激进派讲的也是事实,一桩桩摆出来,结果就只能对世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了。
后世有学者说古代的帮派,以及任侠之风,多少跟墨门有渊源,梁山心道,多少是有根据的。
梁山自然不会再插嘴辩论,极长老要他帮的忙他已经做到了。
他即便不说话,在这坐着,本身就是一种威慑。祠堂再怎么闹,也不会文争变武斗。
客观的讲,墨无行闹这一出,吴土与墨灵小姐的事情,也就不算个什么大事了。
已是寅时,过不了多久,天也就亮了,只是这夜对墨门至关重要,没有人说明天“再战”之类的话,依旧是精神抖擞的辩论着。
不过,这些都与梁山没多大关系了。
梁山很快就觉得眼前这一切犹如浮云。
当然,对于修士而言,世间的功名利禄、王图霸业这些本就视作粪土,对世间万物也都以旁观者心态对之。
一刹那间,梁山脑海神宫又显现出无量天河的情景。
梁山身边的祝轻云第一时间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