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玄幻小说电子书 > 穿入梁祝 >

第326章

穿入梁祝-第326章

小说: 穿入梁祝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夫人此刻的彻悟,此刻的境界,是纯阳期与造化期都可遇不可求的。
    原来,每个人在死的时候,还有一次机会。
    无论你是凡人还是修士,这机会都存在。
    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循序渐进,而死亡到来时候,却给了人直达彼岸的机会。
    没错,那就是彼岸,完全不同梁山现有知识与范畴之内的世界。

第654章 跳出因果有命运
    梁山心里也愿意相信老夫人去了那个世界。
    一切都放下,所有的所有,遂达彼岸。
    梁山却不知道,老夫人梁杨氏看向梁山的那一眼,又好像经历了一生。
    从梁山伯的出生,开始走路,开始说第一句话开始,然后求学,老夫人在家中纺线为儿子努力赚取在楼台书院的花销,犹如春蚕吐丝。
    梁山伯回到梁家坞,性情大变。老夫人自然以为是受马家堡的刺激,失去爱人的刺激,最后还有梁家一干族老刺激,人逢大变有变化是正常的,更何况这份变化让梁杨氏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哪个母亲不希望儿子浪子回头?
    带领众人到**,开荒办作坊,鬼气沉郁的杨村一年不到就生机勃勃,犹如是沙土中聚城堡,不可能做到的居然完成了。
    可是,浪子再回头,只要不是自己的儿子就什么也不是。
    梁山伯托梦告诉母亲他不好的时候,梁杨氏还无法接受,三天三夜的念经斋心之后,梁杨氏忽然就明了。
    因而,梁杨氏一开始看向梁山的目光是悲苦是绝望,原来自己的儿子早已死了。
    然而,当梁山撕心裂肺喊出那一句“娘”的时候,那些走出梁家坞的日日夜夜立刻浮现在梁杨氏的脑海当中。
    对梁杨氏而言仿佛重新经历一边,但是则经过的时间一个弹指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梁杨氏的目光转而亲切、慈祥,原来这就是儿子。
    世间事,有些亲生儿子未必比陌生人对老人还要好,所谓骨肉至亲未必靠得住,靠得住的,原来是“缘”。
    一刹那的明悟,老夫人瞬间明悟,放下所有,撒手归去。
    就在这时,悲痛不已的陈四娘,忽然鼻尖闻到一种淡淡的香,类似檀香,整个室内旋即充满一种无比安宁与祥和之气。
    老夫人端坐在正堂蒲团上,三天三夜没有倒,面目如生。室内的檀香已经飘散在整个院中,包裹着主宅,附近的人都可以能闻到。
    老夫人梁杨氏仙逝,引发梁家庄上下极大悲哀,顿时缟素如雪,笼罩整个梁家庄。
    院中扎了灵堂,梁山一个人呆在那。
    主宅外扎了一个更大的灵堂,许多人争着守灵,小到三四岁的孩童,年长到七十上下的老人。
    外头由陈四娘与瑛姑张罗,内里就由梁山一个人守灵。
    相公能及时赶回来,陈四娘认为是冥冥中有天意,是老天开眼。
    陈四娘悲痛不已,但是母亲大人走的安详,没有痛苦,说起来也是喜丧,于是陈四娘强打精神,应付庄户人家。
    头七是梁家庄自家人吊唁,二七就是十二连坞的吊唁,这些都有许多工作要做。
    老夫人梁杨氏最后时刻的安宁,梁山也获得的安宁。
    他的修为完全恢复,就好象从天上掉下来到现在,他像是做了一场梦一般。
    梁山却知道不是梦,他的母亲走了。
    母子之间的缘分,永远不在了。
    即便是以梁山现在的心性与修为,心里还是时不时冒出点悲伤,以及空落落的。
    或许每一个人,即便他有亲朋好友在左右,他都注定是孤单的。
    死,是最大的教育。
    亲身经历者,彻底破除它,刹那间达到彼岸,所谓千载万年的修行都不需要,转世修行也都不需要。
    这就是顿悟,一念超拔。
    后世禅宗就有克期证悟的一说。
    清朝的雍正皇帝就是代表例子,他召来全国知名的禅宗和尚到皇宫来,关起来七天,一定要证悟,如果不证悟出来就杀头。
    仅仅是死亡的逼迫,这么一个念头,就让一些人得到了证悟,更何况真的死亡降临的刹那。
    梁山知道,母亲大人得到大安乐,大涅磐。他应该没什么好悲哀的,但是他还是感觉到悲哀。
    这悲哀是为自己的。
    梁山不知道,当他的死亡真正来临的时候,他会怎样?
    事实上,从前世到现在,依然保持前后的记忆,梁山现在知道,这是何其幸运?
    不要认为他死过一次,就觉得死亡没什么可怕。梁山现在才知道,他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经历过死亡。
    那个不可说不可说境界,原来就是命运。
    筑基期与金丹期修士为积攒功德而努力;元婴期与渡劫期为添福加运而奋斗;纯阳期与造化期为了结因果而挣扎,至于那个不可说不可说境界,就是打破命运。
    跳出因果之外,还有命运。
    所谓命运,原来就是功德、气运、因果的三位一体。这三者组合中一起构成的运动,就是命运。
    第四天,老夫人梁杨氏落葬。梁山与梁阳作为儿子、孙子在整个送葬队伍前头。
    老夫人生平朴素,即便梁家庄已经富得流油也从不穿金带银。她早有话,百年后一切从简。
    可仪式再从简,也有世俗的礼仪,梁山得遵从。不过这时候的他,已经不再觉得悲伤,反而是前所未有的安乐。
    老夫人安然而逝,三天三夜身躯如生,梁家庄上下也传为奇闻,悲伤之气顿时少去许多。
    老夫人乐善好施,平易近人种种事迹传播出去,送葬那天十二连坞各派代表,感其恩德之人更是络绎不绝。
    落葬完毕,梁山就在母亲坟前旁的茅屋结庐。
    茅屋周围都是松柏,有山涧引过来,整个地方显得格外清幽安宁。
    二七过后,梁山把梁家庄中高层人士都叫到茅庐来。
    凡人过世,向士族豪门要过足七七才算是功德圆满,这是俗礼。但贫苦人家却讲不起这些,能有一薄木棺材就已经是幸甚,很多草席一卷,随便找块地,再找块砖头当墓碑就行了。
    老夫人七七还有活动,但基本上都是专业人士,譬如请了一些和尚与道士,为防他们打起来,在梁家庄东西头分开住。
    这些讲究是必须的,但在梁山看来,其实已经没必要了。
    三七之后,他就要离开梁家庄,其他时间,是陈四娘代他在茅庐里守孝,严持斋戒。
    夫妻一体,这些也没人说什么,毕竟梁山现在名义上是跳出俗世,成为神仙般的人物,梁家庄上下也不会以俗礼挑剔他。

第655章 备战备荒备瘟疫
    月光透窗而入,茅庐内坐满一堂。
    梁山中间坐着,陈四娘与瑛姑二人左右分作,下两排坐着荣宣司、教育司、总务司以及侦缉司等诸部门负责人。
    梁山先听诸位的汇报,听完之后也不置评,只是一一点头。
    梁家庄现在各部门的人事安排实行任命与推举并行的制度。高层多任命,中低层多推举。
    荣宣司与教育司,侦缉司都是梁山当初亲口提出来,现在不但建起来了,发展态势还良好。其他的部门则是陈四娘手中建立起来的。
    譬如有个天工司,部门负责就是远在琼州培育新稻种的老贾。这就等同是科技司。
    梁山佩服陈四娘远见,对她的执政管理彻底放心。
    梁家庄的军事统领由陈四娘负责,手下四个统领,分令步、骑、工、射四支队伍,同时还兼各地商队武装的大统领。
    把军权抓在自己手里,这点也非常不错。
    汇报了一个时辰,梁家庄的现状梁山算是了然在胸了。
    众人散去,茅庐中就剩下梁山与陈四娘还有瑛姑。
    “四娘,瑛姑我帮你介绍一个人。”说着,梁山把这外头的梁魁叫了起来。
    开会时,梁魁一直在外头猫着,并没有进来。
    经历了魔炼之地,以及种种变故之后的梁魁终于完成他的蜕变,整个形体跟人没有任何差别,即便是高明的修士也没有办法看出。
    根据梁魁自己的审美,他被自己变成了一个虬髯大汉,这点跟梁山即将指派给他的工作有些不相符,但是梁魁就是喜欢这个风格,梁山也没有办法。
    “这是梁魁,是我外头结识的义弟,快来见过两位嫂嫂。”
    梁魁连忙向前参见两位嫂嫂,举止像模像样。
    “天工司老贾常年都在琼州岛工作,所以这个副职,我准备让梁魁担任。”梁山道。
    “相公这般说,妾身自然照准。”陈四娘嫣然一笑。
    接下来几天梁山会带着梁魁参加各部门,这家伙想要一颗人类的心,那就只有深入社会才行,而这方面,他呆在梁家庄比跟着梁山在建康城要更合适。
    说了两句,梁山打发梁魁退下去。
    在梁家庄,梁魁除了在天工司担任职务之外,他还有一项副业就是做养蜂人。
    在梁家庄小牛山半山腰里办一个小型的养蜂厂,这样他的那些傀儡蜂就可以混在里面。每天都有一定量的傀儡蜂飞向四面八方,这比什么烽火台都好用。
    让梁魁脱离自己视线,梁山多少还有些顾虑,不过根据这段时间了解,梁山知道这家伙的基本性格确定,那就是胆小如鼠。
    开了智后,梁魁意识到自己在傀儡中是独一无二的存在,被人发现了铁定是大卸八块的结局。
    这种威胁时刻存在,在担忧之下,久而久之,梁魁就养出第一个性格。
    而继续跟着梁山,梁魁是不敢了,魔炼之地一趟之后,几经惊吓,梁魁也十分有意愿找个宁静的地方呆着。
    这样一来,梁家庄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梁魁只是作为一着暗棋,专门对付有可能过来的修士,大多时候他就是一个匠人头,那里的人际关系简单,很适合梁魁。而改革技艺提高生产力之类的工作,也对他的胃口。
    梁山跟梁魁说,被人需要,是人成长过程中必须具有的。
    如果不被人需要,就完成不了社会化这一过程。
    梁山心道,只要让梁魁意识到唯有跟着他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