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第一贤妇 >

第348章

第一贤妇-第348章

小说: 第一贤妇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软趴趴的,没什么力道。
    他果然老了!
    周漱瞧着他写字的时候手有些打颤,又见他怔怔失神的样子,心头止不住一酸,将那张纸折好纳入袖中,“父王,让我给您诊诊脉吧。”
    济安王回神扫了他一眼,很快别过视线,“不必了,本王没病。”
    周漱眉心一皱,伸手抓住他的腕子。
    济安王下意识地挣了一下,没能挣开,便由着他去了。
    周漱细细地诊视了半晌,感觉他脾胃两虚,想是思虑过重,饮食不振所致。想要问问他到底在思虑些什么,然后劝解他几句,可也知他是不会对着自己倾诉的。
    略一思忖便道:“回去之后,我会按照您的症状给您开一个调理纾解的方子,配好了药给您送过来。您若是信不过我,可以将方子拿给每常给您看病的大夫瞧瞧,叫那位帮您配药。
    那么您多保重,儿子先告退了。”
    拱手一揖,径直出门而去。
    济安王听见周漱在门外仔细询问小厮他这阵子的饮食、睡眠和排泄情况,手不知不觉地抚上自己的腕子,那里还残留着冰凉的触感。
    他恍然记起,周漱自小体凉。冬天格外怕冷,一有机会就跑到书房来,缩在他的怀里,跟他一道写字读书。那时父子之间是何等地亲密,一家子又是何等地其乐融融?
    回想他这一生,前三十年可谓意气风发,年纪轻轻就封了王,圣恩不断。娶得娇妻美妾。有儿有女,又有一个极有主见、稳如泰山的亲娘坐镇府中,没有什么需要他操劳的。
    续娶了秦氏之后,他更是心满意足,一度以为自己是这个世上最幸福最悠闲最自在的男人。
    可突然有那么一天,他最爱的两个女人都离他而去,留给他一个沉重的秘密,驱使着他,引~诱着他,一步一步地远离了原本的生活轨道。
    随后的二十年。他苦心孤诣,呕心沥血,不择手段,如同着了魔一般地谋划部署。他忙于各种各样的事情,甚至没有闲暇去想一想,他到底在做什么,他所做的这一切究竟是不是他想要的。
    谋划多年的大计毁于一旦,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心中只有不甘和愤怒,以至于每次瞧见周漱。都恨不得将这个儿子活活掐死。
    当最初的不甘和愤怒淡去,当他夜里不止一次地梦见举事失败,被当年圣上抄家灭门,他和妻女儿孙的人头一字排开悬在城门上。任由来往经过的人们指点唾骂。
    梦醒之后,发现自己还躺在熟悉的地方,想到家人都还在,想到自己日后再不必奔波操劳、提心吊胆,竟生出了如释重负之感。
    若说他已经不恨周漱了,那是假话。
    男人骨子里都是赌徒。都喜欢危险和刺激,都有一将功成万骨枯的帝王梦。更何况他本就是皇室血统,更背负着替母族洗雪冤屈、为母亲正名的重则大任,挥洒了无数的钱财,耗费无数的心血,最终功败垂成,这份遗憾致死难消。
    对于周漱,他既恨,又有一点儿感激,更多的则是愧疚。
    他不知该如何处理这种复杂的感情,所以面对周漱的时候,他总有一些窘迫和无措。为了掩饰,他只能不假辞色,漠然对之。
    美好的时光已一去不复返,他与周漱之间,也只剩下“亲缘”这两个字而已,以两个字为基础培养建立的种种,早在秦氏过世的那一刻就已灰飞烟灭。
    即便他知错,即便他悔悟,也永远找不回昔日那种亲密无间的父子之情了。
    他老了,没有力气去弥补,有些事情也无法弥补。
    就这样吧,何必扰人又自扰?
    他犯下的错,他造下的孽,他欠下的债,等到了地下自有人跟他清算讨要。
    不知是周漱开的方子起了效果,还是因为想通了一些事情,心结得解,自那日之后,济安王的身体和精神都有好转,人也变得随和了许多。三宝摆满月酒的时候,还去酒席上露了面。
    出了正月进二月,是老太妃的祭日,进了三月又是秦氏的祭日。周漱和简莹跟方氏商议了一下,将秦氏的祭祀挪到伯府去办,济安王对此也没什么意见。
    祭祀当天,过府给秦氏上了香。大概人老了就喜欢追忆,回府之后想起与秦氏举案齐眉的日子,心中伤感,小酌了几杯,醺然入睡,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贴身侍奉的小厮早上叫他起床,发现他尸身都已经凉透了。
    萧正乾得到济安王过世的消息,亲笔写了一篇祭文,赐了谥号,差御前大太监裕德替他前来祭奠。下葬之后,由世子周瀚袭了济安王的爵位。
    袭爵之前,周瀚曾找到方氏,要将爵位让给周润。方氏不愿担负逼迫继子放弃爵位的罪名,更不愿让别人因为爵位一事对周润的身世产生怀疑,没有同意。
    济安王七七一过,便清算家产,带着儿女和白侧妃等人搬出了王府。并拒绝了周漱和简莹邀她们同住的好意,在伯府附近另外购置了一座大宅安置下来。
    周瀚此前颓废了许久,方氏等人搬走了倒又打起了精神。二十七个月的孝期过了,请方氏做主,为他续娶了一位同样因为服孝耽搁了婚事的大家闺秀纪氏为妻。
    这纪氏是个沉稳能干的,嫁进来没多久,就将如同一盘散沙的王府治理得井井有条。因她性格爽朗大方,简莹和方氏对她也很有好感,三下里来往颇勤。
    这一日午后三人正伯府后花园的水阁之中喝茶聊天,周沁便拿着一封信气喘吁吁地跑了来,“二嫂,喜事,大喜事……”
    ——(未完待续。)
    PS:  感谢“Violetle?e”童靴赠送的平安符,鞠躬!!!!

  ☆、第518章 大5结局(上)

简莹见她跑出了一脑门子的汗,便将自己的帕子递给她,“什么喜事把你兴奋成这样?莫不是你有了相中的人了?”
    “哎哟,那敢情好,总算能喝上咱们家三姑娘的喜酒了。”纪氏接口打趣道。
    周沁在外头做了几年的事,见的世面多了,早就不再是当年那一提亲事便脸红的小姑娘了。被两位嫂子调侃了亦不羞恼,大大方方地笑道:“哪有什么相中的人?是表妹她来信了。”
    “真的?”简莹眼睛一亮,“她可是好久都没有跟我们通信了,快说说,她信上都写了什么?”
    “表妹说她在京城开办了第一家女学,教导女孩子们读书识字,还根据她们的喜好传授各种可以谋生安身的手艺。她不日就会派人到济南府来,将梨花苑的孩子们接走……”
    听了周沁这笑意满满的话,简莹也倍觉欣慰,“这可真是太好了,她总算能够达成所愿了。”
    算一算,方依云嫁到京城已经将近四年了,因为何皇后的干涉和正妃的压制,不能去做她想做的事情,一直郁郁不得志。只能将内宅当成磨练自己的演武场,与皇室的各色女人周旋。
    萧未以一封信打动了她,将她娶进家门,却没能实现自己的承诺,深觉愧对于她,对她加倍疼爱。可她心不在此,并未因为男人的偏宠开怀多少。
    成亲第二年,她有了身孕,去年生下一个女儿,取名萧念,请封为“玉雨郡主”。玉雨乃梨花的别称。可见她依旧对梨花苑未竟的事业念念不忘。
    对于女儿的出世,她倒是由衷感到开心的。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抚养女儿的事上。
    去年秋末,萧未的正妃染病过世,萧未立即上表,请旨将方依云立为正妃。
    那正妃的娘家乃是京中望族,父兄均在朝中为官。势力非同小觑。先是怀疑正妃被人谋害。将矛头指向了方依云,甚至动用三司会审,彻查正妃病逝一案。
    最终查出确是染病而亡。又妄图将正妃的堂妹续嫁给萧未,牢牢占住未来的皇后之位。
    萧未跟各方势力抗争了半年之久,突破重重阻碍,才将方依云册封为正妃。方知府在济南府连任期满。也被调往京城,入吏部任职。
    虽说如今京城还有不少的人仍然怀疑方依云使用非常手段谋夺了正妃之位。对她多有指摘议论,不过她才做了正妃几个月,就能出面开办女学,足以证明她已经苦尽甘来了。
    “是啊。表妹在信中说,这仅仅是个开始,以后还要收养更多的女童。开办更多的女学。不仅仅是在京城,还要推广到各大州府。州府下面的县镇,乃至村子……”
    周沁越说越激动,两眼之中散发着熠熠的光彩,“我想到了那个时候,天下就再没有人敢小瞧我们女子了。”
    简莹心知这不过是个不切实际的梦想罢了,即便在她原来生活的时代,女人已经足够自强自立,也仍旧无法得到与男人对等的待遇。
    各类教种都在宣扬人是生而平等的,其实哪有什么平等可言?人从一出生开始,就有了高矮胖瘦美丑之分,亦有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之分。
    有人天生力气大,有人天生有病,有人生来就有铺好的路可走,有人至死还在寻找出路。社会的复杂性,个体的多样性,决定了这世上根本不可能存在绝对的平等。
    不过这并不妨碍人们以此为目标激励自己,怀抱着美好的希望,努力奋斗,勇敢前进。
    总要有人去大胆地尝试,去抗争,去引领,去撼动禁锢社会进步的陈规旧俗。方依云就是这样的人,应该获得尊重和褒扬。
    “表姑娘的命可真好。”纪氏感叹道。
    她是典型的大家闺秀,从小就被灌输三从四德的思想。对她而言,相夫教子,妻凭夫贵,这些才是身为女子本分。像方依云那样去收养女童,捣鼓什么女学,已经是离经叛道了。
    对方依云的所作所为,她心下是不以为然的。有此感叹,不过是羡慕方依云得宠罢了。从她角度来看,能够让男人同意自己抛头露面,为所欲为,可不就是被宠上天的表现吗?
    她嫁进王府之后,虽不曾受过什么委屈,可夫妻之间始终淡淡的。加之成亲之前就被告知,周瀚这辈子可能再也无法生育了,想到自己后半生没有依靠,总觉得日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