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贤妇-第2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们后来是从我们家搬出去了,我们家是开面馆的,昙姑说兰妮子大了,不能再露头露脸了,不然不好说婆家,我们就给她们娘俩找了个清净的地方住着。
昙姑是个闷葫芦的性子,跟别人不咋来往,跟前就我们一门亲戚,你说她要死了,不把闺女托付给我,还能托付给谁呢?
我们家穷,跟男家多要些银子咋了?姑娘家要出嫁,咋也得置办一份体面的嫁妆不是?拿礼金置办嫁妆,我们那边都是这样弄法,不光我们一家……”
萧正乾捋须看着王窦氏,心说这老妇人倒是个人才。
莫说像她这样目不识丁的民妇,便是京城那些官宦门庭有些见识的女人,见了他也多半会紧张得说不出话来。这老妇人刚进门时还战战兢兢的,几番对话下来,便挥洒自如,眼泪说来就来,连哭带唱,竟是极有条理地将简振的话一一反驳回去了。
这大概就是朝臣们口中常说的无知者无畏吧?
因存了试探之心,便开口问道:“那么你可知道简兰离开西安的事?”
“我的青天大老爷嗳,她走的时候连说都没说一声,我咋个知道哩?”王窦氏拍着巴掌哭道,“她说要在屋子里给她娘守灵,叫我们那几天都别烦她。
她从小主意就正,脾气又大,我们哪儿敢去找她?”
“那么与杜晋考立下婚书之后,你们又为何匆匆忙忙离开西安?”
“我一个远房的亲戚给我捎了信来,说家里老的没了,让我们过去奔丧呢。放着兰妮子一个人,我们又不安心。
左右昙姑说了,要把兰妮子许给酒坊家的儿子,让杜小哥帮着照看照看也应该的。我和我家老汉合计了合计,就找了媒人中人,趁早把婚书写了,也省得别人说他们的闲话。
这不,写完了婚书,我们就走了嘛。”
萧正乾点了点头,“光听你说,倒是入情入理。”
“圣上。”简二老爷没想到王窦氏口齿如此伶俐,心下急躁起来,忍不住抢过话头,“西安距离济南千里之遥,若要查证,一来一回少说也要五六日。
这老窦氏定是瞅准了这一点,才信口雌黄,胡编乱造,极力米分饰自己骗婚诈财的丑恶行径。”
“简振,你稍安勿躁。”萧正乾抬手往下压了一压,安抚住简二老爷,“眼下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时间又无从查证谁说的是真话,谁说的是假话。
不过朕倒是有一事不解,杜晋考……”
“草民在。”
“你说你在简兰大婚那日为简家的人所骗,认为婚约不实,心灰意冷之下,遂撕毁了婚书,那么你是如何发现自己被简家所骗呢?”
“草民见到了简姑娘,是简姑娘亲口对草民说的。”
杜晋考这话一出口,简二老爷脸色便控制不住地变了一变。连坐在屏风后头的简老夫人,也下意识地捏紧了拳头。
萧正乾眸色微沉,“你说的简姑娘,可是简兰,也就是泰远侯府的表少夫人苗简氏?”
“回圣上,应该是的。”杜晋考有些迟疑地答道。
萧正乾一拍“惊堂木”,“到底是不是?”
“这……”杜晋考面露难色,“草民也不知是不是!”
——(未完待续。)
☆、第410章 听声辨人
“杜晋考。”方知府接茬道,“你最好把话说清楚,圣上面前,但凡有一句不实,就是欺君大罪,你明白吗?”
“是,草民明白。”杜晋考嘴里说着明白,仍旧一脸的犹疑,“草民的确见到了简姑娘,可不是有人说,简姑娘不是泰远侯府的那位简姑娘吗?
所以,草民也不知见的是哪个。”
萧正乾从他这绕口令一样的话语里总结出了中心思想,“这么说,你很确定你见到的人就是与你有过婚约的简兰?”
“草民确定。”杜晋考语气十分笃定。
“你何以判断你所见到的就是那位简兰?”萧正乾语带探究,“虽说你们此前同住一城,可你也未必有机会与她一深闺女子见面吧?”
杜晋考脸上一红,不好意思说自己时常在屋顶上偷窥人家孤儿寡母住的地方,只挑了能说的来说,“简姑娘与王家娘子上街的时候,草民见过她几次。”
“这世上长相相似之人何其多?单凭容貌判断未免太过武断了,你可有其它依据?”
“有,简姑娘知道草民爹娘姐姐还有妹妹长得什么模样,还知道我们家是用炒熟的粮食酿酒。”杜晋考怕萧正乾听不明白,进一步解释道,“别的酒坊都是用蒸煮的粮食酿酒,我们家是用炒的。
怎么炒,炒到几成熟,用什么柴火,都是有讲究的,我爹说差一点儿火候酿出来的酒就不好喝。
这是祖上传下来的法子,我爹怕人偷学,都是半夜偷偷炒粮的,简姑娘能说出炒粮的那种特殊的味道。
还有。简姑娘知道草民时常偷偷到她家门口转悠,知道草民爱在屋顶睡午觉……”
他一口气列举了许多诸如此类的琐碎小事,虽然听起来没头没脑,不过所有人都能明白他的意思——若不是当真在他家附近住过许多年的人,很难知道这些细致入微的东西。
简莹有些怜悯地看了简兰一眼,心说为了取信杜晋考,这人只怕把人家吃喝拉撒的习惯都打听清楚了。为了找回嫡女的身份。连狗仔活儿的都干了。真不容易。
萧正乾感觉自己已经找到了将两个案子联系起来的关窍,于是吩咐侍卫先将简二老爷和王石头夫妻两个带下去,着重讯问杜晋考。“暂且不管简兰现在是什么身份,只说你所认识的简兰,她既已认祖归宗,并遵照家中长辈的安排另嫁他人。为何还要与你见面?
身为简家的女儿,应以维护简家的利益和名声为重。又为何要揭穿简家欺骗你的事情,置简家于不利之地?
杜晋考,你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仔细道来,不得有半字虚言。否则朕将以欺君和诬告之罪严惩于你,你可明白?”
“草民明白。”杜晋考磕了头,稍稍理了一下思绪。便从头说起。
原来他那日拦截花轿,撕毁婚书之后。没有马上离开济南府。
一方面是担心自己这么一闹,耽搁了简兰的婚事,想留下探个究竟;
一方面是想着自己跟简兰有缘无分,可好歹认识一场,怎么也要亲眼看着她出嫁。等回了西安,还能帮她到王家娘子坟前烧几张纸,告诉王家娘子一声儿,说简姑娘嫁到了好人家,让王家娘子安心投胎。
而且他身上没多少钱,又拒绝了“简兰”给他的银子,还要挣点儿回程的盘缠,于是白日里进城跟那些挑脚扛活的人蹭些活计,晚上就宿在城外的一间破庙里。
等简家重新定了婚期,他如愿以偿地看着自己心爱的姑娘上了花轿,被人吹吹打打地抬走了,觉得自己了了一桩心愿。又打了几日散工,约莫盘缠够了,便准备回西安。
临走,他请那几个带他做活儿的人到一家酒馆喝酒,听见邻桌几个跑买卖的人闲谈,说是西安城里发生了好几桩灭门惨案。与家乡有关的事,他不能不好奇,便上前打听。
细问之下,方知死的不是别人,正是为他和简兰订立婚书的媒人和中人。他既震惊又害怕,唯恐自己的亲人遭了难,连酒都顾不得喝,当下便辞别那几个人,离开了济南府。
他一心记挂着自己的姐妹,却忘了自己的安危。坐船渡河的时候,冷不防被人打晕,套上麻袋,绑上石头,扔进了河里。等他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伤得十分严重,一条胳膊和两条腿都断了。
他住在一个很大的庄子里,吃喝拉撒都有人伺候,还有大夫每天来为他治伤。
几天之后,他就见到了简兰,才知道他住的地方是她陪嫁的庄子。
虽然她没有直说,不过从她的表情和支吾的言辞之中,他也猜得出,杀害媒人和中人,将他打晕扔进河里,都是简家做的好事。她无意之中获悉简家要杀他灭口,一直派人暗中保护他,才及时救了他一命。
简兰许诺会派人去西安保护他姐姐一家和妹妹,让他安心住在庄子里养伤。
那之后,每隔一段时间,简兰都会来探望他。交谈之中,他从简兰无意间说出的话语之中获取了许多的信息:
昙姑从来没有让简兰认祖归宗的打算,因为大户人家是非多,她只想让自己的女儿过简单幸福的日子。是以临终之际,拿出自己积攒的一半积蓄,买了老窦氏一个承诺,拜托老窦氏将女儿许配给杜家酒坊的儿子。
简兰之所以会到济南府来寻父,是因为她知道自己的娘亲等了简四老爷一辈子,想找到简四老爷,让他给昙姑一个名分。当然,她私心里也很想见一见自己的生父。
至于是如何认祖归宗的,回到简家之后都发生了些什么,她从来都没有仔细说过,只一再透露出她并不想违抗娘亲的遗命,而为简家的长辈所迫毁约另嫁的意思。
每每提到自己的丈夫和如今的生活。她必会流泪,表现得十分悔恨和痛苦。
最后一次见面,他发现她脸上有伤,裸露在外的皮肤上也遍布淤痕。追问之下,才知道她一直被丈夫欺辱虐待,日子过得苦不堪言。
他一怒之下,便要拉她去告官。
“我伯父是朝中一品大员。除了当今圣上。哪一个官敢管简家的事?”
正是她流着眼泪说的这句话,让他动了告御状的念头。不止要将她从火海之中解救出来,还要为西安城惨遭屠戮的那几家人讨还公道。
不久之后。简兰又派人将王石头和王窦氏送进了庄子。据说这老夫妻两个是听闻简兰成了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前来探亲的,说穿了,就是来打秋风的。
简兰怕他们被简家灭口。就如法炮制,将他们也送进那个庄子里保护起来。
于是机缘巧合之下。他既有了人证,也有了物证。
听完了杜晋考的叙述,简老夫人几乎咬碎满口的牙,这世上哪有那么多机缘巧合?也只有杜晋考这种头脑简单的乡野村夫会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