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如易-第7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到了最后一天,他再没什么好教她的,便将她带到太曦楼最顶层,她从未跨足过的地方。
这是一间幽僻的灵堂,供桌上摆放了几盘新鲜的果子和糕点,四周打扫的一尘不染,余舒看到那上面整齐地摆放着许多牌位,她默默地数了数,一共是有九块,看到最左边那一块牌位上一片空白,最右边那一块牌位上刻着“九代司天监大提点朱昶之神位”,她便知这些牌位上面供奉的都是历代大提点。
朱慕昭点亮了供桌两旁的蜡烛,取了三炷香,在烛火上引燃,然后示意余舒后退两步,他径自在蒲垫上跪下了,举起香至额头,沉声道:“十代大提点朱慕昭告罪列位先辈,在任十五载,未能寻回《玄女六壬书》,亦未能制成天命太骨,失尽本职,虽死难辞其咎,来日九泉之下,自甘受惩。”
说完,便举香三拜叩首,再起身放入香炉,又重新取了三炷香,递给余舒,郑重其事道:“该教你的,我都教给你了。自今日起,我便指定你为司天监第十一代大提点,你现在跪下,在祖宗先辈的灵位面前立誓,有生之年,务必要将司天监发扬光大,寻回《玄女六壬书》,誓与司天监共存亡,如若有违誓言,来生来世便做牛马,饱尝畜生疾苦。”
余舒眉心发烫,却是面不改色地接过了那三炷香,撩起衣摆,跪在一桌牌位前,学着他刚才的样子,举香高过额顶,低头沉声道:“十一代司天监大提点余舒,拜见列位先人,今日立誓,凡我有生之年,必将寻回《玄女六壬书》,将司天监发扬光大,誓与司天监共存亡,如有违背,来生来世不再为人,便做牛马饱尝畜生疾苦。”
而后磕头,上香。朱慕昭目光欣慰,他能辨别出她这一席话是发自肺腑,毫无虚言。
“好了,你再向我立个誓,不得将我朱家的大洞明术外传。”
余舒遵照他的话,再发誓约。朱慕昭点点头,有意无意地告诉她:“这座灵堂建成约有两百年,一向灵验,传闻某一代大提点因为擅自泄露了《玄女六壬书》的秘密,待到他卸任之后,不过十日便暴毙而亡。”
余舒感觉到颈后一股凉气拂过,转头看着供桌上那两排黑漆漆的牌位,不由地打了个冷颤,心道:这哪里是灵验,分明就是邪门儿了。
* * *
余舒自从学会了如何使用大洞明术,就找到了新的乐子,每日回到府上,她都会找一个练习目力和耳力的对象,尽提些五花八门的问题,常常把人问地晕头转向张目结舌,北大厢的丫鬟们个个遭过她荼毒,她却乐此不彼。
朱慕昭将大洞明术分为五重境界,第一重是察言观色,第二重是耳聪目明,到了第三重融会贯通就是小成,才可以辨识真伪。而到了第四重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就能从只字片言上判断真假。最后一重则是一叶知秋,他将大洞明术练到臻境,用了整整二十年,才到了随心所欲的地步。
余舒原以为凭她的悟性,哪怕尽得朱慕昭真传,哪怕她废寝忘食地苦练,最快也要三年五载才能小成,不成想,学成七日后,她便感觉到了耳聪目明这一重境界。
这种变化显而易见,她的视力仿佛一夜之间就清晰了十倍,三丈开外一张纸上写的小楷,她也能看得清楚,她的耳力也胜过从前,夜里隔着门,她能听到走廊底下窃窃私语的丫鬟们在说什么悄悄话。
她固然惊喜,然而事出反常即为妖,只怕是走火入魔了,隔日她便找到太曦楼,将她这般变化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朱慕昭。
朱慕昭显然也没想到她能这么快就突破到了第二重,当场试验后,才确定她是真的到了耳聪目明的境界。
余舒见他脸色古怪,不由地就往坏处想:“太书,是不是我哪里练岔了?说起来,我近日总觉得头痛,睡觉又浅眠,有点风吹草动就惊醒了。”更奇怪的是,她晚上睡不好,白天却一点都不觉累。
朱慕昭皱了皱眉头,视线落在她眉心的疤痕上,忖度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你这样的情况,我曾在书上见过。常说人有七孔八窍,七孔是指眼睛、鼻子、耳朵、嘴巴,这八窍却也生在头上,却是多数不开,有人一夜之间变得聪明了,也有人一夜之间变得力大无穷,便是通俗所说的‘开窍’了。我猜测,你现在这些变化,或许与你之前的遭遇有关。”
余舒下意识地摸了摸额头那一道突起,怔怔道:“照您说,我竟是因祸得福了吗?”
朱慕昭笑笑,宽慰她道:“眼下看来确是一件好事,你又何必多想,实在不放心的话,我就让青珏过来给你瞧瞧。”
余舒还真是不放心,万一她这是伤了脑袋落下的后遗症呢,于是不好意思地对他道:“那就麻烦朱师兄多跑一趟。”她毕竟是学了朱家的本事,唤朱青珏一声师兄不为过。
傍晚,朱青珏闻讯来了司天监,他已得知他爹私下将大洞明术传给了余舒,并无异议,眼下听闻余舒的症状和朱慕昭的猜疑,顿时啧啧称奇:“从来只听戏文上讲过,有人摔了个跟斗,磕到了头,然后就变得聪明了,没想被我遇见个大活人。”
当着朱慕昭的面,余舒总不好和他斗嘴,便伸手让他把脉。朱青珏仔细为她检查了一遍,确认她身体没什么毛病,到底是找不出她头痛和浅眠的原因,最后只能归结于她是突然开了窍,一时用脑过度所致。
余舒将信将疑地接受了这个说法,回到家,便焚香用六爻为自己卜了一卦,得知是福不是祸,才接受了自己突然变聪明的事实。
她一时兴起,便将醍醐香熄灭了,等到屋子里的香气散尽,再用六爻卜卦,居然让她顺利推算出来!她一鼓作气试了三遍,皆无空卦!
需知当日青铮为了教她六爻术弥补她八字缺失,让她抓了多少个日夜的围棋子,才提升了一点她那可怜的资质,勉强够得上学习六爻的门槛,且还不能为自己卜卦。后来辛雅给了她仿造的太清鼎和醍醐香,她才能用六爻卜算自己。
现在,她竟不必使用醍醐香,也能将六爻运用自如!
“我果真是开了窍么。”余舒难抑自制地在房里走来走去,恨不能仰天长啸一声,发泄心中的欢喜。
——易有云,福祸相依。她今日方能体味这四个字的真谛。
* * *
湘王在宗正司关了半个月,他与朱慕昭私下达成协议,朱慕昭安排他一家三口逃出京城,他就将上一代破命人的后人还有那个很可能生有天命太骨的孩子交给司天监。
朱慕昭后来没在余舒面前提起这件事,她也没有多嘴去问,直到新帝登基大典的前一天,朱慕昭带着她坐上一辆不起眼的马车,从司天监的后门悄悄离开。
“太书,我们这是去哪儿?”余舒透过纱窗看向外面陌生的街道。
“湘王昨夜畏罪自尽了。”
她愣了一下,回头对上他平静的眼神,不由地用上了大洞明术,一对黑白分明的杏眼瞬间变得空茫起来。
“湘王真的死了吗?:”
朱慕昭笑看她一眼,并不介意她学以致用在他身上,而是回答道:“你只当世上再没有这个人便是。我现在就是带你去见上一代破命人的后人,万许她的孩子生了一具天命太骨,对你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第七百八十一章 番外 (五)
宁王获罪被贬为庶人,查封王府那两天,后院的女人们个个哭成泪人,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全带不走,轻装简行被送上了前往沛县的马车,府内奴仆遣散了大半,几十名死士被捕,余下的则不知去向。
沛县离京不到百里,虽谈不上穷乡僻壤,可小小一座县城,对一群享受惯了的人来说就跟鸟笼子似的。等到刘灏从宗正司放出来,被人送到了监禁他后半生的宅子上,迎接他的不是对他死心塌地的姬妾们,也没有成群结队的忠仆,就只有宁王妃幽怨阴郁的目光。
随后,刘灏便惊怒地现,他的如薇夫人和庶长子不见了。他做梦也想不到,早在他被宗正司定罪的时候,趁着宁王府乱成一团,纪星璇和孩子就被人悄悄地接了出来。
纪星璇与刘灏之间不过是相互利用,谈不上什么真情实意,所以刘灏落难后,她走得干脆,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然而离开宁王府,不过是换了一座囚笼,她依然没有得到自由。
她被安置在安陵城某个偏僻的民宅,除了负责烧火做饭的婆子之外,另有两个会武功的女仆不分昼夜地轮流看守着她,不许她踏出大门一步。她不是没有想过逃走,但她身为一个早该死在牢中的朝廷命犯,带着一个不满周岁的孩子,能逃到哪儿去呢。
纪星璇老老实实地在这里住下了,不仅因为她无路可走,她情愿相信教会她所有的师父,不会弃她不顾。哪怕她根本就都没有见过他的真面目。
这两个月来,远离了是是非非,不必再与刘灏虚与委蛇,竟是她这些年不曾有过的平静,不知不觉间她的仇恨与不甘都快要被磨平。
直到某一天,一辆马车停在了大门外。
纪星璇刚刚把孩子哄睡着了,就听到外面的动静,起初她以为是送柴火的挑夫,躺在床上没有动弹,不一会儿,看守她的女仆突然推门而入,对她说道:“夫人请起吧,有人来接您了。”
纪星璇呆愣了片刻,猛地从床上坐起来,一面手忙脚乱地套着鞋子,一面心想:定是师父来了!
她快步走到门外,一眼就看见了背对着她站在院子里的颀长身影,沐浴在夕阳下,一袭锦绣非凡,她的心跳一瞬间就到了嗓子眼里,难抑地唤出声:“师父!”
那人转过身来,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她惊愕地停下脚步。“您,您是——”
原来师尊就是司天监大提点么,纪星璇的心思百转千回,然而不等她缓过神来,就见大提点的身后又走出一个人来,长袍玉革,束钗冠,却是个冷傲逼人的女子。
“居然是你。”余舒看清楚几步之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