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圣天下-第4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陆三娇之所以能够获得这一线生机,便是因为当时史圣大人为他说了一句公道话。
时至此刻,帝师竟然想要从苏文这里取得突破口,将史圣司马迁的那番话解读为留有私心,暗中偏颇,这简直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于是在下一刻,苏文的眼神完全冷了下来,他点了点头:“不错,陆三娇的确是我的老师,但如果你想以此构陷家师的话,便是辱没了我朋友的名声,敢问,你有这个胆子吗?”
对此,帝师并没有表态,他只是漫不经心地向前迈了半步,终于问出了最后两个,同时也是最至关重要的两个问题。
“今日恰逢词圣大人亲临,我的这最后两个问题,便是关于词圣大人的,我想问问你,你可是词圣大人的后代?”
这一次,不等苏文回答,帝师便紧接着问道:“你的身上,可留有魔族血脉?”
第五百二十一章 星海之下,有雪初降
苏文的手掌突然自清白圣石之上离开了。
时至此刻,他终于明白了帝师的意图,可惜,却是有些晚了。
事情已经脱离了苏文的掌控,于是他闭口不言,只是沉默地看着帝师,情不自禁地握紧了怀中的黄鹤楼。
苏轼的脸色也已经沉了下来,他轻轻挥了挥衣袍,身上的紫金光辉狂暴而起,紧接着,苏轼也如同帝师那般,向前迈了半步,开口道;“你到底想说什么?”
便在这半步之间,整片夜空开始急剧颤鸣,星芒大盛,映照着大地上的遍野山花,两者之间仿佛产生了某种难以言喻的共鸣,夜幕如奔流不止的星海,惊涛拍岸,葬花岭则仿若一叶扁舟,于骇浪汹涌当中飘摇不止。
至于立身于舟船之上的人们,即便是圣阶,也有些稳不住身形,仿佛随时都会被大海所吞噬。
帝师虽然贵为人族六首之最,此时也面色骇然,因为他未曾料到,苏轼竟然这么强。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圣阶了。
与史圣的不朽之域一样,苏轼身为当世仅存的,跨过圣阶这道门槛的三人之一,这片星空,便是他的神圣领域!
这,便是凝神境。
当然,此时苏文等人所感受到的天地圣威,只是苏轼神圣领域中的沧海一粟、冰山一角,若是等苏轼完全释放出凝神之威,不知道会有多么恐怖!
但即便如此,帝师也不曾倒退半步,而是伸手遥指苏文。厉声道:“我想说,此子本就是魔族余孽!不。还远不止如此,我甚至怀疑。他是魔君屠生转世重生!”
帝师一言,顿时惊起万重浪,在苏轼的驱使之下,整片星空仿佛都压了下来,令众圣的身形即刻下沉三尺,不得不同时释放出各自的圣位与之抗衡。
圣阶与圣阶之间的差距,竟然可以这么大!
帝师甚至能清晰地感觉到,如果苏轼想要将他格杀至此的话,哪怕他的身边有柳中庸和南宫生相守。哪怕他的手中握有万千底牌,也绝对逃不过!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谋算,一切投机取巧,都只是一个笑话!
但帝师并没有死,不是因为苏轼心慈手软,也不是帝师突然在生死一线间突破了圣阶的桎梏,看到了更为深远的风景。
而是因为他说出了一个人的名字。
魔君,屠生。
他说。苏文是屠生转世重生。
于是在星海之下有飘雪降临。
此时的圣言大陆早已入春,即便是人族北域也恢复了暖意,或许除了南边的那座圣雪峰之外,已经再难见白雪纷飞。
但此时的葬花岭。却突然下雪了。
不,更加准确地说,在这一刻。整个圣言大陆都飘起了如柳絮一般的雪花。
这是因为在今日的葬花岭,除了帝师、刑师、柳中庸、南宫生、陆羽、汪灏和苏轼之外。其实还有第八位圣者。
只是在先前的那一番对峙中,他并没有现身出来。也没有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哪怕他所在的缙国,如今已经与柳中庸的天澜国、南宫生的武国结成了同盟,正在沧澜皇的指挥下攻打汜水关。
但这个老人,却有足够的资格保持沉默,如果他不愿意,没有任何人敢逼迫他选择立场。
自神书临世134年间,人类历史上总共出现了一百位圣者,但不管是在以前,还是在现在,不管是在圣域,还是在人间,都有众圣所公认的三大强者。
因为这三个人已经领先于百圣,向着更加高深的境界迈出了第一步。
不朽境,史圣司马迁。
凝神境,词圣苏轼。
以及最后的,如今出现在苏轼身前的这位快到两百岁的老人。
神笔境,书圣王羲之!
能够在一笔之间以一篇《积雪凝寒帖》令整个圣言大陆降下寒雪,这,便是神来之笔。
“苏老弟,不如让他把话讲完吧。”
一声轻叹出现在星海寒雪中间,出现在苏轼与帝师两个人中间,老人垂搭着眼皮,即便在这个时候,也看起来有些像是睡着了一般。
这是圣域两大山脉的第一次交手,于他人看来,最后的结果,是不相伯仲。
星海未能将空中的雪花融化,飘雪中的凛冽寒意也未能凝住整片星海,凝神、神笔,一字之差,但却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境界,直到这个时候,场间的其余圣者才终于知道,原来这两人已经走到了他们快要看不到的地方,在默默守护着圣者威严,在守护人间。
但苏文看着这一幕,却是知道,其实是苏轼赢了。
因为王羲之书了一帖,而苏轼却尚未诵词。
可不知道是因为对这位老人的敬重,还是因为苏轼不忍就此引发圣者之战,所以他选择了退步。
退了他迈出的那半步。
于是在刹那之间,星海重新隐匿进夜空当中,空中的雪花纷纷消融,就像是在整个圣言大陆下了一场春雨。
王羲之对苏轼微微颔首,然后突然对苏文说了一句话。
“我很喜欢你的字。”
苏文一愣,立刻自心中涌上了一种无比复杂的情感。
能得以书圣夸赞字写得好,当然是无上荣光,但不知道为什么,当老人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苏文却从中听到了一些怅然,以及遗憾。
他看着王羲之那满是沟壑的脸庞,低垂厚重的眼帘,还有眉宇间的超脱。
他心口处的那轮紫金圣心熠熠发光,他的眼中出现了一片萧索的秋意,以及更之后的寒冬。
那里所飘荡的寒雪就如今夜一般美轮美奂,让人流连忘返。
苏文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然后他躬下了腰身。
“大人谬赞了。”
王羲之轻轻一笑,并没有太过意外,然后对苏文说出了第二句话。
“练字,可以修身养性,也可以磨砺锋芒,最重要的,是可以让人心境平和,能让人看清很多原本看不到的东西,希望你能记住。”
说完,王羲之突然袖袍一挥,将一件物事抛到了苏文手中。
“今日看到你,让我想到了一位故人,可惜当年的那些人,如今就剩下我与苏老弟了,所以,这件东西,不如便交由你保管吧。”
苏文低头看去,那似乎是一杆墨笔,笔杆处触手微凉,笔毫间却显得无比的锋利,如果以此笔填墨挥毫,恐怕会直接将纸张戳破,所以,这又不太像是一支笔。
尤其是在上面所流淌的幽色流光,似乎看久了会慑人心神,所以苏文也不敢多看,便赶紧收了起来,再度恭敬地对王羲之行了一礼。
“谢大人。”
王羲之摆摆手,看着苏文的目光充满了慈爱,然后他慢慢转过头,向帝师问道:“你刚刚说,苏文是魔君屠生转世?可有证据?”
==================================
ps:写这一章的时候,莫语的脑中一直在出现一些画面,这些画面是会在今后情节中出现的,有些难受,也有些唏嘘,一个大时代即将结束,一个新的时代即将来到,让我们期待,并对过往寄予缅怀吧……
另外,有谁能猜到王羲之送给苏文的是什么吗?这件东西,在以往是提到过的哟!
第五百二十二章 那些过往,认不清的旧时光
当听到王羲之这番话的时候,苏文才终于意识到,之前王羲之所说的那位故人到底是谁。
“断岳的剑是朕教的,李龟年的琴是朕送的,苏轼的词是跟朕学的,王羲之的字也是跟着朕练的……”
在魔君手记的这句话中,总共提到了四位圣者,其中的前两位,剑圣断岳在二十一年前殒落北固山,乐圣李龟年则在四十五年前葬身天弃山。
当年的那些人,如今的确只剩下苏轼和王羲之了。
念及此处,苏文有些感慨,同时也有些明白了为什么王羲之会对他报以善意,或许是因为帝师说自己乃是魔君转世重生?也或许是因为王羲之也从自己的身上感受到了一缕故人的气息?
但很可惜的是,帝师并不知道这一段过往,也不知道原来圣域的两大山脉也曾与魔君屠生有旧,否则他一定不会说出下面的这番话。
“我手中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很多事情,即便没有证据,也是可以猜测的。”
听得此言,苏轼笑着弹了弹衣袍,寒声道:“猜测?苏文乃是我人族圣才,堂堂四大才子,更别说其小小年纪便位及御书,日后必成我族的顶梁基石,又岂是你凭借猜测就能随意抹杀构陷的?”
对于苏轼的这番责问,帝师并不以为意,接着说道:“此言差矣!正是因为此子被众圣寄予厚望,文名无双,所以哪怕只是有一丁点的可能性。我们也绝不能放过,否则日后必然会为我族埋下弥天大祸!”
“苏文体内是否留有魔族血脉。我想词圣再清楚不过,即便撇开此事不谈。在过往的一年之间,苏文的种种表现,难道诸位就从未发现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说完,帝师自怀中掏出了一本书册,轻轻抛到了王羲之的手中,示意对方过目。
“在天圣历133年之前,我圣言大陆已经太平了整整近百年的时间,世间鲜闻魔族余孽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