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皇牌农女 >

第6章

皇牌农女-第6章

小说: 皇牌农女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定了主意,她也没心情再逛了,和虎头一起往城门走来。然而走出百十来丈远,她便发觉情形有些不对。进咸喜酒楼之前,街上还是人来车往、熙熙攘攘的,这会儿却冷清了许多。
  行人和车马明显见少,每一个都行色匆匆,路边的摊位也都撤掉了将近一半儿多。时不时能看到穿官服的差役,还有一些身着便装、眼神锐利的人混在人群之中,不动声色地打量搜寻。两旁店铺的窗口、门后都是观望的身影,几个门脸儿小的店面已经上了门板,直接关张了事。
  叶知秋不明究竟,便拉住一个挑担的中年汉子打听,“大哥,出什么事了?”
  “我也不知道,听说是官府抓人,要提前关城门。你们娘俩儿也赶紧着些吧,再晚怕就出不去了!”那汉子好心地提醒了她一句,就一路小跑地去了。
  叶知秋一听要关城门,也有些急了,拽了虎头就跑。紧赶慢赶,来到城门口的时候还是晚了。只见两道城门紧闭,门楼上下站满了全副武装的兵卫。上千号行人车马被滞留在那里,吵吵嚷嚷,挤成一团。
  “这青天白日的,咋就把人关住不让走了?”
  “凭什么不让出城?我们又没犯事儿!”
  “哎哟,家里还有瘫在炕上的老娘要伺候,这回不去可咋办啊?”
  ……
  大人急,孩子哭,还夹杂着牲畜家禽的嘶嚎鸣叫,怎一个乱字了得!
  叶知秋踮起脚尖瞅了瞅,守门的兵卫各个面无表情,不动如山,根本没有搭理这些人的意思。嚷嚷了半个多时辰,也不见那谁谁谁站出来发表声明,为此次事件负责,并且行使最终解释权。那些不是特别急着出城的人等得不耐烦,便陆陆续续掉头回去了。
  虎头见太阳已经有一小半儿落下山尖了,不安地扯了扯叶知秋的衣袖,“姐姐,再不出去老牛叔该走了!”
  “没事,老牛叔他们大概也都没出去呢。”叶知秋安慰了他一句,心里也是暗暗着急。目光一扫,正好看见一个穿官服的衙役,赶忙迎上去,“请问官……大哥,城门什么时候能开?”她本来想学着古装电视剧上叫“官爷”,可实在叫不出口,于是改成了“大哥”。
  

第006章 夜宿清阳府
更新时间2014…4…19 12:53:24  字数:3480

 一路走过来,类似的话已经被问了十几二十遍,衙役早就腻烦透了。此时又被人问起,便连最后一点儿耐心都耗光了,眉眼一横,正待发作,就见眼前立着一个俏生生的小妇人。
  不似大家闺秀那般不食烟火,也不似小家碧玉那般娇羞带怯,落落大方地站在那儿,自成一道风景。布衣荆钗,不施粉黛,那是一种原汁原味的美。美得自然,美得清透,美得可亲。
  都说美女是养眼败火的良药,这话当真不假。就这么一愣的工夫,衙役心中的火气不觉消了大半,再听她叫一声“大哥”,便全然没了脾气。
  “今天怕是开不了了,你还是赶紧找落脚的地方吧。再晚一些,脚店和便宜的客栈就该住满了。”虽然打着官腔,却也透着关切。
  叶知秋跟他道了声谢,又试探地问道,“官大哥,这城里到底出什么事了?”
  衙役骨子里也是个八卦的,又有心卖她个好。左右瞧了瞧,便凑过来压低了声音道:“听说雪亲王府的小世子突然得了重病,雪亲王得到消息从外地赶回来,看见小世子就断定是被人投了毒。满王府一排查,发现跑了个下人,便下令全城缉拿。我们接到上头的死命令,抓不到雪亲王要的人,就不能收工回家!”
  叶知秋听完心头震动,给世子投毒可是重罪,难怪这么兴师动众了。可这么大的一个城,想要找一个有意隐藏行踪的人谈何容易?这得找到什么时候去?
  衙役说完又有点后悔,赶忙叮嘱道:“这话你听就听了,千万别到处乱说。雪亲王可不是热脸佛心的主儿,搞不好要惹祸上身的!”
  叶知秋冲他笑了笑,“我知道,多谢官大哥提醒。”
  衙役嘴唇动了动,还想说点儿什么,就听有人喊:“马三儿,你在那儿躲什么清闲呢?赶快走了!”
  “来了。”衙役应了一声,又小声嘱咐了叶知秋两句,才转身去了。
  又等了一个多时辰,天色便暗了下来。见开门无望,前前后后又走了不少的人。剩下的人都是跟叶知秋和虎头一样,没钱住店也没有地方借宿,只能在这儿眼瞪眼地耗着。
  有人看到了商机,就地做起生意来,将随身带着的酒水和吃食卖给大家。也有一些城里的小商贩推车挑担,过来卖馒头包子和一些便宜的小吃。
  从刚才开始,虎头就一直盯着卖油糖饼的摊位。叶知秋捏了捏瘪瘪的钱袋,中午买包子花掉十文,还剩下六文,刚好够买两张油糖饼。
  城门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就算是开了,她也不敢带虎头走夜路,无论如何都要在这里过**。深秋天夜里已经很冷了,要露宿,不吃东西是熬不过去的。现在不是省钱时候,万一冻出病来,就得不偿失了。
  想着她将钱袋交给虎头,“去买吧!”
  虎头眼睛一亮,接了钱袋乐颠颠去了,不一会儿就捧回两个热乎乎的油糖饼。
  “姐姐,给你。”他把一个油糖饼递给叶知秋,自己则捧着另一个吃了起来。皮脆芯软,咬一大口扯出又细又长的糖丝,当真是又香又甜。他烫得直抽气,含含糊糊地嚷嚷着,“好吃,真好吃!”
  叶知秋就斯文多了,用手撕下一小块放进嘴里,细细地嚼着。虎头一整个都吃完了,她才吃了四分之一。她本想分一块给虎头,虎头却说什么都不要,“我吃饱了,不信你看!”说故意挺起肚子给她看。
  叶知秋知道他的饭量不止这点儿,也不戳穿他。又吃了几口,便将剩下的一半包好给他留了起来。这**长着呢,他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消化也快,天亮之前肯定会饿。
  虎头知道那是给他留的,往她身边凑了凑,一脸认真地道:“姐姐,等我长大挣了钱,给你买一车油糖饼。”
  叶知秋微微一愣,意识到这小家伙是感动了,忍不住笑了起来,“行,我等着吃你给我买的油糖饼。”
  说话间,就听旁边传来一个娇娇柔柔的声音,“娘,我也想吃油糖饼。”循声望去,就见一个年轻妇人抱着一个五六岁大的小女孩,手里拿了一块干干巴巴的面饼,好声地哄着,“等回了家,娘给你做啊。妞妞不闹,先吃这个。”
  妞妞将递到嘴边的面饼拨开,细声细气地嚷道:“我不吃,娘做的都不好吃,我就要吃油糖饼。”
  “你这丫头咋不听话?”妇人有些火了,“你再使性子,我就让你爹把你卖了。被哪个黑心的买了去,看你还敢这么闹不?”
  妞妞扁了扁嘴,“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惹得周围的人频频看过来。
  妇人也有些懊悔,想哄,怕她顺竿爬,再闹起来;不哄吧,听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又怕哭坏了。正左右为难,就见丈夫小心地绕开人堆,折了回来。
  她如同见到了救星,“哎哟,你可回来了,快看看你这闺女。”一边把妞妞要吃油糖饼的事情说了,一边把孩子推了过去。
  丈夫抱过妞妞哄了几句,听她哭得更欢了,便有些恳求地看向妇人,“咱们还有几个铜钱?”
  “都给这丫头看病抓药了,哪儿还有钱?要有我能不给她买?”妇人不满地瞪了丈夫一眼,“敢情你也把我这亲娘当后娘看呢!”
  丈夫是个老实人,跟她赔了不是,又去哄女儿,“妞妞不哭,等你病好了爹带你上山,给你摸鸟蛋烤了吃。”
  妞妞被这种话哄了不止一次,早就不觉新鲜了,加上人多,就愈发矫情起来,“我不吃鸟蛋,我就想吃油糖饼!”
  虎头有点看不下去了,扯了扯叶知秋的衣服,声音小小地问道:“姐姐,你吃剩下的油糖饼,能不能给那个妹妹?”
  叶知秋不是烂好人,更没富到可以随便同情别人,却也不想抹杀虎头的善心,“那是给你留的,你自己做决定吧。不过给了她你就没的吃了,你要想清楚。”
  虎头犹豫了一下,还是起身走了过去,将那半块温热犹存的油糖饼送给了妞妞。
  妞妞如愿以偿,立刻止住了哭声。妇人和丈夫感激之余,颇有些过意不去,不顾虎头推辞,回给他两块干巴巴的面饼。又面带歉意地看向叶知秋,“我这丫头是个病秧子,一年到头没几天好时候。我们凡事都紧着她,倒把她惯出脾气了!”
  叶知秋对别人家生病的孩子没意见,她说那那话只是为了教育虎头,不想他变成愚善之人罢了。她对憨厚朴实的人向来很有好感,和那妇人交谈了几句,很是投契,就凑到一块儿聊天。
  这妇人叫燕娘,丈夫姓杨,名顺,家里还有公公和一个七岁大的儿子,住在杨家庄。杨家庄在山窝里,因为耕地土薄,庄稼收成很少,只能靠山吃山,做得最多的营生就是采山珍。
  杨顺别的不精,采蘑菇却是一把好手。每年春夏秋三季,都能采到不少蘑菇。他不像别人那样,直接卖给收山货的,而是把蘑菇晾干了,到冬天的时候卖给酒楼饭馆。他手艺好,晾出来的蘑菇干爽清香样子又好看,销路很是不错,比卖鲜蘑菇更赚钱。
  日子本来过得挺不错的,谁知家里人接二连三生病。先是婆婆病了一年多过世了,公公没了老伴儿也病怏怏的,隔三差五要吃药。妞妞生下来身子弱,换季前后必定要病一场。加上今年雨水少,采的蘑菇也不如往年多,日子就过得愈发紧巴了。
  叶知秋和燕娘家长里短,聊得热乎。虎头和妞妞年纪相近,也玩得不亦乐乎。杨顺两头插不上,只好在一边儿憨憨地陪笑。
  清阳府的宵禁是从二更到五更,过一更没多久,小商小贩就收摊回去了。喧闹之声渐渐小了,人们或倚着城墙树干,或躺在附近店铺的屋檐下,各自找好了睡觉的地方。
  虎头和妞妞早就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