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重生柒零末:我的人生我做主 >

第112章

重生柒零末:我的人生我做主-第112章

小说: 重生柒零末:我的人生我做主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些啊,就得在实践过程中慢慢积累,平时还要看看多看书学习,通过看书学习并吸收前人的经验教训,这样才能种出更好更多的菜来。”张青杨将张家明拉进自己的怀里,一字一句地说道。

    张家明靠在张家明的怀里,细细品味张青杨话里的意思,半晌抬起头看着王秀英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秀英姐,我懂了。要种好菜也得有文化。我四叔比我爸、二叔、三叔还有五叔有文化,所以四叔懂得多,种出来的菜比我爸他们都好,我爸他们就得服我四叔!”

    张家明这一翻话,张青山几个倒觉得没什么,只说得张青凡直跳脚。

    王秀英斜了张青凡眼,心道谁让你读书的时候尽想着玩呢,这下被个小侄儿给啃到了痛脚。

    张青凡被王秀英斜的那一眼,伤的心肝疼,捂着受了打击的心出去了。

    直到这时杨丽才知道王秀英的目的不是在教张家明怎么种菜,而是在引导张家明要先好好读书,看着王秀英的目光不由带出了几分感激。

    见张家明终于明白了,王秀英才笑着对张家明点了点头:“没错,你现在还小,所以你的任务就是好好读书,别到时书到用时方恨少!

    若能考上大学,上个农业大学,学到更多的知识,到时候啊,肯定能够种出更多更好菜,造福百姓。

    说不定啊,到时你还能将咱们的清溪农庄发扬光大,从现在种菜发展到种植养殖一体化的农庄。”

    王秀英说完自己都觉得有些像是在做报告一样,不过这个年代的人特别是乡下的人还习惯于喊口号,因此王秀英这话让张家人听了反而很有些热血沸腾的感觉。

    特别是张青杨一下子就从王秀英的话中抓住的重点,请了王秀英进屋里坐下,两人讨论起刚才王秀英话里所说的那个所谓的一体化农庄的模式来。

    说着说着,张青杨是真的热血沸腾了,他让张青凡去王兴顺家跑了一趟,将王兴顺请来家里,几个人从上午一直商讨到下午一点多快两点。

    直到林靖雅找来张家,几个人才放了王秀英回家。

    此时所谓的立体农庄已经讨论出了一些眉目,基本框架已经搭建起来,余下的事情自然也就不需要王秀英再操心,自有王兴顺和张青杨等人去实施。

    “对了,秀英,我想试着种种蘑菇,你看成不?”张青杨送王秀英姐弟和林靖雅出门,犹豫了会最终还是问道。

    “好啊,不过我在书上看,蘑菇有些娇气,对温度湿度的要求都比较高,真要养蘑菇,青杨哥只怕要吃苦了。

    对了,我听说蘑菇有许多种,而且需要菌种,不知青杨哥可有来路?”王秀英一听,眼睛一亮,想到前世吃过的各种美味的菇,口中生津。

    “我有个战友,退伍后一直在老家帮人种蘑菇,他听我说了咱们的农庄,写信来说想过来这边一直发展。”然后张青杨细细说了这位战友的情况。

    清溪农庄再不是以前几个人说了算的,不过王秀英觉得若张青杨这位战友能够过来,还真是件好事。

    “青杨哥,这事儿得让大家商量着来,若你战友愿意过来,我倒觉得是件好事,咱们农庄要发展,像你战友那样有技术的人以后只怕需要的会更多。

    嗯,这样的人才,若能直接在这边落户就好了,也不知在咱们这边落户都需要些什么手续有些什么要求,青杨哥你让兴顺叔去公社问问吧。

    若有这样的战友,他们又愿意来这边落户的,多几个也无妨。”王秀英说得眉飞色舞。

    张青杨的眉头却微微皱了皱:“只怕肯来的人并不多。”

    “嗯,那倒是的,谁愿意背乡离井呢?!”王秀英虽然嘴里这么说,心里却道再过几年,想来Y县落户的人不要太多,真正能够落下户来的却很少。

    记得在前世,十几二十年以后当王秀英重回故里,能够认识的人很少很少,因为清溪镇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外来的打工者。

    “行,这事我一会儿就与大家商量着看看。你就安心读书吧!”张青杨向王秀英挥了挥手,又摸了摸王秀诚的小脑袋:“秀诚也要加油,在学校多帮叔督促家明,别让他躲懒。”

    回到家里,王秀英一边将取暖的炉火捅开,一边问林靖雅:“不是说去你奶家的吗,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我奶是让我吃了晚饭再回,不过看到某些人的嘴脸那饭吃了也不消化!”林靖雅撇了撇嘴。

    “你啊,何必呢!你这样可别让你奶夹在中间为难!再怎么说,你奶是真心疼你。

    至于你伯娘,你一年也就见那么几次,不看就是了!”王秀英直起腰来,伸出手指在林靖雅的脑门上点了点劝道。

    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王秀英家是这样,林靖雅家也一样。

    林靖雅比王秀英好的地方在于,只有一个比较极品的伯娘,生了个儿子自以为就是林家的大功臣,每次林靖雅姐妹去探望奶奶,总会被她们的伯娘连讽带刺地说上一顿。

    正如林靖雅说的,有那样一张嘴在边上絮絮叨叨地说着各种难听的话,就算有山珍海味也会让人觉得食之无味如同嚼腊。

    好在林靖雅大伯家并不在清溪镇,林靖雅姐妹要上学,除了逢年过节平时也就难得去大伯家,与她们那位伯娘见面的次数并不多。

    不像王秀英时时刻刻都要提防着俞珠妹他们,就算搬到了门头山新村,还是难免会碰面的时候。

    好在搬家时那一场闹,让俞珠妹他们明白,如今的王秀英已经不再是那个唯唯诺诺任他们搓圆揉扁的王秀英,不但她自己变得强硬起来,身后还有许多他们无法抗衡的人做后盾。

    现在就算他们想找王秀英姐弟的茬,也得掂量掂量。

    当然一些小小不严的摩擦还是会有的,比如初八那天,王秀英按以往的惯例带着王秀诚去给爷奶拜年,就被俞珠妹指着鼻子骂了一顿。

    王秀英本以为俞珠妹既然大过年的开骂了,定然不会收下他们带去的东西,结果骂归骂,东西一样不少的收,最后空手上门拜年的王秀芹姐妹几个被留下来吃饭,而王秀英姐弟却被轰了出来。

    期间还发生了一件事,看着孙子孙女都在,王厚土就给大家发压岁钱。

    王秀英心里明白,这些压岁钱绝对不会有他们姐弟的份,再说她还真的看不上。

    只要想到往年,堂妹们的压岁钱都是五毛,而她和王秀诚最多只有两毛,这个压岁钱,王秀英才不会指望。

    王秀诚到底还小,当王厚土将压岁钱递给他的时候,伸手就要接,却被俞珠妹重重地打了一巴掌。

    王秀诚的小手被打得通红,俞珠妹只当没看见,嘴里还不干不净地骂道:“你个死不要脸的,回去照照镜子去,多大的脸还想要压岁钱。快给老娘滚,看着你们这两张脸就想吐!”

    将王秀英气得直哆嗦,顾及到大过年的才没有发飙,只拉着含了一泡眼泪的王秀诚愤愤地离开了爷奶的家,看得四邻直摇头。

 第一百七十八章这是准备喂猪不成?

    林靖雅与王秀英坐在一起一边喝着茶一边闲聊,总算将心的那股郁气给散尽了。

    “对了,明天赵叔叔送我们去县城,他九点二十必须赶到局里,九点半有个重要的会议,你看怎么安排?”心头的郁气散了,林靖雅总算想起了正事。

    九点半就在开会,最好九点就能到一中,毕竟她们还得将被褥什么的带回学校,到时候可不得费时间?

    嗯,九点到学校,这样时间相对比较宽松。

    这样的话,八点半就得从清溪镇出发。

    时间上的确早了些,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不过就是起早些罢了,相比平时上学应该还要晚些呢。

    于是王秀英也就是在时间上再纠结,只问林靖雅晚上想不想在她家吃饭。

    “今天元宵节,我妈包了汤圆,让我回去吃呢!对了,要不你们姐弟上我家吃去?”林靖雅想到出是一出,看着王秀英建议道。

    王秀英家也是准备包汤圆的,今年她准备了咸甜各两种馅,只他们姐弟俩自然是吃不了那么多的,她还准备送张家和王兴顺家一些。

    这会儿林靖雅提议让他们姐弟去林家一起过元宵,倒也不是不可以,正好可以将她的被褥这些大件东西先拎去林靖雅家,明天她只需要背个书包就可以了。

    既然要去林家过元宵,这会儿王秀英就得动手包汤圆了。

    “哇,秀英啊,你弄这么些馅,就你们俩吃得完吗?”林靖雅自然跟着王秀英去厨房,看到王秀英准备的汤圆馅不由惊呼出声。

    “不是有你嘛!”王秀英笑着一指林靖雅。

    林靖雅看了看面前放着的四碗馅料,指着自己的鼻子半张着嘴许久说不出话来。

    王秀英这是准备喂猪不成?

    “好了好了,我可没想过养猪!这些各要送些给张大伯家和兴顺叔。张大伯家人多,一人一只也得十来只,我准备给张大伯家四种馅每种四只,给兴顺叔家每种两只,这样看着就不会多了。”王秀英一边飞快地将滚开的水倒入装糯米粉的盆里用筷子用力搅和着,一边解释道。

    原来如此!

    王秀英那么一解释,林靖雅再看那碗里的馅,怎么看都觉得似乎有些不够了。

    她哪里想到一下子就少了整整二十四只汤圆呢!

    幸好她出门的时候,她妈知道她是来找王秀英,一边让她喊王秀英姐弟去她家过元宵,一边又往盆里添了大半碗糯米粉,顺便还叮嘱正在弄汤圆馅的林所长多弄些,要不然大约真是不够吃的。

    林靖雅自然想得到王秀英去她家过元宵,定然会带上自家做的元宵,不过看着那肉馅的咸口味元宵,林靖雅就觉得肚子已经饿得咕咕叫了。

    “秀英,这糯米粉为什么要分两盆?”见王秀英和好一盆糯米粉,将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