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玄幻小说电子书 > 黄河捞尸人 >

第150章

黄河捞尸人-第150章

小说: 黄河捞尸人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巫妖用探照灯照了我一下,然后冲我挥挥手,取下旋风铲,指了指脚下的淤泥。

我微微一怔,这片淤泥下面有什么东西?这怎么有点像是发掘宝藏的节奏呢?难道这些红叉标注的地方埋藏着什么宝贝物件?

我游过去,取下旋风铲,慢慢插入淤泥下面。

因为水下浮力比较大,其实还不太好使力,不过这里的淤泥比较松软,再加上旋风铲足够锋利,我跟巫妖通力合作,很快就在身下挖出一个泥坑。

接着往下挖了不一会儿,就感觉旋风铲顶住什么硬物了,哐当当的响。

泥坑下面果然有东西!

巫妖顶着探照灯往泥坑下面照去,白色的光圈落在坑里,隐约可见泥坑下面有一团黑乎乎的物件,像是一件铁铸的东西。

巫妖手舞足蹈,有些激动起来,用手势示意我继续往下挖。

我的好奇心也被激发了起来,很想看看这黄河古道下面究竟还埋藏着什么古怪东西。

我们又埋头苦干了一会儿,泥坑越挖越深,坑里的物件也渐渐露出了真实面目,竟然是一颗铁铸的牛头。尖尖的牛角,清晰的牛脸,由于流水长年累月的冲刷,牛头表面被冲刷的乌黑发亮,十分光滑,尤其是那一对牛角,竟然还在泥地下面泛着森冷的寒光。

继续往下挖,我惊奇地发现,原来泥坑下面埋藏的不仅仅是一颗牛头,而是整整一尊造型别致、栩栩如生的铁牛。铁牛体型庞大,牛头微扬,牛鼻上穿着铁环,两颗牛眼里仿佛有精光流转。这尊铁牛铸造的生动逼真,就跟活的一样,估计重逾千斤,所以才在黄河古道下面沉积了那么多年。

我怔怔地看着面前的这尊铁牛,难道巫妖带着我千里迢迢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寻找这尊铁牛雕像?是什么人把铁牛雕像埋藏在这里?巫妖为什么要寻找铁牛雕像?还有,难道……难道地图上标注的八十一个红叉下面,竟然是八十一尊铁牛雕像吗?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小学课本里面有一篇文章,就有专门提到黄河铁牛。课本里的黄河铁牛出土于古代著名的黄河渡口——蒲津渡,也就是今山西省永济市古蒲州城西门外黄河东岸,据说是唐朝开元年间所铸,所以又叫开元铁牛,后因黄河东移,开元铁牛没入水中,悄然消失。五十年代,三门峡库区蓄洪,河床淤积,再加上河水西移,开元铁牛这才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面前的铁牛跟开元铁牛非常相似,难道这也是唐朝时候的产物?

我正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就看见巫妖游到铁牛前面,伸手拽住了铁牛鼻孔上的铁环,双脚蹬在铁牛身上,借助力量向后使劲一拉。

咔嚓!

寂静的水下,我隐约听见铁牛身体里传来机括扭转的声音。

尼玛,不是吧,难道这尊铁牛雕像竟然是一个机关?

谁把这样一个铁牛机关埋藏在黄河古道下面?

疯子!

绝顶的疯子!

我静静地漂浮在铁牛旁边,听见机括声响之后,我一直在等待铁牛下面会有什么反应。

这尊铁牛会移动吗?

铁牛下面会露出一条密道吗?

我在心里猜测了很多个念头,但是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巫妖在拉动铁牛鼻子上的铁环之后,竟然划动双腿,示意我浮出水面。

这样就结束了?!

我大惑不解,跟在巫妖身后钻出水面。

我们爬上甲板,脱掉身上的潜水服。

“下面的那尊铁牛是怎么回事?”我疑惑地问。

但是巫妖没有理睬我,自顾自地走进船舱拿了一块腊肉干出来,大口撕咬着:“尼玛,饿死我了!”

“这样就完了?”我一脸不解地看着巫妖。

“对啊!你还想干啥?去去去,进去煮碗面条!”巫妖挥了挥手。

我们千远万里跑到这里来,仅仅只是为了干这事儿?

我不知道铁牛鼻子上的铁环是个什么机关,也不知道巫妖拉开这个铁环是为了什么,巫妖不肯告诉我,我也猜不出来,到后来也懒得问了。

我们沿着黄河古道溯流而下,一路上按照地图的指引,每到一个红叉处就会停下来,然后我和巫妖就会穿上潜水服下到水底。不出我所料,每个红叉标注的河道下面,都有这样一尊铁牛雕像,大多数都埋藏在河底的淤泥下面,也有一些铁牛因为河床升高而露出泥地,潜入水下的时候就会看见一颗乌黑发亮的牛头,瞪着铜铃般的牛眼,十分诡异。

当然,每找到一尊铁牛,巫妖都会重复第一次的行为,也就是拉动牛鼻子上的铁环,打开隐藏的机括。

我不由得暗暗惊诧,照这种情形来推测,埋藏在黄河古道里的八十一尊铁牛雕像,很有可能是一组相互联系的机关。什么人能够设计并且建造出如此庞大的一组机关?这组机关竟然覆盖了整条黄河古道?黄河古道下面究竟埋藏着什么?这是否跟我们拓跋家族镇守黄河的秘密息息相关呢?

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我们从黄河古道的巴颜喀拉山,一直驶到黄河入海口山东省的东营市垦利县黄河口镇境内,寻遍了地图上标记的所有红叉,成功找到了八十一尊铁牛雕像,并且打开了铁牛雕像里面的机关。

这一个多月都在黄河古道上面航行,风吹日晒,我都快要晒成板鸭了,皮肤也干燥的要命,就像一个步入中年的男人。

“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我问巫妖。

巫妖淡淡说:“回断龙崖!”

“回断龙崖?!”我不知道巫妖打的究竟是什么算盘,我也没有多问,反正问了也是白搭,这混蛋基本上什么事情都不会告诉我。

“今天是什么日子?”巫妖抬头问我:“说农历!”

我想了想:“农历的七月三号!”

巫妖点点头,若有所思地自言自语:“还有十二天,还有十二天河眼就会开启了,六十年的等待,几千年的努力,就让我巫妖来完成这个任务吧!咯咯,至此以后,我巫妖的名字必将永远的载入史册!”

第一百六十八章河眼

河眼?!

六十年的等待?!

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听见巫妖提起这两句话了,河眼到底是什么东西?还有那六十年的等待,巫妖到底在等待什么?他们所要完成的任务究竟是什么呢?还有巫妖为什么要回断龙崖?难道断龙崖那里真的藏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河风吹拂着我的脸颊,有些微凉,越来越多的疑问就像水草一样的纠缠着我,我突然不知道该何去何从。

经过数天航行,我们又回到了三门峡境内。

明天就是农历七月十五号了,巫妖显得很兴奋,竟然心血来潮上码头买了些烧酒卤菜回来:“整点?”

我没有拒绝,在巫妖对面坐了下来。

这些天风餐露宿的,吃那些干粮面条我都快吃吐了,当下也不客气,直接拎起一瓶烧酒,自己给自己斟上一杯,然后甩开膀子开吃。

“你看上去很兴奋?”我瞅了巫妖一眼。

“当然!”巫妖点点头,咧嘴笑道:“几千年来都没人完成的任务,明天就要被我完成了,怎一个激动可以言语呢!”

“几千年未完成的任务?”我一脸讶然地看着巫妖:“你们到底想要完成什么任务?”

“明天七月十五你就知道了!”巫妖冲我诡异地笑了笑,笑容阴阴的,让我从骨子里感觉到寒意。

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鬼节,据说这一天阴曹地府的大门会开启,那些在阴间的鬼魂就会通过鬼门来到阳间,所以七月十五是一年当中阴气最重的一天,人们在这一天都会烧些香烛纸钱拜祭亡魂,全国各地都有祭祀活动。

巫妖选择在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行动,他到底想要做什么?难道黄河古道下面会有什么强大的邪物在这一天冒出来吗?

我的心里惴惴不安。

其实我现在的心态很复杂,一方面担心鬼节的来临,怕有什么不测的事情发生;一方面却又期盼着鬼节的来临,因为我可以解除心中的疑问,知晓巫妖他们的秘密。

就在我的忐忑不安中,鬼节还是悄悄降临了。

午夜十二点一过,黄河古道上无故刮起一阵阴风,水浪翻涌,星空暗沉,朗朗夜空中竟然找不到一颗星宿,月牙也躲在云浪的后面,天地间静悄悄的,仿佛有无数的阴气在苍穹之上弥漫开来。

整整一天,天空都是阴沉沉的,没有太阳。

厚厚的乌云积压在头顶上,河面上投下巨大的阴影,一幅山风欲来雨飘摇的景象。

这一天,巫妖都显得焦躁不安,他背负着双手在甲板上走来走去,不时地眺望远方的河面,自言自语:“就快来了!就快来了!”

一天的时间就这样莫名其妙、昏昏沉沉的过去了。

傍晚的时候,大朵大朵黑色的铅云聚集在头顶上方,遮住了苍穹,一片昏暗的光景。

阴风呼呼地刮着,河面上恶浪翻滚,我们所在的铁皮船也跟着摇晃起来。

抬头看天,那些黑云在天空中变幻聚散,幻化出各种各样的奇怪图案,就像无数的妖魔鬼怪、鬼魅魍魉在天上飘荡。到后来,我竟然惊讶地看见,天上的黑云慢慢幻变成了一条张牙舞爪。面目狰狞的恶龙,天空中隐隐挟带着雷鸣之声。

这个时候就看见巫妖毕恭毕敬地在甲板上跪了下来,对着天空中的黑色云龙连连叩首跪拜,神态非常虔诚。

我觉得巫妖的行为很是古怪,但转念想想又没什么,很多人都有这样拜祭的行径,谁知道巫妖信奉的又是什么呢。

天色越来越暗,天空中的那条黑色云龙疯狂地翻滚着,阴风大作,掀起两三米高的浪头。

紧接着,豆子大的雨点噼里啪啦从天而降,打在船舱上面咚咚作响。

天地间瞬间拉起了一道雨幕,远远看去,仿佛看见一条巨大的瀑布从九天之上奔泻而下,注入滚滚黄河中,蔚为壮观。

天色越来越黑,风雨也越来越大,天地之间仿佛有无数的鬼灵在呐喊嘶吼,浓郁的阴气笼罩了整个神州大地,惶惶然犹如世界末日。

我躲在船舱里面避雨,却发现巫妖就跟木头桩子一样,一动不动地立在船头上,背负着双手,远眺波涛翻滚的河面,身上的黑袍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