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场主-第3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起来,龚灿对这个山石乡的几个代表,印象蛮深刻的,之前过来购买专利技术的,是他们的大队的村支书,和两位大学生村官。三人瞧起来,都像干实事的主——都黑不溜秋的。
之后,龚灿也开车快到菱角镇了,后来车子抛锚,修车后耽误了半天功夫,就没在继续往里走。山石乡是他们唯一一个没有到过现场,事先考察的地方。
一条分叉的小路,是他们进入山石乡的唯一通道。路宽五米左右,上面没有填铺碎石子,纯粹的白泥路。天干物燥的季节,山里一阵小旋风刮来,泥烟滚滚。
这里山头,随随便便从地面打量上去,就有两三百米高,山谷下面是面积狭小的山冲田。由于山面坡陡,不仅形成不了梯田,就连坡地也无法开垦成坡地旱地。山上植被稀疏,远远看去,密密麻麻的白色巨石,像是被人树立起来似的。
路不好走,颠颠簸簸的,大家的心情,愈发的凝重了。除了唐果三人,龚灿七人都是学农业的,对地里环境,岂会不眼来熟。
这种地貌,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石漠化吧!
根据地理学的定义,石漠化是这么解释的:石漠化是‘石质荒漠化’的简称,石漠化是在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生产能力衰退或丧失,地表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岩石逐渐l露的演变过程。
从成因来说,导致石漠化的主要因素是人为活动。由于长期以来的人类活动,致使自然植被不断遭到破坏,大面积的陡坡开荒,造成地表l露。
加上,喀斯特石山区土层薄,渗水厉害,基岩出露浅,暴雨冲刷力强,大量的水土流失后,只剩下岩石。岩石没经过几百年甚至是几千年的风化运动,是不适合植物生长的。而人类的破坏,却在短短的几十年内……
唐果现在看的大多数岩石,其里面含有石灰石成分,所以看起来是白色的,但真正运去提炼石灰,纯度又不高。
石漠化直接导致地表水土流失严重,大片岩石露出地表,造成土地肥力下降,土壤变贫瘠。
因为严重缺水,致使身处南方多雨带的山石乡,也只能分到人均少许旱地、水田,年产数百斤的玉米等作物。
山石乡也曾大量种植黄烟。可因为地势太高、水太少以及土地贫瘠,他们的黄烟亩产量明显低于其它地区,质量也差了一大截。
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五十年难见一次雪,年降雨量超过2000ml,居然也石漠化了。还是在他们玉阳市。
刘海燕已经醉了:“这里应该很穷吧?我居然看了十多年的本地新闻,也没有看人报道过。”本地新闻,也差不多和全国新闻一个模式,开始都是市里面的领导……
“报道?凭什么他们?”老赵显得有些义愤填膺,“他们会有今天,是该的!我九岁时候,跟我爸来过这里,这里的风景,可美了。有小甲天下之称。”老赵今年二十九,他说的是二十年前的事了。
原来山石乡二十年前,没开挖石灰之前,风景很好,后来建了十几个石灰厂。这才加剧环境的破坏。
老赵第二次来山石乡,是十年前,当时方圆百里,全受到极为严重的污染。
石灰厂任意排放废气和灰尘,因为灰尘大,周围村庄的居民都不敢开窗户,更不敢到外面走动;除了呼吸困难外,还污染了蔬菜、树木等,到处是白灰。就连地下水也发现有黄颜色的沉淀物。严重的影响了周边村民的生活。
大概四年前,山石乡埋藏的石灰岩,被石灰厂挖的差不多了。十几家石灰厂随后就迁走了。可加剧破坏的生态环境,没能马上恢复过来。
现如今,雨水是冲走了不少灰尘,可连山石乡人最后的一丝希望,也跟着冲走了。
可以看到,或半山腰上,被‘拦腰截断’,出现的十几亩大的深坑,整座山,基本都废了。
造成今天局面的,还不是因为山石乡人的贪婪,为了眼前的蝇头苟利,就把地下开发权卖给石灰厂。本就脆弱的喀斯特地貌,这不是雪上加霜么?
“要不,跟老板说,专利技术免费送给他们得了,咱就不要他们的……”刘海燕提议说。
龚灿一直摸着胸口,他在担心,一会儿下车,唐果会不会唯他是问。
这样的地方,别说有机农业了,就是从飞机上撒几十吨粪肥到地面上,没有十几年的时间,野草都不见得能生长。
如水稻玉米一类的农作物,不适合种;果树没法种,牛羊没法养;养鱼养虾,别闹了,到处都是石灰水,石灰水是氢氧化钙水溶液,而氢氧化钙是强碱之一,具有很重的腐蚀性,小鱼小虾活不成。
这真是一个连祖奶奶都不保佑的地方。
快到山石乡时,唐果的车停了,他下车等后面的人。
龚灿七人,就像霜打的茄子,病蔫蔫的。尤其是龚灿,好不容易从一张欠费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却比哭还难看:“老板,这可如何是好啊?都怪我……”
龚灿摸出一个规律,购买他们农场专利技术的村庄,多数是没有出路的那种,条件没有最差,只有更差。他没去过的山石乡,可在八村里面,这劳什子的山石乡,估计连化肥农业都很难发展,这不是玩他们的吗?
“先摸清情况吧。实在是不适合发展有机农业,咱去跟人家说明情况即可。”唐果叹道。母猪上树,简单。选一棵长的歪斜的树,赶它上不就行了么?只怕,带山石乡发展有机农业,比让母猪上树都要难上三分。
龚灿七人继续分成三组,进村先别说明来意,也别暴露他们是唐家村有机农场工作人员的身份。
等彻底了解山石乡的情况后,再做计较。
总是要给大家送新年祝福的,万一灵验了呢?嗨,作者菌恭祝大家,狗年里,男的帅到没朋友,女的美不像话……今年生的娃,统统属狗……哈哈哈,把脸伸过来,赏你一个新年彩!
第489章 难于上青天
安土重迁是农村人的一大特色。如果不是到了非迁不可的地步,他们是不会离开村庄的,哪怕一条村,只剩下一户人家。
唐果和两保镖正走在山石乡的一个村子里,这个村里以前有二十多户人家,如今只剩下一户了。
常年无人居住的房子,年久失修,倒的倒,塌的塌,如同地震过后的废墟。在村子空隙的地方,难得一见,杂草萋萋。
大概在村子东南方向一里的距离,那儿有个大坑。是石灰厂原先挖石灰留下的几十亩大的巨潭。潭水由于长期没有地表水注入,经过沉淀,碧蓝碧蓝的,水面距离地面大概三四层楼的高度。唐果站松软的泥土上,往水潭扔了一块大石头下去试探,发出一声巨响,估算着水面到底,至少还有五十米深。
显而易见,石灰厂把石灰岩挖空了,却拍拍皮股走人,没有回土填平,留下一个极其危险的隐患。
不说人走近了,掉下去很难爬上来,会有生命危险,就是几百米外的村子,也随时面临着塌陷的危险。除非‘愚公移山’,把旁边的山移过来,不然一座小村庄,不够塞牙缝。几万吨的泥土,都不见得能把这水潭填满。
也因此,石灰厂才没有愿意花费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来让人填平吧?哪怕用十台推土机,不分昼夜,连续工作两个月,也不见得将之填平。
挖出这个大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少说也要五六年。五六年,石灰厂钱赚够了……去酒店,找服务,完事后,都不能提裤腰带走人,还得给钱呢……
两个至今为至,还没和唐果说过一句话的保镖,表情更丰富了,他们可能也生气了吧?
唐果调侃道:“总有一些人,去别人家上厕所,上完不冲水也就算了,还叽叽歪歪、嫌东嫌西的。”
两人嘴角微抽,唐果这话是挺形象的,都是一些缺德的玩意儿。
“喂!喂!”
忽然从远处,传来一位大叔的叫喊声:“你们不要靠太近水潭,水潭旁边的泥土,很松的,站不稳脚!”
唐果也大声回话:“知道了!老乡,你是这村的人吗?”方圆几里,唐果也就只见到他这一个人。
“是啊!你们是外地来的吧?”
经过了解,大叔的名字叫孔辉,他爱人,因为某些原因,两人就没有移民,一直住在村里。
孔辉提着半蛇皮袋的玉米,是刚从石头旁的小块空地采摘回来。
只是,这些玉米的卖相也太惨了,长的‘歪瓜裂枣’不说,还让老鼠、鸟儿、虫子吃的所剩无几了,有的一包玉米,都没剩几粒了。
种个玉米都这样了,还怎么发展有机农业啊?这应该算是,唐果从事有机农业以来,遇到的最难的一次了吧?山石乡根本就是一个死结,谁也解不开。
孔辉咧嘴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怪不好意思说:“没办法,都是被鸟啊,老鼠啊,吃剩才轮到我们人吃。”
“不用农药吗?”唐果问。
“用了也不顶用,老鼠鸟类太多。白白糟蹋钱不说,还会毒死不少小生命。方圆五里,基本都没什么食物可吃的了。”孔辉很健谈,难得见到唐果三个大活人,只是两保镖从不开口说话,“他俩话很少?”
“噢,他俩是哑巴。”唐果脱口而出道。他真不希望,袁老头或唐五爷,再派这些奇奇怪怪的人来保护他了,说真的,如果敌人拿着一把狙击枪,躲在远处开黑枪,再多几个保镖,也是白搭。
在农村,视线相对开阔,下手的机会太多了。
“对了,孔叔,你们这里的坑怎么都不回填,这说不过去吧?”
“唉……本来是要填的,谁想石灰厂收买了村里几个能说得上话的……”
这事已经过了四五年了,大石村的人也只剩孔辉和他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