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农场主-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什么看?没见过撞车?!”脾气还挺大!
老娘一定跟你死磕到底!
(本章完)
第377章 第三百七十六 旅游线路规划
唐果开车去三滩镇和菱角镇,看看两乡镇,还适不适合介绍游客过来游玩。如果合适,他打算长期跟这两镇合作。
三滩镇的优势,是山崖水库甘蔗,菱角镇的优势是水果采摘。这个季节,甘蔗没有成熟。但可以采摘的水果N多,其中有荔枝、黄皮、芒果、番石榴等等,桂圆成熟比荔枝晚一个月。基本上,荔枝过季之后,桂圆才熟。
事实证明,勤劳能致富。三滩能成为富裕镇,是三滩人一点点的累积起来。
上半年的甘蔗苗,还很小的时候,他们会在地里种上黄瓜、青瓜、豆角等作物。给这些作物施肥,也等于给甘蔗施肥。
如今瓜豆成熟,他们还制成了本地的特产——腌制黄瓜皮,豆角干。靠这几类作物,每亩能多赚四五百块。钱虽不多,可也抵得上一季传统种植早稻的利润了。
温罗水库的旅游,最终也没能搞起来。
唐果听几个大爷说,过年的时候,他们还差点和旅游公司的人打起来。后来上了省里的新闻,再也没游客敢来了。他们镇,当时被黑的很惨。留着过年卖的甘蔗,也只好低价卖给采购商。
唐果几乎不怎么看新闻的,尤其是本地的新闻。所以他不知道这事。
其实,提出合作的旅游公司,包括老总在内,才十六人。因此,接待游客吃喝住玩等方方面面,全落在三滩人头上,由三滩人全部负责。
小旅游公司却丝毫不肯退步,除了三滩人的基本成本除去外,最终的利润三七分。小旅游公司占七,三滩人才能赚三成。理由是,游客是他们旅游带来的,没有游客,你们村哪里有游客?
这间小旅游公司,现在在哪呢?
在菱角镇。正打算举办荔枝采摘节呢。
听说还是马老伯村的马筠,联系的这间小旅游公司。
马筠这个人,不仅小气,还爱记仇。他这次,村里大部分水果种植户,他都让加入了,唯独马老伯家。甚至还在村里怪里怪气说,马老伯本事大着呢,再多几万亩荔枝,都能自己卖掉。隔壁县阳山镇那唐家村,不是很牛吗,电视都上了,去抱人家的大腿啊?看人家还记不记得你!
马老伯是个有骨气的老头,宁愿果子全烂树上,也不找马筠。何况,他一点也不愁他的果子卖不出去。
唐果到马老伯家的时候,马老伯和他老伴,正在院子里吃粥。马老伯穿着一件发旧的背心,一身汗,估计是刚从地里忙完回来。
小饭桌上除了一碗萝卜干,还有一瓶白砂糖,一包盐。
马老伯告诉唐果说,白砂糖加盐,可以弄成葡萄糖。唐果知道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但没有纠正马老伯的意思。白糖是蔗糖,属于二糖,需要经过水解酶的作用才转化为葡萄糖,葡萄糖是单糖。。
干农活,流汗多,需要及时补充糖分和盐分,恢复体力。这种糖加盐的做法,盐比例少,也有一定的益处。
马老伯的孙女准备中考了,忙的连月假都不回家,家里只有他和老伴,冷冷清清的。等孙女去念高中,或者没有考上高中,去她爸妈那里打工。这个家,只会更冷清。
走不出家门的农村老人,哪怕身边没有一儿半女,也得乐呵呵的生活下去。
“小唐,你是我见过最有本事的年轻人。”马老伯夸唐果,可不仅仅是因为唐果上电视,赢了电视台和专家。还因为唐果教他的不用农药杀虫的方法。他家的荔枝,早熟的品种,都已甜到嗓子眼。
荔枝农历三月下旬已有成熟,三月成熟的荔枝,称之为三月红。端午节、夏至成熟的,属于中晚品种荔枝。
还有两天到端午,此时快成熟的荔枝品种,为妃子笑。马老伯家,估计能摘个三四千斤。这是马老伯所意想不到的。往年,这品种的荔枝,最多也才一两千斤。
马老伯的自信,源自荔枝的口感。
有多好吃呢,唐果打算留给买家评论——他打算,在网上,帮马老伯卖这一批即将成熟的妃子笑。
在卖之前,他得让人做一份检测。哪怕荔枝没有达到有机荔枝的标准,也属于无公害荔枝。
三滩,菱角两镇,可以推行旅游合作。回去后,让林哥他们过来,拍一些好看一点的‘照骗’,一起挂到网店上去吸引游客。
“马老伯,还是您厉害!一个人,管理几十亩果园,肯定不轻松。和去年一样,您这批果子,我要了。具体价格,等过两天,我再给你答复。但绝对不低于4块一斤。”
妃子笑,刚出时,零售能卖到27元一斤,多的时候,比如现在,能卖到7元一斤。批发价会低一两块,收购价也会低一两块。
马老伯听了唐果给的底价,不禁喜于形色。马筠带来的采摘游客,村里果农,能拿回3元一斤不错了。马老伯心里跟块明镜似的。他们的荔枝,可比不上他家的。本地的妃子笑,正集中上市,零售才卖7元一斤。
游客大老远过来采摘,图的无非是新鲜和便宜,给人家7元一斤,人家哪里还愿意摘?再把钱分给旅游公司一部分,马筠再拿一小部分,他们果农到手的钱只会更少。
花茶采摘及销售,早稻收割,旅游安排,算是有了妥善的安排处理。接下来,有两件重要的事情,农场成立和食品加工厂建立。
唐果现在回去,找崔军商量。
只有成立了农场,才能更好的管理游客。有了食品加工厂,像这批花茶,也不用运去李叔的工厂加工。
关于农场的成立,崔军进展顺利,可在镇上买地,崔军遇到了困难。具体是什么困难,要等唐果到家才说,电话里,几句话说不清楚。
几个小时后,唐果到家了。他一到家,听俞芬婶,元宝下午在花茶地,被梁凤的小儿子打了,嘴巴被打肿了。
元宝大概哭了一个小时吧,直到哭累了,晚饭也没吃,睡了。
不让人打电话告诉唐果,是唐母的意思。估计她是担心,会破坏两家人的关系吧。
遇到这事,唐果该怎么处理,他也不能去打梁凤小儿子一顿。于是,唐果打算从明早开始,教元宝锻炼和一些防身的招式。
他可不想,他这傻儿子,只是嘴巴上的功夫厉害!
(本章完)
第378章 第三百七十七 猪线虫又又又复发了?
通过崔军的资料,唐果大致了解了本地征用耕地的标准。
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征用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但是,每公顷被征用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平均算下来,农用地57元/平方米,青苗补偿费3。5元/平方米;建设用地40元/平方米;未利用地22 /平方米。
崔军遇到困难是,价格上涨了,不再是征地费用乘以一百倍。而是乘以一百倍后,再乘以二。
唐果绝对不做这个‘二’。这个均价,足够在县城城东的工业用地买地。
怎么贺晓雅一来,价格就涨了一倍?如果说她没有在背后搞鬼,唐果无论如何都不相信。
翌日。
唐果他们又被一阵喇叭声吵醒,这次,贺晓雅换了辆新车,带着交警和律师,过来找唐果索要理赔。
贺晓雅原先的车里的摄像头,留有证据,任唐果怎么狡辩,也无用。唐果没有浪费时间,按照单据上面,贺晓雅修车花了多少钱,就赔了她多少钱。
为了表示‘歉意’,唐果还特意给了泡了一壶‘好茶’招待他们。趁唐果泡茶的时候,贺晓雅去翻看唐果的水缸。果然没猜错,唐果他们养了不少小龙虾和在里面,田螺养在别的水桶里吐泥。
“姓唐的,给我们做一餐丰盛的农家菜,少要你一千赔偿如何?”
“老林!老林!”
“催命呢!”
“麻辣小龙虾!”
“来了!来了!”
贺晓雅和她带来的几人,心里都十分期待。刚刚喝的玫瑰花茶,尽管味道很好,可总是觉得哪里不对劲。
当然不对劲,唐果在里面加了,这个时代,任何仪器也检测不出来的‘好东西’在里面。
贺晓雅也觉得不对劲,这一点不像她认识,能‘忍气吞声’的烂唐果!
可是等菜一上,她哪里还多想。她吃过不少小龙虾,但均被唐家村出产的小龙虾给秒杀了!
一吃,嘴巴根本停不下来!
何况还有美味稻花鱼和她一直思念的田螺!
以及,唐果昨天从马老伯家带回来的妃子笑!
吃完鱼鲜,贺晓雅又迫不及待的去吃荔枝,边吃边赞道:“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连荔枝也比市面上卖的好吃!
其他几人也是深深体验了一番‘舌尖上的唐家村’!
果然,唐家村不是盖的!
一开始,林哥还想不通,唐果何时来的‘好脾气’。赔偿完了,还给他们煮美味。直到唐果对他眨了两次眼睛,他全明白了。心里不禁开始为这帮人默哀。鱼鲜荔枝他们照吃。只是不喝给客人泡的玫瑰花茶。
吃完美食,贺晓雅心满意足的摸了摸肚子,觉得不够,又想多喝一杯玫瑰花茶。然而这次,当她闻到玫瑰花的味道时,胃里忽然涌起一阵酸水。一张嘴,‘哗啦’一声,刚吃的东西一下吐了出来。
“靠!什么情况?!”贺晓雅脑子里,仅存的意识,是唐果下毒了!
他敢吗?
他有什么不敢的?
“报警!”贺晓雅喊道!须不知,她旁边就有三个交警和律师!可有些东西,是法医也检测不出来的。
当然,这四人也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