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我的农场在非洲 >

第314章

我的农场在非洲-第314章

小说: 我的农场在非洲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林全跟丹尼丝这边放权也放的比较的彻底,除了财务比较独立之外,其他的就交给她处理了,时间不长,才一个星期的时间,乌海水果店就被她管理的井井有条,这让林全跟丹尼丝都对她的能力赞不绝口。

    在丹尼丝看来,中国或许是东亚三国之中,对于女性最开放的一个国家了。

    中国的男尊女卑观点不是没有,但是至少在社会上,对于女性的接受度是最高的,这一点无论是韩国还是日本都是比不上的。

    至于东亚为什么只有三个国家?

    还有一个是谁?你说出来我加进去(手动滑稽)。

    “好了嘛!这样子的话,我就可以舒舒服服的去偷懒了!”

    看到王兆文、刘明全等一顿糙老爷们,在蒋姐的淫威之下战战兢兢的样子,林全吓得抱起了鱼竿,就要溜之大吉了。

    有一种女人,叫做女强人,在她的面前,男人们会感到有些不舒服,蒋姐好像就属于这样的类型。

    他跑的很快,蒋姐的注意力全部都在农场内部了,自然也没有成天盯着自己的老板看,所以并没有发现老板已经跑没影了,就算是知道了,那也没什么影响,有事情找丹尼丝是一样的,说起来丹尼丝到了乌海之后,结交到的第二个朋友就是蒋姐呢!

    第一个是一个叫做王玲的女孩,她是后勤部的人,是丹尼丝从大学人才市场招聘到的一名应届毕业生。

    这个女孩今年只有22岁,身材娇小,身高大概只有一米五九,这个身高在南方的女孩之中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在北方就显得有点矮了。

    她身材瘦弱,戴了一副文质彬彬的眼镜,看起来书生气息很浓,长相还算是很不错的,如果不戴眼镜的话,可能会更好,对于这样的女生,一般人都会觉得她们娇小柔弱,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保护的想法。

    不过林全却知道,这个家伙是一个工作狂,来到农场之后每天都要主动或者是被动的加班,林全几乎从来没有见她准点下班过。

    虽然说现在的大学生就业环境不是太好,工作比较难找,所以大学生们对于自己的工作都是很在乎的。

    但是在乎到这种程度,拼命到这种程度的话,那也是相当的罕见吧!

    蒋琴和王玲这两个女人,给林全留下来的印象是很深的,当然了,给丹尼丝留下的印象说不定更深。

    不过话题回答王玲的身高问题上来!

    中国北方基本上是指的长江以北,而江苏很明显属于这个范畴了,按照纬度来划分的话,日本的纬度其实跟中国华北的纬度是很接近的,也就是说日本是肯定属于北方了。

    但是日本的女人就比较的矮小,好像男人也是这样,他们国家的女人的平均身高还没有达到一米五五,日本女人的平均身高比起中国而言要更矮一些,而且考虑到中国的纬度差异很大,南方的人因为纬度的关系,所以身高自然会矮一些,所以这样一平均,身高自然就被拉低了,而日本的纬度诧异却不是那么大,但是他们的女生的身高却比中国还要矮,这是为何?


………………………………

第四百八十九章 李建的发现

    “这是什么?红薯吗?”

    不少人是没有见过红薯的,这些人主要都是生活在城市的人,从来没有下过地,没有见过红薯藤,他们吃过红薯,但是却不知道红薯是怎么长出来的,就好比很多人不知道菠萝或者是柚子这些南方水果的果树长什么样子。

    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个城市的小孩第一次坐火车出去玩,结果在火车上看到了外面的水稻田,小孩子兴奋不已,对他妈妈说:“妈妈妈妈,你看外面的草长得多整齐啊!”

    水稻确实是草,你说它是草好像也不是错的……

    “嗯,好像是的,不过不知道是不是我们这边的品种,总之,既然来了的话,那就挖一点带回去尝一尝吧!”

    乌海水果店的红薯的味道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边的红薯跟他们吃过的红薯都是不同的,这边的水果味道更甜,含水量更加的充足,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水果店在卖红薯的时候,都已经把红薯洗干净并且切成了一小块一小块的了,这样的红薯拿回去的话生吃、油炸和蒸烤都没问题。

    但是保存的时间却也受到了限制,不能保存很长的时间,如果长时间没有吃完的话,多半都会坏掉的!

    而如果从这边挖到整个的红薯带回去的话,那保存期就会长很多吧?

    不少人都是带着这样的想法,要是多挖一点回去,家里有点存货,就算是需要麻烦自己动手清洗,那也算是可以接受的了,因为这样的话,他们想吃的时候不用专门跑到水果店去买,直接在家洗了就能吃了。

    只是他们不知道,因为自己的这个决定,待会他们要受到多么巨大的惊吓。

    “这就是林全的农场吗?真的是很宏伟啊!居然在短短的四个月的时间里面就种下去了这么多的树,真的不简单呢!”

    跟一般人不一样,李建在来之前是做了不少的准备工作的,这也是一个记者必须要拥有的职业素养,那就是为自己接手的工作做准备,因为他们只有精心的研究了他们即将面对的事情,面对的人物,这样才能够发现其他人发现不了的东西,提出更有新意的问题。

    而在新闻也开始逐渐同质化的今天,就算是作为记者,他们也必须要拥有跟别人不一样的东西才行,如果没有这样的东西的话,报纸就同质化了,所以说uc出现震惊部这种毫无节操的标题党行为,与其说是他们编辑的职业素养和道德底线下降了,不如说是他们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之中杀出一条血路,不得不做出的改变和退让吧!

    李建不是这样的记者,他是正经科班毕业,对于记者这个行业他不只是把它当做是自己的工作,同时也当成是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理想追求,所以他每一次的采访都会认认真真的对待。

    就好比这一次,想到了要来采访林全之后,他就重温了一遍林全的资料,不只是如此,他还把最近林全这边的动作全部了解了一遍。

    而这个乌海农场,虽然林全买下来的时间不长,但是他却在这上面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做出的努力和投资也是非常巨大的,他来了之后虽然给自己的同行带来了不好的影响(工人的工资水平上涨了不少),但是对于普通人而言,这样的改变是有利的,而且他的到来,也给乌海死气沉沉的局面带来了新的变化。

    亿利集团这些年在库布齐沙漠这边做的工作其实也算是尽心尽力了,虽然取得的成效也算是很不错,但是毕竟用了那么多年,如果一开始来到这里的是他林全的话,那么今天库布齐沙漠的情况也不会是这样的吧?

    包括鄂尔多斯、乌海等等多个城市的沙漠化困局或许早就消失了,说不定连华北的沙尘天气也没了。

    而李建对于林全的期待并不是毫无理由的,在亲眼看到了他的农场之后,李建更加相信,自己之前的期待和信任,是完全值得的!

    虽然农场的这些植物都只是幼苗而已,一个个的高度还不到半米高,但是这些树苗的存活率都很不错,而且听说林全的农场不是直接种的树苗,而是直接种的种子,虽然在内地的退耕还林的运动之中,大部分的树木都是直接种植的树苗,但是种种子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需要补种一次。

    而在沙漠这边,因为这里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这种本来成功率就不高的种植方式完全的不适应这边的条件,所以这种方式一般的农场都不会采用的。

    但是林全的农场偏偏就用了这样的办法,不只是用了这样的办法,他们农场居然还成功了!

    这让李建对他佩服不已,他感觉林全确实跟其他人不一样,他身上似乎是有一层神秘的光环一样,他做出的事情在外人看来是不能理解,甚至是完全会失败的,但是最终的结果却证明他的坚持是正确的,真理似乎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呢!

    在外面逛了一圈,拍了不少照,李建找到了农场的几个职工,跟他们聊了一会。

    农场的照片有了,现在需要的就是内幕的材料了,比如说职工们的工作强度,福利待遇以及老板的人品等等方面的东西,这些都是李建十分关心的事情。

    而获取这方面的信息,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简单。

    农场的职工似乎并不排斥跟他聊天,甚至是在他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之后,他们脸上也只是稍稍的有了一丝丝的诧异,但是却还是没有隐瞒,基本上告诉了他,他想要知道的东西。

    而通过跟这些人的聊天,李建发现。

    他们这些人对于自己的老板是真的非常的佩服,甚至是崇拜,而且年龄越大的工人,这种情况就越是明显。

    这是非常奇怪的一种情况的!

    知识跟年龄是有关系的,年龄越大,知识的储备往往也就越多,就算是文盲,几十年的人生经历,也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社会阅历经验了,这些也都是很宝贵的财富的!

    而一般都说年轻的热血,从来都没有说年老的热血吧?

    因为人的阅历提升了之后,再想忽悠他们,就没那么简单了!

    虽然这也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因循守旧,顽固己见……


………………………………

第四百九十章 林肯的混沌饮料

    “怎么样,漏水的问题解决了?”

    看到张川早早的来了食堂,赵成半开玩笑的问了一句。

    “嗨,别提了,忙了一宿,总算是解决了,还好我们住的那一栋楼没有多少人,不然的话真的要爆炸!”

    “呵呵,那确实是还好!”

    赵成笑了笑,没有再提了。

    张川点了早餐,坐了下来,正吃着林肯也过来了,这人倒是个大忙人,从法国回来之后就忙的不行,按理说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