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玄幻小说电子书 > 化工大唐 >

第676章

化工大唐-第676章

小说: 化工大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句题外话,中国史书上记载和游牧民族大战,游牧民族一来就是数十万之众,好多人以为在夸大,其原因就在于此。

    经过半个月的行军,默啜大军离阴山不远了。默矩飞马赶来,很是兴奋的道:“可汗,快到阴山了。过了阴山,就是唐人的地界了,可汗,您快传令,要兄弟们加把劲,早点和唐人打上一仗。”

    默有勇气,一说起打仗就手发痒,早就盼着赶到受降城大战一场。

    “是该传令了!”默啜点点头:“默矩,你去传令,不再前进了,就在这里安营扎寨。”

    “安营扎寨?”默矩还以为听错了,一脸的错愕。

    “没错,是安营。”默啜肯定一句。

    “可汗,这是为何?”默矩想不明白,明明要来和唐朝大战一场,还没有到唐朝的边境就停下来,这太奇怪了。

    “快去!”默啜冷喝一声,默矩不敢不去传令。

    命令一传下,大军停止前进,安下营寨。突厥百姓在大军营后五十里之支好帐篷,赶着牛羊去放牧。几百里范围内都是人,都是羊群,原本空旷的草原一下子热闹起来,牧歌飞扬,飘荡在草原上空。

    众将也是不解,得到命令后,忙赶到默啜的王帐。此时的默啜已经解下盔甲,身着便衣,坐在王座上喝着滚烫地马**,很是惬意。

    “可汗,为何停止前进?”众将齐声质问起来。

    “前面是阴山!”默啜放下酒碗,抓起一块羊肉吃起来:“八十年前,就是在阴山,我突厥大军全军覆没。我突厥的所有子民都成了唐人的俘虏,给唐人做牛做马,任其驱使。”

    630年,李靖夜袭阴山,端了利可汗的老巢,利可汗给吓破了胆,仓皇出逃,致使几十万大军没有人指挥,唐军抓住战机,发起猛攻,最终灭了东突厥。

    阴山既是突厥人向往之地,过了阴山就到了他们最想回到的河套之地。可是,一想到利可汗当年亡于阴山一事,又不由得心胆生寒。

    众将倒抽凉气,只有盯着默啜的份,连话也说不出来了。他们搞不明白默啜这话的意思,还是少说为妙。

    打量他们一眼,接着道:“利可汗当年在阴山败军覆师,致使我大突厥灭亡。如今,我大突厥重新崛起,草原称雄,绝不会再亡于唐人之手!我们不仅要跨过阴山,还要夺回河套之地!”

    右手重重砸在几案上,发出砰地一声响。

    “可汗,快下令吧!”众将一听这话,不由得为之一振。

    默啜没有理睬他们,往下说:“我们今年南下比任何一年都要早,按理说,唐人不会有什么准备,可以攻他一个出其不意。不过,我担心一点,唐人可能料到我们会提前南下。若真如此的话,我们这一去,不正撞进唐人的圈套么?你们也知道,唐人善长法术诈力,我们不得不防。”

    自从东突厥灭亡以后,突厥成了唐朝的藩属,这在很大程度是促使他们学习汉文明,虽然没有完全汉化,比起当初的突厥汉化程度相当高了,他们对唐人地权谋之术很是忌惮。

    默啜这话很有道理,众将沉默了。过了一会儿,默矩问道:“可汗,那我们该怎么办?”

    “投石问路!”默啜猛的把一块羊肉塞进嘴里,眼里精光四射。

第四卷 帝国碰撞 第三十一章 妙计良谋

    过了长城,离受降城就不远了。”陈晚荣骑在青上,量,为北地风光所吸引,很是感慨道:“正月已过,关中之地虽有料峭春寒,也未有如此之冷。”

    王少华策马上来,笑道:“陈兄,这点冷算什么?要是在严冬之际,这里更冷。要说冷的话,应该数漠北为最。这个冬天,漠北大雪连绵两月,突厥人遭受雪灾,他们呀,早就在祈求老天开眼,早点把雪停了。”

    陈再荣接过话头:“老天肯定有眼,只不过,不会把雪停了,应该把他们全部冻死!”

    他是“热血青年”,最恨的就是突厥人,尤其是一想起五回道上十万冤魂,恨不得突厥人死得精光。

    “反正,他们有得受的。”杨思也有幸灾乐祸之意。

    “王兄,离受降城还有多远?”陈晚荣问道。

    王少华略一估算道:“离中受降城差不一百里路程。”

    陈晚荣略一沉吟:“真是怪了,离中受降城不远了,为何没有看见我们的军队?连运送粮草的丁壮都没有看见,真是奇了。”

    这话提醒了众人,不由得齐声称是。杨思勖剖析道:“如此大规模的行动,光这运送粮草的丁壮就需要好几十万,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一队接一队,可一个人影也没有,张大帅捣什么鬼呀?”

    王少华摸摸额头,想不明白,不住摇头。

    一直没有说话地王忠嗣突然开口:“这有什么好奇怪地。北地是大唐经略地重中之重。有不少贮存粮草地地方。早就仓仓满了。哪用得着临时调运呢。”

    陈晚荣不太同意他地话:“就算你说地有道理。粮草早就贮存好了。不必运送。可是。军队呢?五十万大军。人过留痕。雁过也要留影。我们一路行来。除了少数巡逻地兵士。哪里还有人影?”

    王忠嗣才慧绝高。对这个问题也是想不通。转着眼珠沉思起来。

    “王兄。你在北地呆过。你说是什么原因?”陈晚荣看着王少华。

    王少华摇摇头道:“我哪里想得明白。这事。非得问张大帅不可了。”

    只能如此了。众人不再议论这事。说些其他地事情。正行间。刘福清赶来汇报:“启禀将军。张大帅派人来了。”

    “快叫他过来。”陈晚荣忙道。

    刘福清挥挥手,一个精明的中年人跳下马,冲陈晚荣行礼道:“见过监军!大帅要我给监军带路。”

    “受降城就在前面,还用得着带么?”陈晚荣很是奇怪:“张大帅又在搞什么花样?”

    这问题正是众人心里所想,一齐盯着这个中年人。中年人忙解释道:“监军有所不知,我们不去受降城。”

    “不去受降城?”陈晚荣他们更加惊奇了,同声惊讶起来。

    “那去哪里?”王少华忙问一句。

    “到了就知道了。”中年人没有直接回答。

    “花样真多!”陈晚荣嘀咕一句,命令中年人带路。中年人得令,跟着刘福清去了,炮兵在中年人的指引下,折而向西,半天后进入山区。

    这里大山连绵,一眼望去,尽是山峰巨岩。陈晚荣还以为自己看错了,就要打马去问中年人,给王忠嗣阻止了:“陈将军,你不必去问了。我明白原因了!”

    “你明白了,快说!”陈晚荣催促起来。

    王忠嗣眨巴着眼睛,脸上露出一丝狡色:“陈将军,说给你知道当然可以,不过,我们的约定算不算数?”

    “什么约定?”陈晚荣心念张守的花样,没有明白过来。

    “就是逗笑那事。”王忠嗣回答。

    陈晚荣记起来了,王忠嗣为了要让陈晚荣带他上战场,答应给陈晚荣逗弄。陈晚荣就知道他不甘心给逗弄,果然,他现在就抓住机会赖皮了。想逗弄王忠嗣很有难度,陈晚荣本就没有打算逗弄他,点头道:“作废!”

    王忠嗣脸上立时绽出了一朵花,笑嘻嘻地道:“陈将军,你真英明!是我见过最英明的将军!”

    “少拍马屁,说正事!”陈晚荣威胁一句:“你要是再废话,适才之言就算数。”

    “我这就说,这就说!”王忠嗣忙道:“我要是没有猜错的话,张大帅给默啜设了一个陷阱!一个天大的陷阱!”

    “陷阱?”不仅陈晚荣惊奇,就是杨思、王少华、陈再荣他们也是惊讶。

    不等陈晚荣催问,王忠嗣就道:“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暂时不能说。”

    虽然这里都是信得过的人,不过,如此机密大事是不该这里说,陈晚荣点头道:“等会,找个地方,你给我们说说。”

    “一定!”王忠嗣一本正经地点头。

    再行一阵,前面马蹄声响,一队人迎了上来。陈晚荣一瞧,为首的正是张守,一拍青花迎了上去,施礼相见:“见过大帅。”

    “监军,你现在才来!”张守在长安期间,学习用火炮,和陈晚荣很是谈得来,两人的交情不错,飞身下马,过来抓住马缰。陈晚荣甩镫下马,在张守肩头一拍,笑问道:“大帅,你把我们弄到大山里来,搞什么花样?”

    张守压在陈晚荣肩头上

    压,颇有几分戏谑:“山人自有妙计,不足为监军

    陈晚荣打量一眼王忠嗣道:“大帅,你就是不说,我们也能知道。我这里有一个诸葛亮,能洞察你的用意。”

    张守一把把王忠嗣抱起来,在他的鼻头上一捏,道:“王忠嗣,你守口如瓶地话,等这一仗打完了,我送你一匹最神骏的突厥大马。”

    他在学习使用火炮时,就知道王忠嗣足智多谋,能猜到他用意者,这里除了王忠嗣没有第二人。还真给他说对了,王忠嗣大是得意的冲陈晚荣一眨眼,就要答应。只听陈晚荣道:“王忠嗣,你要是答应了,就算炮兵的人了!”

    不算炮兵的人不重要,最重要的是陈晚荣是监军,他可以把王忠嗣“凉着”,让他有力也使不上。王忠嗣可不敢惹陈晚荣生气,忙嘻嘻一笑:“大帅,最好的突厥大马是要献给皇上地,我用不着。”

    张守是精明人,哪会不明白他地算盘:“监军能制你,我这个大帅就能制你了?”

    若论军权,张守大。可是,王忠嗣应该算是出身炮兵,归陈晚荣管,仍是能为难他,王忠嗣一下子犯难了。

    “哈哈!你也有难住的时候?”陈晚荣他们大笑起来,王忠嗣脸一红。

    张守放下王忠嗣道:“监军,走,去我那里,我说给你知晓。”

    “这才象话!”陈晚荣赞许一句。

    张守指着前方的一块平地道:“这里是留给炮兵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