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玄幻小说电子书 > 化工大唐 >

第653章

化工大唐-第653章

小说: 化工大唐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谢皇上训示,臣等记住了!”

    “说完了正事,我们就来说点私事。”李隆基话锋一转:“今天是元正,朝贺完毕,就是三天休假,你们说,你们打算做什么?过年嘛,说说这些事,乐乐。朕是想,好好睡上一觉,三日后,努力苦干!”

    “呵呵!”群臣一片笑声响起。他们无论如何也是没有想到。李隆基地想法是如此地单纯。单纯得象个普通人。

    “姚崇。你说。你想做什么?”李隆基点名了。

    当朝宰相所想之事。还真有些诱惑力。群臣不由得盯着姚崇。姚崇想也没有想。道:“皇上。臣所想之事和皇上略有不同。臣是想先大醉一场。然后再美美地睡上一觉。养足精神。三日后努力公干。新地一年。大唐要做地事情很多。臣不敢懈怠。”

    说没错。新地一年里。唐朝面临地问题太多。一是革除积弊。二是大规地战争已经迫在眉睫了。积弊可是几十年地。没有数年苦功。不可能革除。战争就有两场。一是对后突厥地大战。二是和大食大打。同时进行两场战争。这对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王朝来说。都很困难。

    更别说。规模还是如此之大。要做地事情何其多矣。

    姚崇地想法和李隆基虽略有出入。用意却相同。就是养足精神。甩开膀子大干一场。李隆基深表赞许。问道:“宋。说说你地想法。你刚从广州赶回来。是不是要先回家与夫要见上一面?”

    都听得出他话里地意思,群臣没有想到李隆基还有这么不为人知的一面,忍住笑。

    宋一本正经的道:“回皇上,城多日未回家,是想回家。”

    这是人之常情,群臣反倒没有笑话他的意思了。

    “张守,说说你的想法。”李隆基看着张守。

    张守略一思索道:“皇上,臣地想法和姚相差不多。”

    李隆基感慨道:“你们都想睡一觉,养足精神,准备好好干一场。朕既是欣慰,又是心酸呐!朕之欣慰者,你们的想法都是人之常情,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朕之心酸者,如此寻常的要求,竟然要到年关才能得到,你们平日里为大唐操劳,何其辛劳?朕闻之动容。

    “为了天下百姓,为了大唐天下,我们君臣,还将一如既往的操劳,朕希望你们,还有朕把这种美好品德保持下去!”

    “遵旨!”群臣领旨。

    李隆基接着道:“年关了,你们都想着休息,朕也不担误你们时间了,这就散了吧。回到家里,好好歇息!姚崇,张守,宋,陈晚荣,随朕来。朕有事,要和你们商量。”

    陈晚荣正准备回家,听了这话,只得跟着李隆基去了。年关,没有重大的事情是不会商议的,李隆基如此说,必然是有非常重要的大事。

    来到鸾翔阁,阁里放着一盆炭火,暖烘烘的,李隆基招呼陈晚荣他们坐下来。

    “陈晚荣,你才成亲,是不是想着回家去见媳妇?别害臊了,我们都是过来人,谁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呢?”李隆基开句玩笑,这才道:“你们都想着休息,可是朕又把你们叫来,不能歇息,因为,有一件重要地事情需要商议。先把这个看了吧。”拿起案头一份奏章,递给姚崇。

    姚崇接过浏览一遍,递给宋。宋看过,递给张守。最后才转到陈晚荣手里,陈晚荣一瞧,熟悉的笔迹映入眼廉,正是哥舒翰的奏章。

    一看完,陈晚荣大是高兴,哥舒翰这才到西域多少时间,就把突骑施治得服服帖帖。突骑施是西域最重要的力量,而不是之一,拥兵自重,田仁琬他们费尽了心血都没有从突骑施那里讨到便宜,没成想,哥舒翰轻松得手,这事着实值得高兴。

    李隆基笑道:“哥舒翰一到西域,出手漂亮,把突骑施制住了。只要五万虎儿军到了哥舒翰手里,苏禄要想另作他想,也不可能。你们都说说,哥舒翰打算向呼罗珊进军,胜算有几成?”

    张守想了想道:“皇上,臣以为哥舒翰将军的处置有欠思量。苏禄与大食和谈,这事不可容忍,而哥舒将军不予追究,似

    。”

    话音一落,姚崇马上反对:“张将军,你久在北地,于西域情势不甚熟悉。西域不比北地,北地只有一个对手,放开手脚打就是了。北地虽然交通不便,朝廷的援军、补给都能源源不绝的送到。而西域却不同,军队不多,就需要借助西域的力量来维持稳定。能不激起事端,则尽可能不激起事端。实在到了非追究不可的时候,没什么好犹豫的。

    “再说了,大战当前,若是激得突骑施反叛,麻烦就大了。在当前地情况下,以稳定为重。哥舒翰把苏禄的五万虎儿军握在手里,既可以用来攻打大食,又是制衡苏禄的人质,有此一端,苏禄不敢有异动。”

    宋附和道:“皇上,臣赞同姚大人所言。”

    正如姚崇所说,西域的情形与北地大不相同,西域国别林立,再者角逐的势力很多,而因为道路地问题,唐朝驻军不多,不象北地那般,兵力雄厚,后突厥只要敢来,打你个头破血流就是了。

    西域当以稳定为主。为了达到这一目地,各种手段都可以用上,吓、拉拢、分化瓦解,只有能用地手段都可以用上。

    派往西域的人,不仅要有军事才干,还要有政治头脑,哥舒翰二者兼得,是镇守西域地最佳人选。

    张守是很好地将领,就是在政治方面有些不如人意,不由得一愣,很是不好意思:“皇上,臣惭愧。”

    “这没什么好自责地,有话就要说出来,别藏着掖着。你是将军,于这些权谋手段不熟谙,这很正常。”李隆基安慰一句:“朕也以为哥舒翰处置得宜。不过,朕不想此事就此完结。”

    姚崇还以为李隆基要追究这件事,忙谏道:“皇上,此事能到此这止最好。即使要追究,也要等到打完了去了。”

    李隆基摆手道:“姚崇,你放心,朕还不至于添乱。朕是想,何不来个锦上添花呢?朕打算任命苏禄为左羽林军大将军,金方道经略使,赐他为忠顺可汗,你们以为如何呢?”

    当时,唐朝强大,周边的少数民族领袖无不以得到唐朝皇帝的认可而自豪,要是李隆基真的赐号给苏禄,苏禄倍觉荣幸。同时,他和大食谈判之事也就算完结了,他也就放心了。

    姚崇很是赞同道:“皇上,臣赞同!”

    陈晚荣和宋也没有异议,这事就敲定了。

    “你们说,哥舒翰进军呼罗珊有几分胜算?”李隆基仍是有些拿捏不准:“朕虽然要哥舒翰临机处置,只是,这种大仗,在大唐历史上还没有过,朕也要心中有数。”

    呼罗珊是一块富饶之地,在伊朗东北部,包括科佩特山、比纳卢德山之间地卡沙夫河谷地与阿特腊克河上游谷地,以及比纳卢德山以南的平原地带。地处伊朗、阿富汗、土库曼斯坦交界地带,在内陆交通上居重要地位。主要农产品有小麦、大麦、稻米、棉花、烟草、甜菜、水果。

    这是阿拉伯帝国的一大粮仓,是重地中的重地,阿拉伯帝国在这里一定派有重兵。西域兵力虽给增强了,但是,比起整个阿拉伯帝国,单薄得可怜,李隆基不担心都不行。

    姚崇想了想道:“皇上,对于兵事,臣不太通晓,实不便置喙。不过,张将军在这里,我们不妨听听他的看法。”

    李隆基笑道:“这正是朕把张守叫来的原因所在。张守,你说说,要是你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打?有几成胜算。”

    张守略一沉吟道:“西域虽有三万援军,再加上原先的军队,能出动四万左右的汉军,这是大唐此次进军的中坚力量。突骑施的五万虎儿军也能打,突骑施号称西域第一强国,和大食抗衡这么多年,虎儿军比起汉军虽有不如,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加起来,有九万左右地精锐,也还可以。

    “再加上其他属国的军队,这次总共能出动差不多十五万大军。十五万军队比起大食的军队来说,仍是远远不足,不过,仍是可以一战了。

    “要是臣来打这一仗的话,臣不会和大食硬拼。要知道,大食在这里的总兵力远远比我们雄厚,硬拼非常不智。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不能让大食的军队集中。只要大食的军队不抱成一团,那么,大食就不是大唐的对手,胜算应该还是很高的。七八成,还是有地。”

    这就是兵家所言,让人一听就透彻。不论你的军队有多少,只需要在战场上没有形成优势兵力,就没有什么威胁,可以逐个击破。

    这点,在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当时的花剌子模的总兵力是蒙古军队的十倍之多,却因为花剌子模地统治者下令分兵防守,兵力不能集中,给成吉思汗各个击破,一点一点的残食了花剌子模地大军,最终导致花剌子模的覆灭。

    对于自己一方来说,要在战场上形成优势兵力。对于敌方来说,要让他不能在战场上拥有优势兵力,这是兵家常识,哥舒翰才气过人,不会不懂这点。

    听了这番分析,李隆基笑道:“庙算多者胜,少者败。有七八成地把握,已经是庙算多矣,看来,呼罗珊这一仗值得期待。朕这就给哥舒翰下旨,能打则打,不能打

    。”

    这是授予哥舒翰临机决断权力,如此处置再好不过,众人自然是没有异议。

    “西域的事情,朕心里已经有底了,再来说说北地地事情。”李隆基接着道:“北地一战,张守挂帅,这点,朕早就决定了。有了主帅,还需要一位与他合得来的监军,你们说,谁最合适?”

    张守的目光一下子停在陈晚荣身上。姚崇和宋也看着陈晚荣,没有说话。虽然不说,意思非常明白了,监军非陈晚荣莫属。

    李隆基早就想好了,要不然,他是不会把陈晚荣叫来的。

    “陈晚荣,你向朕请战,这监军地就给你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