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玄幻小说电子书 > 纨绔邪皇 >

第301章

纨绔邪皇-第301章

小说: 纨绔邪皇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云真子亦是紧随其后,百道白雷,轰向了城墙另一侧的‘血狼天骑’。

一时之间,整片天地都被白光覆盖,所有人的视野,都只剩下了刺目的白色。

足足十个呼吸之后,这些雷光才终于消散无踪。而待得众人的视线恢复如常之后,只见那北面石墙上,赫然有大片的黑曜石损毁。

然而情形更凄惨的,还是那两支匈奴的道兵骑军。相较而言,那天山圣军的伤亡更为惨烈。这支负责守卫匈奴圣地‘天山’的骑军,足有两千余人化为焦炭,其余七千余骑亦无一完好。而另一侧城墙上的‘血狼天骑’,则因反应的时间更多,只是死伤一千四百人左右。其余之人虽也人人带伤,可大多都只是轻伤而已。

“真不简单——”

嬴冲目光微凝,有些吃惊。云真子二人打出的‘狂雷震九霄’,威力与之前清江那一战时,可是截然不同。他方才已命郡衙中的那位玄天境柱国真人,在那一刻将护城大阵中七成的力量,都全数加持于二人之身。

方才那两卷上古道符的威力,无疑可抵得‘上镇国’强者的全力一击。可这两支道兵铁骑,却都能撑住,可见实力不俗——

没时间想太多,随着嬴冲一声令下,城中所有弩箭,都指向了北面方位。瞬时间有近七万支箭,飞空而去。

可惜的是,无论是那伤亡惨重的‘天山圣军’,还是战力较为完好的‘血狼天骑’,都退的果断无比。在箭雨覆盖之前,就已撤下了墙头,避免了更多的死伤。

嬴冲摇了摇头,转而又专注于收复宿州北墙。

没有了这两支道兵的坐镇与阻扰,对面可谓是士气大跌,秦军的攻势,顿时就为之一畅。短短半刻时间,就已进击半里,将大量的墙段收复。

只可惜他麾下四万人,只有一半是出自破虏军,剩余的一半,要么是出身府军,要么就是临时聚来的宿州义士——也就是各家的族军。

嬴冲此时连破虏军的人都不怎么熟悉,将领都认不太全,就更何况那些非是正规出身的杂军。

故而他调兵遣将,发号施令之时,多有窒碍。有时将一些部队调到了前方时,才发现不太合适;有时候又会因对各部战力的错估,而遗漏战机。

也幸在他的‘直感’惊人,许多关键时候,都能凭借直觉,做出准确的判断,并未出现失手。

而随着李纲将初步整编好的两万人送到他手中,城内秦军收复城墙的速度,又再次大增。两面大军,已有在城门口处合围之势。而在他们的前方,近七万敌军都被挤在两段宽不到一百丈的狭窄地域。

ps:三更了,继续求推荐求订阅求月票!求大家鼓励一下开荒,心情好头发也长得快啊。

哈哈,明天还是15o,超过15o票3更。

三八二章岳飞宗泽(周一求推荐)

“传命破虏军三师第八镇,替代山陵卫!”

嬴冲的目中,浮现出冷哂之色。随着高达十数万的匈奴铁骑与西域奴兵葬身火海,城门口的压力已经不大。只需一镇精锐边军,就可守住。

而一旦他将山陵卫这支七阶道兵抽调出来,用于城墙的争夺,那就是对方的末日。

这一战,他赢定了——

如今唯一的难点,就是需在城外的龙卷风暴平息之前,结束这场战事。一旦城外那数百辆发石机与三十万匈奴铁骑,摆脱风暴的影响,秦军也必定会伤亡惨重。

正暗自筹谋,他却忽听旁边的月儿,有些惊奇道:“父亲你看那里,那边进展的好快!”

嬴冲不由眉头一挑,向月儿所指的那处方向看了过去。而后眼神闪动,也同样现出了几分惊异。

那是城门左侧的一段城墙,进展确实不俗,不到半刻,就已往前压迫五十丈,斩杀匈奴近三千之数。

而制造出这等惊人战绩的,却是一支才刚被他替换上去的二线府军,隶属宿州汤阴县一个折冲都尉府,大约是二卫之兵,两千余人。

原本他的目的只是以府兵轮换上去,使破虏军诸镇能够稍稍喘息恢复,蓄力破敌。

可此时这支部队,攻势之猛烈,进展之神速,竟与他手中几镇边军相当。

而若只是攻速快些也就罢了,可这两千人,却还保持着极低的伤亡率。

嬴冲的目光,也很快就注意到了,那位于军阵前方的一具九阶墨甲。此人应当是一位卫将,不但极其的勇悍,挡者披靡,指挥时亦能如臂指使,进退得法,号令严明。

可见此人不但深知兵法,在军中亦极具威望。修为也当是突破小天位了,却并无天位墨甲在身,故而其一身战力,大受限制。

嬴冲瞬时就起了爱才之心,想到即便是现在的安国府,也没几个这种等级的人才。

此人他越看越是喜爱,终是忍不住问道:“高郡守,请问那边是何人部属?”

此时王承恩与李纲二人都不在身边,不过郡守高飞却在。且这位身为郡守,即便与府军系统不相统属,也当很熟悉才是。

“回禀国公,那是汤阴县折冲都尉宗泽所部!”

高飞满脸堆笑的应着,之前城破时他面色煞白,以为这次定然守不住宿州城。

可随后的结果,却大出他意料之外。仅仅今日这一战,对面的匈奴军就至少损失二十万人,

他不知这位少年国公,是否能成功将这北虏驱赶出冀州。可以今日这一战的战果,就足可对朝廷有个交代了。

“此人年纪不到四十,出身寒门。因统兵得法,屡立战功,在边军中升职极速,曾于定襄军中担任旅副之职。后因得罪了襄阳王氏某位嫡支子弟,被调职冀州,任汤阴县折冲都尉。”

“宗泽么?”

嬴冲心想这也是位人才,那二卫之军都是精锐不次于边军。能够操训到这样的程度,可不是一位卫将能够办到的,

这人能以不到四十之龄,就任职边军旅副,能力应当很是不俗。可惜得罪了襄阳王氏,仕途到此为止。从定襄军中调职汤阴,这就等于是发配边疆了。

寒门子弟,也只有在边军中才能出头。至于府军,那是门阀子弟的地盘。

不过他还是摇头:“我问的是那名卫将!”

“卫将?”

高飞看了那个方向一眼:“那位是汤阴折冲都尉第二卫的卫将岳飞,乃是宿州本地人,少年之时就极富勇力,聪慧多智,为乡人敬崇。故而此人还在十四岁之龄,就被前任宿州防御使征召入军,任职校尉,近年又受宗泽重用。二十年纪,就是一位府军卫将。”

嬴冲眼微微一凝,心中只觉万分遗憾。想到这样的将才,竟已有举主了?可惜可惜,就不知那前任宿州防御使,又是何人?

继续望着城头那身影,嬴冲却仍不甘心:“高郡守,对于此人,你可有什么建议?”

高飞一看就知这位,是动了爱才之意。说实话那岳飞,他也看出了几分不凡,亦想要代高家招揽。

然而他们朱国公府在北方的势力薄弱之极,远比不得眼前这位近水楼台,在北境一手遮天。

且此时三王九公中,估计也就眼前这位少年国公,能够拿出大量的官职,用于招揽寒门之人。其余包括他们高氏在内,自己族人都安排不来,又哪里有余力照拂这一个府军出身的寒门小子?

底蕴浅薄,这是安国嬴氏的不足之处,可也同样是其优势所在。

略一凝思之后,高飞就如实言道:“前任宿州防御使已经病逝,此人如今无主。不过国公大人如真欲重用其人,最好是将这位招入安国府部曲任家将,先定下主从名份。”

他有意与这位安国公结好,故而这番言语,亦是诚心为嬴冲打算,

传闻这岳飞一族数百人,数十年前本是元州之民。因故乡水灾迁移至此。之后天圣帝奋起,在二十年前,从匈奴人手中收回了马邑云中等郡。先迁三十万人至北地二郡,又为冀州无地之民分配了荒地开垦。岳氏由此得益,在宿州扎下了根基。

传闻其母感天圣帝之恩德,在岳飞幼年,将‘精忠报国’四字刺于其背。

自然,这只是乡间的传闻而已,刺字之说是真是假高飞不知,可他也大致听闻过此子的性情,为人奉公克己,公而忘私。

以他看来,只有先定下了主从名份,才能得此人忠心报效。否则日后这位,到底是忠心于他的举主,还是更忠诚于天圣帝及朝廷,仍是两说——

“主从名份?本公受教了!”

嬴冲的面上,再次闪现出兴奋之色。忖道既然此人无主,那也就是说,他只需将宗泽一并招揽,就可将这岳飞纳入麾下!

至于这‘主从名份’几字,他并未想太多,也不解高飞的用意。却知这位高郡守,定非是无的放矢。

且以岳飞的出身与资历功绩,不适合如李纲那般骤升高位。反倒是在他的部曲中更易出头,也是岳飞最快的升职途径。

需知安国公府三镇之军,可是正儿八经的朝廷经制之兵。只需岳飞能在他的部曲中任上三年镇将,就可直接平调他职,甚至升任三品!

——这在数年前还是难以想象之事,看那王侁只为一个四品武将的许诺,就背叛了安国府,便可知当初安国府的处境,是何等的艰难。

可以今时今日他嬴冲的地位,安排一位家将出任三四品军职,真是轻而易举。

ps:历史上的岳母刺字,是元人所修的《宋史》杜撰,原字是尽忠报国,后与宋高宗御赐“精忠岳飞”四字混同。宋人笔记和野史均无记载,包括岳飞之孙岳珂所著《金佗稡编》也没有记录。

三八三章名将崛起(二更)

嬴冲又再看了那岳飞的墨甲一眼,将此人深深记在了心内,这才转过了视线,继续看向了城门方向。

门口的山陵卫已被替了下来,此刻正沿着瓮城往左侧城墙移动。脚步不紧不慢,却给人以山岳涛海般的压力,威势磅礴。

随着这支七阶道军的加入,秦军的攻势,陡然增强了数倍。而那些城墙上的匈奴残军,大多都是从城内逃出之人,要么是受烟熏火燎,体能不支;要么是身有烧伤,战力低弱。

于是山陵卫所至之处,更无人能挡。都是触之即溃,一面倒的溃败。

出乎嬴冲的意料,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