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际之音乐订制大师-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启明:老师,请问这是哪位的作品,不知可否引见一二。(这是星际文学界著名诗人,也是陈立的学生。)
…………
一众网友看到平日里只能在课本里、报纸上、电视里看到的名人,看着他们纷纷对《送别》全方位的分析讨论,悄悄围观后,网友们只干了两件事,第一,回去再听一遍《送别》,至于这次有没有听懂,就不得而知了。第二,可能是因为话憋狠了,围观完学术讨论,网友们就在网上开始各种发帖。
《陈立大师赞黄粱一梦文学功底深厚》
《黄粱一梦新歌<送别>…………竟然是一首诗词》
《黄粱一梦实力打脸某米分:我的歌你们听得懂吗?》
《黄粱一梦新歌…………你们听懂了吗?》
第二天,各大报纸杂志也竞相报道,黄粱一梦的名字真正传遍了星际。在音乐圈,他的才华更是得到了公认,此后,攻击黄粱梦的人可以说他狂妄、可以说他任性,可以说他破坏规矩,但是无人再质疑他的才华。
而之前公开质疑过黄粱一梦的李大嘴早已经悄悄删除了自己之前发布的声明。当然,他的心里对黄粱一梦是极其恼怒的。
李大嘴此人,其实不是没有能力的,他对音乐的鉴赏能力也很强。只不过,曾经他规规矩矩的做乐评人,但是无人问津。
直到有一次,他在文章中无意骂了一个歌手几句,没想到,他居然火了。
这是李大嘴没有想到的,但是他觉得这很好,自己终于找到成名的“好办法”了。他开始变得“敢说敢言”,渐渐地,他出名了,成为了音乐圈有名的李大嘴。
他不是不知道他自己很多时候是在无理取闹于强词夺理,也不是不知道那些歌手有多无辜,但是,他宽慰自己,我不是故意的,我是被“逼迫”,是那些喜欢看自己无理取闹戏码的看客的错,是那些明知真相却还是因为利益帮着自己说话的人的错,是那些好似清高,事不关己,袖手旁观的人的错,自己也只是个可怜人罢了。
可怜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还是有些道理的,生活中不缺可怜人,更不缺可恨之人,自欺欺人也许是可怜人安慰自己最好的办法了。
而黄粱一梦的米分丝开始出现了暴增现象,而且很神奇的是,这次的增长的米分丝很明显多是属于年龄比较成熟的,尤其以文学界、音乐界的最多。
又因为黄粱一梦并没有官网,所以他的米分丝其实是各自为营的,毕竟年龄不同,直到某一天的到来,黄粱一梦的米分丝们自发联合,为黄粱一梦做了一件让无数偶像羡慕的事情……。。
婉秋音乐工作室12点准时发布消息:黄粱一梦倾情打造的校园专辑《毕业季》第一首歌曲《送别》点击超过800万。
赵传、张玮和李梦在歌曲发布后,就泡在网上,就是在等网友的评论。赵传更是着急,拉着他们就蹲守在婉秋工作室全息听歌室外,等到那些人终于出来,看着他们纠结的表情,几人只觉得心都有些凉了。
听到旁边有人拉着人问歌曲怎样,几人也不由得竖着耳朵,生怕听漏了,哪知道,那人居然喏喏回答,让人自己去听。赵传急得直摸头,这到底是好还是不好,你总得给句实话吧。
没过多久,网上的评论还是出来了,几人一看,都皱紧了眉头。
赵传更是直接感叹“是啊,我们是音乐系的,课程里还涉及到了文学,拿到歌曲时,也是查阅了资料,询问了老师才明白意思的,当时只觉得,这歌词写得美,却没想到这些听众可能根本听不懂。”
“对啊,那怎么办?”李梦也着急。
张玮并没有接话,其实他当时就想到了这个问题的,只是,张玮觉得,也许她这首歌曲的听众定位的就不是普通人呢,别忘了,刘文丽的米分丝可是公开发起抵制黄粱一梦的活动的。
好在,不久,他们就等到了惊喜,其实正确的说是惊吓。几人看到文学大师陈立发的文章时,赵传直接掐了一把自己的脸,“哎呀,好疼,居然不是做梦。”
赵传的逗比行为让张玮与李梦都回过了神,李梦更是噗呲就笑出了声,她笑的不仅是赵传也有自己,因为其实她刚才也想做这个行为,只是被赵传抢了先。笑完后暗自庆幸,还好,因为这个行为真的好傻。
几人看似放松,其实心里都更为沉甸甸的了,虽然之前已经觉得这首歌曲很好,但是几人毕竟是音乐系,不会看到歌曲的文学价值。但是文学大师陈立居然公开赞赏《送别》的歌词,几人只觉得,更不能也不敢也不该让人失望了。
几人就这样心事重重逛着网,谁都没有开口说睡觉的事情,都知道再等什么。
婉秋工作室官网一公布数据,赵传就赶紧点看了,看到歌曲数据…………800万,几人对视一样,才稍稍放下了心,还好没有让人失望。
自然是不会让人失望的,黄粱一梦身上似乎总是隐藏着一些吸引人讨论的、奇怪的点,比如他的才华,比如他的狂妄,再比如他的眼光…。。大家这些东西居然都是乐此不疲地讨论着,仿佛这些东西就能让他们认清那个传说中、神秘的黄粱一梦。
黄粱一梦的眼光好是历史公认的,黄粱一梦选择的合作对象在后来都像人们证明了他的好眼光,证明了自己是位优秀的好歌手。张玮几人自然是不会打破这个规律的。
人们感叹黄粱一梦的好眼光,其实也是对他的另类赞美,有人说过:黄粱一梦的眼光之所以好,我相信肯定是得益于他不俗音乐素养。这话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所以,他们关注黄粱一梦的这些点,最真实的目的就是另类的赞扬?
黄粱一梦的《送别》的文学性是不容置疑的,这也是黄粱一梦很被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哪位音乐创作人创作歌曲会被选入教材呢?
当然历史中惊才艳艳的音乐创作人也有,他们创作的歌曲也有的入选音乐系课本。但是,只有黄粱一梦,他的歌曲入选的不仅是音乐系课本,还有大学文学系的课本。
诗歌诗歌,多是现有杰出的诗词,后被改编成歌曲,而这首《送别》却是反其道而行之,以一首歌曲的身份出道,却入选了文学系课本。
☆、第五十章
婉秋音乐工作室,向月看着各大报纸、网站、新闻对婉秋这次新歌《送别》的各种赞美之词,不得不感叹,婉秋确实从来没有让自己失望过。这样想着,向月脸上不禁露出了作为长辈自豪的笑容。
“叮叮叮”办公室电话声打断了向月的出神,回过神的向月看着电话,无奈一笑,多半又是哪位歌手准备找黄粱一梦约歌吧,自从《送别》发布后,找她约歌的人络绎不绝。
说来也好笑,别音乐创作人是越有名,找他的歌手也是级别越高的。
但是这条音乐圈铁的规律放在黄粱一梦身上却明显失灵了,找她约歌的a级、s级歌手确实增多了,但是与之相对的,f至b级别的歌手却更多。这也是是音乐圈一大奇事了。
“您好,这里是婉秋音乐工作室,我是工作室行政经理向月,请问您是?”向月客气而礼貌地说道。
“您好,我是杜延泽……。”磁性的声音在向月耳边响起,而当她想起杜延泽是何许人时,心里就是咚的一跳,等理清楚杜延泽的来意时,一向稳重的向月也觉得喉咙有些干涩,但还是礼貌回道“……。。我们会转告黄粱一梦此事,到时有她会直接和您联系的。”
“好的,谢谢了。”杜延泽礼貌回道。
…………。
这时还沉浸在《送别》被文学大师力赞的震惊中的众人,还不知道还将有更大的震惊等待着他们,因为我们恣意妄为的黄粱一梦又发声明了,果不其然再次造成了轰动。
黄粱一梦:我将开放《送别》的改编权,详细内容请见文件。
独唱权大家已经知道了,那么这个改编权又是什么呢?顾名思义,改编权就是允许对方改编自己的作品。在这个重视个人权益与知识产权的时代,作者很少会赋予他人作品改编权,谁又愿意自己的作品被他人任意改变。因此,可想而知,黄粱一梦的声明对大众的冲击。
后世,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榜单,其中有个榜单是“媒体人最喜欢的人”,而黄粱一梦以自己短暂的音乐生涯发布的几个声明,位列了榜首。为什么?
因为黄粱一梦每次一发声明,就会是一个大事件,甚至,这个事件放在很多年以后,依然会为人津津乐道,反复讨论。
更有意思的是,与之相对应的,“媒体人最不喜欢的人”榜单中,黄粱一梦依然位列了榜首,这就让人觉得很纳闷了。
直到有一次,传奇记者李程程坦言:黄粱一梦在媒体人眼里,大概就是一座大宝库,可是不待发现宝藏的人亲自挖掘,他自己就总是爆出来了,虽然他总是弄出大事件,但是媒体人其实也和普通群众一样,总是追在他挑起的话题后面。哪怕最后成功加热了话题,也总是少了些自豪感的。
这次就是如此,黄粱一梦发布的声明,明显挑起了热度话题,而找不到黄粱一梦的记者们,无奈之下,开始向今天露面的明星们“伸手”了。
“潇潇,今天黄粱一梦发布声明,承诺开放《送别》改编权,你对这件事怎么看呢?”在杨潇潇新剧宣传发布会上,记者甲发问。
杨潇潇不愧被人称为女王,看了记者一眼,表情认真回答道“这是她的权力,我选择尊重她的决定,而且,作为《矜持》终身独唱权的被授予者,我只想说,她心胸宽广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问话记者听着杨潇潇的话,心头暗喜,恩,明天头条有了,《杨潇潇力赞黄粱一梦,称其心胸广大》。
这算是比较友好的记者了,至少问的是黄粱一梦曾经合作过的对象,这边,这位记者比较有野心,因为被他堵着问的是音乐圈的另一个新星谭明。
“谭明,同样作为音乐圈崭露头角的音乐创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