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独行-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认为自己知道了林志宁高明武功来源的人们,照着林志宁放出的秘籍,苦心修炼着,他们是自负的,他们相信,林志宁能做到的,他们绝对做的更好,尤其是在知道了林志宁秘密之后。
真正认识到林志宁武功精妙之处的人们,暂时放下了争斗的心思,将全部心神都放在了理解林志宁的思想中,并且将这些思想,化入他们自身的武学之中,吸取他的长处,也保留了自己的有点。
一年之后的今天,林志宁已经决定将明道书院交于学生们打理,该叫他们的,早已经交给了他们,其他的都要他们自己去实践,去领悟。林志宁已经不能够给他们再多的帮助,否则,他们就该沿着林志宁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再也走不出自己的路。
林志宁打算离开自己待了一年之久的地方,他要寻找一种感动,寻找一个契机,让他领悟的更多一些。
林志宁的动向没有隐瞒任何人,他也瞒不住,虽然从未放在心上,但林志宁依旧在好笑之余,觉得非常可怕。
与大势力敌对,他并不是第一次,但他却是第一次感受到这种无孔不入的渗透力,这种大势力对于手下们的凝聚力。
这一年中,他的书院,虽然依旧掌控在他的手中,他的话也没有人敢于反驳,他的决定也没有人反对,他的每一个想法都能很好的贯彻下去。但林志宁很清楚,各方势力对于书院的渗透,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甚至到现在,书院中除了他的书房,他的居所,其他的一点一滴都在各大势力的监视之中。
或许是林志宁的放纵让他们变得有恃无恐,也许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林志宁早就知道了这些,他们的手在书院中越伸越长,渐渐都有了不该有的念头。
林志宁并不在意他们的举动,因为他也知道,没有他坐镇,这座书院必然不能长久,或者干脆沦为专门传授杂学的正统书院。因为他知道,即使他再怎么防范,也阻止不了人家慢慢渗透书院的想法。同时他也知道,建立书院只不过是自己突发奇想,游戏一场的举动罢了。
但不管怎么样,眼前太多的老鼠,总是让人很不舒服,所以林志宁打算动一动,去老鼠巢穴走上一趟。
这一年中,也有许多或者想成名,或者为了复仇的人,找上林志宁,例如孙驼子,例如“银戟温候”吕奉先。但他们实在没有给林志宁带来丝毫的兴致,武功的差距实在太大,大到林志宁索然无味,这样让他想要离开,去寻找一些过得去的对手。
林志宁离开书院,对各方势力来说,这算是个好消息,同样也算坏消息。好消息是,他们终于能够放开手脚,不用那么小心翼翼的图谋书院,即使他们从来都没有小心过;坏消息是,林志宁的离开,他们根本无法确定林志宁的意图。
不管是好是坏,总之林志宁的离开,总还是让他们欣喜若狂,林志宁书院中那海量的藏书,能够吸引任何一方的贪欲,他们总是以为,林志宁将更好的东西,藏在书院的某一处,而林志宁离开之后,这书院就想一座解除了所有机关埋伏的宝藏,等待着他们攫取着最肥美的那一份。
而同时,有许多人也在准备着,他们准备着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能够让他们获得所有好处的大事。
第二十二章 秘籍有误
仿佛一个开关,打开了汹涌的局势,放出了滔天的野心,也竟原本不断酝酿的暗流,彻底牵引出来。
整个江湖,在林志宁离开书院的那一刻,从埋头****伤口,变得躁动不安。
一些老江湖,往常活跃在各个城市里,夸耀武功,高谈阔论,饮酒作乐的老江湖们,竟渐渐看不到他们的人影,不是他们遭遇什么不测,而是在旁人没有觉察间,就悄悄将自己小心的潜藏起来。
那弥漫在江湖中沉重的威压,那种风雨欲来的憋闷,让老江湖们知道,平静了这么久的江湖,终于要酝酿一场惊天动地的纷争,一场他们绝不能参与进去的纷争。
江湖从来都不留恋旧人,他们的隐遁,并未让气氛诡异的江湖有多少变化,新晋的自认为高手的江湖人们,只觉得这个江湖就在自己手中,那里还能觉察到危险的存在。
林志宁就这样行走在大街上,那些稚嫩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夸夸其谈,让他觉得很有趣,江湖从来不都是这样么,只有碰的头破血流,才会知道收敛,才能将眼睛擦亮一些。
渐渐的,行走其中的林志宁发现情况有些不对劲,在没有信息高速公路这样的传播渠道,没有照相机这样的留影手段,即使他的名头再响亮,知道他的人,未免太过多了一些,就连大名鼎鼎的李寻欢,见过他的人,也要在打量他之后才认出他,何况他林志宁只不过在江湖中突然出现,随即就再也没有现身。
而且认识他的那些人的目光,让他很疑惑,他能明白其中的愤恨,也能明白其中的防备,更能明白其中的贪婪,但当着三者聚集在太多人之上,却一点儿都不同寻常。
林志宁或许不在意他人的眼光看法,但他走到街上,这许多目光都是不怀好意,就让他很是不解,也有些恼怒,因此他捉了几个人,拷问了一番。
结果,却让他有些哭笑不得,原因很简单,根本还是出在他放出去的武功秘籍之上,他放出去的秘籍一部分是他从各个地方学来的,一部分是他自己研究创出来的。然而不管是怎么来的,与这个世界总是有细微差别,就如同同样的《道德经》这个世界的理解,在细微处,也同其他世界有些差别。这丝差别,在高手看来,只不过是林志宁防止功法泄露,而特意留下的漏洞,借鉴一番也就是了,在那些不懂的人看来,却是林志宁故意陷害他们,陷他们走火入魔。却全然忘了,那功法又不是林志宁逼他们练得,自己偷了过来,然而却全然照搬,伤了死了有怨得谁来。
不得不说,林志宁放出的功法,确实造就了一大批人,却也实实在在害了不少人,而这些人中不乏少林的高僧,青城山的道士,峨眉的剑客。
他们当然不知道,林志宁放出这些功法中越高明的,其细微处的差别就越大,因为创出那些高明功夫的人们,包括林志宁在内,对于那些世界的了解就越深,而自身的思想智慧也越加玄妙,当然就更加吸引人。一流的功法他们或许能够借鉴一番,化作底蕴,但高深的法门,他们如何能够抵挡这种诱惑。
等到林志宁出行之时,已然有不少江湖耆老,武林名宿抵挡不住功法的诱惑,而或者大伤元气,或者走火入魔,一身修为化为泡影,即使号称最中正平和,最不可能走火入魔的全真内功,在这个世界高手们修炼之时,也造就了不少功夫不进反退,或者心急的干脆走火入魔之辈。
即使少林等大派,也经受不住顶尖高手,派中耆老的损耗,尤其是在贪恋别家武学而造成的损耗。
原本一个门派中的顶尖高手们出现损耗,是绝对需要保密的事情,尤其是在得到大量武功秘籍之时,各大门派就更加不能被其他势力知晓,因为这绝不是一件好事,尤其本身就是说不得的事。
但事有凑巧,见到这等武功秘籍,不要说那些江湖耆老,就是派中新秀,也忍不住修习一番,至不计,也能长长见识。
就是这种贪念,却暴露了他们修习别派武功的事实,一个青城山的道士,去往峨眉送信之时,贪功冒进之下,走火入魔,武功一夜尽废。
峨眉抱住了这个小道士的性命,却也发现了秘密,他神情话语能够欺瞒,散乱的真气,却骗不了对青城武功很熟悉的峨眉派。结合门中修炼那些武学的情形,他们发现了一个很吃惊的事情,那就是林志宁放出的秘籍有问题。
峨眉掌门虽然内功深厚,剑术精湛,却也发现不了林志宁在秘籍中到底留了什么后手,苦思良久,终于不得结果的他,偶然间却打探到了一个消息,那就是各大门派,均有修习这些秘籍走火入魔之人,而峨眉门下,也有了不少。
召集门中长老一番商议之后,他们悄悄联系各大门派,将自己所知的情况坦陈相告,此时,各大门派却才发现,原来贪念林志宁秘籍并不是一件好事,原来这些秘籍中却还是有问题。
几次磋商之后,他们达成协议,一方面暗暗将林志宁秘籍有问题一事散播出去,一方面,开始着手准备。他们见识到林志宁放出秘籍的精妙之处,也认定这是林志宁故意为之,所以接下来的事情,就是顺理成章的,杀了他,夺取他的一切。
第二十三章 欺人太甚
初听到这个消息,林志宁也有些不相信,他又捉了几人,然而回答却没有多大差别,这却让林志宁有些摸不着头脑,他一时之间似有明悟,却怎么也抓不住。
因为他自信他放出的秘籍绝无错漏,如果说一家势力秘籍错了,那还能说是弟子们偷录秘籍之时,心里惊慌,以致抄写错误,但这么多势力都错了,这就让他不得不多加思量。
不久,林志宁的踪迹在江湖上消失,再也没有人看到过他去了哪里,只知道,林志宁已经觉察到,各大势力的谋划了。
少林等各大门派闻之大惊,这样的高手躲起来,暗中找他们麻烦,即使他们深信自家门派底蕴深厚,却也难免担心林志宁行事疯狂。毕竟他开书院这样得罪朝廷跟江湖势力的事情都做得出来,那做出一些更加骇人的事,也不是不可能。
各门派传讯的手段,在这一刻分外忙碌,各派之间的联络也前所未有的紧密,各门各派一边谨守山门全神戒备,一边也全力打探林志宁的动向。
林志宁去了哪里呢,他并未走远,只不过他去的地方旁人不敢想,也不愿去想罢了。
林志宁久未现身,并没有让这些势力放下心来,反而心里更加担忧,心情更加沉重,即便是精神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