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智能工业帝国 >

第915章

智能工业帝国-第915章

小说: 智能工业帝国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你们不能够每年在这个基础上涨了价之后再因为政府换届又对我们涨吧?”云非说道这里,脸色就沉了下来。

税瑞君太年轻,虽然跟了王毅不少年,但是却因为年龄的问题,对于这些事情根本就处理不了。

尤其,涉及到政府部门。

蒋建兴这段时间都是在忙着筹建炎黄商业飞机公司的筹建,根本就没有心思来出来这边的事情。

“云总,这个事情在上届政府在的时候就在沟通了……”米万青同样满脸的尴尬。

“但是我们九一研究院跟果城市政府签订的合同还没有到期吧?我们为什么落户果城?难道就因为这边靠近原材料产地?或者这边靠近市场?都不是,就是因为果城这边给的优惠最大。而现在,九一材料以及欣凯兴还在免税期,你们不能够因为看着两家公司的产业红火就开始要涨电价吧?要是都如你们这样,你们这里还有什么优势可以留住我们?”云非丝毫不客气的说道。

对于这样的事情,他可不会有丝毫客气。

向他们这样的大型企业,完全有资格对政府保持着足够的强势。云非向来不喜欢逼政府,就是因为中国的体制问题。但是,如果有地方政府把他们当成傻子,他绝对不会同意。

来果城,不仅仅是为了督促九一材料加快超硬涂层的刀具的研发,也是为了处理果城要涨电价的事情。

他们的用电价格比普通工业用电低了百分之二十,每年这可都是上亿,欣凯兴的叶轮厂因为要热处理什么,同样也是耗能大户,虽然节省的资金只有不到两亿,但是果城市政府干的事情太恶心人了。

“云总,这事情咱们可以商量嘛。并不是说一定要按照我们的意见涨价,一开始咱们发函就是说双方磋商嘛……”云非的脾气,果城市政府的人虽然没有怎么接触过他,但是依然是了解到的。

毕竟,云非对于这边还在不断地投资,九一重工的铸造分厂也在这边开始建设……

云非没有说话,要想保持一开始的合同价,也不是没有可能,果城市政府估计是想要让自己往这边投资更多。用这个来逼迫自己。

不过云非并不打算这样谈判。

对于果城产业基地的投资,这是必须要加大的,但是绝对不是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到了九一材料厂的大门口,税瑞君就带着一帮子人在门口迎接着云非,而罗伟林跟米万青邀请云非晚上参加果城市委市政府联合举行的欢迎晚宴之后就离开了这边。

第937举步维艰的材料技术(一)

“我说过,不要搞这些虚的,有这个拍马屁的时间,不如好好地干好本职工作。这样我会更加高兴!”对于搞得兴师动众的税瑞君,云非冷着脸说道。

这事情,在很久之前集团公司就发过文件,大力整顿过。

但是好像并没有什么效果。

“老板,您这是第一次前来九一材料视察工作呢。咱们到公司门口迎接老板,这也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嘛……”税瑞君不敢说什么,满脸憔悴的郭川笑着对云非说道。

这让云非瞬间就没有了火气。

貌似,他这个老板在九一材料搬迁到果城之后还是第一次视察工作。

“都回去工作吧,咱们先去研究实验室里面看看。研究院那边现在在攻关,需要更好的配套刀具,但是材料厂这边的研究进度一直跟不上。老郭,我不是来骂你们的,有什么问题,尽管提,我这个老板在技术上无法提供什么帮助,但是后勤上,绝对没有什么问题!”云非直接转入了正题。

材料,是基础。

中国在这方面本来就不行,就连用于飞机上面关键部位的航空铝材,很多都是从老毛子那里进口的。

即使九一材料厂当初跟132厂的611研究所合作搞出了镍基高温合金,除了用于航天那些只用一次就报废的火箭发动机上面,到现在都还在西北的戈壁滩里面做火焰喷射试验来检验这种材料在高温状态下的工作性能。

仅仅是这样的试验,都得做好些年。

材料技术要想提升,也并不是太过容易的事情。

毕竟,中国的这些技术并不是自己的,绝大部分都是传承于前苏联。老毛子能够安好心么?会给中国最先进的技术?这事情想想也就行了。

人家随便给点三四十年代的材料技术,对于当年没有丝毫工业基础的中国,都是先进技术。

没有看着中国现在很多的钢铁厂都是使用小日本那些六七十年代淘汰下来的设备以及生产工艺。这样的设备,这样的工艺。如何能够生产出来好的基础材料?

国内对于这方面的投入并不小,但是这些研究经费却没有多少用到关键的地方。就连秦飞以及北重这样的集团公司下属材料厂,都没有获得多大的突破性进展。

最为重要的是,研究材料所需要的一些精密检测仪器,中国的制造技术根本就无法生产出来。

而国外,这些顶级的精密设备以及仪器,根本就不可能出口到中国。

云非即使通过菲利普公司,也无法搞到多少顶级设备。就连当初给星梦计算机产业基地搞到的大型粒子注入机,也是别人淘汰的二手设备!

国外任何公司都不可能希望中国出现强力竞争者。

菲利普如果不是为了利益,就连二手设备都不会帮着云非搞。

“老板。这方面,进展太慢,我们也没有办法。不过我觉得,咱们还是应该从科学院挖一些退休的老院士过来,在这上面,他们虽然也没有多大的建树,但是毕竟在这个行业里面浸淫了这么多年,肯定会比我们更加有经验……”郭川对着云非说道。

当初王炳坤主持材料研究所的时候,很多的项目进展都非常快。虽然这人的人品不怎么样,不过在搞研究这方面上,还是有一套的。

而郭川就不行了。

他虽然是学的材料专业,但是毕业之后就回到了原来的蓉城工具厂。然后脱离了技术研究岗位,成为了管理。一直到云非入手九一研究院的时候,他才再次回归到技术研究的行业。

他们研究所当年通过王炳坤介绍来了不少的老技术人员,但是这些老技术人员搞一般的研究还行。但是在顶级材料的研究上面,基本上没有多少创造力。

挖人,尤其是挖中科院的院士。这事情必须得云非处理。

“现在不是有着好些个老技术人员吗?而且,钨钼材料研究,国内也并没有多少真正的专家。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起步太晚了……”云非叹息了一口气。

“要想挖那些没有退休的院士,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科院早就放着咱们干这个事情了。更何况,我们除了给钱,什么荣誉都给不了他们。真正像孙老他们那样搞技术研究的人,又几个是在乎钱的?”云非说的是事实。

不是他不想去挖中科院的墙角,而是这个墙角哪怕有着再好的锄头,都不容易挖掉呢。

“目前我们的物理气相沉积法与化学气象沉积法的融合是最大的问题。再加上纳米级涂层材料不管的氮化钛还是三氧化二铝这些材料,都很难真正达到纳米级,刀具表面的涂层层数最多只能够达到640层,涂层厚度就已经超过了一丝二……”等到云非换好衣服,脱掉鞋子,并且通过除菌以及去静电室进入花费了上亿经费建立起来的涂层工艺研究实验室的时候,郭川对着云非介绍到。

搞这些材料为什么需要如同电子实验室那样又是除菌,又是除尘,云非并没有去关注。不过他本能地觉得除尘这是应该的,就怕研究人员的身上带着的灰尘污染了试验的原材料,对覆盖在刀具表面涂层的材料造成缺陷。

这所实验室里面的环境应该在整个国内都算是最好的。

“目前咱们的涂层薄膜生产技术也算是不错了,在国际上,应该也是一流的,咱们应该在生产工艺上多想办法,多做试验。前段时间在花都那边,听一朋友说,日本东芝公司正在研究厚膜、复合和多元涂层的技术。主要就是ti、tialn、tialn多元、超薄、超多层涂层与tic、tin、三氧化二铝等涂层的复合使用,并且,在基体的研究上面也下了很大功夫。具体方案不得而知……”九一材料到现在都还是刚刚研究成功在硬质合金基地上面覆盖碳化钛、三氧化二铝等涂层的单一涂层。

而多元、超薄、超多层的涂层技术,那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才开始提出来的新技术。

云非一开始本来不打算现在就提出来的,但是九一材料研究的这些刀具,根本就没有办法完全发挥出他们研究的五轴加工中心的性能。

他不得不在基础技术都还没有打牢的情况下就把这个本来应该是战略研究方向给说了出来。

他们现在没有研究出来超薄涂层技术,但是却可以向着多元、超多层上面发展。

涂层刀具,主要就是靠着表面上的这点涂层进行零件的精加工,尤其是用于高速超精加工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零件的晶粒组织内部切削,刀具的吃刀深度往往在一丝以内。

飞机上很多的超级精度的零件都需要这样加工出来。

这也是为什么云非要求他们的五轴加工中心必须要把理论精度达到五μ以内,然后实际加工精度不能够超过一丝二。

五轴,本来就是为高精密的零件加工服务的装备。

越是复杂的零件,加工精度要求也就越高。

“复合涂层?老板,有没有更详细的内容?”郭川一听到这个,顿时就双眼放光起来。

这种方案他们根本想都没有想过,一直都是想着怎样让涂层更薄,能够涂上更多层的涂层,从而增加刀具的耐磨度,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

而现在云非却告诉他们,国外已经开始研究不同的涂层材料交叉覆盖,这样的好处,他们这些搞这方面研究好几年的技术人员如何能够不明白?

“具体的根本就不知道,那人是三菱集团的一个中管,知道的也不是很多,跟王庆丰一起吃饭的时候两人谈到刀具消耗的问题上面,就聊到了这个问题。日本人的保密意识,比谁都强,毕竟咱们国内很多的传统工艺都是被他们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