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民国大文豪 >

第78章

民国大文豪-第78章

小说: 民国大文豪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在全国各地设有数百所办事发行机构,可以把书籍和杂志以最快的速度在全国铺开。
  林子轩的万象书局和商务印书馆完全没有可比性,就像是一个婴儿和大人一样。
  这一期的《小说月报》可以说是平淡的很,没有激进的言论,没有战斗,好像一下子整个世界充满了和气。
  唯一的亮点恐怕就是林子轩的《边城》了。
  这不是说《边城》就具有战斗性,而是没有其他可看的,只有这一篇还能赏析一番。
  首先是因为林子轩的名气足够大,还因为这是林子轩写的第一篇有关国内的新文学小说。
  于是,《边城》备受文坛各方的关注。
  鲁讯看过后没什么表态,但心里颇不以为然,《边城》把农村写的太理想化了,与其说写的是现实主义,不如说是浪漫主义。
  林子轩把自己对于美好事物的想象强加在那群农民身上,把农村诗意化,对于新文学的发展来说,这不是一个好现象。
  周作仁则颇为赞许,《边城》中表达的美学观念深得他心。
  包括胡拾等人都发表了意见,认为这是新文学的一种写作方向。
  这种诗意化不是欧美化的诗意,而是来自于本民族内部的诗意化,是对传统美德的追寻,是一种寻根。
  当然,贬低者也有,这次他们不说林子轩文采差了,而是从另一个角度来批判。
  林子轩没有去过湘西,怎么能写出如此优美的湘西风俗呢?这或许是有人代笔。
  林子轩对此嗤之以鼻,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么?
  按照这个逻辑,小说家写的小说都要自己亲身经历一番,那小说家写女人,就要先做一回女人,写死人,就要自己先死一次,写外星球,就要先去一趟外太空。
  那不是小说家,那是神经病,小说家最重要的一个特质就是拥有丰富的想象力。


第一百二十二章 传奇人物

  现在的林子轩不是孤家寡人了,在文坛有自己的一帮小势力,对于这种程度的攻击不需要他亲自出手反击。
  平禁亚是维护林子轩的急先锋,他用笔名驳斥了“代笔”一说。
  能写出《边城》这种作品的作者需要给别人代笔么?自己发表出来名利双收不是更好。
  而且,写历史小说的作家只要研究历史就能写出小说,那么写湘西风俗小说的作家为什么非要有在湘西生活的经历呢?
  看书和听别人讲述都能增加阅历,还用得着找人代笔么?
  林子轩没有参加过美利坚的内战,照样写出了《乱世佳人》,这就是证明。
  还有人认为林子轩背后雇佣着一个庞大的写手团,否则怎么可能那么高产,两年时间写了几百万字,这极不科学。
  郑证秋能够证明林子轩写小说的速度,在去往美国的邮轮上,他们亲眼看到了《乱世佳人》的问世,这点不容置疑。
  林子轩没有理会文坛上的风波,因为在8月14日,上海发生了一件大事。
  孙仲山来到了上海,入住在法租界莫利哀路29号的别墅内。
  那里和林子轩所住的林公馆都属于黄浦区,距离并不远,走路的话不到20分钟,开车就更近了。
  1922年6月15日,孙仲山因政见不合与粤系军阀陈炯名决裂,被迫逃离广州,在永丰舰上避难长达40多天,等待北伐军回师救援。
  然而,北伐军回师受到阻挠,迟迟不来。
  8月9日,孙仲山乘坐英舰“摩轩号”离开广州,经过香港,前往上海。
  虽然上海名义上属于北洋政府管辖,但租界内北洋政府管不着。
  而且,掌控上海的皖系军阀卢永翔为了对抗直系军阀想要和孙仲山结盟,所以对孙仲山来到上海并没有采取什么措施。
  8月14日,孙仲山抵达上海,入住在一座欧洲乡村式的两层花园别墅里。
  这是1918年由旅居加拿大的华侨集资给孙仲山购买的。
  以孙仲山在中国的声望,来到上海自然引起了轰动,无论是华人还是外国人都相当的重视,上海不少政界和商界的领袖都前去拜访。
  林子轩在上海的商界算是小字辈,虽然很闹腾,但实力太弱小,没有这个资格,如果是他爷爷还差不多。
  所以,他就没有去凑热闹。
  孙仲山每天要会客,应该会很忙,还是不要去打搅了,有时间在公共场合见一见就行了,也算是不白穿越一回。
  然而,在8月20日,他收到了一份请柬,请他到莫利哀路29号做客,可以带女伴,邀请人是宋子闻。
  这显得很奇怪,带女伴说明不是一次正式的会面,更像是家庭式聚会,可林子轩和宋子闻还没有那么深厚的交情,反而有点小矛盾。
  林子轩想了想就明白了。
  应该是孙仲山有事情和他谈,不过双方地位差距有点大,不好直接邀请,就用了宋子闻的名义,算是青年人之间的聚会。
  在这个时代,是很讲究礼节的,不像后世那么的随意。
  傍晚时分,林子轩带着冯程程驱车前往,来到别墅前,有人把门打开,请他进去。
  林子轩原本没有在意这个开门人,可仔细一看,吓了一跳,差点没把手里拿着的红酒给扔出去。
  如果是在其他场合见到此人,他不至于如此失态,但他没想到这个人会亲自来给他开门,让他有点惊悚的感觉。
  好在他控制住了情绪,对这个男人点头微笑,装作不认识的模样,朝着别墅里走去。
  可他的失态瞒不过身边的冯程程,她感觉到了林子轩的紧张,因为林子轩握着她的手太过用力了,有点疼。
  “怎么了?”冯程程担心道。
  “记住,此人日后富贵不可言。”林子轩在冯程程耳边低声说道。
  冯程程回头看了看,觉得那个人有点面熟,似乎曾经在她父亲身边见到过。
  宋子闻对林子轩还是老样子,热情中带着疏离,两人天南海北的闲聊起来,冯程程则被宋子闻的二姐宋倾龄带走了。
  冯程程对这次的邀请非常期待,谁不想见一见这一对传奇人物呢。
  在晚饭的时候,一直没有露面的孙仲山从楼上走了下来,看起来气色不错,精神很好。
  孙仲山要见林子轩,是对林子轩较为好奇。
  林子轩在美国人中有较高的影响力,他甚至听说美国南方的民众可能不认识州长,但却知道写《乱世佳人》的林子轩,这大概就是文学的魅力。
  一名有国际声誉的文学家对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大有好处。
  另外一件事就是《津门大侠霍元甲》这部电影。
  孙仲山从精武体育会的陈公哲那里了解到林子轩和日本人之间的争端。
  《津门大侠霍元甲》这部电影最主要的作用是宣传爱国精神,而不是为了追究日本人是否毒害了霍元甲,现在的争论有点本末倒置了。
  如果删掉那段情节,电影照样可以宣传爱国精神。
  可因为坚持不删掉那段情节导致电影被禁映,无法宣传爱国精神,那这部电影就失去了意义,太过可惜了。
  他理解和欣赏林子轩的坚持,但有时候为了达到目的,需要进行妥协。
  他可以出面进行调解,删掉日本医生送药那一段,让这部电影继续放映下去。
  孙仲山很喜欢那首《万里长城永不倒》,他找来唱片听过,让中华民族早日觉醒,把各国列强赶出去,建设一个富强的国家。
  这和他的理想一致,所以,他认为林子轩是可以争取的一员。
  晚饭很简单,不过却很养生。
  孙仲山早年学医,对于营养搭配比较讲究,饭菜偏向于清谈可口。
  晚饭后,他在书房和林子轩聊了半个小时,希望林子轩能够为国家多做些事情,写一点好文章,拍一些爱国的电影。
  林子轩一一答应下来。
  对于删掉《津门大侠霍元甲》中日本医生的片段,林子轩并没有那么的坚持,反正电影已经放映一个半月了,该看到的都看到了。
  如果孙仲山愿意从中调解的话,让电影不被禁映,也是可以接受的。


第一百二十三章 不断转移的话题

  这次谈话对林子轩颇有影响。
  他从孙仲山的话语中感觉到一种无奈,粤系将领陈炯名的背叛对他打击很大,北伐陷入僵局,整个国家一盘散沙。
  不过孙仲山还对未来抱有希望,想要联合更多的有识之士,统一这个国家。
  他希望像林子轩这样的年轻人能够加入其中,做一点事情。
  林子轩离开书房,下楼的时候宋子闻已经不知所踪了,宋倾龄把他们送了出去。
  宋倾龄和林子轩讲起了女性解放的话题,对林子轩提出的新时代女性“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形象颇为赞赏。
  她一直在做这方面的工作,为了保护妇女和儿童的权益而奔走。
  还设立了一个基金会,用募捐来的钱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林子轩当场决定捐出五千元,让冯程程参与到这件事情中。
  这个数额不多不少,既没有出风头,也不显得寒酸,很适合他的身份。
  等到冯程程上了车,宋倾龄才说起一件私事。
  “林先生,听说你和家弟有点小误会?”宋倾龄询问道。
  “孙夫人,您太客气了,叫我子轩就好了。”林子轩赶忙说道,“的确是误会,都是小报乱写的,我和盛家七小姐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和程程年底就要结婚了。”
  “是家弟多心了,我代他向你道歉。”宋倾龄歉意道,“你们是校友,又都从事银行业务,应该多交往,互相帮扶,有时间来家里做客。”
  “那好,有时间一定。”林子轩客气道。
  “别以为我是客套,我家里的三妹很喜欢你写的小说,尤其是《乱世佳人》。”宋倾龄轻笑道,“到时候让子闻来找你好了,你们要多走动。”
  “行,我和子闻兄联络。”林子轩答应道。
  他坐进车子里,发动汽车,觉得有点热,打开车窗,让夜风吹进来,才舒爽起来。
  “你们聊什么?还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