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民国大文豪 >

第155章

民国大文豪-第155章

小说: 民国大文豪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感觉那样做太傻,还不如回家听留声机呢。
  点歌节目刚开始还流行了一段时间,毕竟新潮嘛,后来就无人问津了。
  不过这个创意在外国人当中流行开来,尤其是法国人,他们觉得这种意外的惊喜很罗曼蒂克,于是,林子轩专门为外国人开通了特殊服务。
  不仅可以点歌,还可以通过电台求婚,甚至是外国人自己唱歌和表演节目。
  但租界的外国人太少了,赚不了多少钱,聊胜于无罢了。
  林子轩此时除了在家写稿子,就是到摄影棚拍摄《杀手李昂》这部电影。
  经过一个月的打磨,总算是搞定了剧本,他和阮玲钰排演了一段时间,感觉差不多了才正式开拍,省的拍摄的时候浪费时间。
  对于这部老板亲自出演的电影,明星电影公司格外的重视。
  最好的导演,最好的设备,最好的技术人员,最好的配角演员等等,一切准备就绪。
  导演是洪慎,这毕竟是要打入国际市场的电影,质量上要精益求精。
  洪慎这段时间一直在话剧界忙碌,先后上演了《泼妇》和《终身大事》等话剧,在上海话剧界站稳了脚跟,他还在影戏学校教授表演课程。
  林子轩之所以选择洪慎导演《杀手李昂》,是因为他想让这部电影少一些中国味道。
  洪慎熟悉西方戏剧,懂得西方人的表演技巧,他很容易理解西方电影的处理方式。
  在表演和拍摄上中国电影太过中规中矩了,没有林子轩想要的那种酷酷的感觉,他需要这部电影能打破常规,拍摄出一种截然不同的影像来。
  要把东方电影进行西方化的处理,如此才能给外国人惊艳的感觉。
  比如《杀手莱昂》中有一个镜头,莱昂和小女孩走在马路上,小女孩抱着一盆绿萝,两个人就那么一直走。
  仅仅是这个行走的过程就充满着张力,给观众传递出很多的信息。
  当然,林子轩要求的这种处理方式很大胆,也可能拍摄出一部四不像的电影,外国人和中国人都不喜欢。
  但既然要进军欧美电影市场,就要大胆尝试,不能害怕失败。
  在摄影棚里临时搭建的场景中,正在拍摄一场重要的戏份。
  马蒂娜的家里人被杀害,她下楼买东西回来,发现不对劲,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从家门口走过,看到弟弟的尸体躺在地板上。
  她强忍着泪水,走到李昂的门前,举手敲门。
  她的身后是拿着枪的凶手,她的前面是一扇关闭的门,她的眼泪流下来,不敢大声哭泣,只能低声的恳求着。
  这个镜头极为考验阮玲钰的演技,那种绝望和希望交织的神情很是震撼人心。
  虽然排演了很多次,但这一次林子轩认为是最完美的。
  他打开了那扇门,后面的反光板把电灯的光线打在阮玲钰的身上,看上去就像是从天堂里投射下来的一缕光,格外的温暖。(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二章 那些飞出笼子的鸟儿

  林晓玲从美国发回电报,向家里报平安。
  在这个没有网络和越洋电话的年代,电报是两个国家之间传递信息最为快捷的方式。
  在电报中,她抒发了初次来到异国他乡的兴奋感。
  上海的租界里虽然也有很多西方人,在上流社会和女校中她也经常接触西方人和西方的生活方式,但都不如到一个陌生的世界觉得新奇和震撼。
  特别是在这个信息不发达的民国时期,了解西方只能通过报纸杂志和来自西方的电影。
  在后世,中国人经常在电视新闻上看到美国,也就不怎么稀奇了。
  而且,在新闻里美国不是这里发生灾难,就是那里有了枪击案,黑人还会被警察殴打,总感觉美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值得同情。
  林晓玲从纽约踏上美国的土地,联系上了彼得逊律师。
  她准备在纽约玩些日子,再考虑进入哪所大学读书,和纽约这种大都市相比,费城给她的感觉格局小了一点。
  好吧,她又改主意了。
  作为自费留学生,在入学方面较为自由,没有院校和专业的限制。
  上海中西女校因为是美国教会创办,在美国不少大学都承认中西女校的成绩和毕业文凭,中西女校的教学质量在中国更是首屈一指。
  1914年中国招考10名官费留美女学生,中西女校就占了6个名额。
  只要林晓玲能通过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就能入读大学。就算通不过入学考试,也能作为旁听生在学校学习。等下一年继续考就是。
  林晓玲很看得开,没什么压力。
  林子轩对此颇为欣慰。回了一封电报,嘱咐妹妹一切小心,该交代的早就交代过了,剩下的路要她自己来走了。
  就像是一只飞出鸟笼的小鸟,要展翅飞翔了。
  一只小鸟出笼了,另一只小鸟还在笼子里。
  他发觉随着《杀手李昂》这部电影的拍摄,阮玲钰对他越来越依恋了,总是跟在他的身边,不知道是不是入戏太深的缘故。
  这种情绪对拍摄电影很有好处。阮玲钰总是能很快的进入状态。
  她的表演状态非常自然,完全融入到了角色之中,表现几近完美,很多时候都分不清她到底是阮玲钰还是马蒂娜。
  洪慎对她赞不绝口,认为阮玲钰是天生的演员。
  这种不经系统的学习就能掌握的表演技巧就算在美国也不多见,只发生在天才演员身上。
  此时的戏剧表演技巧还不很成熟,分为表现派和体验派。
  阮玲钰的这种表演方式应该属于后来的方法派。
  方法派是指演员完全融入角色中的表演方式,除了演员本人的性格之外,还要创造角色本身的性格及生活。务求写实地演绎角色。
  这是由苏联戏剧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提倡的一种表演方式。
  他写了一本中国人很熟悉的戏剧理论著作,叫做《演员自我修养》。
  他说过:“没有小角色,只有小演员。”
  为了拍摄这部电影,林子轩给阮玲钰请了两个月的假期。从目前的进度看,应该能拍摄完成,主要问题出在林子轩的身上。
  虽然这个杀手是个面瘫。不需要太复杂的面部表情,但因为对手的表演太精彩。导致林子轩被压戏了,整个表演显得过于呆板。
  被一个十四岁的女孩给打败了。这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洪慎只好安慰林子轩,这种天才式的演员可遇而不可求,被你碰到,算你倒霉吧。
  林子轩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不是我太弱,而是对手太强大。
  他决定下次拍一部和十岁以下的儿童一起演的电影,就不信还会被压戏。
  只是,想想但二春那个熊孩子,刚刚九岁就参演了多部电影,获得观众一致好评,红遍上海滩,被称为中国的杰基库根,他就没有自信了。
  这么胡思乱想,林子轩倒是想起了一部一群孩子演的电影,在西方非常有名。
  电影叫做《音乐之声》,讲述了年轻的见习修女玛利亚到退役的海军上校特拉普家中做家庭教师,以童心对童心,让孩子们充分在大自然的美景中陶冶性情,上校也被她所感染,并最终相爱的故事。
  这部电影更为适合进入欧美市场,其中的多首歌曲脍炙人口,一定能风靡欧美。
  林子轩预备下一部电影就是改编《音乐之声》。
  八月底,徐至摩给林子轩写了一封信。
  新月社的成员和胡拾一伙人准备创办一份综合性的杂志,内容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哲学、科学、教育、文艺诸方面,以论文为主。
  《新月》杂志偏重于诗歌,这本杂志则偏向于政治和文艺评论。
  杂志倡导言论自由,具有西方自由主义色彩,参与者大多都有欧美留学背景。
  原来他们发表评论的杂志叫做《太平洋》。
  《太平洋》杂志创刊于1917年3月,以政论为主,文艺为副,每月一期。
  其成员大多是留学英国的学生,是一个具有浓厚西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的团体。
  现在《太平洋》办不下去了,这批人准备和创造社的郁达浮联合起来,创办一份政治和文艺相结合的刊物。
  在北平,英美派和留日派终于携起手来,这份刊物也就是后来的《现代评论》。
  事情的经过说起来较为复杂,是不少人从中牵线搭桥的结果,徐至摩是其中之一。
  在信中他还提到了凌淑华,推荐了凌淑华的文章,准备刊登在《新月》杂志上。
  林子轩在北平的时候见过这位燕京大学的才女,多才多艺,善于绘画,出身颇为显赫。
  周作仁是她的文学导师,鲁讯给她的小说写序文,她还在家中的府邸招待了泰戈尔,绝对称得上是北平的名媛。
  然而,北平有一个林徽茵,就没有其他名媛出头之日了。
  泰戈尔在北平期间,《晨报》发文感叹“千金丽质,与泰氏周旋者,林女士一人而已”。
  凌淑华对此极为不满,就写了文章反驳:“中国女子与泰氏周旋者,确不止林小姐一人,不过‘丽质’与否,不得而知。但是因她们不是‘丽质’,便可以连女子资格也取消吗?”
  虽然词锋犀利,却难免有酸楚之感,可见林徽茵在北平给其他女子造成了多大的压力。
  她和林徽茵这场女人之间的战争持续了十几年的时间,关键的人物便是徐至摩。
  林徽茵离开北平不久,徐至摩就和凌淑华发展成了亲密的文友关系。(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 战争与和平

  即便是社会各界不断的呼吁和平,战争还是打响了。
  1924年9月3日,江苏宜兴打响了第一枪,苏军首先挑起了战火。
  苏军原想一鼓作气攻占浙江长兴,不料却遭到浙军的顽强抵抗,进攻受阻。
  江浙战争爆发后,双方主要在宜兴、沪宁线、嘉定、浏河、青浦五个方向展开激战。
  上海周边到处都是战场,唯有上海暂时安全,各地的难民纷纷朝着上海涌来,租界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