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言情小说电子书 > 民国大文豪 >

第102章

民国大文豪-第102章

小说: 民国大文豪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15年,日本逼迫袁时凯政府签订“二十一条”,遭到袁时凯巧妙地拖延。
  在国际压力下,日本放弃了部分要求,最终以武力为后盾,逼迫袁时凯政府签订了条约,这就是所谓的“民四条约”。
  其中规定“将旅大租借期限及南满、安奉两铁路管理期限延长为99年”。
  对于刺刀威逼下签订的“民四条约”,从袁时凯开始,中国历届政府都坚决不承认其具备法律效力。
  1922年年底,在旅大租期即将届满之前,中国众议院、参议院先后通过议案,重申“民四条约”无效,得到无数民间团体支持,要求北洋政府尽快对日交涉,收回旅大。
  林子轩虽然不清楚具体的历史进程,但他知道日本人绝不会放弃大连和旅顺。
  这个交涉很可能造成中国和日本之间的矛盾大爆发。
  果不其然,1923年3月10日,中国外交部照会日本外务省及驻华公使,声明取消“民四条约”,并接洽收回租期届满之旅大,但遭到日本拒绝。
  全国一片哗然。
  1923年3月17日,上海各界著名人士成立了“国民对日外交大会”,宣告“日本犹固执不逊,即实行经济断交”。
  3月24日,又成立了一家“上海对日外交市民大会”,由各路商界联合会、上海总商会、上海学生联合会、全国学生联合会、上海工会等21个团体组成。
  通电全国,在未收回旅大前,全国对日经济绝交。
  林子轩因为先前对日本的强硬态度,被推选为上海对日外交市民大会的委员。
  他利用自己的声望在全国各大报纸上发表文章,发出对日本经济绝交的宣言。
  由此,对日经济绝交逐渐席卷全国,在上海、北平、济南、合肥、武汉、长沙、厦门等地相继推行,规模日益庞大。
  这个经济绝交不仅是抵制日货,还包括和日本人断绝一切经济来往。
  “则凡日人在华所营之事业,吾人皆应与彼脱离关系。如不受日本公司雇聘,不登广告于日本新闻,不载货于日本商船,不向日本公司保险,不向日本银行存款,不收受日本纸币,不往日本医院治病均是也。”
  如此一来,上海虹口区的日本人聚居地成为了隔离区。
  原本热闹的虹口冷清下来,犹如鬼域,日本人躲在公共租界内,不敢进入华界。
  林子轩明白,就算这样日本也不会归还大连和旅顺,但至少让中国民众意识到日本人的狼子野心。
  3月28日,日本议员、商人、大学教员等各界代表组成对华国民同盟会。
  宣称“旅大是日本国民用鲜血从俄国争来的,中国方面无论如何举动,日本人民即处任何情景,断不允许取消二十一条。”
  从三月份到四月份,在上海,华人和日本人的关系极为紧张。
  这就是国民外交,也就是国家民间团体的外交。
  身处这个风云激荡的大时代之中,林子轩深受感染。
  林家牵头,组织上海的纺织企业接收那些不愿意在日本纱厂工作的工人,给予妥善安置。
  上海万象广播电台成了宣传工具,每日都会宣扬对日绝交的政策,这是一场全民动员。
  不过,这虽然是一件大事,可平常的日子还是要过。
  好消息是美国人奥斯邦终于撑不住了,他挪用公款的事情被发现,美国东方无线电公司要把他调离上海,回去接受调查。
  他找到林子轩,想把手里的收音机低价转让给林子轩,只要成本价就可以。
  奥斯邦报出的成本价是50块银元,林子轩极为无语,这家伙商人本色,恶习不改啊。
  最终,奥斯邦以30块的价格把收音机转手,还把在电台的股份转让给林子轩,带着一腔悔恨踏上了返回美国的邮轮。
  还有一件事,就是《射雕英雄传》的拍摄工作。
  林子轩准备分三部电影拍摄,分别是《铁血丹心》,《东邪西毒》和《华山论剑》。
  和《西游记》一样,他就是把电影当成电视剧来拍摄。
  民国时期的观众能看到这种电视剧已经很满足了,《射雕英雄传》红遍上海滩,自从明星电影公司宣布拍摄《射雕英雄传》后,报纸上为此争论不休。
  每个读者心目中都有一个俏黄蓉。
  所以,这部电影的关键人物就是黄蓉。
  殷明竹漂亮是漂亮,但不够古灵精怪,她适合那种高雅大方的角色,何况她接拍了但杜予的另一部电影。
  阮玲钰年龄太小,过两年还差不多,林子轩想了想,只有孟晓冬比较合适。
  孟晓冬自从离开明月歌舞团后,就专心在京剧方面发展,几乎每周都在上海大世界演出。
  她在名气上虽然还比不上真正的京剧名角,但因为有一个当红歌星的身份,在人气上和那些名角们不相上下。
  在法租界,有林子轩这个后台,还没有人敢招惹她。
  就算有洋场阔少有什么想法,也会被人提醒和劝阻。
  毕竟,在传闻中,孟晓冬可是林子轩捧出来的女人,林子轩不可怕,冯敬尧才可怕,除非你背后的势力足够大,否则还是少惹为妙。
  孟晓冬也知道其中的原委。
  林子轩曾经说过,不会让她陪客人喝酒,不会唱堂会,这些林子轩都做到了。
  这一次,林子轩找她扮演黄蓉,她想也没想就答应了,总之,这个男人不会骗她就是了。
  孟晓冬扮演黄蓉的消息传出后,观众非常期待。
  孟晓冬的名气足够大,容貌也够美丽,这就足够了。
  这是歌星向着影星转变的开端,以后还会有很多唱而优则演的歌星。


第一百六十章 大规模写作计划

  有一次,林子轩和向慨然闲聊,聊到了仙侠这个话题。
  向慨然的《江湖奇侠传》很受读者欢迎,和林子轩的武侠小说不同,《江湖奇侠传》的重点在于一个“奇”字,故事情节颇为奇崛。
  比如,其中会出现会法术的道士和一些法宝。
  按照向慨然的说法,这是湘南一地的农俗传说,他只是加入故事之中而已。
  然而,正因为如此,给小说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这算是介于武侠和仙侠之间的故事。
  在民国时期,还没有仙侠小说这种说法,而是称为“志怪小说”。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
  这类小说以记叙神异鬼怪故事传说为主体内容,产生和流行于魏晋南北朝。
  “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
  这是鲁讯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说法。
  对于志怪小说大家都很熟悉,就算没看过,也大略听说过。
  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东方朔的《神异经》、张华的《博物志》、葛洪的《神仙传》、许仲琳的《封神演义》、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后世网文上的仙侠小说不少都是取材于这些古典文学著作。
  不过仙侠小说和志怪小说有不小的区别,志怪小说应该属于神话类。
  到了近代,仙侠小说的开山之作是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
  这是一部将近500万字的巨著,其中天劫的设定和修炼体系独具一格,影响到后来大部分仙侠小说的创作。
  有意思的是,还珠楼主是按照武侠小说来写的《蜀山剑侠传》,没想到写出了新格局。
  林子轩没有写《蜀山剑侠传》的兴趣。
  他虽然知道这部小说,也看过这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却没有看完《蜀山剑侠传》这部书,因为篇幅实在是太长了。
  他看过不少后世的仙侠小说,较为出名的算是《诛仙》和《仙剑奇侠传》。
  后者属于游戏,不过却有官方的系列小说。
  因为电视剧热播,他还看了《花千骨》,其他网络上的仙侠小说更是不计其数,只是质量参差不齐,大多以打打杀杀为主,缺少情怀。
  至于《飘渺之旅》这一类,应该算是升级流的。
  林子轩不打算写武侠小说了,开创性的工作做做就好了,太过重复意义不大,所以他准备写一部仙侠小说,开创仙侠这个流派。
  他选择了《仙剑奇侠传》。
  不仅因为他喜欢赵灵儿这个角色,还因为这部小说比较容易拍摄成电影,故事情节容易被观众和读者接受。
  《诛仙》的话太过魔幻了,估计这个时代的读者不怎么能够理解。
  向慨然对林子轩提出的“仙侠”这个概念比较感兴趣,两人交流,谈的比较随意。
  林子轩就随口拿《飘渺之旅》举例子。
  一位民国时期的落魄青年,被一名修士通过传送阵带到了另一个星球,在那里有各个朝代的遗民和各大门派的修士。
  这些人有法宝和符篆,用灵石修炼,争抢天材地宝,乘坐星空梭可以跨越星空。
  随着林子轩的讲述,一个以宇宙为背景,星空为战场,各种法力高深的修士纵横其中,互相杀伐的故事就这样在向慨然眼前展开了。
  他突然觉得自己写的武侠小说格局还是太小了,这才是大格局。
  他明白这还是武侠小说,只是换了一种讲故事的方法。
  把武功换成法宝,把城市换成星球,把侠客换成修士,但在故事情节的写法上没什么变化,都是穷困落魄的小人物通过不断的奇遇和冒险变得强大。
  当然,能够想到这个主意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
  他看了看林子轩,觉得此人不愧是写通俗小说的大师级作家,随口一说就是一个好创意。
  在文学写作上,好的创意比好文笔更重要,鸳鸯蝴蝶派的作家写出来的小说大多都是一个套路,原因就是没有更好的创意。
  “那你怎么不动笔呢?”向慨然疑惑道。
  “我哪有时间写啊!”林子轩苦笑道。
  他要是把那些看过的小说都写下来,那他也不用做其他事情了,每天就写字好了。
  向慨然极为无语,你没时间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