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莽芳华-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必了,在下乏得很,早睡早起,明早还要赶路呢。不要叫人来打扰,免滋误会,杜某是十分小心的。”他挥手赶人。
这一夜他睡得十分香甜,一宿无语。次日一早,小童送来汤水洗盥用具,传话说:“杜爷洗嗽毕,请至堂上见,家主人在堂上相候,务清光临。”
他哼了一声,说:“这是什么话?你去告诉贯主人,这不是待客之道,至少他该等早膳毕,再亲自前来相请去!叫人快送早膳来。”
小童真也怕他,唯唯应略慌张地走了。
早膳毕,山明果然前来相请至厅堂一叙,态度颇为友好,反而令他心中迷惑,也提高警觉。
厅中山二爷山明仍有点畏缩,陪同的两位中年人却神色安祥,不像怀有恶意。宾主双方客气一番,主人山志替双方引见。
两位中年人来头不小,在京师附近赫赫有名。一个是保定府的名武师摩云手姜桓。另一位是长春门俗家门人电剑贺云,曾任威远镖局的镖头。
杜弘对这两位北地的风云人物,所知有限,只知他们是白道人,但出现在土豪之家,颇令他感到意外。
姜、贺两人走了半辈子江湖,从没听说杜天磊其人,因此在神色上颇为矜待,并未将他放在眼下,虽则他击败了云里飘山志,也胆敢闯山府把打手们打得落花流水。
同时,两人看他年轻,大概是初生之犊不怕虎,仅凭闯天下创名号的亡命勇气敢斗敢拼而已,击败山府的打手也算不了什么,所以神色安祥,完全将他当做后生晚辈看待,心中同情他的处境,年青人闯荡江湖,是应该具有这种挑衅勇气的。
双方客气一番,杜弘抢先含笑发话道:“二山爷,昨晚上打扰了,是不是今早要找姜、贺两兄找在下算帐?”
摩云手并不介意,笑道:“杜老弟,请勿误会。山兄昨晚受亲友之托,情面难却,所以与老弟你冲突,说开了也就算了。赵宣威的为人,确也嚣张了些,你与他的过节,就让他赵家的人自行解决好了。”
杜弘淡淡一笑道:“既然山二爷不见怪,在下怎好意思再闹?那么,在下即迁出尊府,但不知客店是否肯收留我这外地人?”
摩云手笑道:“老弟又何必急于迁出?至少,在山兄府上住宿,总比客店舒适多了。”
“姜兄的意思……”
“不瞒老弟说,咱们想与老弟攀攀交情。”
“呵呵!是否有别的意思?”
“杜老弟,请问这次从何处来?”
“开封。”
“能请教老弟此来的用意么?”
“呵呵!大丈夫四海为家,江湖人天涯闯荡,有一步走一步,随遇而安,途经贵地而已。”
“不是为宋家抢亲的事?”
“什么来家抢亲?”
电剑贺云呵呵大笑道:“杜老弟,不必假惺惺了,这次来磁州的武林人,谁不是为此而来?”
摩云手接口道:“老弟,有几句话,不知老弟听不听得进耳?”
他刚到磁州,怎知磁州所发生的事?还没工夫打听,正要摸熟附近的环境呢,沉着地说:“姜兄尽管说,在下听得进任何话,好的坏的都不要紧,江湖人最需要的,就是真诚的忠告。”
“那么,兄弟就畅所欲言了。磁州宋、乔两家,都是武林中颇有地位的人,也是本地的望族世家。两家因儿女的事结怨,已经够令人头痛了,双方的朋友,也感到不安。因此,希望外地人不要干预,以免不可收拾。这件事其实算不了什么,如果有外人干预,那就无风三尺浪,火上加油不可开交。老弟,如果在此地无需逗留,为免卷入漩涡,还是早走为妙。”
言中之意已极为显明,口气虽婉转,但却含有警告成份,虽不是逐客令,确已简单明了。
杜弘淡淡一笑道:“姜兄的好意,在下心领了,这件事,在下得好好考虑方能决定行止。哦!在下也有几句话请教。”
“老弟但清明示。”
“但不知两位兄台,算不算是外地人?”
“这……”
“磁州虽曾属京师管辖,但目下却属河南。”
摩云手脸色一变,道:“咱们是宋、乔两家的朋友。”
“哦!原来如此。两位曾经尽力排解么?”
“咱们乃在尽力而为。”
“到底错在那一方?宋家还是乔家?”
“很难说,双方都在意气用事。你知道,牵涉到儿女感情,是很不容易分辨谁是谁非的。”
“哦!这是说,迄今两位仍然认为是非不清,黑白不明。那么,如果不是两位感情用事,便是有所偏袒了,不错吧。”
“你……”
他离座而起,呵呵大笑道:“在下并不是执法人,当然希望置身事外,事不关己不劳心,在下一个外地人,哪有工夫去理会黑白是非?谢谢两位的忠告,在下必须告辞了。”
他拒绝山二爷的挽留,提了行囊出了山府,径自入城投向鸿安客栈。
安顿毕,四处走走打听附近的名门望族,希望获得有关朱堡主的消息。
至于宋、乔二家的事,他还未决定是否插手。
他已可显明地看出,磁州到了不少江湖人,暴风雨在蕴酝中。
天也在变,也许在最近可能有暴风雨。
干旱了这许久,再不下雨真会成大灾啦!
他十分失望,磁州不少豪门世家,但却没有姓朱的人家。宋、乔两家位于城南郊,虽算是本城的权势人物,但没有朱堡主的声势,决不是他所要找的人。
仅打听是不够的,他必须花许多工夫,进一步深入调查,因此他希望找地方安顿下来,住客店容易引人注意,行动不便。
宋、乔两家的事,已成了磁州颇为轰动的消息,成为茶余酒后的笑料。
这件事,其实极为平常,不幸有了那些太过热心的亲朋干预,星星之火却成燎原。
宋、乔两家,皆是本朝初年江山定鼎后,从太行山的流民群迁来落户的,本籍据说是山西大同,天下大乱时避兵太行山,祖上曾在群雄并起时追随过刘福通,后来投效太祖高皇帝打天下,立下汗马功劳。
天下太平,举家迁来磁州落户。
直至燕王起兵,盛庸召山西兵攻北平,宋、乔两家的先祖,在齐眉山战败时阵亡。
燕兵南下,以后夺得江山,那些效忠建文皇朝的死难官兵,当然是白死了,宋、乔两家也因此而脱离军籍,成为磁州的大农户,子弟们同时经商,运销江南土产至太原大同一带,获利颇丰。
当年两家的先人,皆任职真定卫,因此与京师的武朋友皆有些交情。
百余年来,两家本来相安无事,宋庄与乔庄相距仅五六里,鸡犬相闻,交往密切。
但年深日久,子弟众多,加以田地毗邻,少不了发生些小磨擦,小事化大,终于从面和心不和演变为翻脸成仇,两家的子弟不相往来。
两家不和,双方的长辈们都得负责,总算尚能相安无事。
但有些年轻子弟,并不以长辈们的态度为然,依然化除成见暗自往来。
本来,两家之间通婚每代皆有,要完全切断姻亲关系,那是不可能的。
论财势,宋家比乔家要雄厚些,少不了要占些上风,而乔家又不肯委曲求全,死结因而愈结愈大。
宋家的长房子孙中,目下当家的主人是神刀宋永嘉,在真定至太原道上,曾经多次与太行山的匪寇冲突,三十余年来,可说从无失闪,手中的沉重雁翎刀出神入化,溶刀法剑术于一炉,所向无敌,在京师、山西,可说大名鼎鼎,宋家的运货骡队通行无阻,绿林朋友望而却步。
神刀宋永嘉的儿子宋佑宗,已是年届弱冠的年轻人,二十岁仍未娶妻,在大户人家来说,那是很不体面的事,要不是天生残废,便是有暗疾见不得了。
但宋佑宗不但人才一表,而且文才武学皆可算得上是佳子弟,家学渊源,手中的雁翎刀不但不比乃父差,而且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十四岁起,便随乃父押贷山西,马上马下皆见功力,是有闺女的人家,争相巴结的好子弟。
可是,这位宋少爷天生叛逆,磁州府近年轻貌美才德兼备的小美人多的是,他却情有所钟,偏偏要死心塌地爱上仇人乔家的一位小姑娘,惹起了无限风波。
他拒绝父母亲友所提的任何女郎,非乔姑娘不娶,如果父母强迫他成亲,他扬言离家出走,浪迹天涯闯荡江湖,双肩夹一口,何处不可混饭糊口?
因此宋永嘉夫妻不无顾忌,抱孙子的念头不得不暂且放下,耿耿于心。
宋估宗心目中的爱侣芳名叫蕙,附近的年轻子弟戏称她为小乔。
她姓乔,戏称小乔别有原因,不但人生得美,年方二八娇小玲珑,但她的箭术,却是磁州三年来秋季竞射的冠军,保持三年之久,似乎本年这一届的奖品显然仍是她囊中之物。
宋、乔两家皆住在城南郊,南郊有曹操死后所建的七十二座疑家,大者如山,小者如丘,从城外往南延伸,占地广袤,谁也不知哪一座是这位一代枭雄的真坟。
当年三国鼎立,吴大帝孙策与周瑜,分娶美女大乔小乔,传为千古美谈。
曹操兴兵攻吴,建了一座铜雀台,声称要将大乔小乔掳来,安置在铜雀台内。
后来孙、刘联盟,火烧赤壁,曹操八十三万大军瓦解冰消铜雀台藏娇的好梦成空。要不是那一阵该死的东风,大小乔真可能成为曹操的铜雀台最美丽的俘虏,“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是唐代大诗人的“赤壁”诗中的后两句,指的便是这件故事。
曹操的疑家在磁州,铜雀台在磁州东南的临漳县。蕙姑娘姓乔,戏称为小乔不伤大雅。
宋佑宗与小乔从小便一块儿长大,并不因两家结仇而疏远,经常在郊外跑马射箭,也可算是青梅竹马的爱侣。两年前,小乔十四岁,正是该找婆家订亲的年龄。宋永嘉被爱子缠得无可奈何,曾经硬着头皮请人至乔家提亲,被乔家赶出庄子灰头土脸。
小乔的父亲乔吉龄,绰号叫七星联珠,箭术造诣之高。在附近千里之内可说稳坐第一把交椅。百步穿杨根本不算一回事,他能在三百步内连发七箭,后箭中前箭神乎其神,七星联珠的绰号即因此而获。
七星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