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漫画-第1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成长了。”
“老伯。漫画是最好入门的读物。”旁边,一个青年笑道:“您别担心,漫画是用画来讲故事,比小说更加简单和鲜明,我父亲眼睛不行,看书久了会累,但现在看漫画能看更长的时间。”
“前段时间我买了本《秒速五厘米》,父亲都当宝贝了……”
老人眼睛一亮:“竟然有这种事?”
他有了兴趣:“那我也去买一本好了,附近哪里有买?”
“一些小书店应该都会有,不过我们这里进货不多。再加上央视前几天播出了何惜老师的新闻,您可能要多找几家才能找到。”青年回答道:“西夏是西部中心城市,不会少了漫画,但你要去县市看一看。估计就没了。”
“中夏书店没有吗?”
老人面露惊讶,央视都播出了何惜的新闻,难道中夏书店都没有卖?
“那个……那个我就不清楚了……”青年皱眉,摇头笑道:“或许何惜老师和中夏书店没有说好吧,比起这个,老伯。你刚才说文学巨头?为什么会这么说?”
他感到很好奇,这个老人明显没有看过漫画,但他看了报道就说何惜会成长为一代文学巨头,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
“我这几天看了很多报纸。”
老人乐呵呵的笑了起来:“何惜这个人的漫画销量很是惊人,而且是内容不同,类型也不同,推出时间也很快。”
“这样的人是真正的天才,不是那种一两部就会陨落的人,他有真材实料。”
他停顿一下,继续笑道:“现在他还年轻,等人生阅历变得更加丰富,作品就会更有深度。文化这一行和明星偶像那些靠青春吃饭的不同,作者的影响力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强,这个叫何惜的孩子……你再过二十年看,他绝对会是华夏、甚至是世界文坛呼风唤雨的巨人。”
“虽然漫画现在只是小众……”老人看了看报纸,眼睛带着感慨:“但我年轻的时候,小说也是小众,而且还是被传统文学打压。”
他看到漫画就像回到以前,那时的书籍市场被古典名著和传统文学霸占,讲究思想深度、对故事不怎么看重,尤其看不起市场化的小说。结果几十年过后一看,传统文学反而成了小众。
漫画比小说幸运,现在华夏的文化政策开明,这个行业肯定能够一帆风顺。
“我同意老人家的看法。”报刊亭老板开口笑道:“何惜老师会是未来文学界的泰山北斗,不过在这之前,他就已经有了成为国民偶像的潜质。”
“我女儿自从看了他的相片后就茶不思饭不想……”老板摇头苦笑:“她甚至跟我说大学想去宁海。”
国民偶像,听到这个词,一个样貌清秀的少年不满了。
“各位大叔老伯,你们就别捧了。”他不屑的说道:“太假了,那个叫何惜的人就是个画画的,又不是歌星演员,怎么可能成为国民偶像。”
相似的年纪,少年对何惜很是不满,那不就是一个走运的家伙吗?要是他会画画,肯定能画出比何惜更好的故事!
然而对于他的话,一开始说话的老人很不满。
“歌星和演员?年轻人……你在把他们视为偶像的时候,首先要搞清楚一件事。”他哼道:“歌星和演员是近几十年,随着媒体技术发展而诞生的偶像,但在此之前,这些人的称呼是戏子、优伶,那可算不得偶像……”
“华夏五千年,只有文人才是不会随着时代消逝的偶像,每个朝代最鼎盛的时候,作为偶像的几乎都是文人墨客。”
“现在社会捧红了很多歌星和演员,但外表大于内在、关系胜于实力,这绝对不是长久的偶像,随着媒体和交流技术发展变换,以后的偶像会越来越注重内底蕴。”
老人面对少年,冷着脸说道。
“我不能说未来的偶像会是什么样子的,但按照现在政府的文化战略,文化类型的偶像必然会出现,何惜满足这个条件。”
“何惜肯定会超过歌星和演员,他是货真价实的偶像,主导文化市场的人。”
少年无言以对,脸上通红。
“有道理。”
青年称赞的点头,虽然他看出老人故意在把话说的夸张,可能想教训这个少年。但说到偶像,比起蹦来跳去的歌星,青年也想看到文化类型的偶像,别的不说,至少老婆喜欢何惜,他不会觉得她很脑残。
一个少女从旁边经过,这个少女听到偶像的话题,忍不住插口道。
“何惜老师已经是偶像了!”
“我姐姐就在宁海上班,她说现在出门如果有人问偶像,最流行的回答就是何惜老师。如果说成什么明星,反而会让人笑话……”
第一百七十八章:那啥是啥
周三,孟获刚上班,徐经就把他喊到了办公室。
“你坐,我来倒茶……”
这位董事长把孟获安抚在沙发上,笑眯眯的拿出茶叶沏茶,他把杯子放在孟获前面,非常小心的为他了一杯热茶。
“喝喝看。”
在他的示意下,孟获有些疑惑的拿起茶杯,缓缓抿了一口。
“怎么样?”
徐经双眼发亮的问道。
“嗯?不像往常的茶叶……”孟获微微皱着眉头:“怎么说呢,喝的时候比较苦,但喝完后就只有一股香气留了下来。”
“对、对头!这是江南特等茶叶,喝完后的香味没有一丝杂色。”徐经拍手称赞:“这种茶叶在市面上没有销售,也没有品牌,只有通过熟人才能拿到。”
“不过孟获,一般人可察觉不到它和其它茶叶的不同,看来你小子很有喝茶的天赋啊!”
徐经又想推销自己的茶叶学了。
“好了,你找我不是为了请我喝茶吧!”
孟获打断他,徐经把这么好的茶叶拿出来,肯定是遇到了开心的事情。
“你说对了,主要有两件事。”徐经坐在孟获对面,然后笑道:“央视新闻过了几天,我们公司的杂志销量增长喜人。”
“内地很多书店都增加了《周刊少年》和《周刊少女》的预订数量,这周的还没有发售,预订销量就增加了三十万本,在你还没来的时候,我们公司一年也增加不了这么多预定。”
徐经看向孟获的眼睛充满赞赏,这个孩子真是凤凰公司的福星,自从孟获在凤凰公司出道,凤凰的业绩在短短半年内就超过了以往十年。
这可相当不得了,现在《周刊少年》和《周刊少女》腰斩过半,质量上升,前景一片光明。而最让人担忧的中夏问题。经过央视新闻的这一播出,市场上对凤凰公司也充满了自信,他们以雷霆之势站稳了脚步。
虽说未来还待观察,但短时间内。凤凰公司已经不会被中夏压的喘不过气来了。
“央视新闻的威力有这么大?”
孟获感到惊讶。
“央视的威力当然大。”徐经给自己倒了一杯茶,回答道:“不过单就新闻本身,时间太短,观众看到可能不会太过在意,央视新闻的威力主要是它的影响力。”
他跟孟获详细解释。央视新闻是所有媒体的一个风向标,它对媒体的影响力远超过对观众的影响力。央视介绍了何惜,很多观众看了没什么感觉,但媒体就不同了。
各地媒体发现中央竟然播出一个漫画家的新闻,自然会跟风炒上一阵。带来的结果就是各个地区都会出现有关何惜的后续报道,而这些报道才是吸引读者注意的东西。
央视的新闻一闪而过,但它带来的后续效应非常大,凤凰公司靠自己的广告宣传很难做到这点。
“而且孟获,除了两部期刊,《秒速五厘米》的销量增加更大。”徐经喝了一口茶。满意的放下,又笑道:“这几天出版社忙个不停,保守估计,央视的新闻会为《秒速五厘米》增加五百万的总销量。”
五百万销量,这是《秒速五厘米》现在销量的一半。产生这个情况的原因有很多,关键就是前后的广告宣传差异。几个月前,《秒速五厘米》单行本发售,正在凤凰公司准备大张旗鼓的推广的时候,中夏漫画横空出世。
中夏的到来简直就像一座大山,它把人们的视线都占据了。凤凰公司对《秒速五厘米》的推广投入打了水漂,那几天徐经做梦都在遗憾时机不好。
但是就在他以为没有希望的时候,《秒速五厘米》非常争气的突破了一千万销量。看到这个结果,徐经咬牙就走了一趟燕京。说是为了《食梦者》,但何尝不是为了防止《秒速五厘米》被埋没呢!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最大的功臣还是孟获,没有他,后面的事情都不会发生。这就是徐经今天找孟获过来的一个原因,他要好好谢谢这个孩子。
“孟获啊。公司能走到现在全靠你,稿费和版税上面的就不说了,公司半年内还是听你的,这些我都不管。”徐经乐呵呵道:“你这两周这么辛苦,还想要什么其它奖励,说出来,我能给都给……”
“我帮你把房子的钱都给付了怎么样?还是说你想要一辆汗血轿车?其它东西也可以……除了我女儿,你随便说。”
孟获有些感动了,这个老头公私分得很清,他要奖励孟获东西,那就表示只会花自己的钱,绝对不会用公司的财产,说句老实话,徐经对孟获仁义尽至。
他甚至还把公司交给了孟获,这个时候,无论如何,孟获都提不起什么高要求,但他也不能拂了徐经的兴致。
“那就蛋糕吧……”孟获想了想,回答道:“我想要一个很大的蛋糕,足够几百个人吃,可以在公司办一场宴会!”
他不缺什么,房子的钱可以以后付,对轿车也没兴趣。徐经想要奖励,不如奖励给整个公司的员工,而蛋糕非常便宜,对徐经来说简直九牛一毛。
“蛋糕?”徐经面色惊愕,接着大笑起来:“你这孩子,好,蛋糕就蛋糕,我给你们准备一个超级大蛋糕!”
他很欣慰孟获的回答,孟获懂得接受、懂得感恩,这也是徐经对他放心的原因。
凤凰放在孟获的手里,肯定不会有事。徐经相信哪怕有一天自己离开公司,孟获依然会善待凤凰、善待他的家人……
能找到这样的孩子当继承人,徐经感觉很幸运。
“你说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