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高一-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勒个去,这分分钟在烧钱啊!”看着账单,张谭忍不住有些动摇。
可以这么说,对于开公司,他就是一个小白,尤其是互联网公司,上辈子看那些成功人士的报道,都是抓住了机遇一飞冲天,几乎没有什么困难。轮到他自己了,才知道其中的艰难。
“算了,先支撑下去再说,怎么说也要把微。博弄出来……我再去联系联系风投,忽悠忽悠,吹吹牛逼,拉点资金过来再说。用我自己的钱来烧,真心舍不得,要烧也得烧别人的。”
开公司搞微。博,本就是张谭头脑一热的产物。
因此在发现困难后,张谭第一反应不是迎难而上,而是打退堂鼓。因为他根本没把开公司当成什么大事,只是一点副业而已。
他真正的人生,是写作,是导演,是写写歌,是吃喝玩乐,是风。骚的文艺人生。
随即张谭就释怀了:“哈哈,李姐,幸好你当初没答应入股,我发现我的这次创业,扑街的概率很大啊,要赔死了,惨惨惨惨!”
李艳这么几年的合作,知道张谭对钱是什么概念,笑说:“你就是在玩闹而已,就算是赔了钱,你也不会太在乎的。庐州工作室,现在涉及到的版权规模,已经高达几千万,也没见你怎么问事,好像这不是你的公司一样。”
“这不是有李姐你和我爸妈在吗,我只管写书,然后等着花钱。”
“其实啊,你这是对自己有信心,知道仅仅凭借一根笔杆子,就能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你才不介意身外之物。只要你想,你随意可以挣钱。”
张谭谦虚的说:“写作也是很费脑子的,或许哪天没灵感了,就扑街了。”
……
文艺青年最容易的就是脑子一热。
微。博的创业,就是这样。
这是一条艰辛的道路,不过张谭还是决定乐观对待。自己超前的眼光,多少能够起到一定的指引作用,再加上呼朋引伴来注册微。博,这个先天条件,就比曾经的饭否网、叽歪网、嘀咕网强多了。
饭否、叽歪、嘀咕尚且风生水起了一段时间,自己首创的微。博,占据了“微。博”这个概念,无论如何也是往后产品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真扑街了也好,至少让张谭明白一点,自己不适合做生意。
也就能更加安心的从事文娱事业了。
况且,留名青史是一定的了。
提到微。博,少不了要他喊一声“微。博之父”。
游戏是好消息,微。博是坏消息。
其它消息也在张谭的耳边一一闪过,马薇薇正在汇报本周跟他有关的消息:“香巷玉皇朝出版社传来的消息,《射雕英雄传》已经连载结束,《神雕侠侣》目前连载到第三期,销量维持在十五万本左右,保持住了漫画销售榜首位置。”
“四大名捕呢?”
“《四大名捕》的连载有些不及射雕三部曲,不过也维持在了十万本左右的销量,是香巷漫画销售榜的第三位。两本漫画占据第一和第三,黄玉郎先生对跟老板你的合作,十分满意,让我转告老板,有时间务必去香巷游玩,他请客。”
“老黄给钱爽利就行了,请客还是算了,香巷我去过两次,该逛的景点都逛了。什么时候来个台弯行还不错,去岛上好好的吃几个茶叶蛋!有时间,再去国外看看,我貌似只出过一次国,去韩国看世界杯……对了,还有其它消息没有?”
“嗯,还有就是几家出版社发来的销售数字,今年老板你的小说,销售势头依然红火,牢牢占着畅销图书榜首……后面就是记者的采访要求。”
“采访就算了,我才上了一次电视专访,现在低调低调,反正这些采访,都是老生常谈。”
“哦对了,老板,这里还有中国作协邀请你参加开春的文学研讨会,你去吗?”
张谭皱了皱眉头:“推掉吧,说我资历浅薄,不去了。”
早在去年,张谭就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基本上这是主流文学团圈子,对他这几年成绩的肯定。进了中国作协后,张谭多少是觉得拉风的,因此几次作协会议,他都积极参加了。然而会议纯属喝茶聊天,听老一辈的不知名作家,你吹捧我我吹捧你。
张谭去几次,打几次瞌睡。
当然也有讨论一些提高作家待遇、提高版权意识方面的议题,但只是说说而已,作用不大。作家待遇得看市场脸色,版权意识得国家部门监管,作协说白了,只负责风花雪月。
现在,作协的头衔,在张谭眼中,彻底归为装逼的工具了。
当然,这只是装逼的简单工具,一个跳板。
张谭还计划着,什么时候,以文学界代表人士的身份,搞一个政协委员的头衔玩玩呢。政协虽然也是大件摆设,但怎么也是全国两会之一,人大代表张谭不一定能搞的到,搞个政协也是可以的。
终归是可以参政议政的嘛。
……
听完了马薇薇的汇报,张谭伸了个懒腰,忽然问:“薇薇,你看了我写的《小李飞刀》开头了吗?”
“看了。”
“感觉怎么样?”
“跟读射雕、四大名捕,截然不同的感受,李寻欢年纪太大了吧,但是很好看,有种特别的吸引力。感觉文字的风格,跟老板你之前的作品,有些不同,更为诗情画意。”马薇薇仔细的说了说自己的阅读体验。
张谭长叹一声:“唉,当然不同了,我写《小李飞刀》,感觉自己就是在写诗一样。我现在已经成了一个诗人,薇薇你相信吗。不信?我现在就创作一首诗给你听听!”
站起身,背着双手。
张谭扫眼看到了窗外的树木,眼睛一亮:“有了!”
当下咳嗽一声:“这首诗的名字叫做《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薇薇你仔细听好了……”
一只蚂蚁。
另一只蚂蚁。
一群蚂蚁。
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未完待续。)
ps: 求点票票!也求订阅支持!
第200章 赏析
一只蚂蚁。
另一只蚂蚁。
一群蚂蚁。
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
“老板,你这是作诗吗,分明是看到了一个蚂蚁窝而已。”马薇薇对于张谭创作的《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持严重怀疑的态度。
张谭先是哈哈一笑。
随即板起脸呵斥:“肤浅啊肤浅,你知道你有多肤浅么?你知道这首现代诗的内涵有多么深邃么?你知道这首诗想要表述何等伟大的画卷么?你什么都不懂,你竟然还怀疑这首诗的伟大!”
遭到张谭的训斥,马薇薇不禁眨了眨眼睛,仔细回想了一遍这首诗,四句诗、二十二个字,有包涵什么内涵吗?
完全是莫名其妙、一头雾水啊。
张谭仿佛看到了马薇薇的迷惑,痛心疾首的说:“你不觉得这首诗,朴实无华的字里行间,假借平凡得再平凡不过的蚂蚁,动静相宜之中,呈现出了一副让人感慨万千而又浮想联翩的似水年华么?”
“啊?”
“啊什么啊,我给你好好分析分析,诗的第一句‘一只蚂蚁’,寥寥四个字,一个万籁俱寂的开场,没有时间、地点,没有情节、发展,一切都归于平静,平静之中,又仿佛孕育着什么。”
张谭背着双手,看着窗外,风。骚如隐士高人。
“诗的第二句‘另一只蚂蚁’,一下子打破了寂静,原来这不是一只孤独的蚂蚁,还有另一只蚂蚁陪着他。蚂蚁之间是什么关系,为何聚在一起。仿佛是一个盒子。我们打开它,透过缝隙看到了里面的一角。”
“紧接着‘一群蚂蚁’。再次将原本的情况打破了,盒子打开,里面满满都是惊喜。蚂蚁是什么、代表什么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诗人看见了蚂蚁,目光已经从单一的蚂蚁,上升到了一群蚂蚁的高度,这是从近景到远景的抬升。”
“最后,诗人说‘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想一想。是不是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无边无际,广阔的世界仿佛就在眼前。诗人用最简单直白的描写,玄之又玄的呈现了一个逐渐拉升的视角,带领读者跟随诗人的眼睛,一起去升腾。”
“到这个时候,诗已经不仅仅在写蚂蚁了。一只蚂蚁还是一群蚂蚁,或者更多的蚂蚁,都已经成为一个符号。这个符号,表述的是一种情感的传递。你可以敞开心扉去感触字里行间的情感,诗人不是在写蚂蚁,而是在写人。”
“一个人是孤独的。两个人有个伴,一群人是一个社会,或许在这个社会之外。还会有另一个社会。地球之外,或许还有另一个地球。一群地球,更多的地球。再去呼应诗的标题‘我终于在一棵树下发现’。诗人没有写‘树下’而是写了‘一颗树下’,岂不正是一种象征,蚂蚁是人,树是地球,蚂蚁是一只,树是一颗,蚂蚁可能更多,树也可能更多。”
张谭转过身,目光严肃的看着马薇薇:“现在,你用心去感悟这首诗,我相信只要你用心感受了,你一定会像我一样,深深的被诗人的广阔胸襟所折服,并想对写诗的诗人说:这写得什么傻逼玩意。”
“啊?”马薇薇顿时无语,好半晌才云山雾罩的开口,“这不是老板你自己写的吗?”
“然而并不是,哈哈。”
马薇薇并不能理解张谭为何这么可乐,就如她不知道什么是梨花体一样。
张谭点评的这首诗,是梨花体代表人物赵丽华创作的“传世”名篇之一,这个梗是好多年以前的了,张谭早都忘记了。
但是刚才忽然又想了起来,因为马薇薇刚才提到作协,张谭就想起了上一次去中国作协开会,见到一个作协会员,也叫赵丽华。
张谭搜了她的博客,发现赵丽华的确写了这首诗。
只不过现在还没在网上流传开,梨花体尚未能够出名,于是乎张谭更加觉得,中国作协就是个玩耍的地方了。
笑一笑,乐一乐,生活需要会发现快乐的眼睛。
张谭恰好长了一双。
……
今天晚上比较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