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都市小说电子书 > 大牧场主 >

第754章

大牧场主-第754章

小说: 大牧场主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手柄上的这款大型猫眼石值钱,如果你想买,只要四十万美元,卖家允许我在价格方面稍微让步。”

    “额,你说这是把兵器?”

    韩宣顿时就乐了,哭笑不得指着那玩意儿说:“什么兵器啊!这分明就是把菜刀!

    在华夏那边的菜市场里,屠夫杀猪切肉,就是用这种杀猪刀!”

    “……菜刀也能当武器使用嘛。

    但你不能否认,它的做工确实很精美。

    瞧瞧刀柄上这块极品猫眼石,光是它的售价就绝对超过二十五万美元。

    如果卖家告诉我说这是把厨刀,我肯定不会卖这么便宜,毕竟镶嵌宝石的武器很多,但厨刀可没有多少,物以稀为贵。

    你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啊,待会儿我就要涨价了,这可是几百年没用过的厨刀,外观多精美。”

    “你果然是天生的推销员。”

    韩宣看看刀柄处的猫眼石,确实挺漂亮,而且还很大,值这个价钱。

    估计是古代哪个暴发户,闲得无聊打造了这个东西,看作风很可能就是皇帝,别人没这么无聊到蛋疼。

    继续说道:“真的是明朝古董?”

    “绝对是明朝,我可以写在发票上,这里的东西都经过好多位专家鉴定,谁敢骗你啊?”

    韩宣让他把橱柜打开,戴好手套后拿出这把充满浓浓土豪风味的黄金杀猪刀,上面用繁体写着三个小字:“光禄寺”。

    这是明朝负责宫中各种大宴的机构、日讲结束之后赏赐大臣的酒饭,也由光禄寺办理,而且光禄寺还负责祭品。

    平常做饭自然不会用这种样式的厨刀,何况金子是软的,它当时用来祭祀的可能性更加大一些。

    类似的古董可不多见,韩宣笑着说道:“好吧,我要了。

    以后再有这种好玩的东西,记得联系我,除了这把刀,还有什么华夏的古董吗?

    我在那边的博物馆就要开业了,需要点能够增加影响力的东西。”

    “……

    有是有一件,可是已经被人给预定了,他还没有时间过来拿。

    王羲之知道吧?

    华夏古代的书法家,他的东西都是抢手货,一来就被人给买走了。”

    亚尔弗列德领着他来到字画区,指着墙上一幅纸张泛黄的书法作品说道:“王羲之是一千六百多年前的人,纸张保存不了那么久,他的真迹早就已经不存在,所以唐朝及以前的摹本,一般被当作真迹看待。

    它长24。5厘米,宽13。8厘米,总共有四行,四十一个字,那位买家为它花了1400万美元,大约相当于一个字三十四万美金。

    当时卖家告诉我说,想卖这个价钱时候,我还以为他在开玩笑,试着联系几位喜欢这种东西的人,没想到打出的第一个电话就把它给卖出去了,真疯狂。

    老实说,我现在连作者是谁都没搞清楚,华夏古董收藏市场越来越火了。”

    “你应该第一个就联系我,或者我爷爷也可以,相信当时我们也会将它给买下来。

    你不知道王羲之在华夏的地位,人们千百年来称他为……写字之神。”

    韩宣不知道怎么翻译“书圣”,于是用这个奇怪的称呼代替,继续又说道:“虽然这不是王羲之的真迹,但当时作者可能见到过真迹,并且照着它临摹出这幅字。

    也就是说,这幅字应该跟原版很像,在我看来它值这么多钱。

    可不可以告诉我这副字被谁给买下来了,我也很喜欢,如果有机会,我想将它拿到手收藏。”

    透过玻璃仔细盯着看,上面有乾隆题的诗文,还有文徵明、王谷祥、彭年、胡汝嘉等名家题的后跋,当年乾隆皇帝称赞它,甚至可以媲美自己收藏的《快雪时晴帖》,是国宝中的国宝。

    那幅从王羲之真迹上拓下来的《快雪时晴帖》,如今被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和慈禧的翡翠白菜、郎世宁的《百骏图》等并称为镇馆之宝之一。

    虽然这幅《平安帖》,不如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快雪时晴帖》有名,也不如据传被武则天陪葬的《兰亭集序》有名,但它依然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已经被卖了,再给韩宣不合规矩。

    但亚尔弗列德不想让这位大主顾不满,点头说道:“买家是一位日本人,你可能认识,三菱家族的。

    我会帮你打电话问问,如果对方想要转手给你,那么它就是你的了。

    但是如果不愿意,抱歉,我也没办法,除非卖家反悔了……”

    “卖家是华人吧?

    如果三菱家的人不同意,你就问问卖家想卖给谁,违约金我出。”

    韩宣表情略微不爽。

    二战期间日本从华夏掠夺走超过十万件文物,有的竟然还摇身一变,成了日本的国宝。

    西方人侵华时候,对什么是宝贝并不了解,但是深谙华夏文化的日本人明白,他们拿走的精品宝贝也最多。

    商周青铜器猛虎食人卣、临摹王羲之的《丧乱帖》、曜变天目茶碗等等,如今都藏在日本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手中。

    亚尔弗列德老板干这行生意,接触到的华人不少,他明白华人爱国热情有多强烈。

    韩宣都这么说了,相信卖家应该会选择卖给韩宣,既然是卖家反悔,那就不关自己的事了,笑着说:“我会帮你安排,应该没问题。

    再跟我去看看,那里还有个珍贵的古董,我想你应该也会喜欢。

    它是一位法国人放在我这里卖的,名字叫做《乾隆大阅图》,作者和你最近想要收集的那些青铜雕塑一样,也是郎世宁,长二十四米,宽六十多厘米。

    韩,我在帮你打听那些青铜雕塑的下落,可惜还没有发现。。。。。。”

    就在这时,电梯门打开的声音传来。

    一位看起来约有五十多岁的华人老妇人,吃力抱着块泛黑色的石碑东张西望。

    亚尔弗列德大笑着说:“哈!我帮你联系的卖家到了!

    李女士!小心点!我来帮你拿!”

    韩宣目光古怪,没想到所谓的宝贝就是块石碑,心想着难道上面刻着哪位名家的字画么,但……


………………………………

第1084章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4/5)

    石碑做为古玩界杂项当中的一种,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有些古代名人墓碑上,喜欢写些诗词之类的,它们也能卖出不错的价格。

    但现在亚尔弗列德老板小心翼翼的模样,显然有些不正常,他抱着那块体积挺大的石碑,甚至不敢将它放在地上,好像生怕弄坏了。

    见那位老妇人看向自己,韩宣笑着打招呼说:“你好,夫人。”

    “哦呦!

    原来想买我这东西的人是你啊!

    我生人唔生胆,害怕被骗,那真是太好了!

    我很喜欢你,这几年做得不错,给我们争脸啦!你跟你爷爷他们,生意都很大!”

    老妇人操着一口港腔,满脸笑容对韩宣说道,还走过来拍拍他的肩膀,好像是关心晚辈的长辈。

    保镖们本想阻拦他,但是被韩宣给拦住了,用粤语问她说:“阿婆,你要卖的这块东西是什么?”

    “它来头可不小。

    当年内地闹得厉害,许多古董被砸了,我们港人知道后去收购,一点都不值钱。

    我那死鬼老公也去了,什么都没带,只带着这东西回来,藏了二十几年。

    当时去的其他人都发财,我们一家却还住在黑鬼贫民窟里,都要吃老鼠了他也死活不肯卖,说它是世界上最值钱的宝贝。

    我儿子都三十岁,还没讨到老婆,所以想把它给卖了买房、买车,过好日子!”

    老太婆激动说着,眼睛都有点红,大概是想到了什么心酸往事。

    韩宣苦笑,能在纽约换套房的石碑可不多,心想恐怕要失望而归。

    还打算如果有收藏价值,就多花点钱将它给买下来,都是同胞,当是做慈善了。

    亚尔弗列德神情紧张,吩咐员工在桌子上铺了层绒毯,接着轻轻将石碑放上去。

    俯下身体仔细观察,一寸一寸地看,连韩宣来到身边都没发现。

    韩宣感兴趣伸头,嘴里不自觉地“咦”了声。

    这是一篇用楷体书写的祭天文,保存得还算完好,内容如下:

    “有唐嗣天子臣某,敢昭告于昊天上帝!

    天启李氏,运兴土德。

    高祖、太宗,受命立极,高宗升中,六合殷盛,中宗绍复,继体不定。

    上帝眷佑,锡臣忠武,底绥内艰,推戴圣父。

    恭承大宝,十有三年。

    敬若天意,四海宴然。

    封祀岱岳,谢成于天。

    子孙百禄,苍生受福!”

    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出来,这是唐玄宗时期所写,而且还是登泰山封禅时的祭天文。

    不知道写这篇文章的人是谁,但看工整而且气势恢宏的字体,应该是名家没错。

    考虑到文章的内容和完好程度,如果能考证出是谁写的,那妇人的房子差不多有着落了。

    当视线看到左下角那个印章时候,韩宣因为激动,全身都一阵酥麻,眼睛瞪大到极点!

    他见过无数的宝贝,但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激动过,他此刻完全被震惊了!

    那个方形印章上的字体,和石碑上的楷书不同,而是更加古老的小篆,复杂到如同花纹一样。

    韩宣不认识小篆,但他就是知道那八个字写着什么: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失声惊叫道:“传国玉玺!是传国玉玺的印章!!”

    国之重器,秦人一玺十五城!

    传国玉玺辗转流传千年、失传千年,它太重要了!想不到居然出现刻有那枚印章图案的石碑!

    道森秘书跟着韩宣几年,他第一次见到小老板这么失态,凑过来打量这块石碑,满头雾水。

    在他眼中只是块石碑而已,没什么不同,开口问道:“怎么了?”

    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