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牧场主-第3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戈登教授抬起头,继续说道:“这幅画被重新包装过,外面的木框时间不超过一百年。
我想把它拆下来,看看这幅画的背面。”
“请随意。”
华夏的老教授们不懂油画,但听到达芬奇也格外震惊,这是为数不多名声能享誉全球的绘画大师。
达芬奇不仅是位画家,而且还是天文学家、发明家、建筑工程师。
擅长雕刻、音乐、发明、建筑,通晓数学、生理、物理、天文、地质。
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
随着画框一点点拆开,戈登教授戴上了手套。
把画翻过来,在背后的木板上仔细查看,没有找到达芬奇的签名,将鼻子凑到木板上闻闻味道。
催促助手说道:“把放大镜拿给我!”
贴近油画表面一厘米一厘米观察,十几分钟过去,韩宣终于忍不住问他:“这幅画是他的么?”
“还不能确定,需要在实验室里借助仪器鉴定,但可能性相当大。
木板是白杨木制作,达芬奇喜欢用这种耐保存的木料,还刷过厚厚的防腐油。
他是左撇子,而且不用调色板,直接在画布上作画,这幅画跟这些特征一样。
亚里士多德的原型是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画的雅典学院相同,但是用达芬奇当原型的柏拉图却变了。
我以前在意大利上学时候,去佛罗伦萨看过拉斐尔的《自画像》。
他的鼻子很小巧,外形秀气,跟这幅画上的柏拉图人物形象差不多。”
戈登拿放大镜的手,都已经有点在发抖了,因为心情激动,导致面色潮红。
他摘下眼镜用手指挤压眉心,嘴里说道:“抱歉,我需要借用你们这里的直升机,回趟学校进行碳十四检验……”
韩宣和老爹互相看了看。
心里浮现出同一个词:“有戏!”
………………………………
第461章 哪来的雪山大学
戈登教授马不停蹄地坐上直升机飞走了,杰森和加布里尔为了以防万一,跟着他一起过去。
牧场里有几十位士兵,在看守价值二十多亿的大宝藏,韩千山来加州时候,也把加尔杰农、乔治、杜二傻他们给带来了,保镖人手足够。
对于一幅价值可能过亿美元的画,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韩宣顺便把沃尔特…甘宝先生,在出售海洋牧场时候留下的美国画家贾思培…琼斯的《旗帜》,也一块给戈登教授带过去检验了。
相对于华夏收藏界的眼力,美国这边更加注重科学的检验方法,不能说完全就没有漏洞可钻,至少打眼的可能性降低了不少。
送走了老戈登,韩宣对李文清教授说道:“我中午帮你们安排了厨师做饭,华夏移民过来的,有什么需要跟他说就好,不用客气。”
“谢谢,随便吃什么都行。”
李教授客气回答他,看到老虎、棕熊这些动物,惊奇道:“这些都可以养?”
“嗯,我有合法的饲养证明。
前段时间在英国买了座动物园,到时候还有华南虎和大熊猫这些动物会送到这里来。”
一帮老教授震惊,王天华摇摇头,难以置信,“熊猫、华南虎都能随便买卖了?”
“不是这样,这次的情况比较特殊。
那三只熊猫的祖先在华夏建国之前,就被带到英国了,我也是机会好才能碰到它们……”
这些老一辈的人,都是第一次出国。
看看不远处的军队,还有价值几个亿人们币的游艇,以及脚下这座大牧场。
暗自感慨,不出来走走,还以为自己待的地方就是全世界,算是长见识了。
国内最近风头最盛的两位华人富豪。
一位是香江的李嘉成,另一位就是美国的韩琦,也就是韩宣的爷爷。
香江如今还没回归,不过离大陆比较近,所以对李嘉成认识更加深刻一点,在华夏大多数人眼中,觉得他更有钱。
而这次来到美国,这帮老专家们发现,似乎并不是那么回事。
跟牧场的保姆们靠翻译帮忙,互相闲聊,得知韩琦是美国最有钱的人之一,或者可以说,是目前世界上最有钱的人!
假如他把公司上市了,能比几个李嘉成加在一起还有钱!
在他们脑子里想象不出这种天文数字,震撼力可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有人动起了心思,比如王天华。
韩宣听说装网线的人过来了,刚和他们告辞。
这位姓王的私人考古爱好者,悄悄离开人群跟过来,招手叫道:“等等!韩先生!”
韩千山将黑珍珠交给欧文,让他帮忙拿着,转过头问道:“有什么事么?”
“那个。。。。。。
听说雪山大学正准备招老师,可是他们需要学历证明。
我当年因为那场特殊历史原因,错过了高考,所以没能上大学。
但是我有考古经验,我想能给我一个应聘的机会。”
王天华脸有点红,这件事情他已经考虑几天了,私人考古爱好者,说起来好听,但是没收入啊。
这行不像古董鉴定行业,能靠眼力赚钱,也不像倒斗的,有灰色收入。
平时只能跟大学的考古队一起出去,当顾问帮帮忙,收点红包,想养活自己不容易,何况还有一家老小在呢。
韩宣注意到他话里的词语,迷糊问他:“雪山大学?”
“是啊,你不知道?”
王天华看见这对父子俩整齐摇头,解释道:“韩琦老先生,前年在沪市崇明岛,买了块6000亩的地。
赞助四亿五千万人们币,建了所大学。。。。。。”
韩宣是真不知道这件事,老爷子从没说过。
崇明岛自己去过,在长江的入海口。
一座面积一千多平方公里的大岛,与沪市宝山区、江蘇省太仓市隔江相望,是长江每天带过来的淤泥,堆积而成。
韩宣和老爹不说话。
对面王天华,心慢慢提了上来,这所大学招聘教师的要求相当严格,据说大多是从国外招聘来的。
国内招收的教师,只有几个专业不要求会英语,考古系就是其中一个。
王天华心想这个要求是不是太唐突了,又或者他们在质疑自己的能力?
正百感交集。
听见韩宣说道:“我等会儿打个电话问问我爷爷,应该没什么问题。
一些偏门专业有真技术就行,王天华先生对吧?
我记住了。”
王天华得到这个孩子的保证,不怎么放心,可韩千山没有说话,沉默几秒,笑道:“那谢谢你们了,我只要个机会,对考古学的理解我不比任何人差。
你们先帮吧,我去墓地里清扫。
可惜了,那么多好东西全被氧化了。”
韩千山中文里带着股外国腔,但还算标准,说道:“没关系,麻烦你们了,人手不够我可以再找些人……”
韩宣被这个消息弄得心里痒痒,在王天华走后,迫不及待打电话给老爷子。
电话里传来的是杰顿嗓音,“你爷爷在接待法国来的客人,有什么事情?
我帮你告诉他。”
“没事,就是想问问他在华夏捐赠了一座大学?”
“对,九二年时候,已经即将完工,明年九月开始招生。
总共投资了四千三百万美元,最近还要再拨一笔款过去,预计总金额在五千万美元左右。”
“这样啊,我知道了……”
韩宣前世上过大学,明白就算是顶尖的学校,学习氛围也没那么开放,条条框框约束太多。
花钱倒不在意,现在在想或许能借这件事情,趁机把未来会扭曲的教学观念改正过来。
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型精英,而不是只会死读书,或者混日子,毕业以后再为工作发愁的“人才”。
“等我爷爷结束了,让他给我回个电话吧。
谢谢你了,杰顿秘书……不对,是助理。”
“哈哈哈!我会记得的。。。。。。”
老爹等韩宣放下电话,问道:“说什么了?”
“爷爷确实在华夏捐了所大学,今天九月就开始招生。”
“哦,那你帮刚才那位先生安排一下。
怎么?
干嘛做这种表情?”
“我是怕学校被他们给玩坏了。。。。。。”
………………………………
第462章 父与子的悠闲日
“什么叫玩坏?”
韩千山不解问韩宣。
“就是办不好一所学校。
学校在建立初期像是张白纸,你在上面涂什么,以后学校就是什么风格,再想改就难了。
华夏前三十年的历史知道吧?
人们当时的观念还没完全转变过来,处在摸索发展阶段,残留的意味太浓了。
学校不应该有太多方面的因素,而是应该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人文因素。
这些年对岸涌现出一大批学校,有些地方明明不具备办学的条件,高水准教师力量也跟不上,太急了。
校长不是由真正有教育学术水平的人来担任,而是政客。
领导层都没有教育经验,能教出什么人才?
对学生思想上的管制太严格,我在担心他们会把老爷子的学校带进沟里。”
“不谈这个,听到这些我就头疼。
你妈待在外面快一个月了,她在那干嘛?”
韩宣停下脚步,一脸认真看向老爹,“她打算再给我找个后爸。”
“……你个小兔崽子!我还没死呢!喂,说真的?!”
“嗯。”
“……难怪到现在不回来,我要去趟洛杉矶。
你看过那人没?有没有我帅?”
“你是说哪个?”
“艹!”
……
加州硅谷率先带领了互联网行业,从军事往商用化方向的发展。
所以离它不远的蒙特利,尽管是座小镇,而且也没什么人上网,但电信公司还是在这里安排了业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