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聊斋之重建天庭 >

第1章

聊斋之重建天庭-第1章

小说: 聊斋之重建天庭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聊斋之重建天庭
作者: 流星看不见


第一章 左尹老爷万千喜

  孙旭穿越了。

  那天他在地摊上一时兴起买了一枚不起眼的小印章,回家后捏着这枚印章观察时迷迷糊糊的就睡着了。等他醒来之后,已经变成了一个被人抱在怀中的婴孩。

  “恭喜夫人,是位小少爷。”耳边传来的声音让他心下大定,最起码没有让自己投胎变性。

  接着他便努力地睁开双眼,想看看这个世界。只见入目之处尽是古色古香的家具饰物,床榻桌椅似乎都是紫檀木所制。整个屋子散发着一股奇特的香味,让人心旷神怡。

  床榻旁边立着几个古装丫鬟打扮的女子,几人忙忙碌碌地,认真伺候着躺在床上的妇人。那妇人现下脸色苍白,神情萎靡,应该就是自己现世的母亲了。

  正要细细打量时,却发觉自己被刚才说话那中年妇女抱出了屋。只听她出了屋门便欢喜道,“贺左尹老爷万千之喜,夫人、公子母子平安。”

  这边话音刚落,却见一男子早将头伸过来急切地注视着自己。似乎觉得看不真切,不顾婴儿身上尚未来得及清洗的血污,就将“孙旭”抱了过去,仔仔细细地又看了几遍,尤其是那两腿之间的大象。

  如果他真是婴儿当然没有感觉,可他是带着二十五岁灵魂穿越过来的啊,这宛若实质的目光可真是让人难受不已。

  好在,男子很快就收回了目光。而这时,孙旭也开始打量起这位现世的父亲。他约有四十岁上下,头戴进贤冠,三柳长髯,一副儒生打扮。

  “看来自己确是穿越了。似乎穿越的起点还不算低?不过,刚才那个产婆喊的左尹老爷是什么鬼?”孙旭心里暗暗嘀咕。

  穿越前作为一个历史发烧友的他,可没少研究历史,据他所知,尹分左右为战国时楚国特有,譬如鸿门宴上项羽的叔叔,后来大汉朝的射阳侯项伯便是左尹。而老爷一词最早始于南宋清代李慈铭写的越缦堂日记记载“老爷之名,实起南宋,而《元史》始见之”,这两者风马牛不相及啊!不过,既来之则安之,连穿越这么不靠谱的事情都发生了,还有啥不可能的?

  他本就是个心情豁达的人,眼见这边自己什么都做不了,连身体都无法控制,索性闭上眼睛,准备安心睡一觉。

  那男子看完他后,两眼微红,喃喃道,“谢天谢地,我孙家有后了。”说着就抱着孩子跪了下去,连磕了几个头。

  “老爷,您可以进来了。”

  不等孙左尹感慨完,一丫鬟从屋内走出,恭敬地朝男子施了一礼。

  男子闻言,立马抱着孩子就进了房,快步来到了床前。见自己的夫人已无大碍只是还有些虚弱,便高兴地将怀中婴儿递了过去。

  “多谢夫人,使我孙家香火得续!”

  女子苍白的脸上闪过一丝羞意,虚弱地道,“老爷哪里的话,女人家相夫育儿,本是自然之理,延续香火,哪里当得起一个谢字?”说着低头看向孩子,满目爱意。

  那边丫鬟下人很快就端来了热水。专门负责清洗婴儿血污的老婆子试了一下水温,然后小心翼翼地将满是血污的婴儿放入温水之中。婴儿一入温水,身上的血污就散去了一些。

  随着产婆在一旁不断擦拭,孙旭觉得自己身上腻乎乎的感觉越来越淡。身上舒服了,便很快就进入了梦乡。

  待几个产婆将婴儿收拾干净后,眉开眼笑地领过孙府管事给每人约定好的赏钱,言语中毫不吝夸赞,“老身接生了这么多年,过手的婴儿没有三百也有两百八,不曾有一个似左尹公子这般不哭一声。老人们常说,一言不发,百药不抓。郡丞公子将来一定长命百岁!”

  孙左尹听了这话,越发的开心了,又喊来管事让他再给产婆一份赏钱,讨个彩头。产婆当即乐得脸上笑开了花,赶紧又说了一些吉祥话,这才千恩万谢地走了。

  孙左尹见人走得差不多了,才又回到床边,斜过身子,和夫人一起看着怀中的孩子。

  “今日有了这孩子,总算是对列祖列宗有了交代。”

  忽的,孙左尹注意到了儿子的左手。

  刚才清洗干净再抱来后,他只顾着高兴了,婴儿的小拳头又一直紧握不曾松开也就没注意。而这会儿,因孙旭已沉沉入睡,精神完全放松,手掌便失了力,使得孙左尹这才能看到爱子手中似乎握着一物。掰开一看,却是一方玉印,于是拿过来打量了一番。

  只见印一寸见方,高约三寸,通体浅灰,外形无甚特别,印文处以不常用的篆体刻着天地人三字。

  夫妻二人见了,面面相觑。

  “孙某也算博览群书,这握印而生之事当真闻所未闻啊,不知是福是祸。”

  孙夫人听了,脸色一变,连忙劝慰,“老爷何必多虑,玉乃辟邪之物,印乃掌权之凭,我儿出生手握玉印,岂不是预兆我儿日后百邪不侵,封侯拜相?印文又有三才之数,岂不是天时地利人和?”刘氏虽然没读多少书,可是戏文没少看,道士做法也看过几次,这些倒是可以信手拈来。她可是怕孙左尹一个想不开,把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当妖怪给扔了。

  左尹听了这话,稍稍宽了心,毕竟是自己亲骨肉。而自己年逾不惑才有这么一个儿子,别说是神异,哪怕真的是怪物,又有什么不能接受的呢?可还是提醒道“夫人,这事你知我知,以后可休要再提!”

  刘氏立马眉开眼笑,连连点头答应。莫道侯门深似海,便是一县县丞家门内也有龃龉,有了这个孩子,自己日后在孙家就是说一不二了。

  这时的孙旭,早在接生婆长篇大论时便已酣然入睡,哪还管这许多。夫妇二人见爱子依旧酣睡,房间这许多动静也不曾吵到他,心下一暖,安心了许多。

  孙左尹单讳一个斌字,是本地金华府的左尹,今年已年愈不惑;而女子则是孙斌的第五房妾室刘氏。孙家代代单传,自然要广撒大网了。而在大武朝,妻妾攀比成风,孙斌协助金华府府尹牧守一方,属从五品,跟其他士绅官吏相比,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

  忽然,刘氏想到了什么,提醒道“老爷,孩子尚未取名呢?”

  孙斌这才反应过来,因不知男女,他并未提前想好自己孩子的名字。这边刘氏突然发问,一时之间哪会有主意?

  愣神间,只听一声雄鸡啼叫,二人齐齐往窗口看去。刘氏凌晨之时便开始腹痛预产,诞下男婴时天已蒙蒙亮了。这个时候,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通过窗户洒进了房间,照在这一家三口身上。初秋有些凉意的早晨,却被这阳光弄得温暖了起来。

  “朝阳初上,旭日东升,我看不如就取个旭字吧。夫人意下如何?”看着此情此景,孙斌有了主意。

  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两世姓名竟同音同意。

  刘氏自己哪有什么注意,丈夫说什么就是什么咯!难道还能让她取名字?以她只会写不到十个字的水平,不得取个狗剩、屁头之类的?岂不是有辱斯文。

  刘氏因预产折腾了一晚,再加上刚刚生产完,进了点食就躺下休息了。看母子二人都睡下了,孙斌这才安心地换了身衣服,往衙署去了。

  没人注意到,放在床头的那方小印正在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仿佛风中的蜡烛一般摇曳不定。


第二章 修持不易印助力

  时光悠悠,转眼便是十八年过去了。这十八年的时间里,孙旭逐渐弄清楚了很多事情。

  他穿越过来的这个地方叫做大武国。他父亲乃是本地金华府的左尹。所谓左尹便是府尹的副职。

  不过他已经不想吐槽这个时空复杂的官职了,不仅府有左右尹,州也有左右刺史。而作为主要的吏员府丞却没有副职,一县长官县令也没有副令,朝廷的最高官职有丞相的同时还有枢密使,丞相是文职,枢密使是武官。这一切的一切都跟孙旭所知大相径庭。

  知道这些之后,孙旭以为他是到了一个陌生的、完全没出现在史书上的朝代。加上孙家祖上几代经商,到了孙斌这一代方才弃商入仕,颇有家资,作为一个前世只知道宅在家的人来说,他已经做好了混吃等死的准备。

  可是,当孙旭听说金华府辖下有一个郭北县时,就顿觉不妙。再等他听到这郭北县还有个兰若寺,且本来香火不旺的庙宇由于年久失修,和尚们陆续去外地寺庙挂单,逐渐的寺庙就没落下去了时,他才发现他似乎是来到了那个传说中的聊斋世界。

  孙旭所在的大武国,原有一位贤君在位,文有丞相治国安邦,武有枢密使扫荡乾坤,不说年年风调雨顺,也算是岁岁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交口称赞,民间更口口相传:

  文曲星降世,

  武曲星临凡,

  匡扶不世主,

  文章武功传。

  不过,听父亲讲,在孙旭一岁的那年,老丞相与枢密使双双离世,不久,老贤君也驾崩了。而新君继位之后,却不学先皇恭俭爱贤之风,专爱享乐,每年都要在全国选秀。曾经先皇在位三十六年间,不过才选过两次秀。那三年一度的抡才大典,也被新帝破坏的不成样子。他为了排挤老臣,几乎隔一年便要加开一次恩科。不仅如此,丞相与枢密使十几年间,不知换了多少次。朝廷宰辅更替如同儿戏,这哪有一点贤君之风?

  现在的朝堂乌烟瘴气,先皇积蓄三十六年的政治清明,几年间就被废止了。甚至听人讲,就在去年,新皇不知从哪里请来一位有道之士,名曰“普渡慈航”,居然要立其为护国法丈,位居丞相之上。

  起初朝臣们哪里肯依。想他们饱读诗书,十年寒窗方得进入仕途,不知多少年的摸爬滚打才能在朝廷取得一席之地。可那道人空口白牙,有什么资格敢领衔文武百官?不过,在普渡慈航施展了几次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之后,堂下哪还有反对�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