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蓬莱-第2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这个眼神。萧若离号称“神断”,明显觉察到了夕遥眼里的无助,愤怒,担忧,“呼延昭出问题了?”
夕遥沉声道,“诅咒之力增强了,呼延昭的假死之术已被窥破。”萧若离拧着眉头,“叶归宗可能得到夜族遗血了,无闻呢,他有没有其他办法?”“让他带我去找大司命,他说大司命大限将之,不会救呼延昭,不肯带我去。”萧若离苦笑,“他或许确实没这个能力,雳扬涣呢,雳扬涣来过没有,你告诉他,或许他有办法。”
夕遥摇头,“不见踪迹,对了,今日朝会,就要商议太子之事儿,他莫非被另外两个皇子谋害了。”萧若离摇头,“今天他一定会出现,你能不能混入朝会中。”夕遥点头,他本就是司礼司记录朝会的书记官。
萧若离道,“这样就好,你去朝会,一定能找到雳扬涣,让雳扬涣想办法去求大司命,否则,呼延昭可真就熬不过这一劫了。”夕遥点头,如今也只好如此了。萧若离咬着牙齿道,“夕遥,来吧,用点力,别让我再醒过来。”夕遥一拳打晕萧若离,唤醒小懒,“小懒,他若醒了,你就击晕他。”小懒服下妖核后,身体十分坚韧。懒皮蛇盘踞在水晶棺上,点了点头。
第327章 胆大包天(上)
朝会如常举行,夕遥坐在特定的角落里,双眼紧紧凝视着大门口。他的精神,已经不在书记官的本职工作中,他要找到雳扬涣,从而面见大司命,挽救呼延昭垂危的生命。今日的朝会,各部官员们面色如水,如果说昨日是各部之间的争锋,那么今日,注定了是文武百官和承丰皇帝的争锋,因为六部部长都清楚承丰皇帝的打算,他中意的,乃是放逐的秣陵王。
在天毅王朝,皇权并不是独一无二的,也没有哪位皇帝胆敢独裁统治。这般开明的政治,促成了大臣们要和皇帝扳扳手腕,看看谁能够成功。昨日每部会议,强调的几乎是一个基调,大皇子和二皇子有侧重点,但秣陵王绝无可能。即便这样,还是不乏官员力挺秣陵王,尤其是六州的官员。浮空城的官员以为能够扭转皇帝的意见,六州的官员却清楚,这个仁慈的皇帝,其本身蕴含着极大的能量。
承丰皇帝道,“右星使,如今是何年?”右星使起身答道,“回陛下,今年是承丰二十八年。”承丰皇帝感慨,“已经二十八年了,从开泰三十年,先帝退位之日起,朕总算不负先帝之托。”文武百官齐声称颂,“陛下英明。”这句话确实不是恭维,承丰皇帝这样宽仁的帝王,确实很难遇到。
“朕已经老了,恭维的话不必多说。今日朝会,请众卿商定太子人选。两年之后,朕将退位。”天毅王朝的帝王,在大限之前,会提前退位,并且亲手将皇冠交到下任皇帝的手上。天毅王朝的帝位过渡十分平稳,不像四野之地,充满了血腥杀戮。皇子也会争斗,会耍些阴谋手段,但附和的官员极其少见。因为天毅王朝的官员,与皇帝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他们只要讨好上司的欢心,便能得到晋升。而能当上一部之长,无不是虚怀若谷,任人为贤的人。
天毅王朝政治清明,皇帝仁慈,百官任命。而就现在来看,大皇子雳扬清和二皇子雳扬洵都比不上承丰皇帝。但这无关紧要,因为天毅王朝的皇帝只要不乱来,王朝就能够在六部的正常运作之下永存不朽。天毅王朝最怕的是,皇帝肆意插手,以皇权乱为,而六部之长也尽是奸猾为己的蛀虫,那就离亡国不远了。中碧王朝的亡国,都是这个原因。王朝很少有外敌威胁,自己不搅死这潭深水,就不会灭亡。
大司吏出言道,“臣推举大皇子,立长是历代的惯例,大皇子天性纯孝,克己复礼,有陛下的风范,可为太子。”承丰皇帝道,“诸卿以为如何?”宸极殿经过短暂沉默后,大司空出言道,“臣以为,二皇子更为适合,接下来十年,国家面临妖蛇和冥渊失控的危险。二皇子勇毅聪慧,有办事的迫力,当能承继大业。”大司空意思明显,承丰朝是仁君当政,下一代皇帝要有开拓进取的勇气,才能应付即将出现的危局。
承丰皇帝道,“诸卿还有其他人选么?”其他人选?浮空城就只有两位皇子,而其他子嗣早早就分封诸王,离开了浮空城,下面的官员开始揣摩承丰皇帝的意思。又是一阵短暂沉默后,大司丞打破沉寂,“陛下,投票吧。”天毅王朝遇事不决,都会以投票决定最终的结果。因为害怕承丰皇帝突发奇想,大司丞很快定下基调。
承丰皇帝很失望,淡淡道,“清儿虽然懂礼,可耳根子太软,容易被人支使,朕已经够软了,他能成什么样子。洵儿虽勇,可不过意气用事,真遇到大事,极可能失措。”大司骑道,“陛下,二位皇子哪里有您说的这么不堪,以您相比,他们确实比不上的。”大司律道:“陛下,二位皇子确实是人中龙凤,稍加磨砺,就能挑起大任,您大可放心。”
承丰皇帝恼怒道,“众位爱卿,朕在位二十八年,可曾禁绝尔等说话,今日为何屡次打断,就不能容朕将话说完么?”众臣低头,“陛下,臣有罪。”“朕号承丰,就是承继开泰朝而起的。朕开拓不足,是位守成君王。鲁爱卿,六芒直道是功在千秋的工程,可是朕怕耗费太大,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所以一直没同意。鲁爱卿说的好,王朝需要一位开拓的君王,来应对冥力量的变化,和九头蛇十年后危局。”
大司吏道,“陛下,您是属意二皇子么,我司吏部赞同。”承丰差点被气出逆血来,大司吏不是不懂,却还是这般堵他。承丰皇帝怒道,“我心中已有人选,三皇子雳扬涣,是下一任帝王的最佳人选。”承丰皇帝一口气说出,而大殿上一片哗然。
司空部骆大人道,“陛下,不可,哪里还有什么三皇子,如今只有秣陵王。”司丞部李大人道,“陛下,不可,皇子一旦被分封,便失去继承皇位的资格,这是祖训。”夕遥看见司礼司的司长也出列,道,“陛下,若立秣陵王为太子,则礼崩乐坏,是我司礼司的失职。”昨日互相拆台的官员,今日纷纷站在同一条战线,共同反对承丰皇帝。
不可,不可,不可,三思,三思,三思,承丰皇帝板着脸,听到的全是这样的词语,气道,“哪里的祖训,天毅帝的祖宗训诫尚在太庙,你们谁去给朕翻出来。哪一条写着,分封诸王不可立为太子,若有,朕无话可说,由得你们。”百官皱眉,承丰皇帝也会耍起无赖。被早早分封出去的皇子,全都是帝王不喜欢的。但雳扬涣被分封出去,却恰恰是承丰皇帝太喜欢的缘故。
太庙里怎么可能有这样一条祖训,这不过是千万年来约定俗成的道理。分封的诸王,等于放逐。下到六州,远远比不过六部藩王。官员们不会巴结他们,自我还要洁身自好,若有稍稍纰漏,那些正直敢言的官员,就会抓住痛脚不放。毕竟,与诸王抗争,不惧权贵更容易让人扬名。
第328章 胆大包天(下)
找不到话来反对承丰皇帝,但是百官毕竟不是吃素的。司律部官员出列道,“即便分封诸王有继承大统的权利,秣陵王也不能立为大统,私德有亏的人,如何能当一国之君。”承丰皇帝满脸怒色,好吧,继承的权利有了,可是拿出德行来说,无德之人,当然没有权利。大司律正色道“胡说。”承丰还来不及高兴,大司律道,“什么叫诸王有继承大统的权利,陛下,此话一出,分封的诸王便不得安生了。”
此话一出,以后分封出的皇子,仍抱着奢望,确实会天下大乱。承丰皇帝收回成命,“分封诸王是没有权利,但涣儿有。德行有亏,有亏的是她林云汐,是彬王林郁松。你们这么有意见,当年为何不谏言,革除彬王的王位,对其严惩。”百官尽皆哗然,这样的话,承丰皇帝也敢说,六部藩王虽然不在朝,可若是传将出去,会引得藩王离心。
处置彬王林郁松,谁敢说出口,太皇太后是林郁松的嫡亲姑母,如今已是八十高寿,若气出个好歹,谁能够担待的起。当年,从浮空塔一跃而下的彬王庶女,确实丢了雳扬皇室的面子。承丰皇帝恨透了林郁松,没有林云汐,雳扬涣就不会为情所困。在那种情况下,承丰皇帝要处置林郁松,都被百官劝阻。而林云汐还能在死后,葬于秣陵,更是恩赐。
彬王林氏,是唯一有人走过荣耀大道的王族。显忠王独上夜族大营,利用夜族内部矛盾,成功与玄夜同归于尽。为后来中碧王朝的反攻,立下了天大的功劳。其后王朝更替,天佑王朝传下的藩王,几经起伏,多有起复,林氏却一直存在。彬王林氏一脉,世居双河郡,家教极严,若有子弟为官,必须脱离林氏族谱。林氏奉行的生存之道,对历代皇室,没有丝毫危害。
大司丞急道,“陛下慎言,若太后知道,恐怕不好受。”承丰皇帝也是气昏了头,“付爱卿,你是两朝老臣,你说,涣儿有没有继承大统的权利。”所有人都盯着大司丞,大司丞历经两朝,如今快要致仕,还被问到这个要命的问题,官员们正等候他的回答。
大司丞道,“三皇子当年没有奉印,也算不得分封,所以是有资格承继大统的。”当年,承丰皇帝在气头上,雳扬涣请封秣陵,赌气同意了,却迟迟没有发印,所以大司丞说的十分有道理。百官诧然,十分失望,大司丞到最后,还是不愿意得罪承丰皇帝。
大司丞接着道,“陛下,现在大皇子雳扬清,二皇子雳扬洵,三皇子雳扬涣三人都是太子的人选,对不对?”承丰皇帝面露喜色,“对,还是付爱卿明白朕。”大司丞正色道,“既然这样,那就投票吧。对于不决之事,一直都用这样的办法,陛下您的票是投给三皇子吧。”
宸极殿的官员对大司丞十分敬佩,与其和皇帝争执继承的问题,还不如坦然承认。大家公平投票,看似公平,其实一点都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