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道典-第9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敖昆的示意下,李初一和郝幼潇随着他步入阵法中心,五位大掌祭共同打出一记手印,“啵”的一声轻响,就像泡沫碎掉了一样,再看时他们已身在异地。
眨眨眼,望了望四周,小胖子有点犯懵。
“这就完了?”
点点头,敖昆微笑道:“欢迎来到龙族圣地,万年来,你可是第二个来到这里的人族。”
李初一这才确信自己已经到地儿了,心里的惊疑非但没减反而更增。
传送阵他坐过,而且论种类的话他可能比大部分人经历的都多。
无论是漠北的传送大阵,还是玄冰寒狱的传送祭坛,又或者道士和师爷留下的那些后门,每一个都不一样,但每一个又都有一样相同的东西——过程。
那些传送阵,他能体会道传送的过程。
无论是穿梭虚空,还是空间转换,他都有一个完全的过程体验。
可龙族这个不同,他只是往阵眼里一站,看着画卷一样的阵纹破碎点,然后便到了目的地。整个过程除了那“啵”的一声轻响,其他的什么感觉都没有,这让他恍惚间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而周围的景象更是加剧了这种感觉,四周的残垣断壁不正是刚才画面里所呈现的景象吗?
这不会是个迷阵吧,迷幻了小爷的神魂,让小爷误以为传送到了他处,实际上肉身还停留在原地未动。
又或者是个幻阵,之前的一切都是营造出来的假象,周围的残垣断壁才是真实的,只是小爷之前一直都未察觉。
李初一的怔然敖昆看在眼里,微微一笑也不点破。
李初一如此,他当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回想年轻时第一次来到这里,当时也跟李初一一样满眼的不可置信,一度以为自己活在一个假象当中。
直到后来道行渐深,知道的也越来越多了,这种迷惑才渐渐消去。
圣地的传送阵是先祖所留,里面涉及到的技巧和道则极其玄奥,远非现在的所谓大阵可以媲美的。
沧海桑田,一次次的黑暗和动乱不仅磨灭了人族的很多传承,妖族也是如此。而龙族则是因为万年前的那场大战,包括圣宗敖晟在内的诸多龙族高手十不存一,很多传承都断绝了,不成真龙烙刻在血脉里的传承又无法全部获得,所以龙族虽然强大,可烦心之事一点不比其他部族少上半点。
这些年来,龙族一直有心参研下祖先的遗赐,可惜龙玉不全,开启圣地的耗损太大,频繁开启甚至有让御阵者陨落的可能。
龙玉就像钥匙,没有钥匙,他们只能靠蛮力催动,开启阵法也要靠自己的力量不断维持。
哪像现在,只需要将四枚龙玉按着正确的方法打入阵容,再以自己的力量为引子稍稍催动一下,阵法自己便可运转起来,不需要耗费半点多余的力气。
最有一点精光消散,龙吟声中,四条真龙重新化为四枚玉佩缓缓落下,敖昆伸手一接取了其中之二,两位两个则仍由敖崆和敖惊各自保存。
“走吧,先去千古龙冢验剑,然后再去化龙池!”
言罢,敖昆当先而行。
李初一赶忙跟上,边走边打量着周围的处处废墟,眉头微蹙双目疑色暗生。
这里,怎么看着也有些眼熟?
正文 第九百九十七章 染指必殇
“敖大叔,这里的格局怎么看着有些。。。”
“眼熟吗?”
敖昆微微一笑:“你感觉眼熟很正常,因为外面的屋舍格局正是借鉴这里布置而成的。很久很久以前,龙族其实是住在这里面的,后来不知发生了什么让这里毁于一旦,幸存下来的龙族封禁了这里,然后仿照这里的布局在外面重新建造了一片安居之所,因此你才会感觉眼熟。”
李初一点点头,好奇的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不知道。”
“不能说?”
“不,是真的不知道。”
叹了口气,敖昆沉声道:“你也知道,现如今的龙族其实都是蛟龙,没有一位是真龙的嫡传血脉。我们虽然也修出了一丝真龙之血,可龙祖烙刻在血脉里的记忆和传承我们仅能获取一小部分,很多历史都随着血脉的残缺不全而断绝了,所以对于古时的很多事情我们知道的也不多,所知的大多都是口口相传下来的,并且里面很多东西都近似于神话一样。”
李初一不信的看着他:“不会吧,你们龙族除了血脉传承,就一点历史也不记载?我师父总说好脑子不如烂笔头,你们不可能没有史册典籍之类的吧?”
“有倒是有,但仅止于近十万年的。再久远的历史,则随着各种灾祸而湮灭了。”
“灾祸?”
“对,灾祸。”
伸手指了指四周,敖昆沉声道:“据说这里没破败前,储存着大量的文献和资料。这些资料不仅仅局限于龙族,人界各族众生,甚至仙界和冥界的一些事都有记载。可惜那些资料随着这里一起毁于一旦,而正统的真龙血脉也在那次浩劫中彻底断绝。”
“后来龙族几次重建藏经阁,可惜也被一次次的灾厄给毁得一干二净。就拿最近的一次来说,万年前人妖大战,一支人族联军偶然间寻到了一条虚空甬道,顺着甬道突然降临在圣地,猝不及防的龙族虽然很快将他们给剿灭了,可外围圣地也已经受到了重创,重建后历经近十万年囤积了大量珍贵文献的藏经阁被焚之一炬,事后抢救出来的文献资料千不足一。所幸龙族的伤亡不算太大,圣宗大人亲自带人填补了很多被毁的典籍,虽然仍不完整,可总算是没让龙族的历史和传承再断绝一次。”
“不是吧,这你们都没怀疑?”
李初一不可置信的问道:“藏经阁屡建屡毁,摆明了是有人故意的。你们龙族的圣地藏的这么严实,虚空中的路途又那么危险,人族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那个节骨眼上‘偶然’发现了一条虚空甬道,这个‘偶然’也是在太古怪了吧,你们就没一点怀疑?”
“怎么可能不怀疑呢,可怀疑又有什么用呢?”
长长一叹,敖昆苦涩道:“我族曾有一位先贤说过这样一句话——天道有缺,染指必殇。他说天道表面上看是无迹可寻不可捉摸的,实际上并不然。天道也是有迹可循的,自有其轮回脉络也是探寻。只是万灵寿元有限,除了长生不死的神仙,无人能窥得其中的奥秘。众生因为其寿元所限,将天道这唯一的破绽给抹除于无形。可若是有谁能将所经历的事情一代一代的完整记载传承下来,那么很久很久以后,当天道轮回周转完一个周天时,后人自可借鉴前史触摸到天机所在。”
“然天道无上,天机不可公之于碌碌众生,这是天道所不允许的,是天规。因此,天道才会以冥冥之力影响世事,借助他人之手将这些记录了天道之痕、妄图洞悉天机的存在统统抹除,以免这些存在为祸三界搅乱阴阳,威胁到苍天之无上地位。”
李初一默然。
这些话他不是第一次听,道士说的比敖昆所言更详尽更透彻,直言三界天道的本相根本不是“以万物为刍狗”的冥冥,而是他们这一脉的三位门人,他的三位师叔祖。
天道本身是不是有缺漏他不知道,但他清楚一点,即便原先没有,三位师叔祖入住之后也肯定会有。
天道之所以至高无上不仅仅是因为它拥有无穷伟力时时刻刻影响着万事万物芸芸众生,更是因为天道没有任何情感,对待任何事物都一视同仁,绝对不会有自己的主观判断。正因为它的无情,才造就了它的无上,早就了世事百态的绝对公正。
众生因出身不同而有高低贵贱之分,于众生来说不公正的事随处可见,也有很多人会骂天道不公,为何不给自己一个好机缘好出身云云。熟不知对天道来说其实众生都是一样的,众生皆有生老病死,皆有福报灾劫,众生眼里趋之若鹜的名与利在天道来看根本就是镜花水月,任你荣光一世万人跪服,还是潦倒一生郁郁寡欢,只要悟不得道成不了仙,寿元一止都不过黄土一捧,洒在地上并无什么区别。
天道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众生,可因为无情无欲,它又等于对众生没有影响。
只要不影响道则轮转天地运行,天道便不会去主动干涉什么。所以人间才有一句俚语是这样说的——三分靠天给,七分靠努力。
无论福泽还是灾祸,都是你命里早已定下的命数,而福祸相依从无独存,命数到了你的跟前,什么结果并不是天定的,而是在于你以及牵扯到这份命数里的所有人和物的选择。
敖昆所说的那位龙族先贤显然洞悉了到了天道的本质,甚至还感觉到了三位师叔祖的存在。天道有缺,说的岂不正是那三位师叔祖的存在吗?
一旦天道有了感情,那就等于有了破绽。而命运如人牵一发动全身,一旦天道主动干涉众生的某些事物,那结果往往会出乎很多人的预料。
比如刚刚发生的太虚宫之乱,按常理来说,于浩的计划本应该是成功的。
*功的引动了天罚出现,借天罚之力强破太虚殿的守护大阵,虽然有李初一搅局,可结果却本该不变的。太虚锁天阵应该被破,趁着援军赶来的当口,即便有道士恰巧赶来助阵,于浩只要让红月拼死拖住道士,再招呼其他衍兵不惜代价的一拥而上,那虚天镜他至少该有一半以上的把握夺取成功。
可惜他没有,不知哪位天道师叔祖发现了李初一的踪迹而显化人间,使得天罚的力量完全脱离了于浩的掌控,使得他的计划功亏一篑。
甚至再往前推,若是当年没有师爷和道士与三界天道的那场恶战,自己的本源初魂也不可能会流落人间投胎到沐雪灵身上。继续往前推,若非当初他们三个动了贪念妄图夺取阴阳扣,自己的本源初魂根本就不会出现在这里,而应该在外部真界里投胎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