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邪-第3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若元文昌能攻破五陵关,杀进京城,那就是“成王败寇”,舆论便会发生变化了。
陈三郎斩杀石破军,入主州郡,在很多人看来,他已经是事实上的雍州刺史,毕竟以前李恒威便宣扬过,而朝廷对于雍州的政令一向如此。所差的,就是一张圣旨罢了。
而今,便有圣旨到,真是瞌睡有人送枕头。
然而陈三郎想得更多,名分这东西是把双刃剑,得之有益,却也有限制。譬如带上了帽子,看似威风,但同样把脑袋给箍住了,再想挣脱出来,又得费一番功夫才行。
最为直观的,就是当初陈三郎参加殿试,觐见皇帝,脑海《浩然帛书》出现被龙气困缚的状况,几乎大病一场。原因无他,就是彼此之间理念发生了冲突,一面是君权至上,一面却是社稷为重,君为轻。
况且,目前陈三郎在雍州施行的各种新政,一项项,一条条,都是自己摆弄出来的,不曾经过朝廷允许批准,若不被接受,何去何从?
又或者,新帝圣旨封官,又命令陈三郎立刻带兵勤王,前往京城去,又将如何对付?
这些,都是问题。处理不好,后果很严重。
当下陈三郎便把事情分析说了出来,周分曹一听,顿时出了一身冷汗。
是呀,如果朝廷勒令取消新政,那么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局面将付之东流,化为乌有。要是让陈三郎率兵勤王,那更不用说了,苦苦经营起来的雍州基业等于拱手让人。可不去又不行呀,皇帝有难,作为臣子岂能见死不救?那可是大罪!
周分曹面露苦色,说道:“公子,听你一说,这圣旨还成烫手山芋了。不过钦差都来到门口了,总得给个说法,否则传扬开来,终是有碍名望。”
接,还是不接?
陈三郎眉头拧了起来。
:。:
………………………………
第四百九十四章:好酒好肉,干倒搜身
钦差代表着皇帝,代表着九五之尊的意志,是一个八面威风的差事,所到之处,那是跪倒一片,毕恭毕敬。
在以前,黄明荣很是羡慕。他出身军伍,曾远远见过一回钦差大人的风光。那一次,有旨意入营,一向霸道威猛的大将军对着手执圣旨的钦差五体投地,磕拜不已……
大将军跪拜的当然不是钦差本身,而是那一卷金黄色的圣旨。
这就够了。
黄明荣现在身上就藏有这么一卷金黄,但他受到的待遇可就不是那么一回事了。表明身份后,很快被两名衙役一左一右地架住:
“你们干什么?我……我可是钦差……”
言语说得,气势自弱。
当日从京城出来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
虽然时局维艰,兵荒马乱;虽然雍州早已陷落,但当今天下,依然是朝廷的天下。然而一路坎坷地进入雍州后,黄明荣心中仅存的那点得意早被折腾得荡然无存。
遭遇流民、遇上山贼、住过黑店……
一个问题接着一个。
在这个过程中,四名伴当死了,骑的马没了,带的粮食金银消耗殆尽,等到了崂山,堂堂钦差大人跟难民乞丐差不多了。当听说陈三郎转移到州郡去了,黄明荣差点想一头撞到崂山府城墙上。
好在崂山的状况还不错,一片欣欣向荣。
见到野外蚂蚁般繁忙而辛劳的民众,黄明荣很是吃惊,这些情景简直不敢想象。
有作物,便有吃的,起码不担心会饿死。更重要的是,雍州境内局势日趋平稳,路上安全多了。
黄明荣打起精神,赶往州郡,终于抵达州衙之外。可是迎接他的,与预想中的不一样。
按道理说,表明钦差身份后,对方应该立刻摆设香案,焚香接旨……最起码,也得先让他这个钦差大人沐浴更衣,吃顿好的……
那现在是什么意思?
两名衙役得了号令根本不管,一人抓住一边,把黄明荣带到了州衙内的一间偏房中。
黄明荣本身会武艺,这也是他之所以能安然抵达目的地的重要原因,不过现在他万万不敢对抗,好汉不吃眼前亏。他不是那些自幼在宫中长大的鼻孔朝天的太监,能屈能伸,很快就安分下来,甚至带点讨好的笑容:“两位大哥,我一天没吃过东西了,能给点饭不?”
一个衙役扫他一眼,瓮声瓮气地道:“等着吧。”
说着,两人大摇大摆出去了。房门紧闭,哐啷声响,居然还上了锁。
黄明荣忍住气,见这偏房方方正正,空空荡荡的,连椅子都没个,只能坐到地面上。不过他一路来受苦受难,早惯了,不用经受风雨都是好事,无奈腹中饥肠辘辘,实在难以忍耐。本想着进城见到陈三郎后,会有好吃好喝,因此今天就没吃叶子,哪里知道连人都没见着,就被扔到偏房中,形同于软禁。
“不好,难不成这陈状元要反?”
想到这,黄明荣手足冰凉,冷汗直冒。
而今时局风雨飘零,人心思动,实在难以把握。陈三郎占了雍州,要说动了心思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毕竟元文昌都打到五陵关下了,冬去春来,厉兵秣马,随时开打。而谢余杯将军抱恙,据说还病得不轻,两下衡量,关隘能否守得住,真不好说。
一旦五陵关破,京城就像被掀了甲壳的乌龟,任人鱼肉了。
若朝廷崩塌,天下四分五裂,聪明者自然要据地自立了。那样的话,黄明荣的钦差身份一文不值,反会招惹杀身之祸。
他越想越觉得是那么回事,好生悲凉。正一筹莫展间,外面开锁声,随即房门被推开,先前那衙役走了进来,手中捧着托盘,盘上几个碗碟。随即另一个衙役也来了,一手拎个桌子,一手拿个板凳,搬进来,放在地上。
碗碟摆开,赫然是饭菜,有三菜一汤,还有一壶酒。
菜和汤都是热的,还冒着热气,裹挟着香味。
闻着诱人的香味,黄明荣一个劲地吞咽着口水。
那衙役笑道:“钦差大人,请慢用。”
“好……”
黄明荣只说了个字,随即扑了过来,大口大口地开吃。
“钦差大人,不用这么急,先喝杯酒……”
衙役笑着说道,倒了杯酒,伺候起来。
黄明荣什么都不管了,就是吃,就是喝。风卷残云,不多一会就一扫而空。
他真得累坏了,也是饿坏了。
从崂山一路来,风餐露宿,条件艰苦得很,别说米饭酒肉,就是粗粮都难得吃上一口,吃得最多的就是野菜草叶。现在这一顿,简直称得上是美味佳肴。
一壶酒全部灌进了肚子,酒劲涌上来,脑袋变得有点迟钝起来,舌头打着卷,双眼朦了一层纱,胡乱说了几句话,噼啪一下,睡倒在地,不多一会,鼻鼾声都出来了。
一个衙役拍拍手,叫道:“吴二哥,咱们动手吧。”
吴二哥性子谨慎,先用手去推了推黄明荣,又叫唤了声,确认对方已经烂醉如泥了,这才道:“动手。”
两人开始搜身,从头到脚,前前后后,好一番搜找,终于在贴身处摸出一卷绸布来,卷成小拇指粗细,通体金黄色。
黄色乃是禁忌之色,属于皇家专用,代表着威严体统。
吴二哥舔了舔有些干燥的嘴唇,低声道:“这,就是圣旨了?”
另一个衙役道:“应该是吧。”
“妄动圣旨,可是砍头的大罪呀!”
“嘿嘿,得看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在这里,不算。”
“那倒是。”
两人神色轻松起来。
等闲时候,他们可能一辈子都无法接触到圣旨,但如今拿在手里,开始还有些敬畏忐忑,说开来后,也不觉得有什么了。
吴二哥道:“我先拿去交给周主事了,你在这盯着。”
“好。”
吴二哥也不耽搁,知道周分曹正在外面等着,赶紧出去,来到周分曹身边。
周分曹神色如常,问:“东西拿到了吗?”
“拿到了,在这。”
吴二哥将那卷金黄呈上。
周分曹接过:“此事会记你们两个功劳,但要记住,管好口舌,不许乱说话。”
“属下明白。”
周分曹手中捏着圣旨,大踏步往里走去。
………………………………
第四百九十五章:统制三州,不为炮灰
黄明荣醒过来的时候打个激灵,下意识地往怀中摸去,当手指触及那份金黄时才松了口气:东西还在……
身为钦差,自是与圣旨密不可分,不可分割,要是圣旨没了,那他这个钦差也当不成了。
“醉酒误事呀……”
他嘟囔了句,但一路饥渴,奔波劳碌,对于摆上来的酒肉毫无抵抗能力,贪杯了点,实属正常。
“看来对方还是讲规矩的。”
想通这一点黄明荣如释重负,只要讲规矩就好。
房中光线在变暗,这一觉好睡,竟是睡了半天功夫,要到傍晚时分了。
哐啷声响,房门打开,照例是那两名衙役,端着饭菜进来:“钦差大人,晚饭送来了。”
有东西吃,黄明荣自然乐意之极,不过中午一顿吃得够饱,现在并不感到饥饿,倒是对一身邋遢耿耿于怀,这幅样子委实见不得人,当即委婉提出。
衙役吴二哥呵呵一笑:“大人放心,等你吃饱了,便送浴汤和新衣过来,还有床铺等。”
黄明荣一听之下,很是高兴,可听到“床铺”之时,就觉得有点不对劲了,敢情是要把自己安顿在此了?
这间偏房不大,四壁徒然,貌似不适合自己的钦差身份吧。
黄明荣摸了摸胡须蓬乱的下巴,试探着问道:“你家陈大人可在州衙?”
“陈大人呀,你来得不巧,他出远门去了。”
“啊!”
黄明荣跳了起来:“出远门了?”
吴二哥叹了口气:“是呀,我们刚入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