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笔居小说网 > 武侠仙侠电子书 > 斩邪 >

第348章

斩邪-第348章

小说: 斩邪 字数: 每页3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倒不是什么奇怪的事,自古以来,细作便层出不穷,但凡有战事冲突的地方,都会有。

    这几名细作假装流民入境,想必是得了蛮军好处,又有的是被胁迫……

    反正有着不同的原因。

    奸细被捕之后,立刻被押解送往府城,交给刑房进行进一步的审讯。

    显而易见,这几个绝非全部,定然还有隐藏更深的家伙。对此,只能严加防范了,并大力宣传舆论,让民众对崂山府有信心。

    这些,就是礼房的工作。

    宋志远是负责主持教育部门的,政治觉悟,也是教育的一部分。

    人心始终向着陈三郎,因为蛮军打不打,这一战胜负如何,都是未知的事,可以确定的是,大伙儿再不种田,便将断炊挨饿。

    难道,还想再当流民难民吗?

    雍州之大,又还能流到哪里去?

    所以没说的,赶紧种吧,要是蛮军真得打来,要是崂山府真得顶不住了,那么老少爷们大不了全部上阵拼了。都要被赶尽杀绝了,除了一拼,还能如何?

    因此开春以来,民众们的劲头一直良好。

    整个崂山府境内,都弥漫着一股拼劲!

    拼一口气,不为别的,只为了能够活下去,好好活下去。

    ……

    斜阳谷,位于高平府境内,是一处险峻的关隘之地。

    但现在,这片关隘早已荒废,野草杂声,人烟全无。

    事实上整个高平府,都如同人间地狱一般,白骨遍野,活人难见。这幅景象,正应了那句古诗:“千里无鸡啼!”

    原因无他,高平府经受了蛮军的第二次扫荡。

    入冬之前,败军之将石破军为筹粮资,四下烧杀掳掠。

    这一次,比当初入境之际做得更狠,更绝,简直可以用“刮地三尺”来形容。

    诚如陈三郎所猜测的,蛮军的粮食军资也不多了,非常吃紧。

    石破军起兵,风风火火,也不讲究补给,大本营蛮州本就属于偏远荒蛮之地,并不富庶,和江南扬州根本没法比。因而起事后,几乎把所有能带的物资都带上了,随军而行,一路破雍州,也是靠掠夺维持。

    从这个立场看,蛮军暴行,并不全是性格所然,却也有军需原因。

    中州大败,石破军大受打击,不但兵力受损严重,而且许多辎重等物都丢掉了。回到雍州州郡后,说是休养生息,但天天都得吃喝。

    他们向来不事生产,也不重视,现在要吃要喝的,只能靠抢。

    州郡附近一圈的地方可就倒霉了,东西被抢光,老弱被屠戮一空,青壮的不是被赶去当苦力,就是逼着入军当炮灰。

    高平府就这样成为了一座死城。

    当然,别的地方也好不到哪里去。

    人都很少很少了,能逃的都逃了,当了流民难民――对了,这些人,现在绝大部分都生活在崂山府境内。

    今天,春日和煦,死气沉沉的道路上忽而出现大队人马,足有数千之众,逶迤而至,抵达了斜阳谷。
………………………………

第四百七十三章:峡谷设伏,蛮军杀到

    这队人马远道而来,并没大张旗鼓,显得安静。

    到了斜阳谷外,领首的莫轩意一摆手,人马很快停顿下来。

    莫轩意再做一个手势,有号令指挥旗帜挥动,得得得,人马开始散开,从不同的地方进入到峡谷之内,潜伏起来。

    身边的柳元问道:“将军,我们确定在此设伏?”

    莫轩意点一点头。

    柳元忍不住又问:“只是那么多路,如果错了……”

    “但这条路,是最短最快的,我相信石破军不会舍近求远。”

    柳元不再多问。

    战场之上,战机莫测,需要海量的数据分析,以及敏锐的触觉,这才能准确捕捉得到。

    领军打仗,为将者每一个决定都至关重要,关系到部众生死。

    想当初,正是蒋震的错误决定,断送了上万人的身家性命;即使身经百战的李恒威,也犯下要命的决策错误,导致数十万联军全军覆灭……

    错误的发生,总在不经意间。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莫轩意这个决定当然不是一个人定的,参与决策的还有江草齐,以及拍板的陈三郎。

    三人碰头,对着地图,推演沙盘,反复计算商计,不知策划了多少次,这才最终定下这条战略。

    为保稳妥,便命莫轩意为先锋,打头阵,江草齐率领的中军在后面,随时支援,若石破军不走寻常路,中军亦可随机应变。至于后方,有陈三郎的侍卫亲兵,还有五千守城兵。

    三节连环,环环相扣。

    在没有真正看到蛮军大部之前,谁都不敢保证对方一定从此路过,而在此之前,数以百计的骑兵斥候已经发散开去,到处侦查探视。一有风吹草动,立刻回报。

    这一战,关系到整个雍州,崂山府生死存亡皆在此,不得不慎重。

    在兵房,柳元属于干事,不过他一直作为莫轩意的部属,基本都在其账下效命,上一次作为使者来见陈三郎,陈三郎对他颇为赏识,觉得他才能不俗。

    现在当个兵房干事,算是屈才了。

    不过没办法,一个萝卜一个坑,位置就这么多个,想上位,就得机会。

    这一战,绝对是个机会,只要胜了,雍州唾手可得,莫轩意打出了名堂,自然前程似锦。他跟随之,亦能飞黄腾达。

    正因为着紧,所以刚才忍不住多嘴问了下,现在想来,却有点失了分寸。

    莫轩意打量着斜阳谷,此地他并不陌生。年前州郡一战,败走麦城,他便是沿此地逃向崂山府,一路逃亡,死伤无数,一幕幕,都成为他心头上挥之不去的阴影梦靥。

    而今,故地重游,自有感慨生。

    “但这一次,只许胜不许败!”

    莫轩意暗暗捏紧了拳头,随后吩咐道:“柳元,带人入谷。”

    “是!”

    柳元立刻应诺,开始执行军令。

    斜阳谷地势幽深,最为适合打埋伏――前提在于,蛮军要从这边来,而且还得在近几天就要来。

    原因无他,他们携带的军粮已经不多了。

    ……

    二月,春寒料峭。

    今天下起了雨,淅淅沥沥的,更添几分寒意。

    都说“春雨贵如油”,这雨一下,无数民众便露出了欢颜,披起蓑衣,冒雨下田开荒种地。

    陈三郎来到了府城城墙上,墙上建筑有箭楼,他便坐在檐下,望着绵绵细雨,怔怔出神。

    “公子在担忧战事?”

    周分曹来到,站了一会,终是开口问道。

    陈三郎点点头。

    周分曹叹了口气:“当下军伍已出,犹如离弦之箭,不可逆转,只能期盼莫将军他们旗开得胜了。”

    这是句安慰话,并无太多的意义。

    陈三郎却知事实如此,难以强求。

    事实上周分曹内心的忧虑比陈三郎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目前的雍州境况,崂山府与蛮军势不两立,必有一亡,诚如陈三郎多次强调的,与其天天担惊受怕,等蛮军来打,不如主动出击,杀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毫无疑问,这是一记险招,但兵书不是说:“兵行险着”吗?

    对于行军打仗,周分曹并不太懂,这不是他的业务范畴,既然不懂,就不该乱出主意。衙门当下,已经分了六房,分工清晰明白,军队的事,那是兵房的事。

    周分曹话题一转,拿出一叠文书来:“公子,这是最新统计好的,已经开垦好的田地亩数,请你过目。”

    顿一顿,又道:“本来这应该由何之来呈交给你,但他出城下乡去了,便让我递交。”

    陈三郎接过,打开,慢慢看起来。

    文书上所陈列出来的数据相当不错,人均达到了三亩的比例,假以时日,当这些田产作物生长起来,可以收成了,那真是一副丰衣足食的盛年光景。

    这是建立在没有遭遇自然灾害,以及没有人为破坏的前提之下。

    风调雨顺,自然粮仓殷实。

    收割一季,可称丰年。

    虽然由于各种客观原因,这个时代的亩产并不算高,但胜在田多,更重要的是,崂山府境内施行的分田制,税收方面十分宽松。平常时候,百姓辛勤劳作,收成算是不错的。无奈各种税赋太多,名目繁多,一层层剥削缴纳上去,最后还能剩下多少?

    勉强混个温饱而已。

    而目前崂山府收缴的税赋化繁为简,一年一交,计算起来,不足以前的一半。

    如此一来,民众们的压力大大减小,积极性也相应提高,毕竟多收成,粮食可卖给府衙,获得额外收入,改善家境生活,何乐不为?

    看过文书,合上,陈三郎道:“做得不错,不过不能放松。这一个月,粮食最为吃紧,日子难熬,要注意安抚引导人心,免得被人煽动闹事。”

    周分曹忙道:“公子放心,我们会注意的……嗯,志远那边也会出人出力,共同协作。”

    “那就好。”

    正说间,登登登,急促的登楼声响起。

    很快,一名探子浑身湿透地出现在城墙上,他气喘吁吁,跪拜在地,口中叫道:“大人,前方急报!”

    陈三郎霍然站起:“说!”

    “蛮军出现在斜阳谷,正与莫将军部众激战……”
………………………………

第四百七十四章:亲兵出征,倾巢而出

    情报讯息,有两大紧要因素,一是准确性;一是时效性。

    准确性无需赘言;时效性则要求及时,否则的话,作用也大打折扣。

    斜阳谷距离崂山府的路程,快马日夜兼程,不眠不休,起码得五天,也就是说,现在陈三郎收到的报告,已经是五天前发生的事了。

    五天时间,足以发生很多很多的事。

    但陈三郎依然兴奋激动。

    因为事情的发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